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一、历史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演.ppt
《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一、历史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一、历史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演.ppt(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一、历史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演变总体特征二、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区域差异,一、中国境内的主要森林分布区,生成: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的天然植被从东南向西北分成森林、草原、荒漠地带。 森林: 东北: 1、大兴安岭北段的寒温带森林 2、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温带林 包括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三江平原。,3、华北的暖温带林包括辽东山地丘陵、辽河下游平原、冀北山 地、黄土高原东南部、豫中和豫西山地丘陵、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及山东丘陵等地。4、华中、西南的亚热带林包括秦岭、大巴山、桐柏山、大别山、霍山、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江南山地丘陵、浙闽山地丘陵、南岭山地、两广山地丘陵北部、长江中下游平
2、源(以上概括为华中)以及云南高原的北部、中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以上概括为西南)等地,是我国古代森林面积最大的一区。,(1)长江中下游平原(2)秦岭山地(3)长江中下游山地丘陵(4)浙闽山地丘陵(5)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6)云南高原的中部和北部(7)青藏高原东南部5、华南、滇南的热带林包括福建福州以南、台湾、两广山地丘 陵的中部和南部、海南岛、南海诸岛及云贵高 原南部等地。,二、历史时期各区的变化总体趋势,总体评价: 历史时期与地质时期相比变化幅度并不大。 (一) 黄河流域文明的推移发展与森林分布的变迁 新石器时代 、秦汉时期 、唐宋时期 华北平原森林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无森林,在
3、山区仍有一些。,证据:商代:甲骨文中 桑、竹、柏、榆,捕猎战国: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秦汉: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 板为室屋,关中地区已经有很多南方的树木。东汉到魏晋时期,晋冀鲁豫交界地带 已经缺乏木材,而今陕、宁、甘地区则林木茂盛,造船。唐宋 32%,华北森林破坏。西北不到8%。 总之,唐宋以前森林取伐主要是黄河流域。 长江下游森林大量利用,其与地方森林完好,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的丧失,主要有二个原因: 一方面是近5000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黄河流域所处的中纬度地区,气候总的看来势相干冷演变,森林资源受影响,生存保护困难。,二、明清皇木采办与南方森林资源的损耗森林资源丰富的东北地
4、区成为龙兴禁地,所以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汇总上游地区的楠木、柏木便成为明清两朝重大营造采办的主要对象。明清将采伐目光瞄准了长江上游的西南地区。 其宫殿、陵寝等都用南方地区采办的皇木,主要是笔直的楠木和杉木,地方主要在湖广西部、四川、贵州地区,尤其是其中的四川马湖府、遵义府、贵州铜仁府、黎平府、镇远府、湖广的辰州府、永顺府、保靖司等地。由于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虽然南方地区各省仍有楠木,但现在多为庭院风景区林。,皇木采办主要树种及制作后的家具,南方主要木材:楠、杉、柏分布:湖广、四川、贵州 嘉靖时 一年采木11280株,15712根一丈树围:2000多株。万历、康熙时更多。采伐凋残,山穷水尽。乾隆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历史时期 森林 植被 变迁 中国 分布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