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572-2017 公路路基智能压实控制技术规程.pdf
《DB13 T 2572-2017 公路路基智能压实控制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2572-2017 公路路基智能压实控制技术规程.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80.01 P 66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13/T 2572 2017 公路路基智能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compaction control of highway subgrade 2017 - 09 - 06 发布 2017 - 10 - 06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572 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 . 2 5 基本规定 . 2 6 技术要求 . 3 7 工艺流程 .
2、4 8 试验段的相关性校验 . 5 9 施工阶段压实质量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 . 5 10 施工质量管理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设备核查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相关性校验试验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压实程度检测方法 . 13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压实均匀性检测方法 . 14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压实稳定性控制方法 . 15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压实程度分布图 . 16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压实状态分布图 . 17 附录 H(资料性附录) 压实过程控制报告 . 18 DB13/T 2572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
3、草。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交远洲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承德市公 路工程管理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龙、郑卫华、董树国、李昆鹏、党奇志、张俊平、王立祠、刘淑轻、徐光辉、 George Chang、赵建、赵秀璞、吕锦、郑永辉、刘丽芳、翟文武、侯黎阳、房国民、赵峰、成威、高辉、王东升、赵月平、李冷雪、宗一鸣。 DB13/T 2572 2017 1 公路路基智能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路基智能压实控制技术的术语 和 定义、 符号、 基本 规定 、技术要求、 工艺流程、试验段的相关性校验、施工阶段
4、压实质量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与施工质量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智能压实控制技术进行公路路基填筑碾压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 制 和压实连续检测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JG 676 工作测振仪检定规程 JTG E6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 公路工程质量 检验 评定标准 JT/T 1127 公路路基填筑工 程连续压实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TB 10108 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5、 3 术语和定义 TB 10108、 JT/T 112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压实 intelligent compaction 路基填筑碾压过程中, 应 根据 填筑 体与振动压路机相互动态作用原理,通过连续量测振动压路机振动轮振动响应信号,建立检测评定与反馈控制体系, 实现压实质量的智能化实时动态监测与 控制。 3.2 压实状态 compaction state 路基填筑碾压过程中,路基结构在振动压路机作用下所呈现出的物理力学性状。 3.3 智能压实检测值 intelligent compaction measurement 基于振动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振动轮振动
6、响应信号所建立的反映路基压实状态的 力学 指标。 3.4 振动压实工艺参数 vibratory compaction technology parameters DB13/T 2572 2017 2 路基填筑碾压过程中,振动压路机的自重、激振力、振动频率、振幅及行驶速度等影响压实质量参数的统称。 3.5 压实程度 compaction degree 路基填筑碾压过程中, 智能压实检测值达到智能压实目标值的程度。 3.6 压实均匀性 compaction uniformity 路基填筑碾压过程中 ,路基结构 压实状态分布的一致性。 3.7 压实稳定性 compaction stability 路
7、基填筑碾压过程中,在振动压路机振动压实工艺参数一定的情况下,路基结构压实状态随碾压遍数变化的性质。 3.8 平碾 sequence compaction 路基填筑质量连续检测时, 振动压路机在 碾压面 上依次进行的前行式 碾压作业, 其中相邻两个轮迹碾压搭接宽度 宜 不大于 10cm,前进碾压一次记为一遍 。 3.9 检测单元 unit area of measurements 振动 压路机压实检测时的最小分辨单位,以 m2计。一个检测数据代表一个检测单元面积上压实状态的平均值。 3.10 相关性校验 correlation verification 采用对比试验方式建立 智能压实检测值 与常
8、规 压实 质量验收指标之间相关关系的过程。 4 符号 ICM 智能压实检测值; ICMi 第 i个检测单元智能压实检测值的检测结果; _ICM 智能压实检测值的平均 值; ICM 常规质量验收指标规定值相对应的智能压实目标值,简称目标值; ICM 压实状态划分时智能压实检测数据序列分组的组间距; r 相关系数; 压实稳定性的控制精度。 5 基本 规定 DB13/T 2572 2017 3 5.1 一般规定。 5.1.1 智能压实控制应结合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填料材质、施工机械组合、施工方案、公路等级等具体情况,选择代表性路段,通过试验段工程,对智能压实检测值与常规质量验收
9、指标进行相关性校验,确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参数。 5.1.2 路基填筑施工按 JTG F10、 JTG F80 执行,路基填筑常规质量检测按 JTG E60 执行。 5.1.3 智能压实控制技术人员经应过专业培训,做到安全生产。 5.2 智能压实控制系统组成 公路路基填筑工程的智能压实控制系统应由加载设备、量测设备和压实信息管理系统等组成。 5.3 智能压实控制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 5.3.1 智能压实控制系统的加载和量测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定期校准,符合 6.1 条和 6.2 条相关规定方可使用。 5.3.2 施工前,应在相应的试验段上进行相关性校验,以确定智能压实控制系统的适用性和智能压实
10、目标值等参数。 5.3.3 在压实质量连续检测时 ,振动压路机宜采用弱振工艺。 6 技术要求 6.1 加载设备 6.1.1 振动压路机的 工作质量 、振 动轮分配质量、激振力、振动频率、振幅及行驶速度等振动压实工艺参数应明确标识。 6.1.2 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的振动频率应保持稳定,波动范围不宜超过稳定值 0.6Hz 。 6.1.3 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的行驶速度应保持匀速,行驶速度宜为 2.5km/h 3km/h,最大不宜超过 4 km/h。 6.1.4 振动压路机宜提供振动频率和行驶速度相应信号接口,相应位置上应预留量测设备安装接口。 6.2 量测设备 6.2.1 量测设备的振动传感器宜采用加速
11、度传感器,灵敏度应不小于 10 mV/ms-2,量程应不小于 10g,频率 响 应 不应低于 500 Hz。 6.2.2 量测设备的数据采集装置的模 /数转换位数应不小于 16 bits,采样频率应不小于 400Hz。 6.2.3 量测设备的动态性能应稳定,线性范围为振动幅值在 5mV/ms-2 100 mV/ms-2 时相对误差应不大于 0.5%,振动频率在 5Hz 120Hz 时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 0.5%。 6.2.4 量测设备输出的 智能压实检测值 与 常规质量验收指标 之间的相关系数应不小于 0.7。 6.2.5 量测设备的系统控制软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DB13/T 2572 201
12、7 4 a) 控制量测设备操作,对量测信息实时采集、处理、分析、显示、存储 和 记录施工相关参数等信息 ; b) 根据得到的压实信息对压实程度、压实均匀性、压实稳定性、压实状态分 布以及相关统计量等进行实时分析并以数字和图形方式显示 ; c) 进行压实信息的传输和管理。 6.3 系统连接 6.3.1 量测设备的振动传感器应垂直安装于振动轮的内侧机架中心位置 或厂商提供的特殊安装架上 。 6.3.2 振动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装置之间的信号连接线应固定于 振动 压路机适当位置。 6.3.3 数据采集、显示装置应牢固安装于振动压路机驾驶室合适位置,方便观察、操作。 6.4 压实 信息管理 系统 6.4.
