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700.4-2012 《±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第4 部分:直流系统极控设备》及编制说明.pdf
《Q GDW 700.4-2012 《±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第4 部分:直流系统极控设备》及编制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700.4-2012 《±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第4 部分:直流系统极控设备》及编制说明.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40 K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700.42012 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 第 4 部分:直流系统极控设备 Control and protection equipment of 800 kV ultra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U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Part 4: HVDC pole control equipment 2012-08-10发布 2012-08-1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GDW Q/GDW 700.4 2012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技术要求 2 5 试验方法11 6 检验规则 13 7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14 8 包装、运输、贮存 16 9 供货的成套性 16 10 质量 保 证 16 编制说明 17 Q/GDW 700.4 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根据国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和成套直流控制保护设备设计制造的需要,以及 2011 年国家电 网公司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任务的要求,特制定标准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 。 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系列标准分为 6个部分: 第 1 部分:总则;
3、第 2 部分:运行人员控制系统; 第 3 部分:交直流系统站控设备; 第 4 部分:直流系统极控设备; 第 5 部分:直流系统保护设备; 第 6 部分:换流站辅助二次设备。 本标准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系列标准的第 4 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部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昌智能电网装备试验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曹森、王永平、石岩、王明新、赵大平、吕鹏飞、李志勇、于飞、吴彦维。 Q/GDW 700.4 2
4、012 1 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 第 4部分:直流系统极控设备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控制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 装、运输、贮存、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供货的成套性及质量保证等。 本部分适用于采用每极两个 12脉动换流器单元串联结构的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控 制(包括双极、极、换流器控制)设备(以下简称设备)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5、T 288720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7261200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9361201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12872000 电 气继 电 器 第 21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 试验 第 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 13498 高压直流输电术语 GB/T 137302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 14598.162002
6、 电 气继 电 器 第 25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 GB 14598.27200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 27 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 17
