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doc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课程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课程基本信息 (一 )课程名称: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 (二 )学时学分:周 2 学时, 2 学分 (三 )预修课程: 学前儿童文学 (四 )使用教材 武建芬 主编: 学前语言教育 (第 1 版 ), 南开大学 出版社, 2013 年 8 月版。 (五 )教学参考书 1.周兢,余珍有 著:幼儿园 语言教育 (第 1 版 ), 人民教育 出版社, 2004年 8 月版。 2.张明红编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 3 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5 月版。 3.刘宝根主编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 (
2、第 1 版 ), 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8 月版。 (六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 (七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 (八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课堂答辩 (九 )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 )其它要求: 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课下作业等占学生成绩的较大比率( 30%,改变仅由期终考试决定学生该门课程成绩的状态 )。 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3、 2.知道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的 意义 ,形成重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 良好态度。 3.理解 各种语言教育观 ,并能用所学知识 指导语言教育实践 。 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2.知道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的重要性。 3.理解 各种语言教育观 。 教学难点: 1.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内化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的重要性。 2.利用案例,使学生理解 各种语言教育观 ,学会用所学知识 指导语言教育实践 。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 资料: 1.周兢,余珍有 著:幼儿园 语言教育 (第 1 版 ), 人民教育 出版社, 2004年 8 月版。 2.张明红编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
4、活动指导(第 3 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5 月版。 3.刘宝根主编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 1 版 ), 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8 月版。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 研究对象 (一 )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专门研究 3-6 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 3-6 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 教育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 )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专门研究 0-6 岁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 研究内容 (一 )描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内容 (二)揭示
5、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解释和评价学前儿童原因发展的个别差异 (四)介绍和阐明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和活动设计类型。 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 (一) 把握语言发展关键期,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1.积极发展口头语言,为学习书面语言打好基础 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和语言发展方面。 3.语言恢复和重构具有关键期。 4.忽视或错过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将对儿童的语言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5.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学习也有关键期。 6.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具体时段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二) 加强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促进学前儿童
6、社会性的发展 1.通过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习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社会规则。 2.通过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的 语言能力和社会行为可以处于良性循环中。 3.学前儿童学习语言时可以接触大量以社会生活为内容的语言材料,这使他们能够观察和学习其中人物的社会行为。 (三) 可以 促进 学前儿童的 全面发展 1.语言可以 提高 学前儿童道德认识 2.语言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 3.语言有力地影响着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 4.语言可以增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 5.语言可以激励学前儿童积极参与劳动 6.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 第 二 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一、 学前儿童语言
7、发展的方向 (一 ) 产生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 能够自然流畅地运用语言 (三) 为书面语言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 (一) 学前儿童语言观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2.学前儿童语言的产生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它是儿童由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伴随着儿童社会经历的不断丰富而变化发展的。 3.语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也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 4.语言是一种思维的工具。 5.学前儿童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受语言的影响 6.高级心理机能形成离不开语言 7.儿童习得语言,被称为儿童社会化历程中的一 个里程碑。 (二)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观 1.学前儿童的语
