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062-2015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pdf
《DB41 T 1062-2015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062-2015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20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0622015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2015-05-15发布 2015-08-15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10622015 I 目 次 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产量目标及产量结构指标 25 品种选择 26 小麦栽培技术 26.1 播前准备 26.2 播种 36.3 田间管理 37 玉米栽培技术 57.1 播前准备 57.2 播种 57.3 田间管理 67.4 适时收获 7DB41/T 1062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2、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洛阳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新明、熊淑萍、王小纯、赵虹、谭梅、吴少辉、邵晓明。 DB41/T 10622015 1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豫西地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量目标及产量结构指标、品种选择、小麦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豫西地区的小麦玉米一体化生产,其他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
3、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1 小麦 GB 1353 玉米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849 玉米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851 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豫西平原区 指晋豫大峡谷以南,南阳盆地以北,主要包括河南省郑州市以西洛阳市、三门峡市、平顶山市等地市的平原农区,
4、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3.2 小麦玉米一体化 一年内在同一田地上小麦玉米接连种植,合理利用资源与措施的种植模式。 3.3 高产高效 小麦产量350 kg/667 m2,玉米产量500 kg/667 m2,每667 m24 产量目标及产量结构指标 节本增效100 元左右。 小麦产量350 kg/667 m2,成穗数35 万/ 667 m2,穗粒数32粒左右,千粒重42 g左右。 DB41/T 10622015 2 玉米产量500 kg/667 m2,每667 m25 品种选择 穗数4000穗4500穗,穗粒数500粒左右,百粒重30 g35 g。 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5、,适宜该区域种植的抗旱耐瘠、节水广适的小麦、玉米品种,小麦品种宜选择洛旱6号、洛旱7号及豫麦49-198等品种。玉米品种可选择郑单958、伟科702及洛单6号等品种。 6 小麦栽培技术 6.1 播前准备 6.1.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的规定,纯度99.0%,净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 6.1.2 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种类,选择种衣剂或拌种剂,严格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包衣或药剂拌种。 防治条锈病、纹枯病等可选用2%戊唑醇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等,加水0.5 kg1 kg,拌麦种10 kg;防治蚜虫、金针虫等害虫,可用60%吡虫
6、啉悬浮种衣剂或用50%二嗪磷乳油2 mL4 mL拌种1 kg。多种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 6.1.3 秸秆还田 前茬玉米成熟后及早收获腾茬,耙耱保墒。 玉米收获未采用联合收获机收获粉碎的地块,宜采用锤爪式粉碎机粉碎两遍,机械深翻镇压。同时,每667 m26.1.4 整地 应补施尿素5 kg,以加速秸秆腐解。 对水土容易流失的缓坡地,宜采用机械深耕,平整土地。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小麦免耕播种地块,播前宜不进行耕翻,采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肥料深施、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程序,但此类地块不宜连年免耕,应每隔23年深翻一次。 6.1.5 施用底肥 底肥宜有机无机
7、相结合,无机肥以氮磷钾复混肥或专用肥为主。每667 m2施用有机肥2000 kg 3000 kg,纯氮(N)12 kg14 kg,五氧化二磷(P2O5)7 kg8 kg,氧化钾(K26.2 播种 O)6 kg8 kg。另施硫酸锌 1 kg1.5 kg。整地前将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和60%70%的氮肥作底肥一次施入,30% 40%的氮肥移到起身拔节期追施。 6.2.1 播期播量 适宜播期高寒山区为9月25日30日,浅山丘陵区为9月28日10月5日,旱塬地区为10月1日10日。在适播期内适时趁墒播种。旱肥地每667 m2宜播8 kg10 kg;旱薄地每667 m2宜播10 kg12 kg。小麦
8、免耕播种地块应在上述播量的基础上,加大10%的用种量。 DB41/T 10622015 3 6.2.2 播种方法 6.2.2.1 镇压播种 小麦播种前,如果表土干到8 cm10 cm时,应先碎土,再镇压12遍,趁早晨地皮返潮时播种,随播随耱,播后2 d3 d再耱一次。 6.2.2.2 干土寄种 在播期干旱严重、降雨无望的情况下,将种子播在土壤含水量小于6%的干土层中,等雨出苗。但应注意,播种时种子和肥料都必须是干的,这样一旦得到雨水,种子就很快发芽出苗。 6.2.2.3 免耕播种 采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肥料深施、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程序,其中,开沟深度应保证沟底距原平面 10 cm、播
9、种深度 3 cm左右,深浅应一致,镇压应密实;拖拉机的轮距应和播种机的播幅相适应,并调整好拖拉机左右悬挂点的高度,使免耕播种机保持左右水平;开沟器、旋耕刀等零件应左右对称,以免破坏机器平衡,导致作业过程中左右偏移,影响作业质量。 6.3 田间管理 6.3.1 出苗越冬期管理 6.3.1.1 查苗补缺 小麦播种后及时查苗补缺,对缺苗断垄进行催芽补种。播种后3天开始催芽,待大田出苗1 d2 d及时用催芽露白种子补种。三叶期,对弱小苗用2%尿素溶液灌根,促进早发壮长,提高群体质量。冬前对缺苗断垄达5 cm长的地方实行移栽,疏密补稀补缺,栽后压实浇水,确保成活。 6.3.1.2 分类管理 旺长麦田镇压
10、或深中耕6 cm7 cm断根,控制群体发展;壮苗麦田中耕3 cm4 cm,增温保墒;弱苗麦田浅中耕提温,促生长;墒情不足的麦田,应镇压踏实土壤,压后及时划锄,以提墒保墒。中耕和镇压均应在立冬前后晴暖天气午后进行。缺肥或长势较弱的麦田,可在雨雪后趁墒追施尿素5 kg7.5 kg/667 m26.3.1.3 病虫草害防治 。 6.3.1.3.1 病害防治 小麦胞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田块,每667 m26.3.1.3.2 虫害防治 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6 kg,顺垄撒施,结合浇水,控制其危害。 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田块,每667 m2麦黑潜叶蝇发生严重麦田,每667 m用40%甲基异柳磷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062-2015 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062 2015 西平 小麦 玉米 一体化 高产 高效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