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20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 试验 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DL/T 10872008 8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二次设备抗扰度要求 国家电网生技(2005)50 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国家电网生(2011)961 号
8、 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直流换流站单、双极强迫停运二十一项反事故 措施 Q/GDW 700.4 2012 2 3 术语和定义 GB/T 13498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技术要求 4.1 环境 条 件 4.1.1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a) 环境温度: 10 +55 ; b) 大气压力:80 kPa110 kPa; c) 相对湿度:5%95%(设备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 4.1.2 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a) 环境温度:15 35 ; b)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c) 相对湿度:45%75%。 4.1.3 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a) 环境温度:20 5 ; b)
9、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c) 相对湿度:45%75%。 4.1.4 使用环境的其它要求 4.1.4.1 使用环境不应有超过本标准规定的振动和冲击。 4.1.4.2 使用环境不应有腐蚀、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介质,对于使用环境内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介 质、设备应有防爆措施。 4.1.4.3 户内设备的使用环境应有防御雨、雪、风、沙的设施。 4.1.4.4 场地安全要求应符合 GB/T 93612011中 B 类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 GB/T 28872011 中 4.4 的规定。 4.2 运输、贮存极限环境温度 设备的运输、贮存极限环境温度为 25 和+70 。在运输、贮存和安装
10、条件下,不施加激励量的 设备应能耐受此范围内的温度而不出现不可逆变化的损坏。 注:对于不能耐受此条件的设备,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 4.3 电源 4.3.1 交 流 电源 a) 额定电压:220 V,允许偏差 15%+15%; b) 频率:50 Hz,允许偏差1 Hz; c) 波形:正弦,畸变因数不大于 5%。 4.3.2 直 流 电源 a) 额定电压:220 V、110 V,允许偏差 20%+15%; b) 纹波系数:不大于 5%。 4.4 设备 的 功能 4.4.1 配 置 要求 4.4.1.1 设备分层应满足 GB/T 13498对直流控制系统的分层配置的原则,功能上分为:双极控制层、 极
11、控制层、换流器控制层。应根据各特高压直流工程的不同特点来合理的规划直流控制系统的物理装置 分层结构。设备应配置独立的控制主机和分布式 I/O 设备,以实现极控制层和换流器控制层的功能。双 极控制层的部分功能可以集成在极控系统中实现,也可以在直流站控主机内实现。 Q/GDW 700.4 2012 3 4.4.1.2 设备应完成直流换流站所要求的直流控制功能。 4.4.1.3 所采用的网络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网络通信规约应采用标准的通用协议。网络的抗干扰能 力、传输速率及传输距离应满足现场运行环境及控制性能的要求。 4.4.1.4 设备采用双重化冗余配置,两套设备互为主备。 4.4.1.5 分布式
12、 I/O 宜采用模块化结构,易维护和更换,任何一个模块故障不应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 工作。 4.4.1.6 设备宜配置内部故障录波功能。 4.4.1.7 设备内部电源应采用双重化,任一局部电源的失去不应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应保证各电源 具有足够的容量和良好的抗干扰性。 4.4.1.8 设备应具备双极异向传输阻冰功能。在一次设备条件允许时,应具备两个 12 脉动换流器并联 运行的融冰功能。 4.4.1.9 相关设计应符合国家电网生技(2005) 50 号文件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和国家电网生(2011)961 号文件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直流换流站单、双极强迫停运二十一项反事故措 施的要
13、求。 4.4.2 控 制 功能 4.4.2.1 基 本 功能 直流控制系统是整个换流站控制系统的核心,直流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将直接决定直流系统的各种 响应特性以及功率/电流稳定性。正常工况下,有两种控制策略可供选择: a) 控制策略一: 直流控制系统的两侧快速闭环控制策略为整流侧控制直流电流恒定;逆变侧处于修正的定关断 角控制,修正的定关断角控制使得逆变侧的静态 U d /I d 曲线在正常的稳态工作点附近具有正斜率, 正常的稳态工作点的关断角为给定值。 与快速控制相配合的换流变压器分接开关控制策略为:正常工况下,整流侧换流变压器分接开 关控制维持触发角在一定范围内,逆变侧换流变压器分接开关控
