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25843-2010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导则.pdf
《GBZ 25843-2010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25843-2010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导则.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4001K 45 圆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2584320 1 0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导则Specifications for control and protection equipment of800 kV 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2010一1223发布 201 1-05一01实施丰瞀嬲紫瓣警糍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Z258432010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控制与保护设备5控制与保护设备的工厂试验6特高压换流站二次系统设计
2、参考文献目次工,22怕毖刖 吾GBZ 2584320 1 0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按GBT 112009给定的规则起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4)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南电力设计院、许昌继电器研究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黎小林、张望、郭宏光、叶周、张爱玲、李海英、黄利军、姚致清、赵曼勇、石岩、王明新、张巧玲、李岩、傅闯、李志勇。1范围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
3、备技术导则GBZ258432010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控制保护设备在科研、设计、制造、试验和换流站二次回路设计等方面的基本准则,供有关部门共同遵守,也可供施工及运行部门参考。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800kv电压等级以下采用每极两个12脉动换流器串联结构的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3498高压直流输电术语GBT13729远动终端设备G
4、BT13730一2002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GBT142852。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598300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GBT15145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223901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l部分:运行人员控制系统GBT223902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2部分:交直流系统站控设备GBT223903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3部分:直流系统极控设备GBT223904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4部分:直流系统保护设备GBT223905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5部分:直流线路故障定
5、位装置GBT223906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6部分:换流站暂态故障录波装置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l网络访问DLT66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DLT670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719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DLT1087土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二次设备抗扰度要求DLT51362001火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
6、规程IEEE8023信息技术标准系统间的远方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3部分: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standard for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 exchangebetween systemsLocalandmetropolitan areanetworksSpecificrequirementsPart3:Carrier 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GBZ 2584320 1 0method and ph
7、ysicallaye)IEEE 10031信息技术 可移植的操作系统接口(P0sIx) 第1卷:基本定义(Informationtechn0109y 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POSIX)一Volume 1:Base definitions)3术语和定义GBT 1349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控制与保护设备41 总则411一般要求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每极两个12脉动换流器串联的主回路结构、具备巨大的功率输送能力、存在多达数十种可能的双极和单极运行方式,对控制保护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的体
