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毛概复习整理(最终版).pdf
《2018版毛概复习整理(最终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毛概复习整理(最终版).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重点是把握全书框架,本书主要分三大部分: 1.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 2.邓小平 科学发展观 3.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两类题型: 1. 如何理解 /怎样把握 这个要拓展记忆 出现在题目中 如:三、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如为简单题,则只答要点。不用分析。 如为材料题和辨析题,则需展开去谈。 2. 是什么 /什么是 一般为简答题 15 道压轴简答题整理: 一、如 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 提出了 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 构成了 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 以独创性的理论 丰
2、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 社会 主义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 党的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 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注意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奋斗中 形成了 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 1. 实事求是 1)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 坚持实事求是, 就是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 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
3、基本国情。 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 群众路线 1)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 动。 2)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3) 坚持群众路线, 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 独立自主 1) 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 维护民族独立 、 捍卫国家主权 ,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 2) 同时, 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 先进
4、事物。 3) 坚持独立自主 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中国革命主要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官僚
5、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主要对象也不同。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 主力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的核心问题。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
6、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 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 1) 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本阶级的三重压迫。 2) 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力量的形成。 3) 成员大多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与农民竭诚亲密的联盟。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 任务 ,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7、,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 主义 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正确领导中国革命。 三、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法宝: 1.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也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党建
8、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 1) 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2) 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 3) 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4)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 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1)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 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 3) 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3. 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 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2) 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3) 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4) 必须 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加强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 相互 关系: 毛泽东指出,统
9、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 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 线,武装斗争是统一 战线 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 勇战士。 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 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 四、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很容易考辨析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形态: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 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
10、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三种经济成分和三种社会阶级构成: 主要的经济成分 : 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 社会主要矛盾: 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
11、成,工人阶级和资产 阶级 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具有 两重性 ,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社会主义因素 &资本主义因素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结果,决定着中国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方向。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复兴、人民幸福,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
12、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五、 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 很可能出简答题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作为一种崭新的更高形态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任务艰巨繁重,且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
13、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体现了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增强了 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 得到发展 。 2.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艰辛,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基本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3. 丰富了
14、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了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时间,也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时间,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六、 如何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时间不够的话可以不背 东西太多, P96-P114 页都是 ,考的几率不是很大 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15、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党的基本路线。 4.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 “三步走”战略。 6. 改革开放理论。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9. 一国两制” 10.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七、 怎样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P126-P129 有一定可能性考辨析题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16、的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的 根本任务 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必须高度重视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人: 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 根本力量 ;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关系我国发展的 重大问题 ; 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的 本质是创新 ,必须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使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的各个方面 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发展
1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不断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精神文明需求 , 不断丰富 人民的 精神世界 , 增强 人民的 精神力量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
18、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八、 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 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1) 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 的范畴之一。科学发展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 2)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2)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3)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4)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5) 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是实现人的全
20、面发展。 3.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2)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3)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 坚持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4.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1)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 2) 深刻体现了 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3) 深刻揭示了 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4) 是 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版毛概 复习 整理 最终版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