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南省巩义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河南省巩义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河南省巩义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河南省巩义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一名外地客人在本市乘的士时遭劫,载他的 “的哥 ”竟 。昨日,乘客周先生说,他准备将这名 “的哥 ”告上法庭。 代表危地马拉国家队出战 100场的拉米雷斯虽然一度在前腰位置上显示出不俗的盘带和传球功底,但很快便出现体能问题,下半场只能 。 中日之间若以武力衡判未来钓鱼岛之输赢,则两国之间必无赢家。真正的赢家将是 的美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狡猾的美国人 ,待时机成熟便以所谓中立国的身份向交战国家贩卖军火、战略物资、情报等,伺机大发战争横财,使得战后美国的
2、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A袖手旁观隔岸观火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 B袖手旁观作壁上观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 C坐山观虎斗作壁上观袖手旁观隔岸观火 D坐山观虎斗 袖手旁观作壁上观隔岸观火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力。袖手旁观: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作壁上观:壁:壁垒。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也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所以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3、(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 _, _, _,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 _, _, _。 结构全不用钉 以木材天然纹理和 色泽为美 加工工艺精密 简洁而典雅 用榫铆接合得天衣无缝 符合中国 “道法自然 ”的传统审美情趣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前三条横线处于句群的中间位置,所以既要“勾前 ”,又要 “连后 ”,应排 句。因为 句的 “结构全不用钉 ”和 句
4、前半句的 “用榫铆接合 ”正是 “崇尚天然之美 ”的表现( 句是对 的总提),这就做到了 “勾前 ”;而 句后半句的 “接合得天衣天缝 ”产生的效果是 “牢固结实 ”,这就做到了 “连后 ”。后三条横线处于句群的尾部,所以要 “勾前 ”,应排 句。因为 句依次照应了横线前的 “不过多地进行装饰 ”“不过多地渲染技艺 ”“不过多地 雕琢 ”,这就做到了 “勾前 ”。故选 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3分) A 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面对统
5、计数据,专家指出,大家如果都能自觉遵守开车不喝酒的禁令,我国就可能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事故。 C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构成中国绘画、书法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因而塑造了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 D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在 2014年 5月 15日日本首都东京结束的第 52届世乒女子团体赛决赛中以 3: 0横扫东道主日本队,成功卫冕,历史上第 19次捧得考比伦杯。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B项语序不当致使中途易辙, “如果 ”放在 “大家 ”前。 C动宾
6、搭配不当,塑造形象 /形成风格。 D项缺介词,可在 “日本首都东京 ”前加 “于 ”。所以选 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 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 马踏飞燕 ,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 马超龙雀 。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 铜奔马 。 铜奔马 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 飞廉铜马 。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 董卓传中有 飞廉铜马之属 的记载,二是 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 。愚意此说更属
7、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间有 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 飞廉 ,注家多有出入。墨子 耕柱云: 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 史记 秦本纪云: 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 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 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 楚辞 离骚王逸注: 飞廉,风伯也。 洪兴祖补注: 飞廉,神禽,能致风气。 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 亦然,所以很难将其
8、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 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 之属 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 紫燕光陆离 句,注: 紫燕,良马也。 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 ,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 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 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 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 紫燕骝 或 飞燕骝 ,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小题 1