8、系结构、功能配置和总体性能应与工程的主回路结构和运行方式相适应,保证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满足系统可用率的要求。412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设备应采用可靠的冗余结构,确保任何的单一元件故障不会引起设备的不正确动作。冗余控制保护的任意一重设备因故障或其他原因退出运行及检修时,不应影响整个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设备应具备全面的自诊断功能,自诊断功能应覆盖设备的主机、电源、测量回路,输人输出回路,通信回路等所有硬件和软件模块、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使故障定位到最小可更换单元。控制保护设备的机箱、机柜、以及电缆屏蔽层均应可靠接地。控制保护设备各子系统之间和不同接地点的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信连接应具有电气隔
9、离措施。应采用纵向加密和横向隔离等措施,阻止外部非法信号和指令的侵入,确保控制保护设备网络的安全,并具备高度的保密性。413电磁兼容要求控制与保护设备应具有完备的、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应满足标准DLT 1087规定的抗扰度要求。控制与保护设备应能但不限于抵御来自诸如以下干扰源的干扰:a) 因换流站内的接地故障引发的流过母线和接地网的异常工频电流;b) 由操作交直流开关场中的隔离刀闸或断路器,包括投切大的容性及感性负荷而产生的,辐射频率高达数十万赫兹的电压及电流瞬变过程;c) 由于阀厅换流单元中的晶闸管元件的开通与关断引起的暂态过程;d) 由与感性负荷相连的触点或继电器开闭所引起的,辐射频率高达兆
10、赫兹范围的电压及电流瞬变过程;e)来自多路传输通信设备及微波通信设备的辐射信号;f)来自用于站内话音通信,发射功率高达5 w的步话机的辐射信号;g)来自换流站控制楼外面的汽车或飞机上的无线电辐射信号,其输出功率高达100 w、工作在特高频(vHF)或超高频(uHF)频带范围;h) 由于电源的投切和电源之间的转换引起的干扰。GBZ258432010414可扩展性要求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设备的软硬件宜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开放式的结构和良好的可扩展性能。42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设备构成和总体结构421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设备构成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由核心控制保护和换流站辅助二次设备两大类设备
11、构成。核心控制保护设备主要包括运行人员控制系统、远动通信系统、交直流站控系统、直流极控系统以及交直流系统保护等。换流站辅助二次设备主要包括站主时钟系统、交直流故障录波设备、能量计费系统、直流线路故障定位装置、接地极引线监视系统等。422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分层结构4221分层配置要求从总体结构上讲,特高压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采用与超高压直流工程相同的分层结构,按照各自的功能,分为远方监控通信层、运行人员控制层、控制保护设备层、现场Io设备层等4层设备。各分层之间以及同一分层的不同设备之间通过标准接口及网络总线相连,构成完整的控制保护系统。4222远方监控通信层设备远方监控通信层设备主要由远动
12、工作站、远动LAN网、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子站、能量计费系统工作站等组成,其作用是将直流系统的运行参数和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的相关信息通过通信通道接人远方监控中心,同时将监控中心的操作指令传送到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4223运行人员控制层设备运行人员控制层设备包括系统服务器、运行人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培训系统、站局域网设备、硬件防火墙和网络打印机等。其功能是对直流输电系统及一次二次设备的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和存储,并为换流站运行人员提供运行监视和控制操作的界面。通过运行人员控制层设备,运行人员完成包括运行监视、控制操作、故障或异常工况处理、控制保护参数调整等在内的全部运行人员控制任务。运行人员
13、控制层设备还应具备全站的顺序事件记录、报警、换流站文档管理、网络同步对时信号的接收和下发、以及运行人员培训等功能。4224控制保护层设备控制保护层设备包括极控、交直流站控、直流系统保护(直流保护、换流变压器保护、交直流滤波器保护)、交流保护(线路保护、母线保护、断路器保护、站用辅助电源的保护)等。与特高压直流系统的主回路结构相对应,控制保护层设备中的极控、直流站控、直流保护、换流变压器保护等,其设备配置和控制保护功能的分配应以12脉动换流器为基本单元,具备双极层、极层以及换流器层等明确的分层结构,各分层一般配置独立的控制和保护设备,以满足每个12脉动换流器和每个直流极运行的相对独立性需要。双极
14、、极和换流器等分层控制保护的设计应使得处于较高层次的设备的功能失效或异常不会对较低层次设备的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较低层次设备的功能失效或异常也不应影响系统中健全设备以及整个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控制保护层中的控制设备和保护设备宜各自独立配置。GBZ 2584320 1 04225现场Io层设备现场IO层设备主要由分布式I0单元(测控装置)构成。作为控制保护层设备与交直流一次系统和换流站辅助系统的接口,现场I0层设备完成对一次设备状态和系统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顺序事件记录、信息上传、控制命令的输出以及就地连锁控制等功能。423控制与保护设备的冗余结构4231控制设备的冗余结构控制保护设备层中的控制
15、设备一般采用双重化冗余,由两套功能完全相同且相互独立的控制设备和切换与跟随逻辑构成。运行过程中其中的一套设备作为运行系统控制直流系统的运行,另外一套作为热备用系统跟随运行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控制输出。当运行系统通过自诊断检测出自身故障时,系统自动地平滑切换至并列的热备用系统运行。运行系统的选择和切换也应能够手动进行。备用系统退出检修时,不应对运行系统和整个直流系统的运行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远方监控通信层和运行人员控制层设备的冗余分别在43和44中规定。4232直流系统保护设备的冗余结构直流系统保护设备可以采用双重化冗余也可采用三重化冗余。冗余结构中的每一重保护设备均应具备自己独立的测量回路、电源回
