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电大课件第2章__生物学基础.ppt
《学前儿童心理学》电大课件第2章__生物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心理学》电大课件第2章__生物学基础.ppt(8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 生物学基础,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P19-34),第一节 遗传及其机制 一、遗传现象 二、遗传的作用 第二节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一、大脑的结构与发展 二、大脑机能的发展 第三节 胎内环境 一、胎内环境的特殊性 二、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学习目标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初步了解遗传的作用、机制及胎内环境的重要性; 、理解大脑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等。,一、要点: 1、遗传现象 2、遗传的作用 3、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4、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 二、重点: 1、理解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认识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三、难点: 1、遗传的问题 2、脑的问题,
2、四、考核内容和要求 1、遗传现象。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后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 2、遗传的作用。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3、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结构:大脑两半球的构造;大脑重量的增加,即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机能:新生儿不仅出现无条件反射,而且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条件反射;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第一(具体事物)、第二信号系统(语言)的发展。 4、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母亲的生育年龄,母亲的营养,药物
3、,辐射,孕妇的健康状况,RH因子,母亲的情绪和态度。,第一节 遗传及其机制(P21-23),一、遗传现象 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后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相似等。,遗传基因链,有关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人类有10种特征与遗传有直接关系。它们是: 1、肤色。一般来说,肤色的遗传有“相乘后再平均”的特征。 2、身高。子女的身高有35来自父亲的遗传,35来自母亲,其余的30则来自后天环境的影响。 3、肥胖。如果父母都肥胖,约有53的子女会成为胖子;如果有一方肥胖,则遗传率大约有40。 4、双眼皮。若
4、父亲双眼皮,子女双眼皮的几率比较高。,5、下颚。下颚形状是属于明显的显性遗传。所以,若父母任何一方有下巴突出的情况时,子女很可能遗传到这种特殊形状。 6、罗圈腿。罗圈腿是因为皮下脂肪积存过多,只要充分运动,即可避免。 7、青春痘。如果父母双方都曾患过青春痘,那么遗传给子女的可能性约为一般人的20倍。 8、少白头。此属于隐性遗传,遗传率比较低。 9、秃头。秃头属于隐性遗传,而且仅遗传在男性身上,所以如果父亲是秃头,儿子有50的机会是秃头。 10、声音。一般来说,男孩的声音大小、高低像父亲,女孩像母亲。,二、遗传的作用 遗传具有重要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遗传,一般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
5、表现的现象。在遗传学上,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例如,父亲是色盲,女儿视觉正常,但她由父亲得到色盲基因,并有一半机会将此基因传给他的孩子,使显现色盲性状。故从性状来看,父亲有色盲性状,而女儿没有,但从基因的连续性来看,代代相传,因而认为色盲是遗传的。遗传对于优生优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在一对基因中只有一个是显性基因,其后代的相貌和特征就能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则只有当成对基因中的两个基因同时存在时,其特征才能表现出来。 以人的相貌特征为例,在胚胎形成时,胎儿要分别接受父亲和母亲的同等基因,假如孩子从父亲的基因里继承了卷发,又从母亲的基因里继承了直发,但是他最后却
6、长了一头直发,这是因为,在遗传时直发是显性,卷发是隐性,因此表现为直发。然而,在这个孩子的染色体中仍存在卷发的隐性基因,在他长大成人后,如果他的妻子和他一样,体内也存在卷发的隐性基因,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会有一头卷发,表现出隔代遗传的现象。这就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区别。,为了证实遗传是否影响行为,美国行为遗传学家特里昂用白鼠做走迷津实验,他把在走迷津中成绩好的白鼠和成绩差的白鼠分开喂养,让它们分别繁殖后代。实验发现,从第2代到第8代,成绩好的白鼠其后代走迷津的成绩越来越好,成绩差的越来越差,在第8代以后的变化就不大了。 8090年代,国外的行为遗传学家们对白鼠、老鼠和鸡等动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
7、在活动水平、情绪性、攻击性和性驱力等行为上,同样存在着相似的遗传规律。,遗传对个性也同样是重要的。 一些重要的个性特质,如交际性、情绪表达和活动水平等,遗传对它们的影响和智力差不多,都是中等水平的。 懂得遗传的作用对了解孩子很有帮助。 例如,有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得非常胆小,怕生,有的孩子却很胆大,不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有的孩子从刚刚出生就表现出情绪大起大落,脾气特别大,有的孩子则情绪稳定,很安定,好带,好像天生就很听话; 有的孩子好像天生就有一股倔强劲儿,他要干什么你必须满足,不满足他就大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另一些孩子则缓和得多,你不让他干一件事,他哼几声就不再闹了,这些都和遗传有直接关系
8、。,1、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 由美国科学家提出,有美、英、法、德、日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按照计划设想,要把人体内约10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绘制出人类基因的谱图。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2006年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完工,覆盖了人类基因组的9999,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完了最后一个章节。,基因组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人类基因组有两层意义: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要揭开生命的奥秘,就需要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存在、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类是在“进化”历程上最高级的生
9、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认识自身、掌握生老病死规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了解生命的起源。 HGP的目的是解码生命、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认识种属之间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起因、认识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长寿与衰老等生命现象、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 ),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近年来陆续有研究发现,端粒和染色体等虽然与细胞老化有关,进而影响衰老,但并非唯一的因素,“生命衰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进程,它有许多不同的影响因素,
