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南京、淮安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南京、淮安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南京、淮安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南京、淮安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 “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 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春秋战国时代分封制和宗法制遭遇严重破坏,分封制几近瓦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在春秋战国时代生产力的发
2、展要素中铁犁牛耕的出现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是上述两项制度遭遇破坏的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 惯法的结束。 ”文中的 “这个词 ”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西方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文艺复兴首开思想解放的先河,其特征是披着复兴古典文化的外衣进行资产阶级自由思想文化的创造和
3、宣传,这种创造表现在多个方面涉及文学,艺术和法制以及对教会的质疑等内容,这符合材料中现象的特征,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也是欧洲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但较少涉及文学,艺术的创造。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 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 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 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 D促成荷兰在 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
4、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 ”说明东印度公司具有殖民侵略的特征,再加上其本身的商业垄断特征便能反映出荷兰东印 度公司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所以答案:选 A, B 项材料无法直接体现,C 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理论 D细胞研究成果 答案: C 试
5、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直接否定宗教神创论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这对宗教的打击最为直接和强烈,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重大科学理论成果对于人类思想的解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非直接针对教会。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 “光荣革命 ”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 “控制者 ”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 “控制者 ”的办法是指 A分权制衡 B虚位元首 C议会权力至上 D责任内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
6、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国 “光荣革命 ”后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严格限制,议会日益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由此确立,所以答案:选 C, A B两项政治特征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不符, D项发生在 “光荣革命 ”之后,它是英国代议制政体进一步完善的表现。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B
7、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马克思肯定了资产阶级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但 “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表明资本主义自身也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病,即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 B, A项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主旨的重心所在, C 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
8、材料的排名表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 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 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世界第二 D 19281937 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后工业快速发展,成就巨大,但结合史实和表格信
9、息能够判断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192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早已结束, 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苏联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片面发展工业而忽视农业协调发展的现象,所以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举措不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答案:选 C。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13年 1月 26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 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讨论中,与会者多次提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更是表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时刻,经济发展具有传染性,往往会传染其他国家,不存在经济孤岛,也没有地方躲避。 ”这表明 国际
10、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全球化 金融危机促进全球化的进程 克服危机必须加强合作已成共识 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更大,没有国家能孤身事外,这 反映了在共同应对经济发展危机时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所以 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也不能主导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会加剧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所以答案:选 B项。 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欧 亨利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善
11、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下列作品与欧 亨利的创作艺术风格有相同之处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约翰 克利斯朵夫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他与材料中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的文学形式相同,所以答案:选 B,A D 两项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C 项社会主义文学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 考点: 19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艺术 主要文学流派及代表作 从元前 490年到公元前 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都不同程
12、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 ”材料表明 A精英政治已经受到雅典民众的强烈抵制 B雅典政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C直接民主导致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雅典民主充分体现了公民的参政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柏拉图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 ”,很显然问题的答案:是后者而非前者,这表明柏拉图已经明白地告诫世人古希腊民主政治存在极大的弊端,即过度的直接民主并不能保
13、证决策的科学性,它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所以答案:选 C, A 项说法与题意相反,B D两项与题意主旨无关。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B 点人口 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 “一五 ”计划推动 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 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EF 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图中曲线信息显示建国初期,伴随 “一五 ”计划的开展城市人口缓慢增长; 1960年前
14、后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达到第一次高峰,这是由于工业大跃进运动造成的; 1965年城市人口增幅跌入谷底,但此时文革尚未开始,国家总体安定没有陷入动乱; 1975年,城市人口开始快速增长,这是由于政策调整所致,所以 两项说法错误, 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故答案:选 D。 考点: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 “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 ”。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
15、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 ”说明中共主张在废除国民党与西方国家已经签订条约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平等条约,这符合建国初期 “另起炉灶 ” 外交方针的特征,所以答案:选 B, A强调与社会主义国家联合, C项主张废除中国近代史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项强调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解读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印刷业中使用活字技术 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市署严格管理市场交 易 邸店兼营旅店、货栈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信息中
16、能够看出商品交易场所与居住的邸店以及手工业作坊还有较为严格的界限,这说明唐代对市场管理依然较为严格,同时结合所学不难判断邸店兼营旅店、货栈业务,所以 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 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活字印刷开始于宋代,明清时期商帮出现,所以答案:选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某位书法家的创作风格是 “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道劲而气概凛然,更有其人格魅力凝聚于其中 ”。该书法家的代表作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
17、硬为丰腴雄浑 ”符合盛唐时期颜真卿的楷书特征,其著名的代表作是楷书多宝塔碑和行书祭侄文稿,尤其是祭侄文稿的创作体现了颜真卿的高尚品格,所以答案:选 C, A B两项书法作品分别是钟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D项是草书。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书法艺术 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 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18、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元代行省的设置打破原先依据山川形变划分地方行政区划的原则,目的在于通过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打破原有依据有利地理区划而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从而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秩序,所以答案:选 D, A项是其作用而非目的, B C两项说法均与行省设置意图无关。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度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 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 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 ”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
19、司法主权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内容说明鸦片战争之后,只许外商在通商口岸经商而不得进入中国内地,外国人在触犯中国法规的情形下必须交由外国领事处理,中国司法无权审判,这说明中国的司法独立和主权已遭严重破坏,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合。 考点: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 战争与南京条约 1907 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 “道微文敝,世变愈危 ”,只有 “存国粹 ”才是 “息乱源 ”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 A推动
20、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 B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 C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 D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1907年 ”可知此时中国同盟会已在日本东京成立,国内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在同盟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革命理论的宣传和实践活动,这对清政府构成极大的威胁,清政府重臣张之洞此时高举中国传统文化大旗显然是想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阻止革命活动的扩大,所以答案:选 B, A C D 三项不符合上述时代特征。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1926年 7月国民政府的北伐宣言称: “本党于此时机,熟察前因后果
21、,深知中国人民困苦之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卖国军阀 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之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 革命势力之仇敌 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意愿 B反映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C推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D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民国社会的动荡是由军阀分裂割据造成的,因此扫除军阀割据势力符合中国历史进步的趋势,也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需求,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了国民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所以 A B 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 D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南京 淮安 高三下 学期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