16、路、输入输出回路和网络接口等,构成完整的冗余系统。冗余保护设备之间不切换,完全并列运行。冗余设计应保证直流系统保护设备既可防止误动又可防止拒动。冗余系统中任意一重保护设备的退出和检修,不应对其他各重保护和直流系统的运行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4233辅助设备的冗余结构辅助二次设备的冗余结构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424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接口和通信4241一般要求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接口和通信包括换流站与远方监控中心的通信、换流站的内部接口和通信以及站间通信等。所有的接口和通信均应采用标准的接口和规约,其中的网络通信可参照DLT 860和IEEE 8023中的相关规定。4242换流站与远方
17、监控中心通信换流站与远方监控中心的通信包括远动工作站与远方监控中心的通信、保护及故障录波系统信息管理子站和计费系统与调度中心的通信等。其中远动工作站与远方监控中心的通信采用数据网通信和点对点通信(专线通信)两种方式,以数据网通信方式作为主方式,点对点通信作为备用方式。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子站和计费系统与调度中心之间一般仅配置数据网通信。4。243站内通信和接口42431 分层控制保护系统之间的通信和接口远方监控通信层设备、运行人员控制层设备与控制保护层设备之间采用站级局域网(站LAN网)GBZ258432010通信。无论采用单重化或多重化结构,远方监控通信层、运行人员控制层和控制保护层的每个单重
18、设备均应配置两路网络接口分别与双重化的站LAN网连接。控制保护层设备与现场IO层设备之间采用标准现场总线通信。交流保护装置、故障录波终端设备与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子站之间采用局域网通信。交流保护和故障录波终端设备宜各自单独组网,分别接入单重化配置的故障录波信息子站。计费表计与计费工作站之间采用单重化配置的局域网通信,单独组网。42432控制保护设备与其测量系统之间的通信交直流站控、双极控制、极控制、12脉动换流器控制和直流保护等控制保护设备的主机,与各自的测量系统之间应具备标准的数字通信接口,以便测量系统将采集到的交直流场开关量和模拟量信息上传到控制保护主机。42433冗余控制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
19、信对于交直流站控、双极控制、极控制和12脉动换流器控制等设备,每种设备的双重化控制主机之间应通过标准的网络总线进行通信,以实现热备用系统对运行系统控制状态和控制输出的实时跟随。同时,双重化控制主机之间应具备与切换逻辑的接口,以实现系统切换功能。42434控制保护层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信控制保护层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信包括:极控和站控等不同的控制设备之间、控制与保护设备之间、以及独立的双极层、极层和换流器层的控制保护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信。不同控制设备之间、控制设备与保护设备之间的接口可根据实时性要求同时具备快速和慢速两种通信通道。用于设备之间实时配合的信息可采用高速控制总线或并行硬件接口,一般的状态
20、信息交换可通过站LAN网或现场总线进行。当采用并行接口时,应采取电气隔离措施。双极层、极层和换流器层等独立的控制保护设备之间应采用高速控制总线或实时网络通信,以满足控制保护的实时性要求。42435辅助二次设备、换流站辅助设备与控制保护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信辅助二次设备、换流站辅助设备与控制保护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信,可根据工程要求和具体设备的情况采用网络或串行接口通信。42436控制保护与交直流一次系统的接口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通过现场I0层设备、直流控制保护设备的测量单元以及交流保护装置自身的输入输出回路等实现与交直流一次系统的接口。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与换流阀的接口通过阀底部电子设备实现。直流控制保
21、护设备的模拟量输入回路应包括数字式或模拟式互感器接口,按照工程成套设计要求 的测点位置、互感器的类型和数量配置。接口的抗干扰能力和测量精度应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应保证控制保护与一次设备之间的电气隔离。输入接口应具备抗干扰能力和信号的去抖动功能,正确反映一次设备的状态。输出接口应考虑其初始输出电平的影响,避免初始化期间错误的电平输出对一次回路的误操作。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应按照系统设计的要求,配置与交流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及其他系统控制设备的接口。冗余控制保护的各重设备与交直流一次系统的接口应互相独立。 GBZ 2584320104244换流站站间通信站间通信用于在两侧换流站控制保
22、护设备之间传送控制和保护信息,实现两站控制保护的配合。可分别为站控、极控和直流保护配置独立的站间通信通道。站控设备的站间通信通道按站配置,极层控制和直流保护的通信通道按极配置。换流器层的控制保护之间一般不设独立的站间通信。按站配置和按极配置的站问通信通道均应双重化设计。对于两条以上直流线路共用接地极的情况,相关线路的换流站之间可配置站间通信通道,用于实现多条直流线路运行的协调控制。站间通信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信号传输可靠性的要求,并具备信号残余误码率的信息显示功能。43远方监控通信层设备431配置要求4311一般要求远方监控通信层设备主要包括远动工作站、保护及故障录渡信息子站和能量计费系统工作站等
23、。其中远动工作站双重化冗余配置,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子站和能量计费系统工作站一般为单重化配置。远方监控通信层设备通过远动LAN网、交换机、路由器及网络安全装置等,接入与远方监控中心相连的电力数据网,经通道切换装置、调制解调器等接入点对点远动通道。4312远动工作站远动工作站的硬件可采用UNIX工作站、无盘工作站或嵌入式系统等构成。远动工作站的系统软件可采用uNIx、LINux或其他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应能适应冗余切换的需要,对备用系统的修改和维护应可在线完成,且不应对运行系统产生任何影响。4313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的功能是实现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的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 25843 2010 177 800 kV 高压 直流 输电 控制 保护 设备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