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带解析) 单选题 从 “蒜你狠 ”“豆你玩 ”到 “姜你军 ”,再从 “糖高宗 ”到 “油你涨 ”、 “苹什么 ”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出不穷,再到 “辣翻天 ”、 “棉花掌 ”、 “药你苦 ”,涨你没商量 在对物价的戏说中,透露着网民的无奈。这说明:( ) A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D外来文化严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对物价的戏说中,透露着网民的无奈 ,说明这些 “新词 ”是对经济的反映。 A的说法错误,因为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2、, C的说法错误,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D和材料无关,因为材料中根本没有涉及外来文化,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点评:材料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考生很容易理解,之所以会有这些 “新词 ”的出现,是因为社会生活中有这样的经济现象,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对应的答案:只有 B。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 、鲜明的 和 ( ) A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 B民族性改革性创新性 C传统性时代性创新性 D传统性改革性先进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
3、、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正确答案:是A。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点评:本题是基础知识考查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对于政治的学习,记忆是基础,只有基础知识记忆好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的提高。 “遥望中原怀故土,静观落叶总归根 ”、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优秀的诗句表明 ( ) A忠诚老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正确答案:是 C,其他选项都错误。
4、考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点评:本题是一个确定的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国主义,考生只要书背了,就知道答案:只能选 C。 2011年 7月 25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框架下的 “茉莉飘香一江苏文化周 ”开幕式举行。以传统文化艺术展览和昆剧经典折子戏展演为主要内容的开幕活动将中国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无遗。这一活动有利于( )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意大利举办中国文化年,可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外国举办中国文化年,可以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这一活
5、动不能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展现中华文化,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没有关系,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中华文化传播的意义 点评:考生要能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得的有关信息,材料的主旨是在意大利举办中国文化年,举办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而不是为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更不是为了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浔庐讲坛 ”是由九江市图书馆主办的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多次邀请国内著名文化学者登坛讲学,通过现代诠释将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变得通俗易懂。这说明( )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
6、有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 2011年 “神八飞天接天宫,蛟龙人海探地府 ”,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下列与此精神相一致的是( )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卧薪尝胆 刮目相看、胸有成竹 夸父追日、大禹治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对应的选项是 ,卧薪尝胆是自强不息,但是嫦娥奔月不是, 不选, 和自强不息没有关系,正确答案:是 D。 考点:中华民族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记忆和理解,从材料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材料体现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考生只要在材料中选择都是自强不息精神的
7、那组即可。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 “花生 ”叫 “土豆 ”,把 “熊猫 ”叫 “猫熊 ”,把 “公共汽车 ”叫 “公车 ”,把 “窝心 ”解释为 “温馨、贴心 ”,而引发一些 “美丽的误会 ”。 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说明各地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别,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反映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材料问的是两岸文化的差异反映了什么, ABD很明显是答非所问,正确答案:是 C 考点:一方水土,
8、一方文化 点评:考生在做题时,要特别关注设问,问什么就答什么,本题其实问的是两岸文化差异的原因,很明显只有 C选项能解释 为什么两岸文化会有差异,而其他选项都是答非所问。 从 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到 2011 年 8月终结版电影全球上映,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 300亿美元。这启示我们:( ) 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 B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C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D防止文化渗透,反对霸权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说得是文化对经济的作用,相对应的选项只有 B 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A说的是经济对文化的作用, CD都和材
9、料无关,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跟哈利波特有关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带来的价值超过 300亿美元,这很明显是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直接对应的选项就是 B,其他都无关。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在( )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 ”是源远流长而不是博大深,正确答案:是 D。 考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情况,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表现是书上一个明确的知识点,考生只要记住即可。
10、 “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 ”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 )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只要我们有根,就能坚忍地度过寒冬,就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这个 “根 ”指的就是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有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说的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材料无关, 的说
11、法错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正确答案:是C。 考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点评:很多考生看到这首诗,都会一时拿捏不准诗的主旨,这时最好用排除法来做。把材料和选项放在一起比较,很明显 和材料没有关系,而绝大多数考生都能看出来 的说法错误,排除了 ,正确答案:就 是 C了。 鲁迅说过: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说明 ( ) A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之中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答案: A 试题分
