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雨后彩虹 ”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B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 “通风橱 ”是一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可使有害气体得到转化或吸收 D长期盛放 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 NaOH与瓶中的 C02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形成 “负压 ”之故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雨后彩虹 ”的原理为:雨后天空中的小水滴形成胶体,阳光照射后发生散射而形成的,所以 “雨后彩虹 ”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的知识有关,正确; B、纯碱属于盐,错误;
2、 C、 “通风橱 ”通风柜是化学实验室的一种大型设备,用途是减少实验者和有害气体的接触,并不能使有害气体得到转化或吸收,错误; D、长期盛放 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 NaOH与玻璃种的成分 SiO2反应,生成了具有粘性的 Na2SiO3,使滴管与滴瓶粘在一起,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胶体、物质的分类与保存、通风橱原理。 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 ,这是生成了 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 :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 ,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 ,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
3、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 2Al+3Ag2S 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 Ag2S转化为白色 AgCl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黑色会褪去,说明 Ag2S转化为 Ag,所以处理过程中银器的质量逐渐增大,错误; B、铝的活泼性大于银,所以银器为正极 ,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正确; C、 Al3+与 S2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不能共存,溶液中Al2S3不能存在,所以不可能生成 Al2S3,错误;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 Ag2S转化为金属 Ag,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MnO2与浓盐酸反应
4、制 Cl2:MnO2+4HCl Mn2+2Cl-+Cl2+2H2O B明矾溶于水产生 Al(OH)3胶体 :Al3+3H2O Al(OH)3+3H+ C Na2O2溶于水产生 O2:Na2O2+H2O 2Na+2OH-+O2 D Ca(HCO3)2溶液与少量 NaOH溶液反应 : HC+Ca2+OH- CaCO3+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HCl为强电解质, HCl应拆为 H+、 Cl,错误; B、明矾溶于水产生 Al(OH)3胶体,所以离子方程式中 Al(OH)3应注明胶体,错误; C、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 O 原子不守恒,错误; D、少量的 NaOH与 Ca(HCO3)2中 1
5、个HCO3反应,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定条件下,将 3molA和 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s)。 2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0.8molD,并测得 C的浓度为 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约为 0.91 B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mol/(L s) C B的转化率为 60% 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 A 试题分析: C的浓度为 0.2mol L 1,生成 C的物质的量为 0.4mol,所以 x
6、=1,根据三段式计算: 3A(g)+ B(g) C(g)+2D(s) 初始浓度( mol L 1) 1.5 0.5 0 转化浓度( mol L 1) 0.6 0.2 0.4 平衡浓度( mol L 1) 0.9 0.3 0.4 A、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0.4(0.930.3)=0.91,正确; B、 A的平均反应速率 =0.6mol/L2min=0.3mol/(L min),错误; C、 B的转化率=0.2mol/L0.5mol/L100%=40%,错误; D、因为容器的容积固定,而 D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变化,所以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错误。
7、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判断、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的计算。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2S2O32- 2H =SO42- 3S H2O B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 3Fe3O4 28H NO3- 9Fe3 NO 14H2O C 100ml0.1mol/L FeI2溶液与标况下 0.224L Cl2: 2Fe2+ Cl2=2Fe3+2Cl- 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恰好使 SO42-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 -=2 Al(OH)3+3Ba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 O 原子不守恒,
8、错误; B、磁性氧化铁为Fe3O4,与 H+、 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Fe3+、 NO和 H2O,正确; C、 I还原性大于 Fe2+,所以 Cl2首先氧化 I,错误; 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 SO42-沉淀完全, KAl(SO4)2与 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以离子方程式中 Al3+与 OH 1:4,生成 Al(OH)4,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下列叙述 和 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 选项 叙述 叙述 A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用加热法除去 NaCl中的 NH4Cl B 溶解度: CaCO3 Ca(HCO3)2 溶解度
9、: Na2CO3 NaHCO3 C SiO2与 HF 反应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D Fe3+具有氧化性 用 KSCN 溶液可以鉴别 Fe3+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加热法除去 NaCl中的 NH4Cl,是因为 NH4Cl加热易分解生成NH3和 HCl,与 NH4Cl是强酸弱碱盐无关,错误; B、溶解度: Na2CO3 NaHCO3,错误; C、 SiO2与 HF 反应生成 SiF4气体和 H2O,玻璃含有 SiO2,所以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正确; D、 Fe3+与 SCN发生络合反应,使溶液呈血红色,所以用 KSCN 溶液可以鉴别 Fe3+,与 Fe3+具有氧化性无关,错误
10、。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分离、保存、鉴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l、 Br、 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HCl、 HBr、 HI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B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均达 8电子稳定结构 C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 D Cl、 S、 P得电子能力和它们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HCl、 HBr、 HI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错误; B、部分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不是 8电子稳定结构,如 H+、 Li+等,错误; C、多电子原子,电子首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所以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正
11、确; D、 Cl、 S、 P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得电子能力和它们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减弱,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实验题 工业上为了测定辉铜矿(主要成分是 Cu2S)中 Cu2S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装置。实验时按如下步骤操作: A连接全部仪器,使其成为如图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称取研细的辉铜矿样品 1.000g。 C将称量好的样品小心地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D以每分钟 1L的速率鼓入空气。 E.将硬质玻璃管中的辉铜矿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 ,发生反应为 :Cu2S+O2=SO2 +2Cu。 F. 移取 25.00ml含 SO2的水溶液于 250m
12、l锥形瓶中,用 0.0100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重复滴定 23 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装置 的作用是 _;装置 的作用是_。 ( 2)假定辉铜矿中的硫全部转化为 SO2,并且全部被水吸收,则操作 F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产生 _的现象时可判断滴定已经达到终点。 ( 3)若操作 F的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则辉铜矿样品中 Cu2S的质量分数是_。 滴定 次数 待测溶液的 体积 /mL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 /mL 滴定后刻度 /mL 1 25.00 1.04 21.03 2 25.00 1.98 21.99 3 25.00 3.20 21
13、.24 ( 4)本方案设计中由一个明显的缺陷影响了测定结果(不属于操作失误),你认为是 (写一种既可)。 ( 5)已知在常温下 FeS 的 Ksp 6 . 25 10 -18, H2S 饱和溶液中 c (H )与 c (S2-)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c2 (H ) c( S2-) = 1 . 010-22。在该温度下,将适量 FeS 投入硫化氢饱和溶液中,欲使溶液中 c( Fe2+)为 lmol/L,应调节溶液的 c( H 十 )为 _。 答案:( 1)除去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与酸性气体; 干燥空气 ( 2) 2KMnO4+5H2SO3=2MnSO4+K2SO4+2H2SO4+3H2O 滴入最后一
14、滴标准 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淡紫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 3) 80 ( 4)在 KMnO4滴定前,未反应完的 SO2与空气中的 O2也可将 H2SO3氧化,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 5) 4 10-3mol/L 试题分析:( 1)装置 溶液含有 KMnO4具有氧化性,可吸收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 NaOH 可吸收酸性气体;装置 含有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可干燥空气。 ( 2)操作 F中 KMnO4氧化 H2SO4,配平可得化学方程式:2KMnO4+5H2SO3=2MnSO4+K2SO4+2H2SO4+3H2O;滴定达到终点时, H2SO3完全反应,所以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 KMnO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省 枣庄市 滕州 中高 学期 第二次 模拟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