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带解析).doc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带解析) 选择题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 ”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最早的具有制度性的民主政治,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在这个奴隶制时期,在民主政治的雏形的基础上,出现了 “公民 ”的称呼,也叫 “市民 ”, C 项正确; 古埃及突出为神权社会、古印度突出为种姓社会、古代中国突出为王权社会,排除 AB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万能蒸汽机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
2、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 A开元盛世 B戊戌变法 C康乾盛世 D清末新政 答案: C 试题分析:瓦特 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 “万能的原动机 ”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此时正值康乾盛世选 A;开元盛世在唐朝,排除 A;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接近尾声,排除 BD。 考点:工业社会的来临 英国工业革命 蒸汽机。 “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 ”“他 ”是 A列宁 B拿破仑 C彼得一世 D斯大林 答案: A 试题分析:符合题目要求回到彼得堡、多
3、年流放、领导革命的的只有列宁,列宁回到圣彼得堡领导了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全国性苏维埃政权, A项正确, BCD排除。 考点: 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现代化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列宁。 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申报 D民报 答案: D 试题分析 :时务报 清末变法维新运动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梁启超为主笔,倡导改良,排除 A;国闻报国闻报是清末维新派的报刊,严复主编,每旬出增刊国闻汇报。 1897年 10月 26日创刊于天津。成为维新派的重要
4、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事后,正式卖与日本人。 1898年 12月被迫停刊,排除 B;申报原名申江新报, 1872年 4月 30日 (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上海创刊, 1949年 5月 27日停刊。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和标志,其办报宗旨是 “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 ”,故此不会参与改良与革命的激烈论战,排除 C;新民丛报是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报纸,曾今是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的阵地之一,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宣传自己的主张,倡导革命,选 D项,排除 C项。 考点: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辛亥革命与
5、中华民国的建立 同盟会的成立。 右侧老照片是一张学生合影,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A 19世纪初期 B 19世纪中期 C 20世纪初期 D 20世纪后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世纪初期,受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条例,提倡移风易俗,妇女解放运动,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女子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选 C项,其他各项排除。 考点: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社会习俗的变革。 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 “苏维埃政府 ”,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期间 答案: C 试题分析:苏维埃政府成立于
6、20世纪 30年代武装反抗国民党时期,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是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共同抗日,取消 “苏维埃政府 ”,陕甘宁边区作为特区而存在,故选 C,排除 ABD。 考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首相。 俾斯麦是 “现实主义政治 ”大师。 他在就任首相后的首次演讲中即宣称: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 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 德国的统一确实是通过铁血政策实现的。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历史解释即历史学家通过 “重思 ”或者在思想中重演的
7、过程来解释过去,力图通过对从行动者的处境到其行动的实践推断过程的重构,以获得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人类行动的解释。 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首相、他在就任首相后的首次演讲中即宣称: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 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是历史事实,排除 ;俾斯麦是 “现实主义政治 ”大师、德国的统一确实是通过铁血政策实现的则是历史解释选 即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德 国的统一和崛起 德意志的统一。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8、 ”这段文字出自 A华沙条约 B北大西洋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凡尔赛和约 答案: B 试题分析:华沙条约是针对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防卫体系,排除 A;北大西洋公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确立的集体防卫体系,针对目标是苏联, B符合题意;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元旦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国家 所签署的 联合宣言 ,针对目标是德意日为首法西斯国家, C排除;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重新确立欧洲统治秩序和版图,目标是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等协约国,排除。材料给出受攻击的对象是欧洲或者北美之一个或数个国家,应视为对缔约国之攻击,明显是集体安全行为,所以出自北大西洋公约, B正确
9、。 考点: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冷战的开始 北约和华约。 1943年,中、美、英三国举行开罗会议,发布开罗宣言。宣言要求日本归还中国的领土。代表中国与会的是 A国民政府 B中华苏堆埃政府 C北洋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答案: A 试题分析:开罗宣言是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中华民国国防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 1943年 12月 1日所发表的对日作战宣言。开罗会议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选 A。 北洋政府 ( 1912年 1928 年)是指中华民国建国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与政治时期, C排除;中华苏堆埃政府 1931 年 11 月 7
10、 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了中华苏堆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首都为江西省瑞金。 1937 年 9 月 6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 ”改为 “中华民国 陕甘宁边区政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至此自动终结 ,B排除。 考点: “大萧条 ”中的资本主义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开罗宣言。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体现了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答案: D 试题分析: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在大陆实
11、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在香 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体现了一国两制原则, D正确;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央权力分配的形式, A排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高于地方自治原则, B排除;主权平等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C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 一国两制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右图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宣传的是 A土地改革 B “文化大革命 ” C粉碎 “四人帮 ” D “多快好省地建设杜会主义 ” 答案: D 试题分析:宣传语的关键词是三面红旗 “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1958年 5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
12、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意,通过了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进而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正确,排除 ABC。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三面红旗 ”。 中国正式起诉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发起的 13起反倾销措施,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中国参加了亚非会议 B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D 试题分析: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召开的国际会议,是政治性质的 A排除;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B排除;联合国是主权国家组织,不具有经济职能, C排除;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调
