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林业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林业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林业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林业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已知种群 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 A、 B、 C之间的关系,可用简单的食物链 CBA 表示 B.种群 B在第 57 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 A的增加和 C的减少所致 C.B和 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 A、 B、 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答案: D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
2、小于乙,竞争强度:弱 强 弱 B 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 “S”型增长,甲种群从 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 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D 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答案: B 调查昆虫卵的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A样方法 B灯光诱捕法 C标志重捕法 D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答案: A 如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在 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 K 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 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
3、获得最高产量 A B C D 答案: C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答案: D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答案: B 下表中有一种必要的生长因子和另一种物质是由两种微生物合成的,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生物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被合成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答案: C 下图表示
4、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 t0 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 “J”型增长 B若在 t2时种群的数量为 N,则在 t1时种群的数量为 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t2时 D在 t1 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 B 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 19个省市频频发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 m3)。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
5、.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龙葵 3.0 2.0 0.4 0 0 A在豚草等植物的调查中应该采取样方法 B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C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减少 D可以推测该地区动物的丰富度将会增加 答案: D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 3个种群 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 B C D 答案: D 用 “样方法 ”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选取
6、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 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 1m2的样方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 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 B C D 答案: B 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都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
7、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答案: C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中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液体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B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答案: C 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答案: B 生物体内在不断发生着
8、物质交换,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不断发生着物质交换,下列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和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图 1中的 D B图 2中的 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图 1中的 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图 2中的 C所处的营养级 答案: B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A所固定的能量是 B、 C的能量之和 B若 C增加 1 kg,则需要消耗 A约 41.6kg C 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 定多于 C的个体数量 D若 B的数量越多,则 C获得的能量越少 答案:
9、 B 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 “黑鱼 ”,用生态学观 点分析,其目的是: 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保持生态平衡 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答案: D 在浮游植物 小鱼 海豹 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虎鲸增加 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 A 1 kg B 10 kg C 125 kg D 1000 kg 答案: C 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 2kg要吃 l0kg小鸟,小鸟增重 0 25kg要吃 2kg昆虫,而昆虫增重 l00kg要吃 1000kg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A 0 05 B 0 5 C 0 25 D
10、0 025 答案: C 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概率降低 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 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斗争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 D自然界的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物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物种消失 答案: D 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影响人口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
11、大区别 答案: C 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答案: C 下列有关种群呈 S型曲线增长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型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 B各阶段的种群增长率相同 C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与时间无关 D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答案: A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果实(绿色),甲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
12、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果实颜色有差异时,从这两箱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煮沸后,摇匀观察。下列对该实验过程 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甲箱番茄呈红色 B乙箱番茄呈绿色 C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浅 D乙试管中呈砖红色 答案: C 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芽和幼叶生长迅速 .容易成活 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 B C D 答案: D 将一
13、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 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 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 根近地一侧生长快 茎近地一侧生长快 A B C D 答案: B 图 4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 A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 a,则背光为 b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c,则远地侧为 b C若曲线 1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 II表示对根的作用 D若曲线 1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 II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内蒙古 呼伦贝尔 牙克石 林业 中高 一下 期末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