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doc
《建筑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doc(9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目 录 1.工程概况 2、施工部署及组织管理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与其他施工 作业的合理安排 5.劳动力 计划 及工期保证措施 6.质量保证措施 7.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9.冬雨季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10. 参与本工程项目经理及主要技术人员资格一览表、制造商授权书、售后服务承诺书 一、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工程地点: 1.3、交通条件 项目区对外交通条件便利,对内交通方便。 1.4、施工内容: 视频监控系统、对讲系 统、一卡通系统、周界报警系统、电梯轿厢、五方对讲系统、能源采集系统、总坪管网系统、背景音乐系统、信息发布系
2、统、室内布线 等 系统设备的供货安装工程 。 2、编制依据 2.1、相关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200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94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96-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95-2007 山东省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光纤入户工程技术规范 2.2、弱电深化设计施工图 2.3、线缆、箱柜的施工技术要求规范 2.4、各子系统的设计技术参数(指标) 二、 施工部署及组织管理 1、 工程总体布置 1.
3、1本工程的施工指导方针 本工程作为本公司的重点工程,公司将以顾客的需求为关注焦点,利用本公司的优势和修建过类似工程的丰富经验,以质量为中心,强化管理,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创名牌精品工程、用户满意工程,使质量体系得以有效运行。本工程指导方针是: 狠抓质量、工期、安全以及文明施工 的目标管理。 对工程所用的材料、构配件、机械设备进行优化配置。 对项目管理人员采取优化组合。 强化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和监督管理。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合理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和业主投资。 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直至维修服务全过程按 ISO9000 质量体系运行。 1.2施工组织安排 进场后积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
4、施工过程中,积极协调和解决各专业在交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施工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2、 施工技术准备 2.1 本工程开工前将组织好图纸会审,尽量将变动设计的资料及早落实解决,以利加工订货和组织施工。 2.2 根据本工程材料品种和规格较多的特点,及时提出加工订货数量,指派专人落实货源和供货日期。 2.3 随施工进度做好分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做好审批、贯彻和交底工作。 2.4 检查核对各专业设备安装图纸有无矛盾,并考虑好施工时交叉衔接的方法,通过熟悉图纸明确场外制备工程项目,确定与单位施工有关的准备工作。 3、 施工准备 3.1 按施工平面图做好现场临设。 3.2 按
5、平面图位置布置好材料、设备。 4、 施工项目做好与业主的配合措施 4.1业主在工程上起主导作用,为业主服务是本公司永远追求的目标。 本公司将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了解业主的需求,掌握为业主服务的内容,达到为业主服务的交往果和目的,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综合目标。 4.2 有构成工程实体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业主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 4.3 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月进度计划等文件及时提交给业主方,以便业主方及时进行审查。 4.4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业主批准的 “ 施工组织设计 ” 进行工程质量管理。 4.5积极邀请业主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各分部分项
6、工程的验收工作提前通知业主,对提出的问题 立即 整改。 4.6对图纸中未有明确的部位和作法,与业主取得一致意见,征得同意后,以技术核定单形式加以确定,不得擅自处理。 5、 施工项目做好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5.1监理公司的介入体现了建设工程的进步,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履行他们的所有职责和权力。 5.2根据工程图纸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月进度计划等文件及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以便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审查,也使监理工程师能对工程施工总体的掌握和及时调整。 5.3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 “ 施工组织设计 ” 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在施工项目自检和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 程师验收和检查,
7、并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予以整改。 5.4、 认真听取监理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意见和要求,并严格执行例会纪要所形成的决议。 5.5积极配合监理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施工各分部、分项的验收工作提前通知监理,对提出的问题坚决整改,绝不姑息。 5.6对图纸中未有明确的部位和作法,一定要与监理取得一致意见,以技术核定单等形式确定下来,不得擅自处理。 5.7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设备、主要材料等,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按规定使用并需进行物品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 5.8严格执 行 “ 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 的原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
