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企业财务与投资效益 统计分析.ppt
《第八章 企业财务与投资效益 统计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企业财务与投资效益 统计分析.ppt(7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八章 企业财务与投资效益 统计分析,主要教学内容,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 1、企业资产效益分析 2、企业负债效益分析 3、企业收入、成本和利润分析 难点 1、企业投资项目分析 2、企业投资风险分析,企业财务与经济效益统计分析就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运用现代统计技术,系统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和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时,应根据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所需的信息充分挖掘、利用财务数据,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转换成为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其分析的结果不仅可用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还对企业外部投资决策、贷款决策、赊销决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节 企业资产与负债分析,一、企业资产状况与效
2、益分析 二、企业负债状况与效益分析 三、企业股东权益分析,企业资产与负债分析主要是根据资产负债表上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的报表,是根据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和构成关系,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表现。其中,平衡关系是指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加上权益总额,构成关系是指资产、负债与权益均由具体指标所组成。,表8-1 某公司资产负债表 年 月 日 单位:万元,一、企业资产状况与效益分析,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资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凡是对企业经营有用的
3、东西,无论是货币性或非货币性的、有形的或无形的、企业拥有的或非拥有的,只要关系到企业将来的经营发展,企业有权利用且无需在利用时负担额外的费用,用应作为资产统计。企业资产状况评价主要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股东权益三方面进行评价。,(一)流动资产状况与效益分析,流动资产一般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转化为货币,或被销售,或被耗用的资产。按各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依次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帐款和存货等等。企业流动资产运用效率如何,可以用下列指标来衡量:,1流动资产周转率2存货周转率,3单位流动资产提供的总产值4应收帐款周转率分析,(二)企业固定资产状况及效益分析,1固定资产
4、构成分析2固定资产规模变动分析,3固定资产状态变动分析,4固定资产利用情况分析5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三)企业总资产状况及效益分析,1总资产周转率分析2资产报酬率3总资产贡献率,二、企业负债状况与效益分析,(一)企业负债的种类1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包含的项目有: (1)应付帐款 (2)应付票据 (3)应付利润 (4)预提费用,2长期负债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与流动负债相比,长期负债具有金额较大,偿还期限较长的特点。长期负债包含的主要项目有: (1)长期借款 (2)应付债券 (3)长期应付款,(二)企业
5、负债状况分析,1负债结构2资产负债率3流动比率,4速动比率速动比率用于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评价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流动比率只说明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考虑流动资产项目中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强弱。如果流动比率较高,而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偿债能力仍然不会高。,三、企业股东权益分析,1产权比率2权益乘数3股东权益比率,4股东权益报酬率5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该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的权益增长越侠,企业
6、的经济效益越好。,第二节 企业收入、成本与利润分析,一、企业收入分析 二、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三、企业利润及税金分析,企业收入、成本与利润分析主要是根据损益表上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月、季、半年、年)内盈利或亏损情况的会计报表。它是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尤其是了解企业获利水平的主要报表。损益表的结构详见表9-2。,表8-2 某公司资产负债表 年度 单位:万元,一、企业收入分析,(一)收入及其分类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不同类型,企业的收入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主
7、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所发生的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或附营业务所发生的收入。 (二)企业收入的评价1、收入变动分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动受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因素的影响。 (1)产品销售数量变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2)产品单价变动对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的影响2、营业收入完成情况分析3、企业收入构成分析,二、企业成本费用分析,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对成本进行分类,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成本进行统计分析。,(一)企业费用及其构成分析,企业在商品生产、销售等日常活动中,必然要发生各种耗费,企
8、业成本费用分析是通过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来寻求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根据经济用途的不同,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记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记为产品成本;一类是不记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记为费用。,1费用及其构成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不记入产品成本的耗费。只要是支出发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并且是某种耗费,都应作为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1)管理费用 (2)财务费用 (3)营业费用,2费用构成及变动分析计算各类费用在全部费用中所占的比重,分析研究费用的内部结构及其配置的合理程度,发现企业在费用的控制与节约方面
9、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减少费用的支出,提高企业的效益。,(二)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分析是从成本性态的角度对成本进行分类,进行统计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可确定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总成本的构成,反映成本与业务量(产出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1成本性态的含义及成本分类成本性态是指成本变动与业务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按成本性态可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业务量增加或减少,整体上保持不变的成本;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业务量的变动呈一定比例变化的成本。,2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一般的财务数据体现的是混合成本项目的总成本及相关的业务量,因此需要将总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将混合成本分
10、解的常用方法有三种: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最小二乘法。 (1)高低点法高低点是以某一期间内业务量的最高和最低点以及成本的最高、最低点之差,来推算出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数值。,假设以y代表一定期间某项混合成本总额,代表业务量,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代表混合成本中依一定比例随业务量变动的部分(单位变动成本),则:对混合成本用高低点法进行分解的计算公式为:,(2)散布图法散布图法是将观察的历史成本数据,在坐标上作图,绘出各期成本点散布图,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其与纵轴的交点即为固定成本,然后再据此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种方法。基本步骤是:以横轴为业务量,纵轴为成
11、本,根据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有关数据将各点画出,绘制成本散布点;用目测画出条反映成本平均变动趋势的直线。注意应尽量使各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和达到最小;确定固定成本的平均值,所画的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即为固定成本;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在所画的直线上任取一点业务量,即可对应查出成本的值。计算公式为:,(3)回归分析法回归直线法是指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式来确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业务量作为自变量,混合成本作为因变量,应用最小二乘法的原理,算出最能代表业务量与混合成本关系的回归直线。回归方程式:,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得正规方程组:求解得到:将数据带入求解计算得出和的值,即将混合成本分解为固
12、定成本和变动成本。,3成本性态分析的结果通过成本性态分析,我们将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相互关联的结果: 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总成本的基本构成,即: 通过回归方程式, 确定了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其中, 为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的固定成本, 为随业务量增减而成正比例增减的成本变动率,即单位业务量平均变动成本。,4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成本性态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应用于财务预测和经营决策。 (1)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企业内部事前管理的重要内容,同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和经营决策的制定具有密切关系。 (2)经营决策经营决策是企业经常需要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企业财务 投资 效益 统计分析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