13、节仲裁贸易纠纷的职能,选 D。 考点: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性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其性质。 罗马从共和体制向帝国体制转变的主要特征是 A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B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 C平民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 D版图从意大利半岛扩展至地中海沿岸 答案: 试题分析: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由原本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理论上是仍维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实际上是大权移交给皇帝独揽的政体,即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决策权的转变是政体变化的主要特征, B是为最佳选项。 帝国时期版图不断扩大,管辖范围越来越广,适应形势的需要,公民法与万民
14、法逐渐统一起来。公民大会名存实亡。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帝国。 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 “用此桐叶作为 (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 ”。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 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答案: 试题分析: 是象征爵位的玉器,成王用桐叶作为 赏叔虞,反映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桐叶封弟,国名依然是唐;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可见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遂封叔虞于唐,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考点: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
15、崛起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根据右侧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处是 A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 B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 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 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 答案: 试题分析:图反映的是清朝雍正以后的中央权力分配图,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军机处跪受笔录,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传达皇帝命令给地方和各部;内阁与军机处同为中枢机构。 考点: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康乾盛世 (上 ) 军机处的设立。 以下叙述中,最能体现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特点的是 A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的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 B人们在签订契约时让渡了属于自己的
16、权利 C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 D签订契约以后,每个参与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答案: 试题分析: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常有个人能力无法应付的境况,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人们在签订契约时让渡了属于自己的权利;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签订契约以后,每个参与 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考点: 17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 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 “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陈独秀则称: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
17、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答案: 试题分析:杜亚泉认为中国文明可以救济西洋文明,陈独秀提倡革新除旧,接受西方文明;但都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或全盘西化、或救济西方文明,而且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考点: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 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A宁波 B广州 C上海 D福州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口岸应该是上海,上海地处南北
18、海运的中点,有广大的长江流域为腹地,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速,进出口贸 易频繁,所以关税收入呈上升趋势选 C,其他各口岸关税收入上升缓慢,甚至下降,故排除。 考点:天朝的危机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休,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出自 A政府论 B共产党宣言 C乌托邦 D共同纲领 答案: B 试题分析: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 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主义的论述,消灭阶级对立,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联合体
19、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 B项正确,其他各项排除。 考点: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共产党宣言。 下面所示为某一宗教的发源地和传播路线,这一宗教是 A犹太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一宗教的发源地是古印度北部(今天尼泊尔境内),传播途径是周边的东亚、南亚国家,所以可以推断是佛教,选 B答案:;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 D不选;犹太教和 基督教发源地在西亚耶路撒冷, A、 C排除掉。 考点:古代东方 古代印度 佛教的创始、经典。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 “焚林而田 ”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
20、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答案: A 试题分析:能直接证明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的遗留下的碳化的植物种子和农具, B项不选;传说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但可以作为研究民俗史、文学史等研究的重要史料 ,C项排除;炎帝的传说证明不了炎帝的真实存在,但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D排除,选 A。 考点: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的起源 炎黄传说。 右图反映的情景是 A柏拉图在雅典学园讲课 B中世纪大学教师在授课 C主教与教士讨论教会事务 D民间艺人吟诵荷马史诗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片人物中的服饰可看出与教会相
21、关, A、 D所述事例均属古希腊时期;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实行教阶制度,等级森严,不可能出现主教与教士讨论教会事务,排除 C项,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大学教师授课的情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 :选 B。 考点:中世纪西欧 中世纪文化 大学的兴起。 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 C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而存在,排除 AB;西汉时期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把儒家思想融合道家思想、阴阳五行,发展了新的儒学体系,并建议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通过选拔儒士为官员,在中央办太学,地方上有官府办学推广儒
22、学,儒学从此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C项符合题意;朱熹适应时代的需要,把儒学发展为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 D不选。 考点: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汉武帝时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唐代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 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西域的风物传入中国 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国家财富的增长 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海诸国的交流 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 答案: A 试题分析:马球,史称 “击鞠 ”、 “击球 ”等 ,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相传唐初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称 “波罗球 ”,说明 丝绸之路的繁盛使西域的风物传入中国,选 A;国家财富的
23、增长与体育活动的广泛多样没有直接关联,排除 B;海禁与朝贡贸易出现在明朝,排除 CD。 考点: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中外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齐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一度纵横北方,曾参与了 “五胡乱华 ”。北齐统治者出于鲜卑族,在北齐的 “胡人 ”社会中,自然多使用鲜卑语等 “胡语 ”,答案:选 D;其他均为汉族政权故排除 ABC。 考点: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王安石认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全国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统一 考试 历史 上海卷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