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944-2014 草履蚧检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
《DB41 T 944-2014 草履蚧检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944-2014 草履蚧检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9442014 草履蚧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2014 - 07 - 09发布 2014 - 09 - 09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9442014 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河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起草,焦作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博爱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和焦作市林场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秀军、张亮、赵志国、屠新虹、张改香、张智、黄艳峰。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刘跃华、方松山、张艳星、胡忠献、赵琳、张毓萍、万宏亮、张丽杰、谢彬、
2、张春旺、崔向东、赵利新、程道国、毋冬、李军启、石志红。 DB41/T 9442014 2 草履蚧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履蚧的监测与防治术语和定义、寄主与分布、识别特征、发生(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虫情监测、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草履蚧的监测与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草履蚧 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属为同翅目
3、(Homoptera),珠蚧科(Monophlebidae)。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刺吸式害虫。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寄主嫩枝芽、枝干和根的汁液,消弱树势,影响产量和品质,严重时多能导致树木枯梢死亡。 3.2 延长枝 林木主枝、侧枝、副侧枝等先端继续延长的发育枝。 3.3 萌芽率 在一定时间内,每株林木已萌发的芽数占该株总芽数的百分率。 3.4 枝枯率 每株林木枝枯数占该株总枝数的百分率。 4 寄主与分布 寄主及其分布参见附录A。 DB41/T 9442014 3 5 识别特征 识别特征参见附录B。 6 发生(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 6.1 发生(危害)程度 发生(危害)程度分轻度、中度和重度3
4、个等级,参见表1。 表1 草履蚧发生(危害)分级 调查时期 调查内容 发生(危害)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1月下旬3月上旬 平均虫口密度 15头/胶带下9cm2 15头/20cm延长枝 615头/胶带下9cm2 615头/20cm延长枝 16头/胶带下9cm2以上 1625头/20cm延长枝 3月下旬4月上旬 萌芽率 90%以上 89%56% 55%以下 5月下旬 枝枯率 5%以下 6%28% 29%以上 6.2 成灾标准 当寄主萌芽率小于55%或枝枯率大于29%为成灾。 7 虫情调查 7.1 监测时间 草履蚧虫情监测时间为1月下旬3月上旬(若虫上树期),6月12月(卵期)。参见附录C。 7.
5、2 监测方法 7.2.1 一般虫情调查 一般虫情调查内容为发生面积、分布范围、危害程度,主要采用线路踏查、样地调查、样树调查的方法。 7.2.1.1 线路踏查 按草履蚧分布情况进行线路踏查,在具有代表性的路线上,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调查样株,每十公顷不得少于30株,样株分布要均匀,踏查路线应穿过该虫主要寄主分布的各类型区。踏查结果记入(附录D表D.1)。在有虫地段设临时标准地进行详查。 7.2.1.2 样地调查 在已发生区,同一类型连片的林分每100 hm2、零星分布的林分以林业作业小班或地段为单位设1个样地,面积一般为0.2 hm20.3 hm2,在样地内采取对角线或随机抽取30株样株。 7.2
6、.1.3 样树调查 DB41/T 9442014 4 确定样树后,在每株树冠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中下各取2枝条,长20cm,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蚧,统计虫口密度(平均虫口密度,最高虫口密度)、有虫株率。调查结果填入(附录D表D.2)。 7.2.2 系统虫情调查 在草履蚧的常发区,在草履蚧危害期,设立固定标准地进行系统虫情调查。 标准地及标准株的设置在中度以上的发生区域内,在代表性强的林分类型中每33.33hm2设置一块面积为0.2 hm20.3 hm2的固定标准地,每个标准地内的树木不少于100株,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选取有代表性的标准株30株。固定标准地和标准树应做
7、好标记。 若固定标准地当年无虫,可在有虫林分另设辅助性标准地进行观察,若固定标准地内的树木已被砍伐更新或由于树木大量死亡,应及时设置新的固定标准地,根据调查需要可在其附近设置临时标准地。将标准地调查结果填入(附录D表D.3)。 7.2.2.1 越冬基数调查 以标准株树干基部为中心,40cm长为半径的圈内,挖1/2(半圆形)样坑,深25cm,检查其土壤内草履蚧的卵囊,统计卵囊数和卵数。调查情况填入(附录D表D.4)。 7.2.2.2 若虫期调查 在若虫孵化上树前,在标准株树干胸高处,用刮刀将老树皮刮平,宽度约20cm,在刮皮处用胶带缠紧,不漏空隙,胶带上涂抹粘虫胶,宽2cm,厚0.2cm,每2天
8、观察环下初孵若虫出来的时间、数量,确定若虫上树的始、盛末期、发生范围、有虫株率。将调查情况填入(附录D表D.5)。 7.2.2.3 成虫期调查 成虫下树始期、高峰期和末期各调查1次,每个标准株随机抽取20cm一年生新梢30个,统计成虫数量。将调查结果填入(附录D表D.6)。 7.2.3 虫情汇总 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按表1进行分级。危害致死树统计,先调查危害致死树数量,然后根据每公顷寄主数量,推算危害致死树的百分率。 根据分级标准汇总,将结果填入草履蚧汇总表(附录D表D.7)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虫情和发布预报。 8 预测方法 8.1 发生期预测 8.1.1 期距预测法 期距预测法是根据历史积累
9、的资料或实测草履蚧各虫态发育进度,找出各虫态的生长历期,预测各有关虫态的发生期,期距预测法的预测公式,见公式(1)。 F=Hi+(XiSx) . (1) 式中: DB41/T 9442014 5 F 测某虫态出现日期; Hi 起始虫态发生期实际出现日期; Xi 平均期距值; Sx 平均期距值的标准差。 草履蚧雄蛹期约10d15d,雄成虫期约11d13d,雌成虫期约20d25d,卵期约260d,若虫期约90d。 8.1.2 有效积温预测法 通过试验观察计算出草履蚧各有关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根据当地有效积温和近期的平均气温预测值,预测草履蚧某一虫态的发生期,有效积温预测法的预测公式,见公
10、式(2)。 K=N/(T-C) (2) 式中: K 有效积温; N 历期; T 未来平均温度的预测值; C 发育起点温度。 草履蚧有效积温:C:7.9 K:203.8(日度)。 8.1.3 经验法 草履蚧于1月下旬2月上旬卵开始孵化。若气温偏低,卵开始孵化期相应推迟。 8.2 发生量预测 根据草履蚧前一世代的有效虫口基数推测下一世代的发生量。经过观察每雌产卵量、雌虫率、越冬虫口基数等参数得出发生量,有效基数预测法的公式,见公式(3)。 P= P0 ( )+ Mfmfe 1 (3) 式中: P 预测下一代的发生量; P0 越冬虫口基数; E 每头雌虫平均产卵量; f 雌虫; m 雄虫; M 死亡
11、率(包括卵、若虫、成虫); 1-M 生存率,可分为(1-a)(1-b)(1-c),其中a、b、c分别为卵、若虫和成虫前的死亡率。 8.3 发生范围预测 根据草履蚧上年发生、防治情况及当年越冬卵数量、成活率等因素,可预测该虫的分布范围。 8.4 危害程度预测 8.4.1 危害程度分级 分级标准参见草履蚧发生(危害)分级标准表1。 8.4.2 危害程度的统计指标 DB41/T 9442014 6 根据调查危害程度,按如下公式计算草履蚧对林木的危害程度,见公式(4)。 危害程度pi( )( )1+VaNnVi100% . (4) 式中: Vi 虫害级值; n 某等级株数; Va 最高级值; N 调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944-2014 草履蚧检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944 2014 草履蚧 检测 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