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三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三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三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三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3年 4月 23日,是第十八个 “世界读书日 ”,生物中心青年读书小组联合科技部合作司爱睿读书会以 “知新明理 开卷有益 ”为主题举办读书日座谈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上述做法符合的文化生活道理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D书本知识越多,文化素养越高 【小题 2】阅读使人的知识面扩大,视野开阔,思路拓展,净化心灵,修身养性;阅读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说明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人类所
2、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唯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生物中心青年读书小组联合科技部合作司爱睿读书会以 “知新明理 开卷有益 ”为主题举办读书日座谈会 ”,表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故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 C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 D项中的表述过于绝对,是错误的,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小题 2】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阅读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体现了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
3、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项中的表述过于绝对,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特征。 2013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9月 18日在北京举行 ,假如你是一位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的举行,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对于繁荣和发展世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是作为一名中
4、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志愿者应该去做的事情,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作为志愿者应该做中华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 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做中华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 2013年 5月 15日,杨振宁、莫言、范曾三位大师与青年学生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 “活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中国书画大师范曾先生一贯倡导 “回归古典,回归自然 ”,在他笔下的人物从古代先哲大儒到野牧村童等都能使人感受到守望祖国传统文化、关怀社稷民生的胸怀。这启示我们 全面继承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到新的水平 中
5、华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只有继承优秀中华文化才能实现中 华文化的创新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A B C D 【小题 2】莫言在谈到创作过程时说: “从马尔克斯文学里面得到很多的滋养,他是没见面的大师。 ”莫言说自己曾学过马尔克斯,但在创作生涯中,也不断消化吸收并尝试自己的想法。莫言的创作体会启示我们 A不同国家作家的审美观相同 B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C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1】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中国书画大师范曾先生一贯倡导 回归古典,回归自然 ”以及
6、 “他笔下的人物从古代先哲大儒到野牧村童等都能使人感受到守望祖国传统文化的胸怀 ”,体现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 项中 “全面继承 ”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 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 “莫言的文学创作既从马尔克斯文学里面得到很多的滋养,也不断消化吸收并尝试自己的想法 ”,表明文学创作需要博采众长,但 必须建立在自身基础之上,故 C项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不同国家作家的审美观有可能不同,故 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B、 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
7、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考查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某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活动,信息被关注和转发,产生了 一系列连锁反应:社会公众参与街拍、慈善基金参与救助、警方调查核实 “ 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由此可见 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影响文化的力量 文化的力量深深根植于信息传递过程中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 动 文化交流是永葆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
8、力的重要保证,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两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主旨,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传播的力量。 在 2013年 6月 21日举行的第 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 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文化遗产是研究人类文明趋同发展的重要证明 文化遗产是彰显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标志 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之所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
9、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积极意义,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项中 “人类文明趋同发展 ”的表述是错误 的,故不能入选; 项表述亦是错误的,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这种现象揭示 文化传播方式是不断发展的 传媒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发展 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
10、民的青睐 ”,体现了文化传播方式的不断变化发展,也说明了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故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两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的相关知识。 2013年 10月,中国领导人密集出访东南亚,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 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在历史上,随着 “海上丝绸之路 ”的开拓和繁荣,中国、印度、阿拉伯文化都先后传入东南亚,使东 南亚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这表明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手段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做传播
11、中华文化的使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在历史上,随着 海上丝绸之路 的开拓和繁荣,中国、印度、阿拉伯文化都先后传入东南亚,使东南亚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由此可见, 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B、 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从孔子学院的设立到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从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到印象马六甲大型实景演出首次走出国门,中华文化走出去渐入佳境。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此
12、类活动的新闻报道,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标题是 A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化逐步趋向统一 B文化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文化传承:文化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D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从孔子学院的设立 到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从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到印象马六甲大型实景演出首次走出国门,中华文化走出去渐入佳境 ”,表明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启示我们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故 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项中 “推动世界文化逐步趋向统一 ”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故 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
13、要途径,故 B项表述不科学,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今年暑假以来,收看央视节目 “中 国汉字听写大会 ”几乎成了很多家庭的 “必修课 ”, 甚至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汉字书写高潮。不同于总是喜欢引进国外版本的众多歌唱选秀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完全是原创节目。总导演关正文表示自己筹备了整整 6 年,设计完成于 4 年前。上述材料表明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在文化交流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
14、题材料中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通过央视这一大众传媒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汉字书写高潮,体现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材料 “不同于总是喜欢引进国外版本的众多歌唱选秀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完全是原创节目,今年暑假以来,收看央视节目 中国汉字听写大 ”几乎成了很多家庭的 必修课 ”,体现了文化创新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两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文化创新的意义。 2013年 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
15、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 富。本题材料中 “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这将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由此可见, 两项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故 项表述错误
16、,不能入选; 项中 “形成完美人格 ”的表述不科学且书法与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并无直接关系,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 “第五媒体 ”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 “第五媒体 ”的说法正确的是 它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第五媒体 ”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媒体 ”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手机上网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文化传媒,属于大
17、众传媒,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在现代文化传播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3年 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 B
18、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故 项表述不科学,故不能入选;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 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两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主旨,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 的话语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 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
19、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阴暗中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花虽小却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用来比喻人们自强不息、永不服输的精神,它能够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使人斗志昂扬而不被困难所吓倒。由此可见, 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材料中的诗句并未说明世界的本质,也没有涉及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的问题,故 A、C 两项不能入选; D 项中 “永恒真理 ”的表述是错误的,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影响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 100件事中,长征是其中之一。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永远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国内外媒体
20、关注长征精神,是因为 A优秀文化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B优秀文化就是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 C优秀文化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 D优秀文化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属于优秀文化,但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优秀文化还 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故 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社会的全面发展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本题材料中并未涉及,故 D项不能入选; C项中 “根本动力 ”的提法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 A 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主旨,故可以入选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 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收视率最高的一部记录片。它以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
21、化的叙事方法,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 变迁和人生百味。此部记录片的创作方法能够体现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能够增加国际影响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 ”,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也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西省 南昌市 三校高二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