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四县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pH相同的 CH3COONa、 NaHCO3、 三份溶液中的 c(Na ): B 0.1mol 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 NaHA溶液中: c(Na+)=2c(A2-) c(HA-) c(H2A) C图中 pH 7时: c(Na ) c(CH3COO-) c(OH-) c(H ) D图中 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OH-) c(H ) c(CH3COO-)2c(CH3COOH)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越弱越水 解的规律,酸性由强到弱的顺
2、序为:CH3COOHH2CO3C6H5OH,则水解程度由强到弱为:C6H5ONaNaHCO3CH3COONa,若 pH相同,三份溶液的 c(Na+)为: ,错误;B、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0.1mol 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 NaHA溶液中: c(Na+)=c(A2-)c(HA-) c(H2A),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 pH=7时: c(Na )=c(CH3COO-) c(OH-)c(H ),错误; D、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OH )+c(CH3COO )=c(Na+)+c(H+),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c(Na+)=2c(CH3COO )+2c(CH3COOH)带入电荷守恒关系式,可得:c(O
3、H-) c(H ) c(CH3COO-) 2c(CH3COOH),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盐类水解规律、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应用。 常温下,将甲酸与 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 pH=7,则此溶液中( ) A c( HCOO-) c( Na+) B c( HCOO-) c( Na+) C c( HCOO-) = c( Na+) D无法确定 c( HCOO-)与 c( Na+)的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 反应后溶液中含有 Na+、 HCOO、 H+、 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c(HCOO )+c(OH ),因为 pH=7,所以 c(H+)=c(OH ),带入电荷守恒
4、关系式可得: c(Na+)=c(HCOO ),故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考查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关系。 在 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平衡: CH3COOH CH3COO-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中和此溶液所需的 0.1mol/LNaOH溶液的体积增大 B加入固体碳酸钠,平衡正向移动, c(CH3COOH)减小 C加入固体醋酸钠,平衡逆向移动, c(H+)、 c(CH3COO-)均减小 D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由 CH3COOH电离出来的 n(H+)增大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加水稀释, CH3COOH的物质的量不变,中和此溶液所需的0.1mol/LNa
5、OH溶液的体积不变,错误; B、加入固体碳酸钠,消耗 H+,使平衡向右移动, c(CH3COOH)减小,正确; C、加入固体醋酸钠, c(CH3COO-)增大,错误; D、加水稀释,促进 CH3COOH的电离,由 CH3COOH电离出来的 n(H+)增大,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往含 I-和 Cl-的稀溶液中滴入 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溶液中 c(I-)/c(Cl-)的比值为 ( ) A (V2-V1)/V1 B V1/V2 C V1/(V2-V1) D V2/V1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AgI的 Ksp小于 AgC
6、l的 Ksp,所以首先 I与 Ag+反应生成 AgI, I+Ag+=AgI,n(I )=c(AgNO3)V1,然后与 Cl反应, Cl +Ag+=AgCl, n(Cl )=c(AgNO3) (V2- V1),所以原溶液中 c(I )/c(Cl )的比值为 V1/(V2-V1),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及其计算。 已知 25 、 101kPa下,如图所示,石墨的燃烧热为 393 5kJ/mol,金刚石的燃烧热为 395 0kJ/mol 。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C( s、石墨) C( s、金刚石) H 1 5kJ/mol C H1 H2 D如果使用催化剂
7、, H1和 H2都变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根据图中曲线可知,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错误;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所以 H=395 0kJ mol 1-393 5kJ mol 1= 1 5kJ mol 1,正确; C、根据图中曲线可知 H1的绝对值 H2,错误; D、使用催化剂不影响 H,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稳定性、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判断。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c( )最大的是( ) A NH4HCO3 B NH4NO3 C (NH4)2CO3 D NH4HSO4 答案: C 试题分析: 1mol (NH4)2
8、CO3含 2mol NH4+,其它选项中 1mol铵盐只含 1mol NH4+,故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中, c(NH4+)最大的是 (NH4)2CO3,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浓度比较。 温度压强一定,在催化剂铁触媒作用下,向一密闭容器充入 N2、 H2和 NH3 。若起始时 n(N2)=x mol、 n(H2)=y mol、 n(NH3)=z mol (x、 y、 z均不为 0 ),平衡时n(N2)=0.1mol、 n(H2)=0.3mol、 n(NH3)=0.08mol。下列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 N2、 H2的转化率不相等 B平衡时, H2与 NH3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3:2
9、C x : y =1:3 D x的 取值范围为 0 x 0.14 答案: A 试题分析:平衡时 N2、 H2物质的量之比为 1:3,根据化学方程式: N2+3H2 2NH3,转化的 N2、 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所以起始时 N2、 H2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 1:3, C项正确;转化率等于转化的量除以起始量,则 N2、 H2的转化率相等, A项错误;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N2与 NH3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3:2, B项正确;起始时,只加入 NH3, N2的量为 0,若只加入 N2、 H2, N2为 0.14mol,实际加入了 N2、H2和 NH3 ,所以 x的取值范围为 0
10、x 0.14, 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转化率的判断、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可逆反应的相关计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O2、 SO2、 BF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 8e-稳定结构 B P4和 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 109o28 C NaCl晶体中与每个 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 Na+共有 12个 D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NO2、 SO2、 BF3分子中 N、 S、 B最外层电子都不满足 8e稳定结构,错误; B、 P4的键角为 60o,错误; C、根据 NaCl晶体的结构可知与每个 Na+距离相等且最近
