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20001-2003 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器.pdf
《JB 20001-2003 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 20001-2003 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器.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月匕口二00三年第13号公布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器行业标准国家经贸委批准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器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JB 20001-2003,现予公布,自2003年6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00三年二月十二日JB 2以刃t-2003前言为了使本标准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不对灭菌器的系列参数、腔体结构形状、加热介质作出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都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制药机械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金莲、周杰。JB 20001-20(泊大容
2、皿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器的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器(以下简称灭菌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50钢制压力容器翩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639-1991玻璃输液瓶GB/T 5226.1-
3、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6388-19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 7231-1987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 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0111-1988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 13306-1991标牌GB/T 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6769-1997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的测定JB 2536-1980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JB/T 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 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YBB 00012002低密度聚乙烯翰液瓶(试行)YBB 00022002聚丙烯
4、输液瓶(试行)YY/T 0216-1995制药机械型号编制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版)国家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版)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1998修订)国家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3术语和定义3.1Fo值Fo值即标准灭菌时间,系灭菌过程赋予待灭菌物品在121下的等效灭菌时间,即T=121C,Z=1JB 20001-200310时的FT值。121为标准状态,Fo值即为标准灭菌时间,以分(钟)表示。Fo值计算公式:Fo二J: 10(T-iavm)dt式中T是每个61测量被灭菌物的温度。t是时间。4分类和标记4.1型式灭菌器的型式有静
5、态式和回转式两种。静态式不作标示,回转式以H标示。灭菌器的类型有大容量注射剂灭菌器和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器。大容量注射剂以S标示,小容量注射剂以A标示。4.2型号4.2.14.2.2灭菌器型号应符合YY/T 0216-1995的规定。型号标记口口口口口改进设计顺序号主要参数(产量;瓶/次或腔室有效容积动产品型号及特征代号产品功能代号4.2.3标记示例MS (MA) RS (ASH) 3000 (1.5) A第一次改进设计产量(500mL,3000瓶/次)或腔室容积(1.5m水喷淋加热(回转式水喷淋加热)大容量注射剂灭菌器(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器)MS (MA) RQ(RQH) 3000 (L5) A第
6、一次改进设计产量(500mL,3000瓶/次)或腔室容积(1.5m)蒸汽加热(回转式蒸汽加热)大容量注射剂灭菌器(1、容量注射剂灭菌器)5要求5.1总则灭菌器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2JB 20001-21义均5.2材质要求5.2.1灭菌器的受压零部件应符合GB 150的用材规定。5.2.2凡与水、气接触的金属材料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其他材料应耐腐蚀,耐高温,不生锈。并附材质证明书。5.2.3外购件或外购配套设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53结构要求5.3.,主机要求5.3.1.1灭菌器的设计压力应符合药品灭菌工艺要求和GB 150规定。5