8、言发展 1) 语言形式:语音和语法的获得 2) 语言内容:词义和句义的获得 3) 语言技能:对语言的操作能力、对环 境的感知能力和心理预备能力 2.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1) 社会性 2) 连续性和阶段性 3) 实践性 4) 不平衡性 5) 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 6) 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也不一样。 3.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向 1) 产生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 2) 能够自然流畅地运用语言 3) 为书面语言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 1.完整语言教育观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应该是 完整的 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完整的 3) 学前
9、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4) 完整的语言教育内容是指在选择和编排语言教育内容时要把语文视为一个整体,而非将教学切割成分离的技能成分。 2.整合教育观 1) 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 2) 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 3) 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 4) 整合的语言教育观念意味着把儿童语言学习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他智能、情感方面的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 5) 语言领域内不同语言教育形式的整合。 6) 语言领域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的整合。 3.活动教育观 1) 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 机会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 要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
10、体作用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观,是指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过程,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语言。 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教学时数: 6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 0-6 岁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特点 。 2.形 成发展 0-6 岁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意识 。 3.能 根据 0-6 岁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进行恰当的教育 。 教学重点: 1.0-6 岁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特点 。 2.知 道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 的指导措施 。 教学难点: 1.利用视频和案例 ,帮助学生理解、内化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的 特点 。 2.利用案例,使学生理解 指导学前儿
11、童语言教育的措施 , 并能用 所学知识 指导语言教育实践 。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周兢,余珍有 著:幼儿园 语言教育 (第 1 版 ), 人民教育 出版社, 2004年 8 月版。 2.张明红编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 3 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5 月版。 3.刘宝根主编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 1 版 ), 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8 月版 。 第一节 0-3 岁 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一、 0-1 岁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一) 简单音节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0-3 个月) 1.语言发展的特点 1) 听觉较敏锐,形
12、成了感知、辨别单一语音的能力 2) 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多为单音节 3) 产生交际倾向 2.语言教育活动 1) 用各种语音和声音来刺激婴儿。 2) 多抚摸、拥抱婴儿,并和婴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3) 睡前倾听摇篮曲等乐曲,训练婴儿的有意倾听的能力。 4) 开展早期阅读,初步激发婴儿阅读的兴趣。 5) 开展一些听音和发音游戏。 (二) 连续音节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4-8 个月) 1.语言发展的特点 1) 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 2) 能够分辨出不同的语调、语气和音色的变化 3) 婴儿发音有了一定指向性,较多的是对成人的社会性刺激作出反应。 4) 发音内容出现了许多辅音和元音的组合。 5)
13、开始学习基本交际“规则” 6) 懂得简单的词、手势和命令,理解具有情境性。 2.语言教育活动 1) 继续坚持用语言刺激孩子,模仿学习发音。 2) 用强化、鼓励等方法诱导婴儿发音。 3) 用动作、实物配合法,建立语音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4) 初步养成睡前倾听文学作品的习惯。 5) 和婴儿进行”平行的亲子阅读,初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学话萌芽阶段儿童语言的发 展和教育( 9-12 个月) 1.语言发展的特点 1) 开始进入对语音的辨义阶段。 2) 能够发出一连串变化不同的辅音加元音的音节。 3) 语言交际功能开始扩展。 4) 能执行成人简单的指令,并建立相应的动作联系。 5) 一定的语音
14、能和实体联系,但缺少概括性。 6) 已能够通过一定语音和动作表情的组合,使语音产生具体的语言意义。 7) 从交际倾向看,婴儿有坚持表达个人意愿的情况。 8) 从交际习惯看,婴儿开始创造相对固定的“交际信号”。 9) 开口说话,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2.语言教育活动 1) 丰富婴儿的生活内容,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2) 鼓励婴儿掌握新的语音,并反 复进行练习强化。 3) 在行动中伴随着语言刺激,让婴儿学说话。 4) 开展早期阅读,初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1-2 岁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一) 单词句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1 岁 -1 岁半) 1.语言发展的特点 1) 理解语
15、言迅速发展 2) 会给常见的物体命名 3) 以声代物是这一时期儿童说话的典型特点。 4) 以词代句,继续讲“小儿语”,常用省略音、替代音和重叠音。 2.语言教育活动 1) 帮助婴儿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 2) 多跟孩子交谈,提供语言模仿的榜样。 3) 自制或购买图书,促进婴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4) 鼓励儿童多开口,成人要耐心地 倾听并予以应答。 5) 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游戏。 (二) 双词句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1 岁半 -2 岁) 1.语言发展的特点 1) 能理解的词汇数目和种类“与日俱增”。 2) 语言理解逐步摆脱具体情境的制约,词语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3) 开始说由双词或
16、三词组合在一起的语句,以双词句为主。 4) 掌握新词的速度突飞猛进,处于“词语爆炸阶段”。 5) 喜欢提问,语言上出现“反抗行为” 2.语言教育活动 1) 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榜样和言语示范。 2) 主动告诉婴儿一切问题,对婴儿的提问和讲述要正确对待。 3) 倾听文学作品,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 4) 继续开展早期阅读指 导 5) 在游戏中进行词语练习 三、 2-3 岁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一) 初步掌握口语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教育( 2 岁 -2 岁半) 1.语言发展的特点 1) 基本上能理解成人所用的句子。 2) 语音逐渐稳定和规范,发不出的语音逐渐减少。 3) 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句型,复
