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407-2017 基础测绘技术规程.pdf
《DB11 T 407-2017 基础测绘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407-2017 基础测绘技术规程.pdf(28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11/T 4072017 代替 DB11/T 407 2007 ICS 07.040 A 75 备案号: 57919-2018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407 2017 基础测绘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ndamen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17-12-15发布 2018-07-01实施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 北 京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联合发布 DB11/T 4072017 I 目 次 前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缩略语与代号 2 5
2、基本规定 3 5.1 测绘基准 3 5.2 时间基准 3 5.3 城市控制网 3 5.4 比例尺 3 5.5 分幅与编号 3 5.6 存储单元 3 5.7 文件命名 3 5.8 地形类别与基本等高距 4 5.9 地形要素分类代码与分层 5 5.10 技术指标与精度要求 . 5 5.11 航空与航天遥感资料 . 8 5.12 技术设计与技术总结 10 5.13 元数据 10 5.14 质量控制 10 5.15 基础测绘更新的基本要求 11 6 城市控制测量 . 11 6.1 一般规定 . 11 6.2 选点与埋石 . 12 6.3 GNSS静态测量 14 6.4 GNSS网络 RTK测量 15
3、6.5 水准测量 . 17 6.6 数据处理 . 20 6.7 元数据 . 23 6.8 质量检 查 . 23 6.9 成果提交 . 23 7 数 字线划图( DLG) 23 7.1 一般规定 . 23 7.2 测绘 内容 . 24 7.3 数据 获取 . 29 DB11/T4072017 II 7.4 数据 整合 处理 . 39 7.5 更新 方式 . 42 7.6 元数据 . 42 7.7 质量检 查 . 42 7.8 成果提交 . 42 8 数 字高 程模型(DEM) 43 8.1 一般规定 . 43 8.2 数据 获取 . 43 8.3 数据 格式 . 46 8.4 元数据 . 46
4、8.5 质量检 查 . 46 8.6 成果提交 . 46 9 数 字正射影像图( DOM) 46 9.1 一般规定 . 46 9.2 数据 获取 . 46 9.3 数据 格式 . 47 9.4 元数据 . 48 9.5 质量检 查 . 48 9.6 成果提交 . 48 10 数 字栅格图( DRG) . 48 10.1 一般规定 . 48 10.2 数据 获取 48 10.3 数据 格式 48 10.4 元数据 49 10.5 质量检 查 49 10.6 成果提交 49 11 数 字表面模型( DSM) . 49 11.1 一般规定 49 11.2 数据 获取 49 11.3 数据 格式 51
5、 11.4 元数据 51 11.5 质量检 查 51 11.6 成果提交 52 12 基础地理 底图 52 12.1 一般规定 52 12.2 基础地理 底图 编制 52 12.3 制图综合 52 12.4 元数据 55 12.5 质量检 查 55 12.6 成果提交 56 DB11/T 4072017 III 13 基础地理 信息 数据 库 56 13.1 一般规定 56 13.2 数据 库设计与 组织 56 13.3 数据 内容 56 13.4 数据 入库 与更新 维护 57 13.5 数据 入库 质量要求与检查验收 58 附录 A(规范性 附录)北京 市地形 图分幅 、编号规 则及图廓整
6、饰 59 附录 B(规范性 附录)北京 市 1:500、1:1 000 、 1:2 000地形要素代码与 图式符号 64 附录 C(规范性 附录)北京 市 1:5 000、 1:10 000地形要素代码与 图式符 号 . 171 附录 D(资料性 附录) 一级加密 控制点的标 志、 标石和造 埋规 格 . 260 附录 E(资料性 附录) 控制点点 之记 . 261 附录 F(资料性 附录) 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 264 附录 G(资料性 附录) GNSS接收 设备 的检 验与 维护 要求 . 265 附录 H(资料性 附录) GNSS静态测量 外业观 测手簿 . 267 附录 I(资料性
