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部分.doc
《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部分.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选择题 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 ( ) A机械能不守恒,则其运动状态一定变化 B所受的合外力恒定不变,它一定是做直线运动 C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它的动能一定变化 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答案: D 一对平行金属板长为 L,两板间距为 d,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的电子从平行板右侧以速度 v0沿两板的中线不断进入平行板之间,两板间所加交变电压uAB如图所示,交变电压的周期 T ,已知所有电子都能穿过平行板,且最大偏距的粒子刚好从极板的边缘飞出,不计重力作用,则 ( ) A所有电子都从右侧的同一点离开电场 B所有电子
2、离开电场时速度都是 v0 C t 0时刻进入电场的电子,离开电场时动能最大 D t 时刻进入电场的电子,在两板间运动时最大侧位移为 答案: BD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 O 点正上方不同高度的 A、 B两点分别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两球均落在同一点 C上,则两小球 ( ) A. 落地的速度大小可能相等 B. 落地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C. 落地的速度大小不可能相等 D. 落地的速度方向不可能相同 答案: AD 某同学自制变压器,在做副线圈时,将外表涂有绝缘层的导线对折后并在一起在铁芯绕 n2圈,导线的两个端头为 a、 b,从导线对折的中点引出了一个 c接头,连线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线圈电阻不计 )
3、已知原线圈匝数为 n1,原线圈的输入电压为 u1 U0sint,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K 打到 b时, V表读数为 B K 打到 b时, R中电流为零 C K 打到 c时, V表读数为 D K 打到 c时, R的电功率为 答案: BCD 一颗科学资源探测卫星的圆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运动周期为 T 1.5h,某时刻卫星经过赤道上 A城市上空已知:地球自转周期 T0(24h),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根据上述条件 ( ) A可以计算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圆轨道半径 B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 C可以计算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可以断定,再经过 12h卫星第二次到达 A城市上空
4、 答案: AB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 R的均匀带正电圆环水平放置,环心为 O 点,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从 O 点正上方 h高的 A点静止释放,并穿过带电环,关于小球从 A到关于 O 的对称点 A过程加速度 (a)、重力势能 (EpG)、机械能 (E)、电势能 (Ep 电 )随位置变化的图象一定错误的是 (取 O 点为坐标原点且重力势能为零,向下为正方向,无限远电势为零 )( ) 答案: D 有两个电源 1和 2,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为 E1、 r1和 E2、 r2,阻值 R相同的两个电阻分别接到两电源两端时,电阻 R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 P1、 P2,则 ( ) A若 E1 E2, r1 r2,不
5、论 R大小如何,一定是 P1 P2 B若 E1 E2, r1 r2,不论 R大小如何,一定是 P1 P2 C若 E1 E2, r1 r2,不论 R大小如何,不可能 P1 P2 D若 E1 kE2, r1 kr2(k1),不论 R大小如何,一定是 P1 P2 答案: A 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在一块半导体基板上阵列了 10万金属颗粒,传感器阵列的每一点是一个金属电极,充当电容器的一极,其外面是绝缘的表面手指贴在其上与其构成了电容器的另一极,由于手指指纹深浅不同,嵴和峪与半导体电容感应颗粒形成的电容值大小不同,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对电容感应颗粒预先充电到某一参考电压,然后对每个电容的放电电流进行测量,设备
6、将采集到不同的数值汇总,也就完成了指纹的采集,则 ( ) A指纹的嵴处与半导体基板上对应的金属颗粒距离近,电容小 B指纹的峪处与半导体基板上对应的金属颗粒距离远,电容小 C对每个电容感应颗粒都充电至某一参考电压时,在手 指靠近时,各金属电极电量减小 D对每个电容感应颗粒都充电至某一参考电压时,在手指远离时,各金属电极均处于充电状态 答案: B 一个质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 D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答案: C 实验题 测量一未知电阻的阻值
7、 (1) 某同学首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的大小,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 10挡,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电阻两端,发现指针读数如图所示,则所测阻值为_. (2) 接着该同学计划用 VA法准确测量电阻的阻值,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8V直流电源;电压表 (0 10V,内阻约 20k);电流表 (0 50mA,内阻约 10);滑动变阻器 (0 20, 1A);开关和导线 请根据实验要求和提供的器材,参考下面未完全连接好的实物电路在下面虚线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完成下面实物电路未连接的导线 (3) 在上述 (2)的实验中,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皆没有读数, 该同学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
8、他的操作如下:选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在:电源正负极间;变阻器电阻丝的两端;电流表 “-”接线柱和电压表 “ ”接线柱之间,结果多用电表的指针均发生偏转,则可能是连接 _之间的导线发生了断路 (4) 实验中移动变阻器滑动头,记下多组电流表、电压表读数 (U, I),然后在坐标纸上作出 UI图线,图线的 _大小表示待测电阻阻值在这个实验中,测量值 _真实值 (填 “ ”“ ”或 “ ”) 答案: (1) 200 (2) 如图 所示 (3) 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 (4) 斜率 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在气垫导轨上放置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滑块的一端与轻弹簧贴近
9、,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将一光电门 P固定在气垫导轨底座上适当位置 (如图甲 ),使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滑块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然后静止释放,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可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可计算出滑块离开弹簧后的速度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 d; 在气垫导轨上通过滑块将弹簧压缩 x1,滑块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的挡光时间 t1; 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v和动能 mv2; 增大弹簧压缩量为 x2、 x3、 重复实验步骤 ,记录并计算相应的滑块动能 mv2,如下表所示: 弹簧压缩量 x(cm) 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江苏省 南京市 金陵 中学 高三第 四次 模拟考试 理综 物理 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