17、合句也初步发展。 4) 疑问句逐渐增多。 5) 语言常常使用接尾策略。 2.语言教育活动 1) 让婴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2) 鼓励婴儿同伴之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 3) 随时随地帮助婴儿正确使用语言。 4) 在游戏中练习讲话。 5) 组织多种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 (二) 目标口语初步发展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和 教育( 2 岁半 -3 岁) 1.语言发展的特点 1) 词汇量增长迅速,对新词感兴趣。 2) 能抽象句子规则,常表现出系统整合的语言内化能力。 3) 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合句。 4) 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 5) 言语功能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准确的趋势。
18、2.语言教育活动 1) 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婴儿的语言经验。 2) 欣赏文学作品,重复和理解作品内容。 3) 组织婴儿进行谈话活动。 4) 在听说游戏活动中发展婴儿的语言。 5) 开展早期集体阅读活动。 第二节 3-6 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 一、 3-6 岁 幼儿语音发展与教育 (一) 小班幼儿语 音发展 1.听辨语音细微差别的能力比较弱。 2.发音时对于唇、齿、舌等口腔部位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弱。 (二) 中班幼儿语音发展 1.中班幼儿发音器官与听音器官的发育较小班时期更趋完善,具备了控制发音与听音的生理条件。 2.幼儿基本能掌握汉语中的全部语音,但个别幼儿对某些如 n、 l、 r、
19、y 等相似音,发音仍有困难。 (三) 大班幼儿语音发展 1.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健全的听音和发音器官。尤其是他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其建立了言语动觉调节、听觉调节与视觉调节的语言自我调节机制。 2.在成人的正确教育下,幼儿已经能够做到发音 准确,吐字清晰,分出四声,能按照语句内容调节音调和重音。 (四)各年龄班 语音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途径 1.小班 1) 小班的语音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听力和发音练习上。 2) 小班幼儿的语音练习的方式要轻松自然,内容和方式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趣味性强。 2.中、大班 1) 中、大班语音教育的重点是对个别学前儿童发音的矫正。 2) 中大班还应注重学前儿童语音修养能力的
20、培养。 二、 3-6 岁 幼儿词汇发展与教育 (一) 词汇数量不断增加 1.词汇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 2.3 岁以后词汇量的增长率呈递减趋势。 3.3 岁左右是儿童词汇增长的高速期 。 4.词汇数量的增加往往取决于生活经验和教育影响。 (二) 对词义的理解不断确切和深化 1.掌握各类词的顺序不同 2.词类的使用频率不同 3.掌握各类词汇的内容不断扩大 4.掌握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 (三) 词汇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词汇教育的内容 1)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内容上应有所侧重和要求 2) 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理解词义 3) 帮助学前儿童正确运用词汇 2.词汇教育的途径 1) 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
21、儿的词汇 2) 通过观察丰富幼儿的词汇 3) 外出参观 4) 运用教学游戏进行词语练习 5) 运用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词汇教育 6) 通过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进行词汇 教育 三、 幼儿语法发展与教育 (一) 幼儿语法发展特点 1.句型从简单到复杂 2.句子结构和词性从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 3.在语句发展过程中,对句子的理解先于说出语句而发生。儿童在能说出某种句型之前,已经能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 (二) 幼儿语法教育的途径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清楚完整的表述能力 2.用口头造句的形式培养幼儿说完整句 3.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说完整句的积极性 第三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原理 教学时数: 4 学时 教学目
22、的与要求: 1.理解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层次结构,以及语言教育内容 选择的依据 。 2.理解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 3.能 恰当使用各种语言教育的方法 。 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层次结构 。 2.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 3.各种语言教育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利用视频和案例 ,帮助学生理解 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 2.利用案例,使学生 掌握各种语言教育的方法 。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周兢,余珍有 著:幼儿园 语言教育 (第 1 版 ), 人民教育 出版社, 2004年 8 月版。 2.张明红编著: 学前儿
23、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第 3 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5 月版。 3.刘宝根主编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 1 版 ), 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8 月版。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一)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三) 根据语言的学科特性和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四) 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目标 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当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制定 出来时,一般所说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任务便转换为
24、对儿童认知、语言、动作、社会性和道德、艺术审美以及创造性、个性情感等方面的要求,而对幼儿语言方面的发展要求就可以转化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的一个特点是,它是将语言教育目标分解为不同要求后,形成的对每一年龄阶段儿童逐步提高要求的具体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的另一个特点,是儿童语言发展指标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由教师自己制定,它是某一具体的教育 活动中要达到的目的。 (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1.倾听行为培养 有意识地倾听,能够集中注意地倾听。 辨析性倾听,能够分辨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 语言 教育 教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