8、不一的情况,经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6、 施工项目做好与设计院的配合措施 6.1参加施工图会审,协助业主向设计院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 6.2在施工中,及时会同雇主、设计院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进行部位验收、中途质量验收和竣工验收等。 6.3会同设计院、业主一起参加材料设备等的选型、选材和定货,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 6.4在施工过程中发现 设计不完善之处,应及时将信息向设计院反馈,并协助设计院妥善处理。 6.5积极配合设计院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并提供方便,以确保设计意图在施工中得到圆满实现。 7、 做好与 其他
9、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 为了保证本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在施工中,我们将主动做好与 其他 施工单位的配合工作,并采取以下措施。 7.1开工前明确规定相互的配合协调关系和施工的范围、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明确双方的职责。杜绝发生纠纷,影响工程进度 。 7.2进入现场后,服从统一安排,统一平衡调配,分阶段安排综合进度计划,并互为对方提供工作 面创造施工条件。 7.3参加协调会,并及时解决交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密切与其它专业施工单位的关系,共同按规定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7.4在施工组织上服从管理,所有进场材料定点堆放。 7.5施工期间的工序穿插,应在碰头会上提出意见及建议,服从统一安排。 7
10、.6共同拟定施工成品、半成品的自身保护和互相保护制度,组成成品保护小组,消除交叉污染和成品损伤。 7.7做好与施工单位的交接管理,在工序交接时有各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检查,并记录备案。 三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 、视频监控系统 1、视频 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1.1、 一般要求 1.1.1、 施工现场必须设一名现场工程师以指导施工进行,并协同建设单位做好隐蔽工 程的检测与验收。 1.1.2、 电视监控系统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提交下列图纸资料: 1.1.2.1、 工程竣工图。 1.1.2.2、 设计更改文件。 5.2电缆敷设 1.2.1 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质量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
11、求。 1.2.2 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有障碍物时 应提前清除。 1.2.3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 对应采取焊接 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 1.2.4 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 1.2.5 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等。 1.2.6 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 1.2.7 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 (如电台、电视台附近 )应将电缆穿人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地下。 1.2.8 电缆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 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
12、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 1.2.9 管线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 1.5m。 1.2.10 电缆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 1.2.11 在电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 1.3前端设备的安装 1.3.1 一般要求 1.3.1.1 按安装图纸进行安装。 1.3.1.2 安装前应对所装设备通电检查。 1.3.1.3 安装质量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1.3.2 支架、云台的安装 1.3.2.1 检查云台转动是否平稳、刹车是否有回程等现象,确认无误后,根据设计要求锁定云台转动的起点和终点。 1.3.2.2 支架与建筑物、支架与云台均应牢固安装。所
13、接电源线及控制线接出端应固定 ,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不影响云台的转动为宜。安装高度以满足防范要求为原则。 1.3.3 编码器的安装 编码器应牢固安装在建筑物上,不能倾斜,不能影响云台 (摄像机 )的转动。 1.3.4 摄像机的安装 1.3.4.1 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3.4.2 摄像机应牢固地安装在云台上,所留尾线长度以不影响云台 (摄像机 )转动为宜,尾线须加保护措施。 1.3.4.3 摄像机转动过程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 1.3.4.4 室外摄像机若明显高于周围建筑物时,应加避雷措施。 1.3.4.5 在搬动、安 装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摄像机镜头
14、盖。 1.3.4.6 安装固定摄像机时,可参考以上要求。 1.4供电与接地 1.4.1 测量所有接地极电阻,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可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的长效降阻剂或更换接地装置。 1.4.2 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接地安装最好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 1.5监控系统的调试 1.5.1 一般要求 1.5.1.1 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应在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1.5.1.2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前应具备施工时的图纸资料和设计变更文件以及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资 料等。 1.5.1.3 调试负责人必须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由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1.5.1.4
15、 具备调试所用的仪器设备,且这些设备符合计量要求。 1.5.1.5 检查施工质量,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接。 1.5.2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5.2.1 电源检测。接通控制台总电源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电源上电压表读数;合上分电源开关,检测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极性等,确认无误后,给每一回路通电。 1.5.2.2 线路检查。检查各种接线是否正确。用 250V 兆欧表对控制电缆进行测量,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 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0 5M;用 500V 兆欧表对电源电缆进行测量,其线芯间、线芯与地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0 5M。 1.5.2.3 接地电阻测量。监控系统中的金属护管、电缆桥架、金
