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 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初,凡军国大事,天子往往召集群臣博议。博议又称廷议,通常是由富于行政经验的公卿、列侯、二千石以及怀藏学识的大大、博士等五类官员参加。 ”这种博议制度,是为了 A加强君主独裁专制 B防止丞相专权 C实行议会民主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汉初,天子召集群臣商议军国大事;这体现了专制下的民主色彩,防止丞相的专权;故排除 A、 C两项,选 B。这属于中央削弱相权的措施,故排除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削弱相权的措施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解释他的新的科学成果
2、时,曾开玩笑说 “万有引力可无法对坠入爱河的人负责。 ”他的成果可能是 A经典力学体系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理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其成果是对牛顿力学的发展。依据所学知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发展,揭示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故选C。进化论揭示的是自然界的物种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规律;量子理论反映的是人们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论 相对论和牛顿力学的关系 1999年以美同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 “种族清洗 ”的旗号对南联盟进行了连续 78 天的轰炸; 2011 年,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
3、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战争。上述材料表明 A冷战中有热战 B以美国为首的单级世界无人撼动 C两极格局面临挑战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对南联盟的轰炸是 “美同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 ” 、利比亚由内乱演变成了 “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战争 ”,由 此可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故选 D。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故 A、 B、 C三项说法错误。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二战后,美国准备在欧洲推行一项重要举措,以帮助欧洲战后重建。文件的起草者最
4、初还寄希望于东欧国家加入进来,从而使他们从正在形成的苏联集团中脱离出来。该举措是 A实施关贸总协定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欧共体 D提出杜鲁门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二战后,美国准备 ”、 “以帮助欧洲战后重建 ”、 “从正在形成的苏联集团中脱离出来 ”,可知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为了援助欧洲经济复兴,以应对共产主义的经济措施。故选 B。 A项是关于世界贸易的组织; C项不是美国主导的; D项是美国在政治方面的措施。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为了使苏联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苏联领导人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5、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应对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和国外帝国主义的进攻而实行的政策;新经济政策是为了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而引发的经济政治危机;农业集体化是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巩固国防而进行的。故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社会主义工业化 “它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它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 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 20世纪,成为世 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
6、。 ”文中的 “它 ”是指 A人文主义 B自由主义 C民族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 “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 ”、 “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 ”、 “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 ”,依据所学可知,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 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建立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 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 古希腊一位哲人曾说 “男人应有男人的美德,女人应
7、有女人的美德,孩子有孩子的德性,老人有老人的德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知识即美德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强调个人道德感受 D认识你自己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的是男人、女人、孩子、老人都应各有各的美德, A项强调知识的作用,故 A项不符,选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的是人的价值,人的社会中心地位; “认识你自己 ”强调的是对人的研究,故排除 B、 D两项。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颁行过四部宪法,其中有一部宪法里明确承认 “个体劳动所有制 ”和 “资本家所有制 ”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该宪法是 A “54
8、宪法 ” B “75宪法 ” C “78宪法 ” D “82宪法 ”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资本家所有制 ”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体现了当时的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变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依据所学知识,这反映的事件为三大改造,体现在宪法里应是 54宪法。故选 A。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三大改造 下图是近代著名漫画家特伟的偷天换日,该漫画反映的背景事件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D直接促使了中国的战
9、略反攻 答案: C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漫画中的太阳指的是日本,星条旗指的是美国;这反映的是日本对美国发动进攻,依据所学知识,指的是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这对中国而言,有利于加速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1912年申报载: “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于共和同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成不谙熟。 ”这说明当时中国 A共和革命不可能成功 B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C人民不支持革命 D实行思想文化启蒙的紧迫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 1912年
10、,民国已经成了,但人民缺乏国民的一些常识,对于人民对国家的权利义务并不熟悉;由此可得出当时的中国对国民实行思想启蒙的紧迫性;故选 D。其他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 12541324 )游历临安(今杭州)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 ”。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A穿着棉布的市民 B阅读三国演义的文士 C吟唱京剧的艺人 D违反 “海禁令 ”的囚犯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时间属于元朝中期 ;棉布的使用是在宋元时期得到推广并且纺织技术提高;故选 A。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著作的;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东省 惠州市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