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140-2015 灵芝短段木栽培技术规程.pdf
《DB41 T 1140-2015 灵芝短段木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140-2015 灵芝短段木栽培技术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05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140 2015 灵芝短段木栽培技术规程 2015-12-30 发布 2016-03-01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140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负责起草,驻马店市蔬菜办公室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银初、班新河、王震、史红鸽、李九英、孔亚丽、苗保朝。 DB41/T 11402015 1 灵芝短段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灵芝段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
2、境、菌种、栽培管理、干制、病虫害防治、包装、标签、运输、贮存和生产档案建立。 本标准适用于灵芝短段木熟料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87 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8 2006 食用菌术语 GB 15618 20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3、 391 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528 2010 食用 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731 2009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 1742 2009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 5099 2002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 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灵芝 Ganoderma lucidum (Leyss.ex Fr.) Karst. 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灵芝菌科、灵芝属的赤芝。 3.2 短段木熟料栽培 将适合灵芝生长的树木截成一定长度的段木
4、,装袋、灭菌后,接上菌种,菌丝长透段木成为菌袋,将菌袋埋入土中,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使菌袋长出灵芝子实体的栽培方法。 3.3 覆土栽培 将达到菌丝生理成熟的菌袋脱去全部或部分塑料袋后,按一定技术要求埋入土中出芝的栽培方法。 4 产地环境 DB41/T 1140 2015 2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91 2000的规定。远离工矿业的“三废”及微生物、粉尘等污染源。选择地势高燥、环境清洁、通风良好、靠近水源、便于排水和生产操作的地方。 5 菌种 5.1 品种 采用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认定品种及适宜本地的主栽品种。 5.2 菌种制作 5.2.1 菌种生产者 应按 NY/T 1731
5、2009 和 NY/T 1742 2009、 NY/T 528 2010 的规定制作菌种。 5.2.2 母种培养基 : 采用 PDA 培养基。 5.2.3 原种培养基 : 94%麦粒 +5%木屑 +1%石膏,含水量 50% 1%。 5.2.4 栽培种 培养基: 88.5%棉籽壳 +5%木屑 +5%麸皮 +1%石膏 +0.5%石灰,含水量 62%。 6 栽培管理 6.1 栽培场所 6.1.1 地点选择 选在 夏季最高气 温 36以下、 6月 9月平均气温 25左右,地势平坦开阔、通风向阳、土质疏松而略偏酸性( pH5 pH6)、排灌方便、无洪涝灾害、无白蚁危害区块,与生活污染源、禽畜养殖 场有1
6、00m 以上距离。前 2 年没有栽培过灵芝。 6.1.2 环境质量要求 土壤应符合 GB 15618 2008 规定的二级标准。栽培场地所用水质应符合 GB 5749 2006 的规定。 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095 2012 规定的二级标准。 6.1.3 荫棚 依栽培场地搭建 高 2.5m 3.0m 的棚架, 覆盖遮阳网等遮阳材料,棚架四周用遮阳材料围住。 6.2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菌袋制作菌袋覆土菌袋剪口疏芝管理移接管理整芝管理铺设地膜灵芝生长期管理采收越冬管理。 6.3 原料选择 6.3.1 树种 除松、柏、杉、樟、桉、漆树等含油脂及芳香刺激性气味的树种外,其他阔叶树均可用于栽培灵
7、芝。壳斗科、桦木科、金缕梅科、杜英科等木质比较坚硬、树皮不易脱落、边材多、芯材少的树种较好。 6.3.2 木屑 应符合 NY 5099 2002 的规定。 DB41/T 11402015 3 6.3.3 采伐季节 每年 11 月至翌年 1 月。 6.3.4 原木规格 直径 5cm 20cm。 6.4 菌袋制作 6.4.1 原木截段 砍伐后的原木,将其截成长 15cm的短段木,要求断面平整。截断后晾晒 1d 3d,短段木含水量应控制 在 334 2。 6.4.2 段木修整 削去段木截面及周围毛刺、剔除分枝条,刮平树皮尖锐部分,以防刺破袋子。较粗段木劈开 使用,直径 10cm 以下的段木劈为二掰,
8、直径 10cm20cm 的段木劈为四掰,利于装袋和灭菌。 6.4.3 装袋 6.4.3.1 塑料袋应符合 GB 96871988 的规定。选用折径 17cm 20cm,长 33cm 35cm,厚 0.004cm0.005cm,一端封口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 6.4.3.2 装袋时,用勺子等器具把含水量适宜的细木屑装入塑料袋底端,高 2cm 3cm,把修整好的段木块大小搭配装进塑料袋,段木块应装实。发现被刺破的塑料袋,用胶布粘住砂眼或微孔。袋口用细绳扎成活结。垫底用细木屑含水量 60%左右,若段木块含水量低于 33%,需加大细木屑含水量。 6.4.4 灭菌 采用常压蒸汽灭菌。灭菌量应与锅炉蒸
9、汽发生量相匹配,一次灭菌量以段木 5000kg 以内为宜。用猛火使料袋内温度快速上升到 100后保温 20h,停火后再焖 8h 以上。待表面温度下降至 70后出灶,运入接种室或接种棚,出灶时防止料袋破损。 6.4.5 接种 6.4.5.1 11 月至翌年 2 月上旬。选择晴天接种。 6.4.5.2 当灭菌后的段木温度降至 30时,按无菌操作规程及时抢温接种,菌种应铺满段木截面,扎好袋口。接种量为 50g/袋。 6.4.6 培养 6.4.6.1 集中发菌,墙式码放 10 层 12 层。控制温度 20 30、空气相对湿度 70%以下 、避光培养。接种 5d 10d 后,每天中午通风 1h,以后随发
10、菌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大通风量。菌袋内温度上升到 30时及时翻堆、通风。培养 60d 70d,菌丝满袋。 6.4.6.2 菌袋培养成熟特征:菌丝长满整个菌袋,短段木间菌丝连接紧密,菌袋表面出现部分红褐色菌被,劈开段木其木质部呈浅黄色或米黄色,部分菌袋出现原基,手指重压有弹性。 6.5 菌袋覆土 DB41/T 1140 2015 4 6.5.1 整畦 6.5.1.1 整畦前,通过浇水或凉晒方式调节土壤含水量在 16% 18%。去除场地内杂草、石块、瓦砾等杂物,在晴天翻土 15cm 20cm 深,经日光暴晒数日后,开厢作畦、开沟。 6.5.1.2 畦宽 1.0m 1.2m、畦深 15cm 20cm、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140-2015 灵芝短段木栽培技术规程 1140 2015 灵芝 短段木 栽培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