10、端粒仅仅是其中之一”。 新闻公报说,“他们的发现使我们对细胞的理解增加了新的维度,清楚地显示了疾病的机理,并将促使我们开发出潜在的新疗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56 个民族和极为丰富的病种资源,并且由于长期的社会封闭,在一些地区形成了极为难得的族群和遗传隔离群,一些多世代、多个体的大家系具有典型的遗传性状,这些都是克隆相关基因的宝贵材料。 整个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基本完成,为人类生命科学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它对生命本质、人类进化、生物遗传、个体差异、发病机制、疾病防治、新药开发、健康长寿等领域,以及对整个生物学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标志着人类生命科学一个新时代的来临。,2、DN
11、A指纹鉴定 DNA指纹:指具有完全个体特异的DNA多态性,其个体识别能力足以与手指指纹相媲美,因而得名。可用来进行个人识别及亲权鉴定。,DNA指纹的特点: 1、高度的特异性:研究表明:全世界人口约50亿,除非是同卵双生子女,否则几乎不可能有两个人的DNA指纹的图形完全相同。 2、稳定的遗传性:分析发现,DNA指纹图谱中几乎每一条带纹都能在其双亲之一的图谱中找到,双方的特征平均传递50给子代。 3、体细胞稳定性:即同一个人的不同组织如血液、肌肉、毛发、精液等产生的DNA指纹图形完全一致。,3、遗传病的检验 遗传病是父母的遗传物质(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按照一定的方式垂直传递而引起的疾病,缺少这
12、种遗传基因就不会发病。 遗传病的特点为患病是终生性的,有家族性。通常,它在孩子出生时就会表现出来,如先天愚型、多指等,但也有一些是在生后生长发育到某一阶段才表现出来,比如肌营养不良症到儿童期才发病,秃发症也是在30岁后才发病。,有些遗传病与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人的身高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但如果在出生后加强营养和锻炼,孩子就有可能比父母高; 又如血友病,如果注意防护,避免外伤,就不会出现出血的症状; 再如半乳糖血症,必须是在进食含有乳糖的乳类才会发病。,血友病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半乳糖血症是人
13、类的一种基因型遗传代谢缺陷。由于缺乏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转移酶,导致婴儿不能代谢奶汁中乳糖分解生成的半乳糖;是血和尿中半乳糖增多的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症状是营养障碍、白内障、智力低下和肝脾肿大等。,第二节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P24-28),一、大脑的结构与发展 、大脑的结构 大脑的结构分为左右两半球;大脑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脑重量的增加(即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 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 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大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2、大脑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
14、1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大脑两半球之间由胼胝(pin zh)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的,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胼胝体传递,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以每秒10亿位元的速度彼此交流),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两半球信息交换和综合的结果。位元亦称比特,二进制位。新港台称为:位元。,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 割裂脑实验是将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之间的胼胝体割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
15、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由割裂脑实验得知: 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 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把右脑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所以右脑又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斯佩里认为
16、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如第六感、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如心算、数学;超高速大量记忆,如速读、记忆力。 斯佩里为全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右脑先生”、“世界右脑开发第一人”,斯佩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对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重大里程碑。,美国心理生物学家 斯佩里博士,3、脑的重量增加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告诉我们,人脑的重量只占全身体重的1/50 ,成年男性的整个脑组织重量平均为1375克。 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 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 白种人男性1 375克,女性1 225克。 日本男
17、性脑重平均 1 458克,女性1 298克。 日本理论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脑重 1 370克。 人在4050岁以后,脑的重量逐渐减少,可减少160200克。,脑较重的有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2 200克)、英国著名诗人拜伦(2 200克);较轻的有法国文豪、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纳托尔法朗士(1 100克,80岁死亡,脑萎缩?)。 脑的重量和智力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智力发达、有才能的人的脑子不一定超过克,甚至可能会低些。科学家们研究,脑子最重(克)的一个人竟是傻子。但是有个界限,男人的脑子低于克;女人的脑子低于克,智力就会有问题了。 研究证实,人的智力与大脑沟回皱褶多少有关,大脑的沟回越明显,皱褶越多,智
18、力水平越高。,4、大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 大脑皮层是物种进化的高级产物,在人类身上发展到最高阶段。 大脑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展上最晚的和最完善的部分。 大脑皮层面积的增大,无疑是与它的结构的严密化和功能的精细分化联系着的。 人类大脑皮层有140亿神经细胞,主要由神经细胞胞体密集而成。扩展了的皮层面积远远超过颅骨所能容纳的程度,它于是变得在颅内皱折和卷绕起来,好像把一块海绵拥塞在一个头盔里。,大脑皮层有严密的形态结构和机能定位。从外观上看,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致对称的半球构成。 两个半球的外层就是大脑皮层。皮层由神经细胞胞体密集排列,其下部是由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所构成。 人类大脑皮层的皱折形成了许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心理学 电大 课件 _ 生物学 基础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