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546-2014 淡水小龙虾(克氏原鳌虾)养殖技术规范.pdf
《DB41 T 546-2014 淡水小龙虾(克氏原鳌虾)养殖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546-2014 淡水小龙虾(克氏原鳌虾)养殖技术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5462014 代替 DB41/T 546-2008 淡水小龙虾(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范 2014 - 03 - 26发布 2014 - 05 - 26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546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41/T 546 -2008淡水小龙虾(克氏螯虾)养殖技术规范,与DB41/T 546 -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养殖场所的有关要求(见4.1.2.1、4.1.2.3.1、4.1.2.4,2008版4.1.2.1、4.1.2.3.1、4.1.2
2、.4); 删除了其他建筑物设计(见2008版4.1.2.5); 修改了养殖技术要求(见5.1.1.2、5.1.1.3、5.1.1.5、5.1.2.1.2、5.2.1.4、5.2.1.5、5.2.2.2、5.2.2.3、5.3.3,见2008版5.1.1.2、5.1.1.3、5.1.1.5、5.1.2.1.2、5.2.1.4、5.2.1.5、5.2.2.2、5.2.2.3、5.3.3); 修改了饲养管理要求(见6.1.1、6.1.2、6.2.2,2008年版的6.1.1、6.1.2、6.2.2)。 本标准由河南省质量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阳宏润冷冻加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运
3、兵、曹运宏、李树育、朱芳、易志霞。 本标准于2008年9月首次发布,2014年3月第一次修订。DB41/T 5462014 1 淡水小龙虾(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淡水小龙虾(克氏螯虾)养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养殖场所、养殖技术、饲养管理、虾病防治以及捕捞、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境内的淡水小龙虾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
4、环境要求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淡水小龙虾 淡水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名小龙虾、淡水龙虾、红色沼泽螯虾,在动物分类学上录属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甲壳纲( 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Cambaridae)、原螯虾属(Procambarus)。 3.2 稚虾 体长(0.71.2)cm的个体。 3.3 幼虾 体长3cm左右的个体。 3.4 成虾
5、体重达到15g以上的个体。 3.5 亲虾 性成熟、体重(3050)g,用来繁殖后代的个体。 DB41/T 5462014 2 4 养殖场所 4.1 池塘养殖 4.1.1 场址选择 4.1.1.1 选择施工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土壤保水性能良好的地方建塘,场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4.1.1.2 水源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4.1.1.3 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4.1.1.4 养殖场附近应有丰富饵料资源。 4.1.2 养殖场设计 4.1.2.1 虾池形状和大小 长、宽之比为5:3或3:2的长方形、面积(25)667m2为宜。池底平坦并略向排
6、水一端倾斜。 4.1.2.2 虾塘朝向 以东西朝向为宜。 4.1.2.3 虾池结构 4.1.2.3.1 池埂 池埂顶宽度(2.03.0)m,坡度1:3,池埂高(2.03.0)m。 4.1.2.3.2 水闸 应建于底质坚硬、流水畅通之处,进水闸与排水闸一般分设于虾池两端。水闸数量及其宽度视虾池大小而定。闸孔、闸槽、闸板、闸框设计以控制水位、调节水质、放水收虾、阻拦敌害为目的。 4.1.2.3.3 滩面 滩面应平坦,略斜向于底沟,以宽度(24)m,水深(0.30.5)m为宜。 4.1.2.3.4 底沟 沟壁坡度1:2为宜。沟底平整,并朝排水方向倾斜,沟底到水面深度以2m为宜,沟宽(12)m,沟深(
7、0.50.7)m。 4.1.2.4 防逃网 虾池埂四周用(0.60.8)m高的网片围成防逃网,网片底部成90度弯折,向池内埋于土中(0.10.2)。网片上端再缝合(0.200.25)m的塑料膜,或者池埂四周围0.6m高的石棉瓦或钙塑板做防逃墙,用竹、木桩做支撑,进排水口内层用(4060)目的纱网,外层用(4050)目的铁丝网封好。 4.2 稻田养殖 4.2.1 稻田选择 DB41/T 5462014 3 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周围没有污染源的田块, 面积以(310)667m2为宜。 4.2.2 田间工程建设 4.2.2.1 虾沟、田埂 加固稻田田埂,使田埂顶部宽1m以
8、上,坡度1:3。沿稻田内侧四周应开挖环形沟,沟宽(11.5)m,深(0.81.2)m; 根据田块大小在稻田中央开挖田间沟,呈“田”字、“回”字或“井”字形,沟宽(0.50.8)m,深(0.50.6)m,整个虾沟占稻田面积的(2030)%。 4.2.2.2 进排水设施 稻田面积超过8667m2的,宜开挖进排水渠道;稻田面积低于8667 m2,宜设进排水口。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进水渠(口)建在田埂上,排水渠(口)建在虾沟的最低处,保证排灌畅通。 4.2.3 稻田养虾防逃网 按4.1.2.4的要求设置。 5 养殖技术 5.1 池塘养殖 5.1.1 放养前准备 5.1.1.1 清池 放养前,清除池底部
9、分淤泥,淤泥厚度以不超过0.15m为宜。晒池底,清除乌鱼、鲶鱼、水蛇、蛙、鼠等敌害生物。 5.1.1.2 消毒 放养前(1015)天进行。干池消毒,可用生石灰(75100)kg /667m2,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经(35)天晒池后灌入新水。带水消毒,以水深1m计算,用生石灰(125150)kg/ 667m2,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 5.1.1.3 种植水生植物 沿池四周浅水处种植马来眼子菜、凤眼莲、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种植水草的面积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1/3为宜。 5.1.1.4 注水 养殖用水应清新、溶氧充足,水质符合GB 11607要求,在饲养过程中视水质情况不定期更换池水,溶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546-2014 淡水小龙虾克氏原鳌虾养殖技术规范 546 2014 淡水 小龙虾 克氏原鳌虾 养殖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