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重庆女孩虐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震惊,许多人在讨论、谴责。从中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 一鳞半爪 ,此事件折射出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更应引起高度的关注。 B美国部分民众 8月 28日在首都华盛顿集会,呼吁美国政府不要对叙利亚滥用武力,称这种行为 师出无名 ,只会劳民伤财,叙利亚需要和平。 C一些落马的的贪官,曾经占用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开百万豪车,住千万别墅, 一饭千金 ,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D韩寒和郭敬明是 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
2、破了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对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求全责备 。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望文生义,一饭千金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有了风景,有了诗情,有了意象,这种美好就足够了吗?_ 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让人品味,让人沉湎。 在中国诗歌里 ,还有意境。 景物与人心,一静一动,互相映衬、互相呼应乃至融合。 就是林语堂说的, “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 ”。 什么是意境呢? 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构成一个流动的空间。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
3、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近日,十岁女孩小琴的父母在孩子受伤离世后自愿捐出孩子的器官,让五名患者重获生,这件事经媒体报道 后,深受社会各界所称颂。 B新的一年,中国公民将迎来一批新规,其中,一代身份证正式失效,房贷开始 “瘦身 ”,以及号称史
4、上最严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新规备受关注 C虽然呼吁允许考生异地高考的报道时常见诸于各类媒体,但去年最后一天出台的各地政策并没有真正放开,而是设定了较高门槛。 D为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医生的良好氛围,展示全国扎根基层的一百多万乡村医生坚守、奉献的高尚情操,中央电视台于正式启动 “寻找最美乡村医生 ”大型公益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 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句式杂糅。 C成分残缺。D语序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大都记不起
5、 2到 3岁以前的事,此后几年发生的事即便记得一些,但也相当模糊。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幼年记忆缺失 ”。可是,幼儿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在人生的最初两年里,幼儿掌握了许多复杂的、终生受用的技巧,例如走路、说话和识别人的脸,但幼时记忆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2-3岁的幼儿并非没有记忆,但那种记忆很微弱,且容易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早期的研究一直认为这仅仅是因为人们在幼儿时期没有形成构建记忆和描述事件的能力。但是近年来研究有了新突破。 美国科学家帕特里夏 鲍尔认为人大脑中的海马体有巩固和强化记忆的作用,它把人们在经历中产生的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在那个区域中有一个很小的被称为
6、 “齿状回 ”的地方,那里的成熟要待人们长到 4-5岁以后才会最终完成。齿状回的作用很像一座桥,来自周围结构的信号只有通过它才能抵达海马体的其他地方。因此,在这个部分尚未发展完善以前,人们的记忆便无法转变 成长期记忆。 英国科学家马克 豪的观点是, “幼年记忆缺失 ”现象需要等待人们出生 18-24个月以后自我意识出现才会消失。这时,幼儿们开始意识到了 “我 ”的独特性,自我意识帮助我们组织记忆,并使我们更容易唤起记忆,许多记忆开始被 “固定 ”下来。 不过,科学家又发现,在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的相当时间里,我们的记忆依然是模糊不清的,这说明自我意识并不能完全使我们的记忆变得清晰起来,一定还有其他
7、的因素。新西兰哈琳 海恩是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记忆能力的科学家,她认为,这个因素是语言。她邀请一些 2-4岁的幼儿玩一种特制的玩具,并记录下了一些在玩这种玩具时能说出词汇和能够理解词汇的幼儿。 6个月以后,她再次和这些孩子谈论那次 “往事 ”。结果发现,孩子们都记得那次游戏并再次描述了那次经历。海恩由此得出结论, “孩子们描述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与发生那件事时他们的语言发展程度相关联的。 ”也就是说,我们最早期的记忆有赖于我们最早期的语言去固定它。海恩和她的同事们还做了另外一次实验,他们记录了一些孩子在 2-4岁时与他们母亲之间的语言交流。在那些交流中,有的母亲使用了 “详尽 ”的描述和 “重复 ”的
8、述说,而另一些母亲则只是简单的叙述。 10年以后,那些在幼年期与他们 的母亲经历过 “详尽 ”和 “重复 ”的语言交流的孩子能明显地记得更早一些时候发生的事。这个实验说明,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与孩子的说话方式影响了他的早年记忆。 现在,一个很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人们逝去的早年记忆是否能够被唤回呢?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幼儿是有短期记忆的,而且能记住不少东西,但这些记忆很脆弱,并且有科学家认为它们不可能被贮存,因而也不能被唤回;但另一些人对唤回早年记忆并没有失去信心,他们认为,人的早年记忆并没有真正离去,只是我们无法接近它。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早年记忆就是一些经历中的感觉“快照 ”,当人们成年 后,有
