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414-2015 泡桐栽培技术规程.pdf
《DB41 T 414-2015 泡桐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414-2015 泡桐栽培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 60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4142015 代替DB41/T 4142005 泡桐栽培技术规程 2015 - 03 - 02发布 2015 - 06 - 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4142015 I 前 言 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41/T 4142005泡桐栽培技术规程,与DB41/T 4142005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本标准适用范围; 删除了苗木高度、地径、四旁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林业技术育苗规程; 增加了选用品种的规定; 增加了种根平埋育苗方法; 增加了埋根完成后覆盖0.
2、08mm0.12mm厚的黑色地膜; 增加了美国白蛾防治方法; 删除了造林检查验收与技术档案、采伐的内容; 删除了林木品种审定规范。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濮阳市林业科学院、 濮阳市濮上生态管理局、濮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周口市林技站、许昌市林科所、南乐县林业局、濮阳县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存义、程国华、张兆欣、杨春梅、赵振杰、孙延荣、刘长书。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芳、王敏、赵永想、邢凯凯、杜霄霞、李亚蕊、侯银领、谢翠翠、贾素英、武宏图、刘爱英、苏宪乐、楚红利、张曙光、任冬焕、张永生、张严凡、张阿里、刘中山、季留振、 孙丽娟
3、、杨旭照、李海霞、王建兴、张丽敏。 本标准于2005年10月首次发布,2015年3月第一次修订。 DB41/T 4142015 1 泡桐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泡桐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种及品种要求、育苗、造林、抚育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泡桐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根 将优良种或品种一年生或
4、二年生苗木根系截成一定长度、一定粗度用作培育苗木的种根(种段)。 4 种及品种 选用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 SYHu、楸叶泡桐Paulownia catalpifolia Gong Tong、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Thunb)Steud、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圆冠泡桐Paulownia X henanensis CYZhang et YHZhao,或国家颁发新品种权证书适应河南省栽培的新品种和经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新品种。 5 育苗 5.1 种根采集 休眠期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苗
5、木上采根。直径1.5cm2.5cm,无机械损伤。 5.2 种根规格 种根长度15cm左右,按照粗细分成1.5cm2.0cm和2.0cm2.5cm两类,每50根扎成一捆,以备运输贮藏。 5.3 种根贮藏 秋末冬初采集的种根应贮藏保存。采用湿沙层积沙藏法,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挖沟,DB41/T 4142015 2 宽1.5m、深60cm80cm,长度依种根数量而定。贮藏时,在沟底先铺10cm厚的湿沙,再将剪截好的种根分层直立于沟内,每放一层种根均加一层10cm厚的湿沙,当种根放置到距地面10cm左右时,用湿沙填平,再加土封堆呈屋脊状,为了防止种根发热,每隔1m左右竖放一个秸秆束。早春在气
6、温回升时要注意检查,防止种根发热受损,如发现温度过高时要设法降温。也可在春季随采随用。 5.4 苗圃地选择 选择沙土、沙壤土、壤土类型作为苗圃地,并要求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良好,不易积水,土壤含盐量0.1以下,肥力中等以上,地下水位2m以下,且非重茬地。 5.5 整地 冬季深翻30cm,春季解冻后再浅耕细耙,使土壤细碎、地表平整。浅耕细耙前,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0kg75000kg,氮磷钾复合肥450kg750kg ,硫酸亚铁150kg225kg。 5.6 埋根育苗 5.6.1 阳畦催根育苗 5.6.1.1 催根 3月中、下旬进行。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30cm,宽1.5m
7、,东西方向的阳畦,畦底垫5cm厚的河沙,然后将种根大头向上,单根直立于坑内,种根之间填充湿沙,种根上面覆盖2cm3cm河沙,随即洒水2L4L/m25.6.1.2 炼苗 。阳畦表面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夜晚要覆盖草帘等保温。温度保持在1530,芽长到1cm左右时,即可炼苗移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营养钵催根,嫩芽5cm左右时炼苗移栽。 芽长到要求时,揭开部分塑料薄膜炼苗,一天后将塑料薄膜全部揭开,34天后移植大田。 5.6.1.3 移植 4月上旬进行。移植前35天浇水一次,按株行距定点挖穴,密度为0.8m1m。将种根或营养钵苗(纸袋营养钵苗不必去袋)轻轻放入穴内,填土压实,避免伤根。嫩芽顶端与垄面
8、保持8cm10cm距离,然后覆盖地膜,四周用湿土压实。 5.6.2 地膜覆盖小气室育苗 3月中、下旬进行。埋根前35天浇水一次,按0.8m1m株行距,挖长18cm20cm,宽5cm10cm,深8cm10cm小穴,将种根平放于小穴中;若直埋或斜埋,挖穴深度应25cm28cm,然后封土2cm3cm按紧,使土壤与桐根密切结合,上留6cm7cm空间,形成小气室。埋根完成后覆盖0.08mm0.12mm厚的黑色地膜,四周用湿土压紧。 5.7 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方法多用于选择培育新品种,也可利用杂种优势,防止种性退化。 播种育苗方法参见附录A。 5.8 苗期管理 5.8.1 破膜 DB41/T 414201
9、5 3 当幼苗与薄膜接触时,用小刀及时划小口破膜。 5.8.2 定芽、抹芽 当苗高10cm20cm时定芽,留一壮芽;苗木生长期内,及时抹去腋芽。 5.8.3 肥水管理 5.8.3.1 土壤追肥 5月下旬、6月下旬每公顷分别追施尿素225kg; 7月中旬每公顷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0kg; 8月上中旬每公顷追施磷钾肥225kg。 5.8.3.2 叶面喷肥 苗期结合苗情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溶液67次,每1015天一次。 5.8.3.3 浇水和排水 苗木生长期内遇干旱或施肥后及时浇水,多雨季节注意排水。 5.8.4 除草剂危害防治 苗木被除草剂危害,用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350400倍液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414-2015 泡桐栽培技术规程 414 2015 泡桐 栽培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