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931-2008 杂色蛤苗种繁育技术规范.pdf
《DB13 T 931-2008 杂色蛤苗种繁育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931-2008 杂色蛤苗种繁育技术规范.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120.30B 52DB13河 北 省 地 方 标准DB13/T 931一2008杂色蛤苗种繁育技术规范2008-07-09发布2008-07-24实施河A匕省质董董技术I1a盆督局 发布DB 13/T 931-2008o IJ吕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文清、鲁兴华、薛振宏、吴文红、黄金臣、王英光、李向新、刘希军。DB13/T 931-2008杂色蛤苗种繁育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苗种孵化、幼体培育及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杂色蛤的人工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
2、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木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木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 5052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1号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亲蛤性腺发育成熟,用于人工繁殖的成体雌、雄杂
3、色蛤。3.2“D”形幼虫担轮幼虫的壳腺分泌出两片透明薄壳从背部往腹缘包裹,体形变为左右侧扁,显微镜下观察呈“D”形。3.3壳顶幼虫+D型幼虫经3d-4d的发育,壳顶开始在左右两片幼虫壳中央形成并逐渐隆起,肠道开始弯曲。3.4葡旬幼虫壳顶幼虫经5 d-6 d的发育,足部具有较强的伸缩能力。3.5稚贝甸甸幼虫经Id-2d的发育,变态附着时称为稚贝。3.6附着基供稚贝变态附着的物品称为附着基。4环境与设施DB13/T 931-20084.1环境环境条件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海水水质达到NY 5052的规定,水温180C -260C ,盐度25%c -35%o,溶解氧4.0 mg/L以上
4、,pH值7.88.504.2育苗设施4.2.1育苗池和饵料池均采用水泥池,要求育苗池池壁光滑,圆角。育苗池容积20 m3-40 m3,池深在1.4 m-1.7 m ;饵料池池深0.6 m- 1 m。饵料池与育苗池的比例为1:5 04.2.2室外亲蛤培育池采用土池,面积在 0.67 hm2-2 hm2o4.2.3室内催产池催产池采用水泥池,每个池子容积20 m3-40耐。4.2.4其他条件沉淀池、砂滤池、调温池、增温、充气及进、排水等配套设施齐全。5人工育苗5.1饵料培育从藻种保种单位引进单胞藻,进行扩种、接种,经4d-5d的培养,密度达到50万个/ml -150万个/m105.2亲蛤选择5.2
5、.1来源选择生活在无污染、饵料丰富、水质好的海区成蛤做为亲蛤。5.2.2规格5月中旬6月中旬左右,在渤海采捕杂色蛤亲蛤,亲蛤规格壳长3.5cm-4.5cmo5.2.3亲蛤运输运输时采用100 cm X60 cm编织袋分装,每袋装亲蛤50 kg左右,运输时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运输过程中要覆盖稻草帘,保温、防晒,长途运输时中途泼洒海水。5.2.4亲蛤暂养5.2.4.1暂养亲蛤引进后投放室外亲蛤培育池进行暂养,暂养密度为500 k吵m2 1 000 kg/hm2,到性腺发育成熟后,捕捞装人网箱(规格100 cm X 80 cm)或吊笼中,每个网箱或吊笼装亲蛤25 kg - 30 kg,放人室内水泥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931-2008 杂色蛤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931 2008 杂色 苗种 繁育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