14、制直流电压为给定值。 b) 控制策略二: 直流控制系统的两侧快速闭环控制策略为整流侧控制直流电流恒定;逆变侧处于定直流电压控 制。与快速控制相配合的换流变压器分接开关控制策略为:正常工况下,整流侧换流变压器分接开 关控制维持触发角在一定范围内,逆变侧换流变压器分接开关控制换流变压器阀侧空载直流电压 Udi0 或关断角为给定值。 在交流电压异常的情况下,逆变侧可能获得电流控制权。此时,整流侧运行在最小触发角控制, 逆变侧的闭环电流调节器控制电流。直流控制系统应具备电流裕度补偿功能,以便在电流控制转移 到逆变侧时,补偿与电流裕度相等的电流下降。自动补偿应在 0.5 s 内完成对电流下降的补偿。 4
15、.4.2.2 双极控制功能 4.4.2.2.1 无功附加控制功能 可根据系统要求提供如下无功附加控制功能,以优化系统的性能: a) 换流器无功控制,通过增大触发角/关断角来增大换流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使得换流站与系统交 换的无功功率控制在要求范围以内; b) 通过在投/切滤波器组时瞬间增大/减小关断角,使得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变化率减小到技术规 范要求的范围以内。 4.4.2.2.2 安全稳定控制 安全稳定控制是直流系统的附加控制功能。当交流系统受到干扰时,稳定控制功能通过调节直流系 统的传输功率使之尽快恢复稳定运行。稳定控制功能包括功率提升、功率回降、频率限制、双频调制和 阻尼次同步振荡等。 Q
16、/GDW 700.4 2012 4 由于逆变侧的功率控制器不起作用,极控系统通过站间通讯将逆变侧生成的稳定调制量送到整流 侧,并与整流侧产生的调制量相加形成最终的稳定控制参考值。当站间通讯故障时,逆变侧的稳定控制 功能不再有效。 4.4.2.2.3 功率反转控制 运行人员可手动在正向/反向功率方向之间转换。无论是单极运行还是双极运行,无论是处于功率控 制还是处于电流控制,也不论是单极还是双极处于降压运行状态,都允许启动功率反转顺序控制。 依据以下顺序进行功率反转: a) 运行人员输入新的功率方向; b) 运行人员输入新的功率指令和升降速度; c) 极控系统自动将电流下降至最小电流; d) 直流
17、闭锁;等待一定时间后(依据具体工程阀的情况确定) ,直流电压反向解锁; e) 直流电压反转到反向额定值后,按指定变化速率升电流,使电流或功率升到定值。 运行人员可随时停止以上功率反转顺序。如果在功率的升降过程中发出终止指令,功率的定值应停 留在实际功率的数值上;如果在电压反转的过程中发出终止指令,反转顺序应继续执行,直到功率方向 反转后,停止在最小功率等级。 4.4.2.3 极控制功能 4.4.2.3.1 极功率/电流控制 直流极功率/电流控制的的主要目标是: a) 接收来自运行人员的功率/电流指令、功率/电流升降速度,以及来自附加控制的调制信号; b) 根据当前的直流电压计算得到电流指令;
18、c) 在交流和直流扰动下仍保持直流输送功率或直流电流恒定,并保持直流系统的稳定性。 极功率/电流控制系统控制直流系统运行在以下两种基本控制模式: a) 定功率控制: 定功率控制是极控的主要控制模式。在这种运行模式下,控制系统控制直流功率为运行人员设 定值或预先设定的功率曲线值。在定功率控制下,为了保持功率恒定,通过对直流电流的相应调整 来补偿直流电压的波动。定功率控制应具有两种运行控制方式: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由运行人员设定希望的功率定值及功率升降速率。 自动功率控制时,功率定值及功率变化率可以按预先编好的日(或周或月)直流传输功率曲线 而自动变化。 b) 定电流控制: 定电流控制是
19、由运行人员设定希望的电流定值以及电流升降速率。在这一控制模式下,直流极 控应把直流电流指令保持在整定值上。当执行电流改变指令时,直流电流应当线性地以运行人员设 定的电流升降速率变化至预定的电流定值。当控制模式由定功率控制变为定电流控制或相反时,模 式转换应该是平滑的,不应引起直流功率波动。设备应具有最小电流限制功能。 4.4.2.3.2 过负荷控制 过负荷限制应在当前环境温度条件下,考虑备用冷却设备是否可用,以及晶闸管当前结温,计算得 到直流系统的过负荷能力对极功率/电流控制输出的电流指令进行限幅。 使得一次回路在各种工况下的全 部过负荷能力都被充分利用,而不会因为设备过应力而发生不希望的停运
20、。 过负荷限制应当包括以下各种限制条件所引起的限幅: a) 短时过负荷限制; b) 长期过负荷限制; c) 晶闸管结温限幅。 4.4.2.3.3 直流全压/降压运行控制 Q/GDW 700.4 2012 5 直流输电系统的各极都应能运行在极降压运行方式下,以便在直流线路绝缘子受到污秽,不能经受 全压的情况下,该极还能继续运行。 若单极按完整方式运行时(即两个换流单元同时运行时) ,单极两换流单元应保持降压水平的一致。 直流降压的定值应在额定直流电压的 100%到 70%可调。 单换流单元运行时,不考虑降压运行方式。 分接头控制调整换流变分接头的结果,应使换流单元分接头达到与降压运行相对应的最小
21、值。 应采用以下方法使直流降压运行: a) 该极不带电情况下的手动方式; b) 该极带电情况下的手动方式。应当配备一种从全压运行平稳地转换成降压运行的功能。在此运 行方式转换期间,通过同时调整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尽可能减小对输送的直流功率的扰动; c) 在该极带电又无通信的情况下在直流电压控制端的手动方式; d) 由直流线路故障恢复顺序的自动起动。 应采用以下方法使直流恢复全压运行: a) 该极不带电情况下的手动方式; b) 在该极带电又无通信情况下在直流电压控制端的手动方式; c) 该极带电情况下的手动方式。应当配备一种从降压运行平稳地转换到额定电压运行的功能。在 此运行方式转换期间,通过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W 700.4 2012 177 800 kV 高压 直流 输电 控制 保护 设备 部分 系统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32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