7、附录) GNSS网络 RTK外业观 测手簿 . 268 附录 J(资料性 附录) 基础地理数据元数据 内容 和格式 . 269 附录 K(资料性 附录) 地理定位信息 文件数据 格式 . 279 DB11/T4072017 IV 前 言 本规程按照 GB/T 1.1-2009给出 的规 则起草。 本规程是对 DB11/T 407-2007的 修订, 本标准代替 DB11/T 407-2007的 全部内容。 与 DB11/T 407-2007 相比,除 编辑 性修改外主 要的技术 变化包括 : a) 删除、 增加 了部 分术语与定义; b) 增加了 缩略语 ; c) 修改了 水准测量的 部分技术
8、指标 ; d) 增加 了 GNSS网络 RTK测量的技术 方法 及其 技术要求 ; e) 修改了 数字线划图( DLG) 的部分技术要求与地形要素代码 、符 号; f) 增加了 数字线划图( DLG) 的卫星 影像 测量技术 方法 及其技术要求 ; g) 增加了 数字表面模型( DSM) 生产 的技术 方法 及其 技术要求 ; h) 修改了 基础地理 底图 编制的 部 分技术规定 ; i) 增加了 基础地理 信息 数据 库建设与 维护 有关 技术要求 ; j) 原第 11章质量 验收内容 调 整到各 相关章节 。 k) 删除了 部分 附录, 将部 分附录调 整为 资料性 附录,修改了 附录内部
9、 分内容。 本规程 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为规范性 附录,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G、附录 H、附录 I、 附录 J、附录 K为 资料性 附录。 本规程 由北京 市规 划和 国土 资 源管 理委 员会归口 。 本规程 由北京 市城 乡规 划标准化 办公室 、北京 市勘察 设计和测绘地理 信息管 理办公室日常 管理 。 本规程 由北京 市测绘设计 研究院解释 。 本规程起草 单位 : 北京 市测绘设计 研究院 、 建 设综合 勘察研究 设计 院有限公司 、北京 建筑大学、北 京 城 建勘 测设计 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中色 测绘 院有限公司 、 中 测新 图(北京) 遥
10、感技术 有限责任公 司 、北京 测绘 学会 、城市空间信息 工程北京 市重 点实 验 室 本规程主 要起草 人:杨伯钢 、 安智明 、 张红 、 李兵 、 李森 、 张海涛 、 张凤 录、 王旭辉 、 陶迎春、 陈 廷武、 刘韶军 、王金坡、 李节严 、夏光利 、邹积亭 、马小 计、王思 锴、 李 英成、黄坚 、 李永福 、李 刚 、 左琛、 罗晓燕 、晁 春浩 、梁云。 DB11/T 4072017 1 基础测绘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 规定了 北京 市行政区域内 的城市控制测量、 基本比例尺数 字线划图( DLG)、 数字高 程模型 ( DEM)、 数 字正射影像图( DOM)、 数 字
11、栅格图( DRG)、 数 字表面模型( DSM) 测绘 及基础地理 底图 制 作 等技术要求 、指标和 方法 , 以及 基础地理 信息 数据 库 建设与 维护 更新等 内容。 本规程 适用于 北京 市行政区域内 城市控制网的 建 立与 维护, 基本比例尺数字线划图( DLG)、 数 字 高程模型( DEM)、 数 字正射影像图( DOM)、 数 字栅格图( DRG)、 数 字表面模型( DSM) 的测绘和基础 地理底图 的制 作, 基础地理 信息 数据 库建 设与 维护 更新等基础测绘 工作 ,其 它测绘 工程 可参 照执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用 是 必不可少
12、 的。 凡是 注日 期 的引用文件 , 仅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文 件 。 凡是 不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 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 适用 于本文件。 GB/T 6962 1:500 1:1 000 1:2 000地形 图航空 摄影 规范 GB/T 12897 国 家一 、二 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 国 家三 、四 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3977 1:5 000、 1:10 000地形 图航空 摄影 测量 外业 规范 GB/T 13989 国 家基本比例尺地形 图分幅和编号 GB/T 13990 1:5 000、 1:10 000地形 图航空 摄影
