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doc
《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 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 “秋七月,初税田 ” “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 A B C D 答案: A 下表选自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一书。阅读下列数据信息,它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1820 1870年英国占世界工业和贸易的比重(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丧失了贸易中心地位 D英国主导了两次工业革命 答
2、案: B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下列有关 “这一发现 ”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 C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 答案: C 两百年来,电影一直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从默片到有声电影,从黑白影片到彩色电影等。下列影片中,属于第一部彩色电影的是 A定军山 B战舰波将金号 C歌女红牡丹 D浮华世家 答案: D 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苏联 74年兴衰历史中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
3、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答案: B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 “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土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毹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材料中的 “他 ”,应是 A罗斯福 B斯大林
4、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C 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 “对美国构成了威胁 ”,认为这将是 “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 “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存旦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答案: A 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 ,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
5、: “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 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 答案: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认为, “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材料说明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 贸易,服务、资
6、本与技术日益全球亿 合理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形成 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 A B C D 答案: D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 为 “有罪 ”或 “无罪 ”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 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 法庭审判聘请律师已成惯例 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A B C D 答案: B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 “在 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
7、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 ”这里 “基本变化 ”不包括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答案: D 图摘自 2008年 2月体育周报,标题为 37年后再握手,图中外国人名为蒂姆 博甘,时任美国乒协副主席兼美国队队长。下列关于 “37年前的那次握手 ”表述正确的是 A意图是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B为中美两国解决台湾问题打开了大门 C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首次正式接触 D打破了 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答案:
8、A 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 生: “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 师: “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 其中的 “师 ”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答案: B 元朝赵天麟说: “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 B 鲁迅说: “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
9、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 当神魔小说盛行的对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 ”下列作品符合该时期的有 A B C D 答案: D 图为上海造币厂 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 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 “先导号 ”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 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答案: A 1894年 7月 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 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
10、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 “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 ”,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 “尚何有惧哉? ”这表明战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的心态具有盲目自信 答案: D 图是我国某一时期政府发布的一个公告,它最早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中华民国初年 C五四运动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答案: B 毛泽东指出: “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11、,等等。 ”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文化大革命 ”爆发 答案: C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 “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透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 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 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 ”。这个 “窗口 ”是指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答案: D 综合题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 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
12、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乾隆实录 材料二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明夷待访录 原君 材料三 尚忆戊戌之岁,清朝方锐意变法,而廷臣之向背不同。某侍御,主 于变法者也,疏论礼部尚书许应揆腹诽新政。上令(许)自陈,以为无罪,而某侍御遂为舆论所不直。夫其人躬言变法,而不知其所谓变者,将由法度之君主而为无法之专制乎? 呜呼! 严复法
13、意 材料四 中国以四五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虽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而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 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大权从未旁假 ”的理由。( 2分) (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 5分) ( 3)材料三中严复对什么现象发出悲叹?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 3分) ( 4)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先生 “备尝艰辛 ”还要坚
14、持革命的原因。( 2分) (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2分) 答案:( 1)理由:雍正皇帝设置了军机处;从此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2分) ( 2)观点:君主制度导致社会动乱、矛盾激化。(或反对君主专制)( 1分) 原因:政治上,君 主专制的强化;( 1分)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 2分) 思想上,儒学的新发展(或理学、心学走向极端)。( 1分) ( 3)现象:维新变法中改革派压制不同政见。( 1分) 根源:专制主义根深蒂固;国人对言论自由缺乏深入认识。( 2分) ( 4)原因:推翻专制,实现民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1分) 孙中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江苏省 南京市 第二次 模拟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