9、】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 3分) 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 B 马踏飞燕 、 马超龙雀 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C 铜奔马 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D 飞廉铜马 一名,比起 铜奔马 、 马踏飞燕 等更逊一筹。 【小题 2】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 飞廉铜马 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 3分) A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 B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 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D后汉书 董卓传 飞廉铜马之属 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
10、【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面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B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 飞廉铜马 和 紫燕骝 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C 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D 作 者认为, 紫燕骝 、 飞燕骝 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结合着文意来理解, B项,所谓 “马踏飞燕 ”“马超龙雀 ”只是作者用来说明 众说纷纭 的根据,以后作者再也没有提起这两个名称的合理性,也没有因为这两个名称未被采用而感到可
11、惜,因此 B项不是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所以选 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可先从文中找到论述否定 “飞廉铜马 ”的语段,然后将选项带入与原文证据进行比 较分析, C项 “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不能作为作者否定 “飞廉铜马 ”一名时的证据,它与作者的论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所以选 C。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作者的观点来推断和分析选项是否正确, A 项,说 “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
12、的例子 ”,但原文是说 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 ,显然 A项对于原文的理解和解释有误。所以选 A。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 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5分) 中国的爱因斯坦 束星北 张再生 上世纪 80年代的一个春天,海滨某军港,一派严肃、紧张的气氛。原来这里正在进行航天事业的一项重要试验:卫星回收工程。按照测算,卫星将于 2分钟后落入眼前的水域。人们一个个屏住呼吸,两眼直瞪着蔚蓝的天空。 2 分钟后,“飞物 ”突然从天而降,落入大海,水柱冲天。快艇迅速劈波斩浪,去迎接这 “天外来客 ”。顿时,岸上、船上的官兵和群众情不自禁地又跳又叫,欢声雷动
13、。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测算卫星落点而熬过许多不眠之夜的首功之臣束星北教授。 束星北出生于江苏邗江。其父束曰璐曾是南通张謇实业集团的知名人士。束星北自幼聪明好学,才智过人,童年入私塾,深得秀才老夫子魏楚翘钟爱。 1924年束星北以优良成绩考取三江大学。两年后又远渡重洋,入美国拜克大学读书。身在异邦,束星北克勤克俭,矢志苦读。当时,他父亲是实业巨子,生母家是江都望族,可他却谢绝长辈们的经济资助,搬住在美国三藩市同乡会馆内,与工人们一道参加体力劳动,挣得收入以支付学费。 束星北畅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1929年,他对爱因斯坦相对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几近一年,他屏绝人事,埋首书斋。
14、智慧之树骤然开放出奇葩 研究“相对论 ”的两篇论文脱稿了。探索神秘未知世界的热望,化开了层层坚冰, “四维时空 ”的科学课题又如一盏神灯在远方闪烁,导引他走向新的境界,去寻找当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 此时的爱因斯坦已是如日中天,蜚声全球。他身材矮小,仪容和蔼。对于这个来自东亚的门徒,他一见如故。他们通宵达旦畅谈,大师赞誉了束星北的两篇论文。不久,大师从柏林大学替束星北争得经费,物理界的巨星和新星合作了。作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助手,束星 北工作一年,进步更快,造诣更深,硕果累累,从多方面发展了 “相对论 ”。更大收益是,束星北继承了大师 “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 ”。由于希特勒排犹之风日盛,爱因斯
15、坦被迫离德,束星北经大师安排,于 1929年 10月转到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继续研究,在天体物理方面颇有创见,获博士学位。 1930年登上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的讲台,开始了他漫长的物理学教学生涯。 身为海外学人的束星北,一直萦怀祖国。 1931年 “九 一八 ”事变以后,他毅然辞聘而归,准备投笔从戎,抗日救国。回国后,束星北被浙江大学慕名求聘,请他与王淦昌教授共同研 究 “ 衰变 ”这一尖端课题。 在浙大,束星北誉满校园。他开的课,学生爱听,教师也争相入座,他不照课本宣讲,而是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乍听似乎无章,细加揣摩却句句有着。他认为,物理学是一门很美的科学,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是研
16、究的对象,寻求其中规律,这是十分有趣的。天性率真的束星北有时跳上讲台,有时坐在椅背上,大发宏论,侃侃而谈,一条腿还下意识地晃动着。课堂上,一旦哪位学生指出他的疏漏之处,他便肃然静坐,恭听学生发言。每当学生讲出新的见解,束星北就会情不自禁地捶他一拳,连呼: “妙! ”就是这种 “波尔 ”学风,造就 了一批物理人才。其中最负盛誉的便是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当年,束星北特别器重这位学生。李政道一度想辍学参军,是柬星北切意挽留;李政道因车祸伤腿,束星北又特意把他接到重庆,精心安排治疗调养。难怪,数十年后,李政道仍念念不忘乃师之恩,曾致书问候: “我物理的基础 成就归源,都是受先生之益。 ”
