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doc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中国地理 选择题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 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 20,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增加 B冻土面积扩大 C青藏高原抬升 D湖面蒸发增加 答案: A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 “陆海 ”(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图 7十一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 “八水 ”位置。完成下题。 【小题 1】 “八水绕长安 ”德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诸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小题 2】古长安 “陆海 ”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
2、升 D秦岭难坡耕地面积增加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1.此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地貌。渭河平原为断裂陷落的地堑。 2. 此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们为了要开垦荒地,增加耕地,大量破坏了植被,使得古长安 “陆海 ”不复存在 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风蚀谷 B.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 2虚线范围 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3、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答案: 1.D 2.A 3.B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此地区位于台湾岛的东岸,位于板块碰撞带,多断层发育。图中此地降水多、气温较高。 A选项风蚀谷多形成于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故 A错 ;B选项冰蚀谷多形成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 ,故B错 ;台湾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不可能形成张裂谷 (多位于生长边界 ),故 C错;台湾东部为因断裂而形成的南北 “纵谷断裂带 ”。 2.花莲溪西侧支流较多,流域较东侧广,流程较东侧长,可以判断西侧地势平缓,东侧陡峻。大富以南,根据支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自北向南先降低,后
4、升高。选 A。 3.该地区虽河流众多,但河流多流经高山峡谷,河流短急,不利于航运;该地区东部海洋受到日本暖流的影响,渔业资源丰富;海岸线平直不利于建设港口;该地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不利于海盐晒制。选 B。 下图是 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l 2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 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答案:
5、 1.C 2.D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小题 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 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小题 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 B C D 【小题 3】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秦腔 窑洞 评剧 吊脚楼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读 “2006年我国水费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
6、”(图 2),完成12 题。 1.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 2.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西北区和南方区 答案: .C 2.B 综合题 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 【小题 1】 2004年到 2007年台胞游客数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大多数省区的台胞游客数量呈现 的态势。东部沿海各省中,除山东、福建省以外,还有 省台胞游客数量均有上升。 【小题 2】 2
7、004年以来,台胞游客数量一直居首位的是 省,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 3】西藏自治县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2004年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台胞游客。举例说明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 【小题 4】为吸引更多的台胞游客到西藏旅游,对该地如何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小题 1】东南多、西北少( 1分);明显上升( 1分);辽宁、海南( 1分,答对两个给 1分)。 【小题 2】广东( 1分);距离较近、开放程度高、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相近等( 2分,任答两点即可)。 【小题 3】区域性:雄伟壮丽的雪域高原、高原湖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世界
8、文化有遗产布达拉宫等是该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 1分)。 综合性:神秘的寺庙建筑、灿烂的藏传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与具有雪域高原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和谐整体( 1分)。 【小题 4】加强该区交通、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宣传青藏高原文化特色;合理开发和布局新的旅游景点和路线;保护高原 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2 分,任答两点即可)。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 20 30 ,生长周期约 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 20世纪末,我国桑蚕
9、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 6示意我国 2000年与 2007年桑蚕茧产量 (产量大于 0 1吨 )的省区分布。(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8分 )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6分 ) (3)有人建议贵 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 简述理由。 (6分 ) 答案: (1) 答案:要点一: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发展迅速,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 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 答案:要点二: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
10、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 2000年以东部最多, 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热量资源丰富 (纬度较低 );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 ;距离珠三角较近 ,便于引进生 产技术 (经验 )和销售产品 . (3)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 或不赞成,理由 :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表 l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12分 ) 表 1 为 2005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 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 1/5,其主要原因是 _ 。 (2分 )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
11、主要原因是 _ 。 (2分 )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_ ;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人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 _ 。 (4分 ) (4)淮河流域 7、 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_ 。 (2分 )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 480万公顷和 l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最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 _倍 (取整数 )。 (2分 ) 答案: (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 (淮河流域降水少 ) (2)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3)台风影响 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夏季降水集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年高 地理试题 分类 汇编 中国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