13、1 智能压实 控制 系统配套的信息管理软件应能导入或接收量测设备传输的压实信息,能够对现场记录的压实信息进行处理, 显示和管理 压实程度分布图、压实状态分布图等,并能以导入或网络传输的 形式传输至远程信息管理平台。 6.4.2 远程信息管理平台应能接收现场信息管理软件或量测设备传输的压实信息,监控或回放现场压实过程,分析、处理、管理相关压实信息。 7 工艺流程 7.1 设备 核查 设备核查见附录 A。 7.2 公路路基智能压实工艺流程图 公路路基智能压实工艺流程图见图 1。 图 1 公路路基智能压实工艺流程图 DB13/T 2572 2017 5 8 试验段 的相关性校验 8.1 试验路段 应
14、选择在水文地质、断面形式、 填料材质、施工机械组合、 施工方案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100m。 8.2 确定传统压实工艺主要参数 按 JTG F10确定传统压实工艺主要参数 : 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 、 最佳含水率及碾压时含水 率 允许偏差等。 8.3 相关性校验 具体操作见附录 B。 9 施工阶段压实质量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 9.1 一般规定 9.1.1 应对施工段和智能压实控制系统的加载与量测设备进行核查,并符合下列规定: a) 施工段的填料、含水率、填层厚度等应与试验段的参数一致,并符合路基现行相关标准要求 ; b) 振动压路机及其振
15、动压实工艺参数应与试验段采用的一致 ; c) 量测设备应与试验段采用的一致并经过校准。 9.1.2 应制定压实质量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方案,并符合下列规定: a) 确认施工段表面 平顺 ; b) 路基填筑质 量连续检测时, 振动压路机应采用平碾方式碾压 ,碾压轮迹数应按照碾压面宽度和压路机轮宽划分,确保能够覆盖整个碾压面。 9.2 现场操作 9.2.1 压实质量过程控制的现场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施工段的碾压作业应按照现行有关路基施工 规范 要求进行逐层碾压,在 过程控制结束后 采用弱振工艺进行压实质量连续检测 ; b) 施工段应根据压实质量连续检测结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填筑层的压实质量
16、,其处理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压实程度通过率小于 90%时,在不通过的区域范围内应改进压实工艺或更换压实机械进行补充碾压。补充碾压效果不明显时,可采取局部改善填料性质 、调整含水率等措施进行处理。压实程度检测方法见附录 C; 2) 在智能压实检测数据低于 0.80_ICM 的压实区域范围内应采取上述多种措施,提高该区域的智能压实检测值数据至 0.80 均值线以上。压实均匀性检测方法见附录 D; 3) 前后两遍智能压实检测值数据的差异较大时,应在该轮迹上继续碾压至符合规定要求以提高压实稳定性。压实稳定性控制方法见附录 E。 DB13/T 2572 2017 6 9.2.2 压实质量 连续
17、检测的现场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压实质量 连续 检测应在填筑碾压过程控制完成后进行,确定压实程度分布和压实状态分布状况,识别压 实质量薄弱区域。压实程度分布图和 压实状态分布图 绘制方法 参见 附录 F、附录 G。压实质量薄弱区域应在压实状态分布图中的相对低值分组中选取 ,参见附录 G 所示 ; b) 施工段压实质量连续检测数据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压实质量连续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宜按 100m 长度划分为多个分析段进行,不足 100m 的施工段可单独取作一段 ; 2) 每 100m 长度的分析段宜统计检测数据 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及分布直方图等 ; 3)
18、 压实质量 连续 检测数据应为 施工段 实际长度的全部检测数据。 c) 施工段压实质量连续检测完成后 , 应及时编制包含压实 状态分布图和压实程度分布图在内的压实质量连续检测报告, 可 作为压实质量报告组成部分。 9.2.3 压实质量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实施过程中,出现以下异常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分别处理: a) 振动压路机振动性能不稳定(表现为振动频率波动)时,应调整频率,使之保持在规定的波动范围内 ; b) 量测设备部件的连接松动或供电电压不足时,应检查 量测设备 部件的连接与接口、电源电压等,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c) 对于基底条件变化导致的检测数据异常应做好记录。 10 施工质量管理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T25722017 公路 路基 智能 控制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