17、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的时候,束星北教授心潮澎湃。他夜以继日,勤奋钻研。 1952年到山东大学任物理系教授,除了正常教学研究外,还兼研气象学,曾在中国气象学报上发表多篇具有灼见的文章,成了竺可桢、赵如章的好朋友 ,被聘到中国气象学会青岛研究所负责科研。 1980年,他又为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立下了赫赫功劳。直到他生命最后一息,还在指导他的学生做 “海洋内波研究 ”。 一代大物理学家束星北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名却永载史册。诚如其学生李政道的唁函所说:束老师是中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国际闻名,桃李天下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束星北家境优
18、越,自幼才智过人,凭着自身的聪明好学、父母的严格要求及耳濡目染,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三江大学,后来又进入了美国拜克大学读书。 B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后,束星北怀抱一腔热情,毅然回归祖国,准备投笔从戎,回国后被浙江大学慕名聘请,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物理教学与研究生涯。 C束星北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除了物理教学与研究之外,他还兼研气象学,并参与了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准确测算出了卫星的落点,立下赫赫功劳。 D束星北器重、爱惜人才,他曾鼓励学生李政道走求学之路,并在其车祸后给予帮助;李政道对这份恩情念念不忘,并将自己的卓越成就归功于束星北。 E本文详细记述了中国物理大师束星北热情求学、享誉校园
19、、成就非凡等几方面的事迹及其科 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展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科学家的感人形象。 【小题 2】作者为什么将束星北比作 “中国的爱因斯坦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在浙大讲学期间,束星北深受师生欢迎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这篇传记中,束北星先后以学生和老师的角色,与爱因斯坦和李政道有过深厚的师生情谊。你认为师生之间应建立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小题 1】 C项 3分, D项 2分, E项 1分。 【小题 2】 束星北的物理成就与爱因斯坦密切相关,对相对论的浓厚兴趣促使束星北与爱因斯坦合 作,作为门徒和助手从多
20、方面发展了 “相对论 ”; 束星北继承了爱因斯坦 “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 ”,从而造就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内的一批物理人才,桃李满天下; 束星北是中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成就卓著,国际闻名,将他比作 “中国的爱因斯坦 ”,是对他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6分;答出一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3】 讲课不照本宣科,能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探寻科学之美; 为人天性率真,洒脱不拘,为学生创造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 爱惜人才,对学生关心照顾,培养了大批物理人才。 【小题 4】我认为: 师生之间应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 理由: 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爱因斯坦与束星北的师生合作
21、,使束星北进步更快,造诣更深,硕果累累,而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 ”也因此得到多方面发展; 应营造师生平等、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束星北继承了爱因斯坦 “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 ”,教学中不以自我为权威,尊重学生的创造,虚心对待学生指谬,为 中国造就了以李政道为代表的一批物理人才,桃李满天下; 教师应鼓励、关心、提携学生,学生也应对老师怀有感恩之心。爱因斯坦为束星北争取研究经费,并安排他到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进行研究;束 星北对李政道十分器重,鼓励他走求学之路,在并在其车祸后给予帮助;李政道对老师的这份恩情念念不忘,并将自己的卓越成就归功于束星北。 (其中观点 2分,理由每点 2分,言之成理即可)
22、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选项是否正确, A项, “父母的严格要求及耳濡目染 ”于文无据。 B项,束星北的物理 “研究生涯 ”在他出国后就开始了。 E项,本文 “详细记述了 ”束星北 “科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 ”不够准确。所以选 CD。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此题可结合着第四段 “研究 “相对论 ”的两篇论文脱稿了 ”,第五段 “束星北继承了大师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 ”以及倒数最后两段可以概括出为什么将束星北比作 “中国的爱因斯坦 ”。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
23、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此题的答题区间在倒数第三段,可以从讲课、为人、对学生三个角度考虑。 考点: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答题时,既要考虑文本的大意,又要注意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语 “与爱因斯坦和李政道有过深厚的师生情谊 ”,虽然是谈 “你认为师生之间应建立怎样的关系 ”,但要结合文本,不可脱离文本回答,由文本可知要建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河南省 巩义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