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
《2011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前世界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指:温室效应、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B白色污染就是指白色的垃圾产生的污染 C纯碱、小苏打均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但必须控制其含量 D不慎误食 BaCl2,可服用稀 H2SO4解毒 答案: C 三大环境问题指: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空洞,故 A错;白色污染通常指塑料及塑料制品的污染,故 B错;误食氯化钡可以用硫酸钠解毒 , 但不能用稀 H2SO4。用硫酸钠的原理就是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硫酸钡难溶 ,那就可以被直接排出体外了 ,钡离子也就出去了,故 D错。纯碱、小苏打均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2、因为它们受热后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以使食物发泡,蓬松,但必须控制其含量,故 C正确。 将铝制品与铁棒作电极,以 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通电后在铝制品与电解液的接触面上逐渐形成一层 Al(OH)3薄膜,薄膜的某些部位存在着小孔,电解液从小孔通过并产生热量,使氢氧化铝分解,从而在铝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氧化膜 .对于这一电解过程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铝是阳极,铁是阴极 B使用 NaHCO3溶液作为电解液,能减缓阴极区的 pH增大 C电解液必须保持 pH的相当稳定 D该电解过程中阳极反应式是: Al-3e-=Al3+ 答案: D 已知 298k时, Mg(OH)2的溶度积常数为 KSP=
3、5.610-12,取适量的 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 pH=1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 C(H+)=1.010-13 mol/L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OH-)=1.010-13 mol/L C所加烧碱溶液的 pH=13.0 D所得溶液中 C(Mg2+)=5.610-10 mol/L 答案: C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 1 mol Na2O2与足量 SO2反应,转移电子 1 mol B用食醋溶解水垢中的碳酸钙,可用离子反应式表示为: 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 C实验室制
4、SO2气体,可用 Na2SO3溶液与稀 H2SO4反应 D Cu和浓 HNO3反应可写成: Cu+4HNO3(浓 )=Cu2+2NO +2NO+2H2O 答案: B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 500 ),发生 H2S+O2SO2+ H2O,反应后容器内一定增大的数值是 A气体的质量 B气体的密度 C压强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 D 关于阿佛加德罗常数 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 mol金刚石中含有 2NA个 CC 键 B 1 mol Na2O2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 2NA个 C标况下, 22.4L SO3、 H2O2、 O2均含有 NA个分子 D含 2 mol H2SO4的浓 H2SO4
5、与足量铜加热下反应,转移电子 2NA个 答案: A 实验题 ( 16分)下列是实验室制取 Cl2并以 Cl2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实验: ( 1) A为氯气发生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2)实验开始先点燃 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 K,让 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 D处的酒精灯 .Cl2通入 C瓶后进入 D, D装置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O2和 HCl(气 ),试写出 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装置 C的作 用是 _. ( 3) E处石蕊试液的现象是 _,其原因是 _. ( 4)若将 E处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反应过程的现象是 _.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无白色沉淀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江西省 师大附中 第三次 模拟考试 理综 化学 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