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6 2.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6 2.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6 2.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 6 2.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将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溶于盐酸,再滴入足量的 NaOH溶液,开始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当 NaOH溶液加到一定量时,白色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这种合金是 ( ) A FeAl 合金 B ZnAl 合金 C CuMg 合金 D MgAl 合金 答案: D 试题分析: Fe、 Al、 Zn、 Mg与盐酸反应分别生成 Fe2 、 Al3 、 Zn2 、 Mg2 ,逐滴滴入 NaOH溶液后分别生成 Fe(OH)2、 Al(OH)3、 Zn(OH)2、 Mg(OH)2,都是白色沉淀,但 Fe(OH)2
2、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 Fe(OH)3,故A项不符合题意; Zn(OH)2、 Al(OH)3均能溶于过量的 NaOH溶液中,故 B项生成的沉淀能全溶, C项生成的沉淀 Mg(OH)2不溶于过量的 NaOH溶液,因此只有 D项符合题意,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合金组成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金属性质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 维能力。 某天然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化合物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B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3、 C17H13O5 C一定条件下, 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和 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一定条件下,该化合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分子结构中,与羟基相连的邻位碳上没有氢,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A错;该化合物分子式为 C17H14O5, B错;该化合物的结构中存在 7个双键和 1个醛基,都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错;存在醛基,所以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D正确,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苯酚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而除去 B将苯酚晶体放入少量水中,加热时全部溶解,冷却至 50 形成悬浊液 C苯酚的酸性很弱 ,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但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放出 CO2 D苯酚也可以与硝酸进行硝化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苯是一种有机溶剂,既能溶解 Br2,又能溶解三溴苯酚,因此在含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是不能除去苯酚的, A项错误。苯酚在 65 以上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冷却至 50 将有部分苯酚析出,此时温度仍高于
5、苯酚的熔点(43 )且析出的苯酚呈油状,形成的是乳浊液, B项错误。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几乎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 NaHCO3反应, C项错误。苯酚中由于 OH 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可以进行卤代、硝化、 磺化等反应,苯酚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2,4,6三硝基苯酚 , 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考查苯酚的结构与性质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苯酚性质以及用途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难度不大,熟练记住即可。 某甲酸溶液中可能存在着甲醛,下列操作
6、能正确说明的是 ( ) A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证明一定存在甲醛 B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含甲醛 C试液与足量 NaOH溶液混合,其蒸馏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则有甲醛 D先将试液充分进行酯化反应收集生成物进行银镜反应,有银镜产生,则含甲醛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甲醛、甲酸、甲酸酯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要检验甲醛的存在就需要排除甲酸的干扰,与足量 NaOH溶液混合后, HCOOH被中和,生成钠盐 HCOONa,再蒸馏,则 HCOONa、 NaOH均不会被蒸出,蒸馏产物若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说明含有甲醛,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甲醛的检验 点评:考点:考查有机物的
7、结构、性质 点评: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1 mol胡椒酚最多可与 4 mol氢气发生反应 B 1 mol胡椒酚最多可与 4 mol溴发生反应 C胡椒酚可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物 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胡椒酚的结构可以得出:与 H2发生加成反应时苯环能与 3 mol
8、 H2发生加成,另外碳碳双键也能加成 1 mol H2,总计 4 mol H2, A对。当与 Br2发生加成反应时只有碳碳双键能反应消耗 1 mol Br2,在胡椒酚的结构中苯环上羟基的 2个邻位碳上的氢原子能与 Br2发生取代反应,消耗 2 mol Br2,总计有 3 mol Br2发生反应, B错。胡椒酚分子中有酚羟基,故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C对。羟基是亲水基团,烃基是憎水基团;胡椒酚分子结构中烃基比苯酚分子中烃基大,故胡椒酚在水中的 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D对,故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9、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丁香油酚是一种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的结构简式是:,丁香油酚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与金属钠反应 B与 NaOH溶液反应 C与 Na2CO3反应放出 CO2 D能发生加聚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结构决定性质可推知丁香油酚中含有酚羟基、醚键、碳碳双键,所以具有酚类、醚类、烯烃类等性质。酚羟基和碳酸钠反应得不到 CO2,只能生成碳酸氢钠, C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有机
10、物的结构、性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性质,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有机物 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 A苯酚与 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B丙酮 (CH3COCH3)分子中的 H比乙烷分子中的 H更易被卤素原子取代 C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D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而苯不可以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苯酚能
11、与 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是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 B项是由于羰基对甲基的影响所致; C项是由于乙烯和乙烷中所含的官能团不同所致,不是因为官能团间的相互影响; D项是由于羟基对苯环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变得更活泼,易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所以正确的答案:选 C。 考点:考查有机反应中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 N
12、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 A Al2O3 B Al(OH)3 C AlCl3 D Al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四种含铝固体与 NaOH 溶液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碱的量。有 2种方法解题。 方法一:常规解法。写出 4个化学方程式: Al2O3 2NaOH 3H2O=2NaAl(OH)4 Al(OH)3 NaOH=NaAl(OH)4 AlCl3 4NaOH=3NaCl NaAl(OH)4 2Al 2NaOH 6H2O=2NaAl(OH)4 3H2 计算比较: 51 g Al2O3、 78 g Al(OH)3、 g AlCl3、 27 g Al分别消耗
13、1 mol NaOH,所以等质量时, Al消耗碱量最多。 方法二:巧解法。四个选项中各种物质与 NaOH溶液反应最终均生成NaAl(OH)4, n(Al) n(NaOH),等质量时四种物质中 Al的含量越多,消耗碱量也越多,即答案:选 D。 考点:考查铝及其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要学会在化学计算中如何灵活运用巧解法,提高学生
14、的学习效率。 将氯化钠、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 ) A KSCN B BaCl2 C NaOH D HCl 答案: C 试题分析: 氯化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无现象、氯化锌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氯化亚铁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观察到沉淀颜色依次为白色 灰绿色 红褐色、氯化铁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氯化镁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
15、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 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 B酚和醇都含有羟基,但其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 D Na2SO3、 Na2O2、 CaO、苯酚久置于空气中,颜色均有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接所得到的化合物叫酚,若羟基不是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接,则此化合物应属于醇类,所以 A
16、、 C两个选项都是错误的;酚和醇虽然都含有羟基,但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烃基不同,由于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因而酚和醇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故 B选项是正确的;苯酚久置于空气中,因被氧气氧化,颜色变为粉红色, Na2SO3、 CaO 久置于空气中,最终依次变为 Na2SO4、 CaCO3,但颜色仍然为白色,与原来颜色一样, Na2O2最终变为 Na2CO3,颜色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所以 D 选项也是错误的,因此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醇、酚结构以及性质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 考查学生对醇和酚结构以及性质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考查学生灵
17、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某学生用 2 mL 1 mol L-1CuSO4溶液和 4 mL 0.5 mol L-1 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 40%的甲醛溶液 0.5 mL,加热到沸腾,未见砖红色沉淀产生,主要原因是 ( ) A甲醛的量太少 B CuSO4的量太少 C NaOH的量太少 D加热时间太短 答案: C 试题分析:醛基与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2反应时,以上 2种情况溶液须呈碱性,否则实验不成功。本题中 NaOH 溶液不足,故无理想现象发生,因此答案:选 C。 考点:考查醛基检验实验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鲁科版 高中化学 选修 2.1 研究 物质 性质 基本 方法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