7、.3.1.2受压件的焊接应符合JB/T 4709的规定。5.3.1.3灭菌器应设计双扉门和热分布测试的专用接口。腔体应有安全吊运的吊环或吊钩。5.3.1.4灭菌器的腔室容积应符合设计产量要求。5.3.1.5灭菌器腔室内设置的小车进出传送装置应传送平稳、准确。5.3.1.6回转式灭菌器内的回转体转动要灵活,装载后转动平稳。5.3.1.7灭菌器上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压力表、安全阀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七章“安全附件”的规定。5.3.2循环系统要求5.3.2.1换热循环系统应安装疏水阀。5.3.2.2蒸气、循环水、冷却水的进口处应安装孔径为印目的过滤器。用于仪表的压缩空气的进口处应安装孔
8、径为0.41an的过滤器。5.3.3密封要求5.3.3.1门密封应安全可靠。自动快开门应有安全保护装置。5.3.3.2换热循环系统的管路连接均应密封良好,运行中,水、气循环系统均无泄漏。5.3.3.3进人腔室的转动轴与柜体密封良好。5.3.4控制装置要求5.3.4.1控制装置应单独设置,便于操作。5.3.4.2控制系统应有Fp值监控装置和多点温度记录仪。测试传感器的精度应为A级,传感器误差小于或等于0.06cC,系统温度误差小于或等于0.210 05.3.4.3控制系统应有显示功能和打印功能。5.3.5外观要求5.3.5.1腔室外应有效果良好的保温层,保温层表面应平整、光滑,没有颗粒物脱落。5
9、.3.5.2灭菌器的不锈钢表面应光洁,无划痕。5.3.5.3灭菌器的连接管道排列应整齐,走向合理。配套设备配置紧凑,外形美观。水、气管道内物料名称和流向应按GB 7231-1987中2.7规定标示,标牌固牢在标准规定的管道位置。5.4功能要求5.4.1监视功能5.4.1.1循环水达到预置量,供水泵应停止工作。5.4.1.2控制装置应按设定的灭菌工艺流程进行过程自动控制。5.4.1.3温度监控:应保证测温点的保温温度波动在0一1cco5.4.1.4应控制腔室内的转动体原位停车。5.4.2门的安全互锁5.4.2.1门运行过程受阻,停止前行,并返回原位。5.4.2.2灭菌过程中出现电路故障,双扉门仍
10、应保持密封压力。3JB 20001-20035.4.2.3前后门开、关应互锁。5.4.2.4门上应安装安全互锁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不能解除门密封:a)腔室内压力超过士0.027MPa;b)腔室内温度高于609C;c)腔室内水位高于集水槽。5.4.2.5灭菌器应设置安全开关。操作人员或检修人员进人腔室内工作时,安全开关应锁定换热介质不能工作。5.4.2.6开门自锁。灭菌器腔室门开启时,应锁定换热介质不能工作。5.4.3显示功能5.4.3.1显示器应实时显示灭菌过程的温度、压力、Fo值及它们的曲线图形。5.4.3.2显示器应能显示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的故障和位置。5.4.3.3灭菌器上的压力表应实
11、时显示腔室内压力和门封压力。5.4.4打印功能灭菌过程完毕,打印装置应自动打印以下信息资料:药品名称:药品批号:包装规格:灭菌日期:灭菌开始时间:升温时间:保温时间:降温时间:结束时间:药品出柜温度:第几柜:操作人:Fo值、压力、温度曲线图形:5.4.5大容量注射剂灭菌器应能适用玻璃瓶、塑料瓶和塑料袋装输液的灭菌。5.4.6小容量注射剂灭菌器应有检漏功能。5.5灭菌器工作条件5.5.1提供的循环水、冷却水、蒸汽、压缩空气和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循环水:纯化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要求冷却水压力:0. ISMPa一0.5MPa饱和蒸汽压力:0.3MPa一0.6MPa压缩空气压力:0.
12、4MPa一0. 8MPa电源:交流三相380(1士10%)V,单相220(1士10%)V5.5.2玻璃输液瓶应符合GB 2639-1991规定。塑料瓶(袋)应符合YBB 00012001和YBB 00022002规定。5.5.3被灭菌物品的灭菌温度、时间、Fo值的确定应符合灭菌工艺要求。5.6灭菌器性能要求5.6.1温度分配和控制。5.6.1.1空载热分布试验,要求冷点温度与腔室平均温度之差小于或等于tlcco5.6.1.2满载热分布试验,要求冷点温度与腔室平均温度之差小于或等于士IIco5.6.1.3热穿透试验,要求各测点的Fo8,冷点Fo与腔室平均Fo值之差小于或等于2mino5.6.1.
13、4微生物标的试验结果,微生物存活概率小于或等于10-1.5.6.2灭菌器外表面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巧。5.6.3灭菌器工作时无异常杂音,噪声级不超过75dB(A)o5.6.4电气系统质量要求。5.6.4.1电气系统的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T 5226.1-1996中20.2的规定。5.6.4.2电气系统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T 5226.1-1996中20.3的规定。aJB 20001-21义均5.6.4.3电气系统的耐压应符合GB/T 5226.1-1996中20.4的规定。5.6.4.4电线、电器元件的颜色、标示、线路布局均应符合GB/T 5226.1-1996中的规定。6试验方法
14、6.,设计确认设计确认的试验记录表参见附录A。每项试验过程中主检人应填写试验记录表,试验完毕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技术总负责人批准。6.1.1焊接试验焊缝外观质量检查按GB 150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版)规定进行,无损检测按JB4730标准进行,m级合格。试验结果应符合5.3.1.2规定。6.1.2压力试验按GB 150标准规定进行压力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3.1.1规定。6.1.3产量试验按设计的装瓶(袋)数量摆放灭菌小车内,按设计的装车数量推人灭菌器腔室,双扉门启闭自如。试验结果符合5.3.1.4要求。6.1.4目测检查5.3.1.3, 5.3.1.7,5.3.3.1,5.
15、3.3.2,5.3.4.1,5.3.5.1,5.3.5.3, 5.3.5.2, 5.6.4.4符合本标准要求。6.1.5功能试验设备出厂前,对控制程序进行确认。将温度、压力都转换为电讯号进行程序模拟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5.4.1.2要求。6.1.6空运转试验6.1.6.1传动系统和循环水系统启动运行30n in,运行结果应符合5.3.4.2,5.3.4.3要求。6.1.6.2小车传送装置试验。启动腔室内小车传送装置,负载小车间断推人腔室内,观察传送装置应符合5.3.1.5要求。6.1.6.3回转装置运行试验。单独启动负载回转体运动,目测原位停车和运转平稳。测试结果应符合5.3.1.6,5.4.
