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721-2018云杉阿扁叶蜂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3 T 2721-2018云杉阿扁叶蜂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2721-2018云杉阿扁叶蜂防治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 1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2721 2018 云杉阿扁叶蜂防治技术规程 2018 - 04 - 09 发布 2018 - 05 - 09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721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厅提出 。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 本标准起草人 :毕华明、张菲、于贵朋、周建波、孙国庆、赵兴强、赵秀军、孙立革、米艳红、张大伟、王洪力、杜兴兰、付立华、陈学福、赵敏琦、屈金亮、王金香、李振林、潘湘海 、戴楠、刘桂红、王伟、岳志娟、王亚
2、会 。 DB13/T 2721 2018 1 云杉阿扁叶蜂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云杉阿扁叶蜂 ( Acantholyda Piceacola Xiao et Zhou) 防治技术 的术语和定义、云杉阿扁叶蜂生活史 、 云杉阿扁叶蜂寄主种类 、 控制原则和防治指标 、 防治时机 、 防治措施 、 效果调查 等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 云杉阿扁叶蜂发生区的防治。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2.1 云杉阿扁叶蜂 云杉阿扁叶蜂 ( Acantholyda Piceacola Xiao et Zhou), 属膜翅目, 扁叶蜂科,阿扁叶蜂属。 2.2 逆温效应 当高空
3、温度高于地面温度时,使地面空气不能上升,形成逆温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产生逆温效应 。 2.3 滞育 是 生 物受环境等因素影响 所产生静止状态的一种类型。它常发生于一定的发育阶段,表现为形态发生的停顿和生理活动的降低。 生 物通过滞育 但较不稳定的休眠现象来调节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时间,以适应所在 区域 的 气候 变化 , 利于其生存繁衍 。 3 控制原则和防治指标 3.1 控制原则 本着严格贯彻“ 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的森防方针,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营林措施为
4、基础的科学理念,突出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调控作用,着重采用营林 措施 、物理、生物、化学 措施 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控。 3.2 虫口密度调查 DB13/T 2721 2018 2 在发生区,按寄主树种面积的 0.1 % 0.5 %选取有代表性的林分设 1块 2块标准地,按对角线或“ Z”字型随机抽取 20株作为调查标准株,标准株调查采取冠幅东、南、西、北方向和上、中、下三层标准枝进行每株样段法调查,将调查结果填入附录 A 云杉阿扁叶蜂防治前、后虫口密度调查记录表 。 3.3 防治指标 云杉阿扁叶蜂 (幼虫) 虫口密度 或有虫株 率其中一项 达 到防治指标时即对 其相应地块进行防治,参照国
5、家有关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和冀北林区针叶类食叶害虫 的标准及该虫的 实际情况 界定划分。在发生区内将寄主林龄分为三个林龄段按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分别划分 防治指标,具体如下: 2 7年 生云杉,有虫株率达到 5 %以上或虫口密度达到 2条 /株以上; 7 15年 生云杉,有虫株率达到 5 %以上或虫口密度达到 10条 /株以上; 15 年 生以上云杉,有虫株率达到 10 %以上或虫口密度达到 40条 /株以上。 4 防治 方法 4.1 药剂 防治 幼虫期, 主要防治期应选在卵的孵化率达 到 80 %以上,初孵幼虫 1龄 3龄(此时林内或背阴处尚有部分未孵化的卵)时防治效果最佳,蛹期和成虫
6、期可作为附属防治期进行防治。 4.1.1 喷雾防治 杀卵或杀幼虫。 6月下旬 7月上旬进行。 4.1.1.1 适宜条件 人工喷雾防治主要适用于地势平坦的幼树,一般树高不超过 2 m,便于携喷雾器操作。防治云杉阿扁叶蜂应在晴天作业,防治后 6 h内不下雨效果最佳, 2 m以下、郁闭度小于 0.5的幼林 适宜喷雾防治。 4.1.1.2 施 药器械 和 方法 手压背负式喷雾器适用 2 m以下的幼树 , 背负式机动喷雾器适用于 1.5 m 7 m的低矮成林 , 间距为 2 m 2.5 m,一般 10人为 1行,顺行匀速前进,确保每株幼树喷 洒均匀彻底、不漏喷多喷重喷 ;车载式高扬程喷雾器适用于 7m以
7、上的高大成林 , 间距为 8 m 15 m。 4.1.1.3 药剂配制 以下药剂配制具备长、短期触杀和胃毒作用,施药后有效期一般可达 20 d 30 d。 4.1.1.3.1 3 %高渗苯氧威乳油喷雾 , 该药剂具有杀卵作用亩施 40 ml 50 ml,兑水稀释 2000 倍液 3000 倍液混合均匀喷雾。 4.1.1.3.2 8 %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剂(绿色威雷)、 4.5 %高效氯氰菊酯亩施 60 ml 80ml 兑水比例为: 1:1:500 倍液。 4.1.1.3.3 3 %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 4.5 %高效氯氰菊酯亩施 60 ml 80 ml 兑水: 1:1:500 倍液。
8、4.1.2 喷烟防治 DB13/T 2721 2018 3 4.1.2.1 适宜条件 : 2 m 以上郁闭度大于 0.5 的幼林或成林,云杉阿扁叶蜂幼虫危害程度达到防治指标。 4.1.2.2 喷烟器械: 背负或车载式烟雾机( 6HY-25 等型号)适用 9 15 年 生以上云杉(幼树和成林)。 4.1.2.3 作业条件: 早 5 点、晚 6 点后,静风 条件 作业,一般林 内风速在 1.5 m/s 以内适合作业风速1.0 m/s 静风 条件最佳, 出现逆温效应时 防效较好,应用背负 式烟雾机时, 两机间距一般 6 m 8 m,可根据当时虫情和风速、林龄及郁闭度掌握,平地或坡度小于 30 的山地
9、缓坡,步行速度为 0.8m/s1.0 m/s;坡度大于 30 的山地,步行速度 1.0 m/s 1.2 m/s,应保持匀速;在平地与风向垂直方向行走或逆风行走,在山地沿等高线与风向垂直方向或逆风行走 。 4.1.2.4 药剂配制 4.1.2.4.1 苯氧威兑柴油 1:6 倍 杀幼虫,亩施 60 ml 80 ml药剂。 7月上旬 7月中旬进行。防治方法同 4.1.2.3。 4.1.2.4.2 4.5 %高效氯氰菊酯、苦烟乳油兑柴油 1:1:6 倍 杀幼虫,亩施药剂 60 ml 80 ml。 7月上旬 7月中旬进行。防治方法同 4.1.2.3。 4.2 物理防治 5月中下旬 6月上旬, 云杉 阿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T27212018 云杉 叶蜂 防治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