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50.5-2007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5部分 卫生防疫.pdf
《DB11 T 150.5-2007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5部分 卫生防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50.5-2007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5部分 卫生防疫.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5 部分:卫生防疫 Specification of Dairy Cattle Feeding Management Technology Part1: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Animal Health ICS 65.020.30 B 41 备案号:21151-2007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DB11/T 150.52007 2007-08-13发布 2007-12-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150.52007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防疫 1 3.1 疾病防治方针.
2、 1 3.2 人员防疫. 1 3.3 防疫要求. 1 3.4 牛只转运要求. 2 4 免疫 2 4.1 免疫要求. 2 4.2 强制免疫. 2 5 检疫 2 5.1 结核. 2 5.2 布病. 2 5.3 副结核. 2 5.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血清学检查 . 2 5.5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血清学检查 . 2 5.6 其它疫病. 2 6 卫生消毒 2 6.1 消毒种类. 2 6.2 消毒前的准备. 3 6.3 消毒方式. 3 6.4 场所消毒. 3 6.5 牛场消毒. 3 6.6 常用消毒药品. 3 6.7 消毒记录. 4 7 用药规则 4 7.1 基本要求. 4 7.2 使用兽药时应遵循的
3、原则. 4 8 疫情上报 5 8.1 疫情报告责任. 5 8.2 疫情报告形式. 5 9 隔离、封锁及解除 5 9.1 隔离. 5 9.2 封锁及解除. 5 10 无害化处理 6 11 报告与记录 6 DB11/T 150.52007 II 前 言 DB11/T 150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为北京市地方系列标准。本标准分为五个部分: 第 1 部分:育种; 第 2 部分:繁殖; 第 3 部分:饲养与饲料; 第 4 部分:卫生保健; 第 5 部分:卫生防疫。 本部分为 DB11/T 150 的第 5 部分。 本部分由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
4、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三元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文奇、张振新、刘巧香、刘洪峰、王亚庆、张振山。 DB11/T 150.52007 1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5 部分:卫生防疫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荷斯坦奶牛的防疫、免疫、检疫、卫生消毒、用药规则、疫情上报、隔离、封锁及 解除、无害化处理、报告与记录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北京市所属奶牛场、种公牛站等单位的卫生防疫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5、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DB11/T 150.42002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 4 部分:卫生保健 兽药管理条例(200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1992 年版)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2001 年) 3 防疫 3.1 疾病防治方针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3.2 人员防疫 各类人员应按照 DB11/T 150.42002中第 6 条的要求进行。 3.3 防疫
6、要求 3.3.1 消毒设施及用药应符合 DB11/T 150.42002 中第6.1.1 条的要求。车辆出入口消毒池尺寸: (630.3)m(长宽深)。池内保持有效的消毒液量及浓度,一般用 2%的氢氧化钠或 1:800 倍的消毒威。门口应配备高压消毒枪,对进场车辆进行消毒。 3.3.2 建立外来人员及车辆出入登记制度。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奶牛场不得参观。 3.3.3 生产区与生活区间应隔离分开,并设立更衣室。更衣室应清洁、无尘埃,具有紫外线灯及衣物 消毒设施。职工进入生产区,应洗手消毒,穿戴工作服,并穿过消毒间。 3.3.4 奶牛场员工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患传染性疾病应及时离场。新
7、招员工应经健康检查, 合格后方可上岗。 3.3.5 奶牛场员工家中不得饲养偶蹄动物。兽医不能对外行医,人工授精员不能对外进行配种工作。 在奶牛场不得饲养其它种类的畜禽,不得将畜禽或其产品带入场区。 3.3.6 运动场无积水、积粪、硬物及尖锐物。饮水池保持清洁无沉积物。排水沟保持畅通无杂物,定 期清除杂草。 3.3.7 奶牛场专设供粪车等污染车辆通行的道路。在下风口设立堆放牛粪场所,定期喷洒杀虫剂,防 止蚊蝇孳生。 3.3.8 死亡牛只接触过的器具及其被污染的场所应严格清洁消毒。 DB11/T 150.52007 2 3.3.9 淘汰及出售牛只应经检疫并取得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场。 运牛车辆经过
8、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 指定区域装牛。 3.3.10 奶牛发生疑似传染病或附近养殖场出现烈性传染病时, 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及其它应急措施。 3.4 牛只转运要求 3.4.1.1 转运的应是健康牛只,并持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检疫合格证明。 3.4.1.2 转运车辆进场前和转运完成后要全面消毒。 4 免疫 4.1 免疫要求 4.1.1 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应有计划地对健康奶牛进行免疫接种;当发生传染病时,为迅速 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应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易感牛只进行紧急免疫。 4.1.2 疫苗应按规定保存,注射时如遇瓶盖松动、破裂、瓶内有异物或凝块应弃用。 4.1.3 免疫时应做好详细记录
9、:疫苗生产厂家、批号、操作人员等。首次免疫牛只应及时佩带免疫耳 标。 4.1.4 注射所用的针头、 针管等器具应事先进行消毒。 注射部位经剪毛消毒后注射疫苗, 不得 “飞针” 方式注射,注射时针头逐头更换,一个注射器不得供两种疫苗使用。 4.1.5 注射量严格按照疫苗说明进行。 4.1.6 注射疫苗时,应备足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凡患病、瘦弱及临产牛(产前 10d-15d)缓注疫苗, 待病牛康复、体况恢复及产后再按规定补注。 4.1.7 疫苗包装容器使用后应焚烧深埋。 4.2 强制免疫 4.2.1 口蹄疫 按照北京市“北京市重大疫病防治办公室”有关规定执行。 4.2.2 炭疽 凡六月龄以上的牛每
10、年春季均需皮下注射二号炭疽芽孢苗一次(注射时应用 1215 规格针头)。 5 检疫 5.1 结核 应按 DB11/T 150.42002第 6.1.9 进行检疫和处置。 5.2 布病 应按DB11/T 150.42002第6.1.10进行检疫和处置。 5.3 副结核 每年对三月龄以上的牛进行一次副结核检疫,检疫规定与结核检疫相同。 5.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血清学检查 应按DB11/T 150.42002第6.1.11进行检疫和处置。 5.5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血清学检查 应按DB11/T 150.42002第6.1.11进行检疫和处置。 5.6 其它疫病 其它疫病检疫按上级防疫主管部门安排
11、进行。 6 卫生消毒 6.1 消毒种类 6.1.1 日常消毒 奶牛场应每月进行一次全场大消毒;运动场、牛舍、挤奶厅、饮水器、采食槽每周消毒一次。 DB11/T 150.52007 3 6.1.2 临时消毒 有疫病发生时,每周进行两次全场的大消毒;运动场、牛舍、挤奶厅、饮水器、采食槽每日消毒 一次;有可能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用具或其他物品使用后及时消毒。 6.1.3 终末消毒 疫病发生后,在解除隔离、封锁前,对全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6.2 消毒前的准备 6.2.1 消毒前应清除污物、粪便、饲料、垫料等。病畜的粪便、接触的褥草、饲料应焚烧处理。 6.2.2 应选用对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50.5-2007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5部分 卫生防疫 150.5 2007 奶牛 饲养 管理 技术规范 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