13、 测量 内业 规范 GB/T 15661 1:5 000、 1:10 000、1:25 000、 1:50 000、1:100 000 地形 图航空 摄 影规范 GB/T 17798 地 球空间数据 交 换格式 GB/T 18314 全 球定 位系统 ( GPS)测量规范 GB/T 20257.2 国家 基本比例尺地 图图式 第 2部分 :1:5 000 1:10 000 地形图图式 CH/T 1001 测绘技术总结编 写 规定 CH/T 1004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T 1005 基础地理 信息数 字 产品 数据文件命名规 则 CH/T 2004 测量 外业 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CH/T
14、2006 水准测量 电子记录规定 CH/T 3012 数字表面模型航空摄 影测量 生产 技术规 程 CH/T 3014 数字表面模型及 机载激 光雷达 测量技术规 程 CH/T 8023 机载激 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CH/T 8024 机载激 光雷达数据获取 技术规范 CJJ/T 8 城市测量规范 CJJ/T 73 卫星 定位 城市测量技术规 程 DB11/T 545 基础地理 信息 系统 技术规 程 DB11/T 998 基础测绘 成果 检 查验收 技术规 程 DB11/T 1065 城市基础地理 信息 矢量数据要素分类与代码 DB11/T 4072017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15、定义 适用 于本规 程。 3.1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指 对 卫星 导航 信号 进行长期连续 观测 , 并通过通 信设施 将 观测数据 实时 或者 定时 传送至 数据 中心的 地 面 固定 观测 站, 简称 CORS站 。 3.2 数字线划图 digital line graphic;DLG 以矢量数据形 式表 达地形要素的地理 信息 数据 集。 3.3 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以 规 则格 网点的高 程值 表达 地 表起 伏的数据 集。 3.4 数字正射影像图 di
16、gital orthophoto map;DOM 经过正射 投影改正 的影像 数据集 。 3.5 数字栅格图 digital raster graphic;DRG 以 栅格 数据形 式表 达地形要素的地理 信息 数据 集。 3.6 数字表面模型 digitalsurface model;DSM 以 一 系列 点云 点或 格网点的 三 维坐 标表 达地 表( 含人工建筑 物、 植被 等)起 伏形态的数据 集。 3.7 基础地理底图 fundamentalgeographicbasemap 突 出 反映行政区域界 线, 并表示 主要水 系、 居民 地、 道路 交通 、植被 和地名等要素的地 图。
17、4 缩略语与代号 4.1 缩略语 CORS: 网卫星 导航定 位基准 站 网络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DGPS: 差分 全球 定位 系统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 DPI: 每英 寸点数 ( Dots Per Inch) GNSS: 全球导 航卫星 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 DB11/T 4072017 3 IMU: 惯性测量单元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 PDOP: 位置 精度 因子 (Positi
18、on Dilution Of Precision) POS: 定位 定姿 系统 (Positioning an Orientation System) RPC:有 理多项 式系 数(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s ) RTK: 载波 相位 动态 实时 差 分(Real Time Kinematic) TIF: 标签 图像 文件 格式(Tag Image File Format ) TIFF: 图像 文件 格式( Tagged Image File Format) TIN: 不规 则三 角网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UT
