JB T 545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pdf
《JB T 545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 T 5453-201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0ICS 19.100 N 78 备案号: 34826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54532011代替 JB/T 5453 2004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 X 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s Industrial X-ray image intensifier imaging system 2011-12-20 发布 2012-04-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JB/T 54532011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要求 . 1
2、4.1 正常工作的条件 . 1 4.2 技术性能 . 2 4.3 安全、环境保护 . 2 5 主要部件 . 2 5.1 监视器 . 2 5.2 图像增强器 . 2 5.3 X 射线机 . 2 5.4 光学镜头 . 2 6 试验方法 . 2 6.1 试验用器具 . 2 6.2 试验条件 . 3 6.3 试验程序 . 3 7 检验规则 . 4 7.1 出厂检验 . 4 7.2 型式检验 . 4 7.3 抽样和判定规则 . 5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5 8.1 标志 . 5 8.2 包装 . 5 8.3 运输 . 5 8.4 贮存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系统像质计灵敏度试验用试块
3、. 6 图 1 灵敏度试验连接布置示意图 . 3 图 2 图像分辨力试验连接布置示意图 . 4 表 1 像质计和试块 . 3 JB/T 5453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JB/T 5453 2004工业 X射线图像增强器电视系统 ,与 JB/T 5453 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重新定义了 X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 修改了题目,由“工业 X射线图像增强器电视系统 技术条件”修改为“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 ; 修改了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由 15 30修改为 10 30(本版的 4.1, 2004版的
4、 4.1) ; 增加了电磁辐射的内容(本版的 4.1) ; 修改了相对湿度数值,由 80%修改为 75%(本版的 4.1, 2004版的 4.1) ; 修改了接地电阻数值,由 0.5 修改为 4 (本版的 4.3.1, 2004版的 4.3.1) 。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2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辽宁仪表研究所、深圳市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志军、郭冰、朱伟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5453 1991, JB/T 5453 2004。 JB/
5、T 54532011 1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 X 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 X 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 X 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3384 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23903 射线图像分辨力测试计 JB/T 7902 2006
6、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检测用线型像质计 JB/T 9329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X 射线图像增强器成像系统 X-ray image intensifier imaging system 主要由 X 射线机、 X 射线图像增强器、光学系统、成像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监视器以及 X 射线防护设施组成的成套装置。 3.2 像质计灵敏度 IQI sensitivity 系统要求或达到像质测定值。 3.3 图像分辨力 image resolution 监视器屏幕中心区域可识别的图像之间的最小距离,用每厘米线对数来表示。 3.4 防
7、护剂量 protect dose X 射线机按系统规定的最大工作管电压(单位为 kV) 、管电流(单位为 mA)工作时,距防护设施外侧 50 mm 处漏散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 4 要求 4.1 正常工作的条件 正常的工作条件应符合: a)温度: 10 35; b)相对湿度:不大于 75%; c)大气压力: 86 kPa 106 kPa; JB/T 54532011 2 d)电源电压: 220 V( 1 10%) ; e)电源频率: ( 50 1) Hz; f)供电线路中不应有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 g)监视器最低使用照度:不应大于 0.5 lx。 4.2 技术性能 4.2.1 用像质计测
8、试成像系统灵敏度应优于 2.5%。 4.2.2 图像系统分辨力应大于 14 LP/cm(线对 /厘米) 。 4.3 安全、环境保护 4.3.1 系统中各部件应有专用导线连接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 4 。 4.3.2 防护剂量:散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应大于 17.4 Gy/h( 2 mR/h) 。 4.3.3 系统工作时应有警示装置。 4.3.4 系统应有门机联锁装置。 5 主要部件 5.1 监视器 5.1.1 监视器图像几何失真不应大于 3%。 5.1.2 监视器扫描非线性失真:在水平方向不应大于 10%;在垂直方向不应大于 8%。 5.1.3 监视器图像分辨力在水平方向不应少于 600 线;
9、垂直方向不应少于 400 线。 5.1.4 监视器亮度鉴别等级不应少于 8 级。 5.1.5 监视器信噪比不应小于 42 dB。 5.2 图像增强器 5.2.1 图像增强器输出、输入屏直径应根据检测范围选择相应的增强器。 5.2.2 图像增强器转换系数应大于 100。 5.2.3 图像增强器中心分辨力应大于 46 LP/cm。 5.2.4 图像增强器对比度应大于 12 1。 5.3 X 射线机 5.3.1 应选用能连续工作的恒定直流高压 X 射线机。 5.3.2 X射线管焦点标称值不应大于 1.8 mm 1.8 mm。 5.3.3 X射线机管电压稳定度不应大于 2%。 5.3.4 X射线机管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B 5453 2011 无损 检测 仪器 工业 射线 图像 增强 成像 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