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015-2015 路面热熔型灌缝胶.pdf
《DB41 T 1015-2015 路面热熔型灌缝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015-2015 路面热熔型灌缝胶.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080.01 R 18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10152015 路面热熔型灌缝胶 Hot-applied Crack Sealant for Pavement 2015 - 03 - 02发布 2015 - 06 - 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10152015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2 5 试验方法 2 5.1 取样和加热 2 5.2 低温拉伸试 验 3 5.3 流动值试验 4 5.4 锥入度试验 5 5.5 软化点试验 7 5.6 弹性恢复率试验 7 6 检验
2、规则 8 6.1 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 8 6.2 抽样与组批规则 8 6.3 判定规则 8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9 7.1 标志 9 7.2 包装 9 7.3 运输和贮存 9 7.4 保质期 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河南省沥青路面热熔型灌缝胶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 10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热熔型灌缝胶低温拉伸试验用水泥混凝土块制作方法 . 14 DB41/T 1015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3、胡霞光、宋云祥、汪德才、 孙红宇、孟旭、王清、李玉梅。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谢晶、 贾艳丽、张华、徐敏、范孬战、于浩、褚付克、黄运军、李光辉、黄正强、荣耀、宁杰、付志鹏、范瑾、孙志军、张书华、韩志斌、荆慧继、王玮、王迪、曹恒涛、栗威。 DB41/T 10152015 1 路面热熔型灌缝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路面热熔型灌缝胶(以下简称灌缝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沥青路面、水泥路面裂缝修补用灌缝胶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4、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69 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 GB/T 2520 冷轧电镀锡薄钢板 GB/T 4892 硬质直立方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GB/T 9271 色漆和清漆 标准试板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熔型灌缝胶 hot-applied crack sealant 以聚合物改性沥青为主要成分,施工时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封缝材料。 3.2 灌入温度 Pouring temperature 施工过程中灌缝胶灌入
5、裂缝时的温度或试验时灌缝胶灌入模具的温度。 3.3 安全加热温度 safe-heating temperature 灌缝胶保持性能不发生变化的可加热最高温度。 3.4 锥入度 cone penetration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标准锥垂直贯入灌缝胶试件中的深度,以 0.1mm计。 3.5 流动值 flow 灌缝胶试件流淌的长度,以1mm 计。 DB41/T 10152015 2 3.6 弹性恢复率 resilience recovery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灌缝胶试件可恢复变形的百分率,以百分比(%) 计。 4 技术要求 4.1 灌缝胶应具有与路面裂缝缝壁粘结能力强、弹性好,高温时不流淌、不粘轮
6、,低温时不脆裂,耐久性好等性能。河南省行政管辖区内的灌缝胶使用类型可参考附录 A。 4.2 灌缝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灌缝胶技术要求 评价指标 普通型 低温型 低温拉伸 -10 /拉伸量 7.5mm/3 循环, 一组 3 个试件全部通过 -20拉伸 /拉伸量 7.5mm/3 循环, 一组 3 个试件全部通过 流动值/mm 5 5 锥入度(25 )/0.1mm 5090 70110 软化点(25 )/ 80 80 弹性恢复率/% 40 40 5 试验方法 5.1 取样和加热 5.1.1 取样 灌缝胶试验宜从工厂生产线取样。从包装箱中取样时应上下部均匀。每个样品取样不少于1kg
7、 。 5.1.2 灌入温度的确定 所确定的灌入温度对应的旋转黏度不宜大于2500mPa.s,可以参考产品出厂说明书。旋转黏度的测试方法按JTG E20 中的 T 0625沥青旋转黏度试验进行。 5.1.3 加热 将装有灌缝胶的金属容器置于烘箱或油浴锅中,加热时间 2h 4h,加热温度为灌入温度。加热温度不应超过安全加热温度、不得反复加热。取出后放在有石棉网的电炉上继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 3min5min,以备 5.2 5.6的试验用。 安全加热温度按灌缝胶产品出厂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 5.2 低温拉伸试验 5.2.1 试验目的 测定灌缝胶低温时的延展性能。 5.2.2 仪器设备 拉伸试验机:
8、拉伸行程不小于40mm,拉伸速度 0.05mm/min,拉伸试件夹具见图1; DB41/T 10152015 3 低温装置:恒温控制能达到0 -20 0.5; 水泥混凝土块:尺寸 75mm50mm25mm,制作方法见附录 B; 金属模块:立柱尺寸100 mm15mm12.5mm,上垫块尺寸75mm15mm10mm ,下垫块尺寸75mm25mm10mm,见图 2。 说明: 1夹具;2 拉伸试件。 图1 拉伸试件夹具示意图 5.2.3 试验步骤 5.2.3.1 试件制备 在与灌缝胶接触的金属模块表面涂上一层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然后用金属模块和水泥混凝土块围出一个50mm50mm15mm的空隙,见图