12、析: “自古以来 ”四个字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从鲁迅的话中看不出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文化的关系, B 不选,C的说法不可取, D不合题意,正确答案:是 A。 考点: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解读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生在读材料的时候,要能敏锐的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本题的关键词就是 “自古以来 ”,看到这四个字,与其对应的选项只能是 A。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 “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和而不同 ”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 A阶级性 B包容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答案: B
13、试题分析: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 ,盲目附和,也就是求同存异,即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阶级性不是中华文化的特点。 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点 点评:考生首先要弄懂孔子的 “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的意思,只要这句话弄懂了,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的选项。 现实生活中,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有( ) 人口迁徙活动 社会文化教育 商人商业贸易活动 各种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活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口迁徙活动,社会文化教育 ,商人商业贸易活动,各种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活动,
14、这些都是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情况,是属于纯记忆的题目,考生只要记住即可。 自 2001 年文化部提出 “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 ”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 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春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春节文化在世界传播,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的说法错误
15、,因为这不是我国传播春节文化的目的,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传播中华文化的意义 点评:本题中选项 的错误比较明显,考生基本都能判断这项该排除,本题又是四选三的题目,只要排除一项,正确答案:就出来了。 我国传统春节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比如韩国、越南也过春节,但习俗不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韩国是祭祖、米糕汤;越南是祭神、粽子。由此可见 ( )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韩国、越南也过春节,但习俗不同,说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国是对联、爆竹,韩国是祭祖、米糕
16、汤,越南是祭神、粽子,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和材料无关, 的说法错误,正确答案:是 D。 考点: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 “韩国、越南也过春节,但习俗不同 ”,这个 “习俗不同 ”告诉我们世界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只要关键句或词抓得准,答案:就很容易选了。 下图中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 ( )。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文字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的象形文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创造出来的,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17、,如果仅仅是自然演变,是不能产生文字的, A不对,文字属于非 意识形态文化, C不对, D的说法错误,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点评:考生在通读材料和题肢后,很快即可确定 AD的说法错误,那就在 BC中排除一个即可。所谓的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文字不属于意识形态,这样就排除了 C。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 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 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一奇迹足以把中华文化同其他文化区别开来,如此
18、悠久的历史,本身就包含了中华文化的许多特质,所以,我们认为中华文化的第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 A开放的氛围浓郁 B异彩纷呈 C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D源远流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华文化的特点有两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近 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 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段话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BC和材料没有关系,正确答案:是 D。 考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点评:设问问的是中华文化的特点,而中华文化的特点一是博大精深,二是源远流长,题目中的 ABC都不是中华文化的特点,所以只能选 D。 2012年 9月 7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
19、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 5.7级地震,截止 9月 10日,已造成 8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40亿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8日凌晨 1点钟抵达救灾现场进行指挥救援工作,广大武警战士、消防官兵、党员同志及志愿者们充分发扬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的抗震救灾精神,不顾自身安 危战斗在第一线,最大限度地抢救和维护了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表明: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对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展开发挥了决定作用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题肢,发现只有 的
20、说法错误,因为说 “优秀文化对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展开发挥了决定作用 ”言过其实,夸大了优秀文化的作用,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文化的作用 点评:本题是四选三题,只要排除一项即能确定答案:,文化只能影响政治和经济,而不能 “决定 ”,所以 要排除。 “决定 ”这个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遇到这个词,考生就要仔细斟酌,看其用得对不对。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自学科学知识 C社会科学知识 D语音和文字水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
21、、价值观 点评:本题是基础知识考查题,是死知识点, 只要记住即可。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这句话一致的是 ( ) 孟母三迁 耳濡目染 乡音难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说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题肢中能体现环境对人影响的是 , “乡音难改 ”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和环境无关,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环境对人的影响 点评:这段名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考生基本都能看出这是说的环境对人的影响,那就在选项中也找环境影响人的,发现只有 不是,排除这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四川 攀枝花 米易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第一次 段考 政治试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