16、1.4要求。6.1.6.4水位计功能试验。腔室两端门框加挡板,启动供水泵,腔室内循环水的水位达到设定值,供水泵停止供水。测试结果应符合5.4.1.1要求。6.2灭菌器文件资料和工作条件检测即安装确认。确认试验记录表参见附录B。每项试验过程中主检人应填写试验记录表,试验完毕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技术总负责人批准。6.2.1文件资料检测目测检查灭菌器材质证明书,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包括配套设备),压力表、安全阀、测温传感器的校验合格证等。检验结果应符合8.3.2要求。6.2.2工作条件测试设备安装合格后,用压力表检测蒸汽、冷却水、压缩空气压力;用电压表测试动力电源、控制电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17、000版)规定检测纯化水质量。测试结果符合5.5.1要求。6.2.3包装材料确认玻璃输液瓶按GB 2639-1991规定检测。塑料瓶(袋)按YBB 00012002和YBB 00022002规定检测。检测结果符合5.5.2要求。6.3功能确认即运行确认。确认试验记录表参见附录C。每项试验过程中主检人应填写试验记录表,试验完毕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技术总负责人批准。JB 20001-20036.3.1自动控制过程试验按灭菌器的操作程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4.1.2,5.4.3.1,5.4.3.3, 5.4.4要求。6.3.2安全故障模拟试验6.3.2.1关门过程中,设置障碍物,门碰到障碍停
18、止前行并退回原位。符合5.4.2.1要求。6.3.2.2切断电源,观察双扉门仍保持正常密封状态,符合5.4.2.2要求。6.3.2.3前门打开,按后门开启按钮,门不开。同样后门开启,按前门开启按钮,门不开。试验符部.4.2.腰求。6.3.2.4灭菌器开门保护试验。用电讯号转换来做模拟试验,腔室内压力超过t 0.027MPa;腔室内温度大于6090;腔室水位高于集水槽。分别按开门按钮,门均不能打开。试验结果符合5.4.2.4要求。6.3.2.5故障显示试验。将损坏的压力变送器或温度传感器用于试验现场,从显示屏上应观察到传感器位置和故障显示。符合5.4.3.2要求。6.3.2.6按下安全开关,再启
19、动控制程序,灭菌器不会进人工作状态。符合5.4.2.5要求。6.3.2.7打开灭菌器腔室门,启动控制程序,灭菌器不会进人工作状态。符合5.4.2.6要求。6.4灭菌器性能检测即性能确认,试验记录表参见附录D。每项试验过程中主检人应填写试验记录表,试验完毕后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技术总负责人批准。6.4.,热分布试验6.4.1.1试验验证设备参见表6.4.1一1)表6.4.1一1试验验证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精度校正仪器温度传感器R1的10A级低温槽、油槽、二等水银标准温度计验证仪1-0.19C标准电阻箱注:允许采用表叫户同等精度等级的传感器和仪器。6.4.1.2空载热分布试验10支温度传感器
20、摆放位置:1支置于腔室顶端加热介质人口处,1支置于腔室底部循环水或冷凝水排出口,两支置于腔室底部温度控制和记录温度传感器旁,其余分布在腔室各处。测温传感器均悬空放置,不与金属表面接触。按11590 ,30min灭菌程序或药厂提出的灭菌工艺参数运行3次,试验结果均应符合5.6.1.1的规定。6.4.1.3满载热分布试验温度传感器按空载热分布试验摆放,传感器悬空放置,不与灭菌物品接触。按11590 ,30nun灭菌程序或药厂提出的灭菌工艺参数运行3次,试验结果均应符合5.6.1.2的规定。6.4.1.4热穿透试验热穿透试验的温度传感器摆放位置见图6.4.1和表6.4.1一2,温度传感器位置固定后,
21、按1150 ,30min灭菌程序或药厂提出的灭菌工艺参数运行3次,试验结果均符合5.6.1.3的要求。小容量注射剂可免做热穿透试验。注:安瓶壁薄容积小,换热过程中瓶内外温度基本一致。故可免做热穿透试验。6.4.1.5微生物标的试验微生物标的试验可与热穿透试验一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重复三次。试验程序:将2,0瓶装有试验用的NCTC10007号(或NCIMB8157,ATCC7953)嗜热脂肪芽抱杆菌的药液作为试瓶并编号,分别置于测温点附近,试瓶位置号应有标记,然后按芽抱杆菌的灭菌工艺程序进行灭菌。灭菌完了,取出试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Eli无菌检验法”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B 20001 2003 容量 注射 灭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