19、C: 协调 世界 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4.2 代号 DS05每千米 水准测量高 差中误差偶然 中误差 不超 过0.5mm的水准 仪 DS1每千米 水准测量高 差中误差偶然 中误差 不超 过1mm且 大 于0.5mm 的水准 仪 DS3每千米 水准测量高 差中误差偶然 中误差 不超 过3mm且 大 于1mm 的水准 仪 5 基本规定 5.1 测绘基准 测绘基准应采用北京地方坐标系与北京地方高程系,且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 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 准建立 联系 。 5.2 时间基准 时间基准 应采 用公 元纪年 ,北京 时间 。 5.3 城市控制网 城市控
20、制网 应包括 平面 控制网和高 程控制网 。 5.4 比例尺 基本比例尺 应采 用1:500 、 1:2 000和 1:10 000;其 它 比例尺 还可 采用 1:1 000和 1:5 000。 5.5 分幅与编号 5.5.1 1:500、1:1 000 、1:2 000 、1:5 000 和 1:10 000数 字成果 应采 用北京 市地 方分幅, 分幅编号 应 符合本规 程附录 A的规定 。 5.5.2 北京 市 1:10 000数字成果也 可 采用 国家 标准分幅 ,分幅编号 应符合 GB/T 13989的规定 。 5.6 存储单元 5.6.1 DLG、DEM、 DOM、DRG 成果数
21、据的存储单元 宜以 图幅 为单位。 5.6.2 城市控制测量 、DSM 和基础地理 底图成果 数据的存储单元 可以区域 为单 位。 5.7 文件命名 5.7.1 命名规 则 DB11/T 4072017 4 DLG、 DEM、 DOM、 DRG、 DSM成果 数据的文件命名 应采用 “DLG 、 DEM、 DOM、 DRG+图 幅比例尺代码 + 图 幅编号 ”的规 则, 例如 :DLGG10201 。 5.7.2 图幅比例尺代 码 图 幅比例尺代码 应符合表 1的规定 。 表1 图幅比例尺代 码 比例尺 代码 1:10 000 G 1:5 000 H 1:2 000 J 1:1 000 K 1
22、:500 L 5.7.3 图幅编号 图 幅编号 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图幅编号 比例尺 图幅编号 示例 说明 1:10 000 XXXXX 20101 由 左 起 第 1位 码 为 象 限 号 、 、 、 , 用 于 文件命名时 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 2、3 位码 为 1:10 000地形 图纵向顺序号, 第 4、5 位码 为 1:10 000地形 图横向顺序号。 1:5 000 XXXXXX 201011 由 左 起 第 1至 5位 码 为 所 在 1:10 000地形图编号, 第 6位码为 1:5 000地形图在 1:10 000地形图中的编号。 1:2 000 XXXXXXX
23、 2010105 由 左 起 第 1至 5位 码 为 所 在 1:10 000地形图编号, 第 6、7 位码 为 1:2 000地形图 在 1:10 000地形图中的顺序号 。 1:1 000 XXXXXXXX 20101073 由左起第 1至 5位码为所在 1:10 000地形图编号, 第 6、7 、 8位码为 1:1 000地形 图 在 1:10 000地形图中的顺序 号 。 1:500 XXXXXXXXX 201010183 由左起第 1至 8位码为所在 1:1 000地形图编号, 第 9位码为 1:500地形图在 1:1 000地形图中的编号。 5.7.4 1:10 000采用国 家分
24、幅时的 文件 命名 规则 当1:10 000 比例尺 DLG、 DEM、 DOM、DRG、 DSM采用 国 家分幅编号时,成果 数据的文件命名 应符合 CH/T 1005的规定 。 5.8 地形类别 与基本 等高 距 5.8.1 地 形类别 5.8.1.1 地形类别应按 地形坡度 划分 为平 地、丘陵 地、山 地和高山 地。 5.8.1.2 平地, 地面 坡度 应 在 2 以下。 5.8.1.3 丘陵地 ,地 面坡 度应 在 2至 6之 间。 5.8.1.4 山地, 地面 坡度 应 在 6 至 25之 间。 5.8.1.5 高山地 ,地 面坡 度应 在 25 以 上。 5.8.2 基本等 高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407-2017 基础测绘技术规程 407 2017 基础 测绘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