9、2。倒入 5.1.3中的灌缝胶,略高于水泥混凝土块顶面,在室温中冷却至少 2h,拆除金属模块,用加热后的刮刀刮除顶面和底面多余灌缝胶,得到图3 所示的拉伸试件。 说明: 1下垫块; 2混凝土块; 3上垫块; 4立柱; 5倒入灌缝胶。 图2 低温拉伸试验金属模块 说明: 1灌缝胶50mm 50mm15mm;2混凝土块。 图3 拉伸试件 DB41/T 10152015 4 5.2.3.2 初步调整 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条件下将试件保温不少于4h ,按图 1将试件固定到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保持试验温度,以 0.5mm/min的速度拉伸试件,当试件受力从 0逐渐上升至 0kN 0.01kN之间时停止拉伸。
10、 普通型灌缝胶的试验温度为-10 0.5 ;低温型灌缝胶的试验温度为 -20 0.5。 5.2.3.3 微调定位 以0.05mm/min的速度拉伸试件,当试件受力从 0kN 0.01kN逐渐上升至 0.05kN 0.1kN之间时停止拉伸。 5.2.3.4 低温拉伸 以0.05mm/min速度拉伸试件,开始记录拉伸位移。拉伸位移达到规定的拉伸量后停止拉伸,在 30min内把试件取出。 5.2.3.5 重新压缩 取出试件后,观察试件、试件与水泥混凝土块界面有无明显的裂缝。当裂缝长度大于3mm 时,判断试件失效;如果没有出现明显裂缝,把试件侧翻(即一块水泥混凝土块在底面,一块水泥混凝土块在顶面),置
11、于室温使灌缝胶在顶面水泥混凝土块的重力作用下重新压缩回原厚度(灌缝胶试验前的厚度为15mm)。 5.2.3.6 重新拉伸 按5.2.3.2 重新试验。 5.2.4 试验结果 经过三个拉伸循环过程后,在 30min 之内将试件从拉伸试验机中取出,立即检查试件、试件与水泥混凝土块连接面之间是否有裂缝出现。当裂缝长度大于 3mm 时,判断试件失效,否则判定试件合格。 一组采用 3 个试件平行试验,3 个试件全部合格为试验通过。 5.3 流动值试验 5.3.1 试验目的 测定灌缝胶在高温时流淌的程度。 5.3.2 仪器设备 镀锡板:符合 GB/T 2520中型号为P-GB/T 2520-TH52+SE
12、-11.2/11.2-0.28150200-MR-BA -B的镀锡板。表面处理方式按GB/T 9271 中手工打磨的要求进行,尺寸 200mm150mm0.28mm,见图 4; 黄铜模框:内尺寸60mm40mm3.2mm (精确至 0.1mm); 电热干燥烘箱:自动控制恒温60 1; 三角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51; 其它:游标卡尺、刮刀等。 5.3.3 试验步骤 5.3.3.1 在镀锡板上并排放上三个模框,模内侧面涂一层拌合均匀的甘油滑石粉隔离剂。将 5.1.3 中的灌缝胶分别灌入三个模框内,在 10 30室温中冷却至少 2h。 5.3.3.2 用加热后的刮刀刮除高于试模的灌缝胶,使灌缝胶
13、面与试模面齐平,在 10 30室温中冷却至少 0.5h 后,拆下模框,制成三个试件。 5.3.3.3 将镀锡板连同试件放在三角架上,置入 60 1的烘箱内保持 5h,取出试件,测量各试件的长度(精确至 0.1mm),减去原来的长度,其差值即为流动值(mm)。 DB41/T 10152015 5 说明: 1灌缝胶;2 镀锡板;3 三角架。 图4 流动试验示意图 5.3.4 试验结果 三个平行试验结果的任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15%时,取平均值作为流动值试验结果。 三个平行试验结果中有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平均值的15% 时,取剩余两个的平均值作为流动值试验结果。 三个平行试验
14、结果中有两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平均值的15% 时,试验结果无效,重新进行流动值。 5.4 锥入度试验 5.4.1 试验目的 测定灌缝胶的软硬程度。 5.4.2 仪器设备 锥入度仪:采用 JTG E20中 T0604规定的针入度仪,将针入度仪的标准针取下换成标准锥; 标准锥: GB/T 269中的全尺寸锥体。由镁或其他适宜材料制造的圆锥体和可拆卸钢尖组成,钢尖应做硬化回火处理。洛氏硬度 54HRC 60HRC,表面粗糙度 0.2m 0.3m。标准锥质量为 102.5g0.05g,锥杆质量为 47.5g0.05g,见图 5; 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内径70mm,深 45mm; 恒温水槽:容
15、积不小于10L,控温精度 0.1。水槽中应设有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应小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处; 平底玻璃皿:容积不小于 1L,深度不小于80mm ,内设三脚支架; 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精度为0.1 ; 计时器:精度为 0.1s; 位移计或位移传感器:精度为0.1mm 。 DB41/T 10152015 6 图5 标准锥尺寸及形状示意图 5.4.3 试验步骤 5.4.3.1 将 5.1.3 中的灌缝胶灌入盛样皿中(应排除气泡),试件高度应超过预计锥入度值 10mm,并盖上盛样皿。试件制备完毕后放在 15 30的室温中冷却不少于 2h,移入水温控制在 250.5 的恒温水槽中
16、不少于 2h。 5.4.3.2 调节锥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连杆和导轨,确认无水和其它异物,无明显摩擦;保证钢尖和锥体洁净、干燥。将标准锥插入连杆,用螺钉固紧。 5.4.3.3 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移入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平底玻璃皿中不应盛水。 5.4.3.4 将盛有试件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锥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 ,使标准锥锥尖刚好与试件表面接触,用按钮固定连杆,拉下齿杆与连杆顶端接触,调节位移计或刻度盘指针至零。 5.4.3.5 按下释放键,标准锥自由下落的同时,计时开始。贯入时间为 5s 时自动停止。读取并记录下刻度盘指针读数。 5.4.4 试验