11、的 Na+共有 12个,正确; D、石墨为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其硬度很小,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分子的稳定结构、键角、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1911年前后,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 粒子轰击极簿的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下列图中,黑点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 cd和 ef表示经过 金原子核附近的 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如果 粒子正撞原子核会反弹,如果 粒子撞到原子核的边缘会转向,如果 粒子没有撞到原子核会直接通过,符合这些现象的为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卢瑟福的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25 时,将稀氨水逐
12、滴滴加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 pH 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c( NH-4+) =c( SO42-) B c( NH-4+) c( SO42-) C c( NH-4+) c( SO42-) D c( NH-4+) c( SO42-) c( H-+) =c( NH4 ) 答案: B 试题分析:反应后溶液中含有 NH4+、 SO42、 H+、 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4+)+C(H+)=2c(SO42 )+c(OH ),因为 pH=7,所以 c(H+)=c(OH ),带入电荷守恒关系式可得: c(NH4+)=2c(SO42 ),故 c(NH4+)c(SO42 ), B项正确。 考点
13、:本题考查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关系。 经检验, “毒豆芽 ”中含有一种动物用药恩诺沙星,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恩诺沙星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溶于水,微溶于甲醇,可溶于酸和碱 B分子式为 C19H22FN3O3 C该物质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硝化、缩聚反应 D该物质的一氯代物共有 9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于分子内含有羧基,故可与碱反应后溶解,同时分子内含有叔胺结构,故可与酸反应后溶解,有机物含 C原子越多,溶解性越差,所以不溶于水,微溶于甲醇,正确 ; B、根据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 C19H22FN3O3,正确; C、该分子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及硝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14、错误; D、左侧含氮杂环可形成 2种一氯代物,其左侧支链可形成 2种一氯代物;右侧含氮杂环中的碳碳双键上可形成 1种一氯代物,其下的三元环可形成 2种一种一氯代物;中间的苯环上可得上、下各一种一氯代物,所以该物质的一氯代物共有 (2+2+1+2+2)=9 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分子式、同分异构体。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硫酸与氢氧化钡 中和: H+ + OH- = H2O B碳酸氢钠的水解: HCO3-+ H2O H3O+ CO32- C碳酸钠的水解: CO32-+2H2O H2O+ CO2+2OH-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15、 + 3NH3 H2O = Al(OH)3+ 3 NH4+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错误; B、碳酸氢钠水解生成 H2CO3和 OH,错误; C、 CO32分步水解,错误; D、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离子方程式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下列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 5个吸收峰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的数目等于氢原子位置的种类, A项分子含有 2种位置的 H原子,错误; B 项分子 5种位置的 H原子,正确; C项分子中含有四种位置的 H原子,错误; D项分子含有四
16、种位置的 H原子,错误 。 考点:本题考查核磁共振氢谱的含义、有机物的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有机物含有 C、 H、 O、 N四种元素,其球棍模型为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为 3-甲基 -2-乙基己烷 C七叶内酯( )和东莨菪 内酯( )都是某些中草药中的成分,它们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D S-诱抗素的结构简式为:,则 1 mol S-诱抗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3 mol NaOH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 C原子形成 4个共价键, H原子形成 1个共价键, O原子形成 2个共价键, N原子形成 3个共价键可得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17、,正确; B、按系统命名法,该化合物的名称为: 3,4-二甲基庚烷,错误; C、七叶内酯的分子式为 C9H6O4,东莨菪内酯的分子式为C10H8O4,二者不互为同系物,错误; D、 S-诱抗素分子含有 2个羧基,所以 1 mol S-诱抗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 2 mol NaOH,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命名、同系物的判断、有机物的性质。 乙醇分子结构中各种化学键如下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键的说明不正确的为 A和乙酸共热时,断裂 键 B和金属钠反应时,键 断裂 C和 P2O5共热时,键 断裂 D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 断裂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和乙酸共
18、热时,乙醇失去羟基中的 H原子,断裂 键,正确; B、和金属钠反应时,羟基失去 H,键 断裂,正确; C、乙醇和 P2O5共热时,发生消去反应,键 断裂,生成乙烯,正确; D、乙醇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键 断裂,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乙醇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时化学键的变化。 下 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B石油蒸馏 C实验室制硝基苯 D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CO2中含有 HCl,无法证明碳酸酸性大于苯酚,错误; B、石油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处,错误; C、苯与硝酸制取硝基苯的温 度为 55 至 60
19、 ,采用水浴加热,正确; D、乙酸与乙醇制取乙酸乙酯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反应基本装置、石油蒸馏装置。 有 A、 B两种烃,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 A和 B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不可能是同系物 B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二者最简式相同 D各 1mol的 A和 B分别燃烧生成 CO2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烃只含 C、 H两种元素,如果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所以二者最简式相同,故 C项正确;如果二者的结构相似,可能为同系物,故 A项错误; 这两种烃的碳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所以 B项、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烃组成的判断、同
20、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某地高速公路上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 15 t苯泄入路边 300 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苯有毒,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有人提出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 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污染空气,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苯难溶于水,错误; B、苯的沸点较低易挥发,易燃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省 聊城市 四县六校高二 下学 期期 联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