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1.2旷日持久的战争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1.2旷日持久的战争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1.2旷日持久的战争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1.2旷日持久的战争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 A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 B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地区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政府宣战,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排除 ABD项,C项正确。 考点:一战爆发的原因 点评: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为切入点,考查描述和阐述历史事件的能力。一战爆发的原因还可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等角度切入考查。 和平
2、是美好的,战争是残酷的,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敦刻尔克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索姆河战役,英军曾在一天内伤亡 6万人,其中 2万阵亡。这是经过统计的一战中一天内伤亡人数的最高纪录。索姆河战役一直持续到 11月份,双方损失士兵多达 127万人,比凡尔登战役的人员损失更为巨大。故 B项正确。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能力,难度小。 “一战 ”爆发后,意大利反而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主要是因为( ) A意大利在一战爆发前与德国关系破裂 B意大利考虑到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对其不利 C协约国集团对意大
3、利进行威胁和拉拢 D意大利国内人民反对德奥德帝国主义战争行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从意大利的国家利益角度来分析。 A项 “一战爆发前与德国关系破裂 ”说法错误;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别是答应给意大利的土地比德国许诺给意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国还借给意大 利一大笔债款,于是, 1915年 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由此可知, BC 项都是原因,但主要原因应从意大利的国家利益的角度来分析, C项不符合题意, B 项是主要原因; D 项 “反对德奥德帝国主义战争行为 ”说法错误。B项为正确选项。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意大利外交的举棋不定到背信弃义
4、原因 1意大利的孱弱和对外扩张政策所决定的。 1871年,长期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实现了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统一是自上而下完成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又严重阻碍了意大利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意 大利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业落后,粮食产量极低,每年三分之一的粮食靠进口。第二、重工业不发达,远远落后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第三、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大量贫民逃往外国谋生。因此,意大利有 “贫穷的帝国主义 ”之称。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一样,意大利也积极对外殖民扩张,但由于本身力量的薄弱,其扩张企图只能利用大国争霸来实现,这就注定了意大利外交政策的动摇不定,谁对它争霸扩张有利,
5、它就靠向谁。 2意大利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意大利和英、法、俄三国有更多的共同利益,表现在:意大利对英国得罪不起,因为其漫长的海岸 线经不起英国强大海军的攻击,所以一开始就表示不参加任何对抗英国的行动。意大利这个 “贫穷的帝国主义 ”在财政上对 “高利贷帝国主义 ”的法国有所依赖,特别是 1887年和 1895年两次对埃塞俄比亚的都以失败而告终,被迫无条件承认其独立,并赔款 1000万里拉,这使意大利财政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这时,法国乘机以贷款为条件,并施展灵活的外交手腕,使意大利与法国签定条约,双方对各自在非洲扩张范围和已取得的利益达成一致。意大利为了顺利地在非洲扩张,也与俄国达成协议,双方签约
6、表示,共同抵抗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意对俄在黑海海峡的 扩张持 “善意态度 ”,俄对意在北非的扩张表示理解。由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一战爆发前,意大利由于利害关系,实际上已经从三国同盟中分化出来,靠向了协约国一方。 3协约国对意大利领土方面要求的许诺。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没有同意大利磋商,宣布 “中立 ”,企图以参战为条件,与交战双方讨价还价,以便获得更多的好处。后来,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别是答应给意大利的土地比德国许诺给意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国还借给意大利一大笔债款,于是, 1915年 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作 战。 在马恩河战役
7、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 “已经输掉了战争 ”,这是因为( ) A德国军队主力遭到重创 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反攻 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答案: D 试题分析: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战役之后东线也进入相持阵地战,故 D项正确; A项 “主力遭到重创 ”说法错误;B项 “反攻 ”说法错误; C项 “被突破 ”说法错误。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及影响 ( 1)原因: 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
8、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更不利于德国。 协约国均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主要是在战争主动性方面占优势,作战中主要依靠士兵的血肉之躯,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 久战和阵地战。 ( 2)影响: 这一变化使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 英法军队依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协约国军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
9、加入一战的时间是 ( ) A 1914年 9月 B 1916年 2月 C 1917年 3月 D 1917年 4月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 1917年 4月,美国因德国 “无限制的潜艇战 ”而遭受巨大损失,放弃中立,对德宣战并加入协约国阵营,故 D项正确。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美国对外政策的 转变 ( 1)大战前期,美国采取中立政策。原因: 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推动。 对外扩张的重心在拉美和亚太地区。 得以远离战火,免受战争的破坏。 可利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国双方扩大军火贸易,大发战争横财。 ( 2) 1917年 4月,美国放弃中立,对德宣战。原因: 美国与协约国英、法存在着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选修 1.2 旷日持久 战争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