17、结果 同一试件平行试验3 次,测点间距不应小于 25mm,测点距盛样皿内壁边缘不应小于13mm。 三个平行试验结果的任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15%时,取平均值作为流动值试验结果。 三个平行试验结果中有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平均值的15% 时,取剩余两个的平均值作为流动值试验结果。 三个平行试验结果中有两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平均值的15% 时,试验结果无效,重新进行流动值。 5.5 软化点试验 按JTJ E20 中的 T0606沥青软化点的试验进行。 5.6 弹性恢复率试验 5.6.1 试验目的 测定灌缝胶的弹性恢复能力。 无肩淬火钢尖单位为 mm DB41/T 1015
18、2015 7 5.6.2 仪器设备 弹性试验仪:采用JTG E20 中T0604规定的针入度仪,将针入度仪的标准针取下换成贯入球; 贯入球:质量为 27.00g0.01g,贯入球和连杆总质量为 75.00g0.01g,见图6; 恒温水槽:容积不小于10L,控温精度为 0.1。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得小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小于50mm处; 平底玻璃皿:容积不小于 1L,深度不小于80mm 。内设有三脚支架; 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内径70mm,深 45mm; 其它:秒表,温度计,恒温水槽等。 图6 贯入球尺寸及形状 图7 弹性恢复试验过程 5.6.3 试验步骤 5.6.
19、3.1 按锥入度试验的试验步骤制备试件、保温、调整弹性试验仪,从恒温为 25 0.5水槽中取出已达到恒温的盛样皿,擦干试件表面,放在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平底玻璃皿中不应盛水。 5.6.3.2 在贯入球的钢球上涂上一层甘油滑石粉隔离剂,慢慢放下贯入球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贯入球刚好与试件表面接触。用按钮固定连杆,拉下齿杆与连杆顶端接触,调节位移计或刻度盘指针至零。 5.6.3.3 按下释放键,贯入球自由落下的同时,计时开始,贯入时间为 5s 时自动停止。读刻度盘指针读数,记为贯入量 P(0.1mm)。 5.6.3.4 一手紧压释放键,一手压连杆,使贯入球在 10s 内匀
20、速压入灌缝胶中 10mm,此时总贯入量为P100(0.1mm)。固定贯入球 5s,拉起齿杆,再压下释放键并保持贯入球在试件表面,使试件自然回弹20s 后,停压释放键,记录刻盘指针读数 F(0.1mm)。过程见图 7。 按下式计算弹性恢复率r : 5.6.4 试验结果 同一组试件平行试验 3次,测点距盛样皿内壁边缘不应小于 13mm。 (0.1 自由下落阶段匀速压入阶段100静止阶段弹性恢复阶段= +100-( )( )FPPPFP+=+= 100%100100100rDB41/T 10152015 8 三个平行试验结果的任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15%时,取平均值作为流动值试验结
21、果。 三个平行试验结果中有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平均值的15% 时,取剩余两个的平均值作为流动值试验结果。 三个平行试验结果中有两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平均值的15% 时,试验结果无效,重新进行流动值。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 6.1.1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2 出厂检验项目为表 1 中锥入度和软化点。 6.1.3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 正式生产后,如原料、配比、工艺、设备有较大改变时; c) 正式生产时,每季度进行一次检验时; d) 产品停产 3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
22、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1.4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 4 章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 6.2 抽样与组批规则 6.2.1 以同品种同标号的产品 20t 为一批,不足 20t 者也作为一批进行验收。 6.2.2 每批中任选三箱,每箱取样不少于 1kg。型式检验不少于 2.5kg。 6.3 判定规则 将三个样品分别进行性能检测,若三个样品的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产品;若只有一个样品不符合表 1的技术要求,允许另取两个样品分别进行性能检测,如仍有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若有超过一个样品不符合表1
23、 的技术要求,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7.1.1 包装箱上标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 b)生产厂名; c)生产日期; d)产品净质量与包装后的总质量; e)包装箱尺寸 (lbh); f)防火、防潮、防雨淋标志; g)有效期。 DB41/T 10152015 9 7.1.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 7.2 包装 7.2.1 包装箱尺寸应符合 GB/T 4892 的规定。 7.2.2 宜采用纸箱或其他材料外包装,用于内包装的塑料薄膜应在灌入温度下能熔化,并与产品一并使用,不降低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 7.2.3 包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015-2015 路面热熔型灌缝胶 1015 2015 路面 热熔型灌缝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