16、属线槽、配线钢管和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地连接,保证可靠的电气通路。系统接地电阻应于小 40。 1.5.3 摄像机的调试 1.5.3.1 闭合控制台、监视器电源开关,若设备指示灯亮,即可闭合摄像机电源,监视器屏幕上便会显示图像。 1.5.3.2 调节光圈 (电动光圈镜头 )及聚焦,使图像清晰。 1.5.3.3 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并观察变焦过程中图 像清晰度。 1.5.3.4 遥控云台,若摄像机静止和旋转过程中图像清晰度变化不大,则认为摄像机工作正常。 1.5.4 云台的调试 1.5.4.1 遥控云台,使其上下、左右转动到位,若转动过程中无噪音 (噪音应小于 50dB)、无抖动现象、电机不发
17、热,则视为正常。 1.5.4.2 在云台大幅度转动时,如遇以下情况应及时处理。 a摄像机、云台的尾线被拉紧。 b转动过程中有阻挡物。如:解码器、对讲器、探测器等是否阻挡了摄像机转动。 c重点监视部位有逆光摄像情况。 1.5.5 系统调试 1.5.5.1 系统调试在单机设备调 试完后进行。 1.5.5.2 按设计图纸对每台摄像机编号。 1.5.5.3 用综合测试卡测量系统水平清晰度和灰度。 1.5.5.4 检查系统的联动性能。 1.5.5.5 检查系统的录像质量。 1.5.5.6 在现场情况允许、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改变灯光的位置和亮度,以提高图像质量。 1.5.5.7 在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
18、计要求后,可将系统连续开机 24小时,若无异常,则调试结束。 (二) 、对讲系统 2.1楼宇对讲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 2.1.1 设计要求 2.1.1.1 对讲语音清晰。 2.1.1.2 拨叫准确、操作简便。 2.1.1.3 主机控制盘对使用者拨发出的地址有明确显示。 2.1.1.4 主机控制盘应设在住宅单元入口门外。壁挂式可视分机中心距地宜为 1.5m。 2.1.2 安装要求 2.1.2.1 系统连接电缆 (线 )宜穿管保护并暗敷。 2.1.2.2 对主机、总接线盒、户内机 (或保护器 )等在安装前应先确定其合适的安装位置 .各设备安装应端正整齐,各用户房间的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统一。 2.1.2
19、.3 施工布线、接线、设备安装等要严格遵守有关施工安装规程,并做好校线、线路复查、调试等工作。 2.2电缆敷设 2.2.1 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 质量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 2.2.2 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有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 2.2.3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对应采取焊接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 2.2.4 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 2.2.5 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等。 2.2.6 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 2.2.7 有强电磁场
20、干扰环境 (如电台、电视台附近 )应将电缆穿人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地下。 2.2.8 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 2.2.9 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 1.5m。 2.2.10 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 2.2.11 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 2.3系统调试 (三) 、一卡通系统 施工方案 3 1 前端设备的安装 3.1.1 IC读卡器的安装 3.1.1.1 读卡器应安装在靠门处,并有足够空间,且高低位置 合适,以方便人员刷卡; 3.1.1.2 读卡器用螺钉固定在墙上;
21、3.1.1.3 读卡器材的安装应使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电缆连接方便。 3.1.2 控制器的选择和安装 3.1.2.1 控制器的选择由系统设计确定; 3.1.2.2 控制器的安装应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及可靠性、工艺性、实用性; 3.1.2.3 门禁控制器安装在受控门内的上方或放在公众不易接近,而又易于工程技术人员维修的地方,与该控制器连接的读卡机安装在门外方便刷卡的地方。控制器用紧固件或螺钉固定在墙上。控制器旁应有交流电源插座。出门按钮安装在门内距地 1.2米。 3.1.2.4 控制器与各部件的连线 控制器与读卡机之间的信 号线采用 0.5mm2 或以上规格的带护套的铜芯屏蔽导线联接,最长距离不应
22、超过 100M; 控制器与键盘间的信号线采用 0.5mm2 或以上规格的带护套的铜芯屏蔽导线联接,最长距离不应超过 5M; 系统主控制器至各现场控制器之间、现场控制器至各读卡器之间应采用屏蔽双绞线缆; 不应出现两条线缆焊接连通的情况,信号线如超过距离时,必须通过转换器进行连接; 所有线缆必须穿管或经桥架敷设,主干线可通过金属桥架敷设,支线采用金属管敷设到位,两接口端用 86mm86mm 方盒作出线口。 3.1.2.5 安装控制器时必须注意控制器对电锁 的驱动能力,当驱动能力低时,必须选配辅助电源。 3.1.3 电磁锁的安装 3.1.3.1 利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吸力的原理制成。断电开启,符合消防
23、对门锁的要求; 3.1.3.2 锁具的安装应按产品更新换代说明书要求安装。 3.2门禁系统的调试 3.2.1 硬件调试 3.2.2 门禁控制器调试 3.2.2.1 联接控制器、读卡机、锁及附件。 3.2.2.2 控制器进行初始化。 3.2.2.3 对设置房间号。 3.2.2.4 登陆 /删除一张用户卡 3.2.2.5 判别门禁工作是否正常 3.2.3 系统功能调试 3.2.3.1 按系统设计 功能对系统功能进行逐项调试。 3.2.3.2 控制器工作状态设置 系统对控制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多中设置,如:门状态、开门方式 (读卡、或读卡 +密码等 )等。通过系统操作直接发送指令开门。 3.2.3.3
24、联动功能调试 (与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 ) 门禁系统中每一道受控的门禁控制器均能接受系统软件的指令,无须读卡而可开锁或闭锁。 当火灾发生时,出入口控制系统能够在工作站的屏幕上显示该区的分布图及报警位置,按照预设程序来定义疏散线路,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理位置,将紧急疏散门打开或将防火隔离门关闭。 3.3软件调试 3.3.1 对系统 所管理的设备配置、人员权限、操作方式等进行设定。如门禁设定、自动读取卡信息、自动读入卡号等。 3.3.2 在联网的系统中通过软件对控制器进行设置,如增加卡、删除卡、设定时间表、级别、日期、时间、布 /撤防等功能的设置;在控制器独立工作时,可通过控制器面板进行以上编程。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智能化 施工组织设计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