9、了语言,有了自我意识和其他概念性的知识,人们便能唤醒它或者接近它。但这需要找到正确的路径,这些路径也许是语言,也许是图像,也许是气味和音乐,总之,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通过某些东西唤醒我们封尘的记忆。假若这些科学家是对的,那么我们终将找到一种方式把我们逝去的早年记忆重新找回来。 选编自百科知识 2012年第 10期 【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 “幼年记忆缺失 ”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 A由于海马体,这个为人类巩固和强化记忆的大脑生理结构,要在 4-5岁后才成熟,所以之前的记忆无法变成 长期记忆储存下来。 B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类 “幼年记忆缺失 ”是因为人在 18-24个月大
10、以前没有自我意识,所以许多记忆无法被 “固定 ”下来。 C新西兰科学家哈琳 海恩认为,即使有了自我意识,孩子的早期语言发展程度影响着孩子最早期的记忆。 D幼年记忆缺失的原因与幼儿学习能力的高低没有必然关系,也不全是因为人们在幼儿时期没有形成构建记忆和描述事件的能力。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 ) A实验表明:孩子们如果能在游戏时更好的理解说出一些词汇,那么一段时间后也就能够更好 的复述这件事,这段记忆就没有缺失。 B虽然人类幼年记忆缺失了,但是并不能说明幼儿没有记忆,只是幼儿的记忆是短期的,而且也很脆弱,容易消失。 C齿状回的作用是将来自大脑各处的信号
11、传输到海马体的其他地方,最终转换成长期记忆。 D科学家的实验说明:只要在孩子早期时母亲越详尽的与孩子交流,就越能使孩子记住更早些时候发生的事。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 A近年来对 “幼年记忆缺失 ”原因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又有了三种新的观点:器官没有发育成熟;没有形成自我意识 ;语言发展程度不够。 B一些科学家认为由于记忆不能被储存,所以一旦被忘记就不可能被唤回,所以幼年缺失的记忆也不可能找回来。 C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人长大,有了自我意识,语言能力提高,就有可能接近甚至唤醒幼年缺失的记忆。 D我们可以肯定幼儿的记忆虽然很脆弱,但他们是有短
12、期记忆的,期中自我意识和语言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我意识为记忆提供了框架,语言提供了牢固的结构。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A(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是 “海马体中的 “齿状回 ”成熟要待人们长到 45岁以后才会最终完成。齿状回的作用很像一座桥,来自周围结构的信号只有通过它才能抵达海马体的其他地方。因此,在这个部分尚未发展完善以前,人们的记忆便无法转变成长期记忆。 ”选项表述是海马体成熟在 4-5岁。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D混淆充要条件,原文的意思是:实验说明那些在幼年期与他们的母
13、亲经历过 “详尽 ”和 “重复 ”的语言交流的孩子能明显地记得更早一些时候发生的事。可见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你与孩子的说话 方式影响了他的早年记忆。选项说成只要这样就一定会发生是不对的,影响孩子记忆有很多因素。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原因不全,原文表述是 “有了自我意识和其他概念性的知识,人们便能唤醒它或者接近它。但这需要找到正确的路径 ”所以没有方法也是不行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音乐神童与少年作曲家 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正在对重庆进行狂轰烂炸的
14、时候,一个新生命降临了,这是 1940年 8月 22日。婴儿的父亲叫施复亮,母亲叫钟复光。孩子又正好出生在重庆的南山脚下。因此父母决定为孩子起名叫施光南。 钟复光在重庆任中兴信托公司子弟学校校长时,四岁的光南便跟着进学校上小学。 他机灵,聪明,极有音乐天赋。 三年级时,他跟着妈妈去参加当时的进步组织妇女新生活运动委员会举办的一次儿童歌咏比赛。 “你也来唱支歌,好吗? ”知道小光南有音乐天才的学校教导主任对小光南说。 “好的。 ”五岁的光南爽快地答应了。 小光南沉思了一会儿,大胆熟练地唱出了一首他自己编写的儿歌: “花儿小,花儿好,花儿好美丽;春天来了,桃花开了,鸟儿叫了 ” “不好,不好。 ”
15、小光南唱了一半,停住了, “了 字太多了 ” 他即兴进行了修改: “春天来了,桃花开开,黄莺在树上叫。 ” “完了吗? ”妈妈问。 “还有。 ”儿子回答, “它们快活,我也快活,大家都快活 ” 小光南居然获得了二等奖。奖品是一只漂亮的小木马。 五岁的光南十分喜爱这只小木马,天天晚上抱着它睡觉。他做起梦来 他坐着长出翅膀的小木马起飞了 解放了。他骑着那只会飞的 “小木马 ”,继 续做着各种各样的梦:他独自一个人跑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去,毛遂自荐,请求扮演 “三毛 ”的角色;他开始自己编写“小说 ”,还自己为 “小说 ”画插图 施光南在北京圆明园旧址的北京第 101中学读书。学生会发现他在音乐方面的才
16、华,便把一个油印的学生歌刊圆明园歌声交给他负责编辑出版。这个歌刊上时常刊登一些在社会上听不到的不知名的 “中外歌曲新作 ”。例如: 翻身之歌(哈萨克民歌),巴哈尔、李斌丞译词;孙兰记谱。 西北风(维吾尔民歌),哈克拉曲。 孤独的手风琴(苏联歌曲),伊萨柯夫斯基词;聂尔洛夫斯基曲。 草原 的鸭(摩尔达维亚民歌),阿查多力亚曲,等等。 同学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十分喜爱而且到处传唱的这些中外民歌新作的作者 “伊凡诺夫 ”、 “扎西 旺堆 ”等许多名字,竟会是他们身边的同学施光南的化名。 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春日的温馨令人迷醉。施光南意外地在一张报纸的广告栏上又看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北京市少年歌咏比赛
17、获奖作品晚会在某某剧场举行。节目单上有一首歌曲懒惰的冬尼亚的曲作者,正是施光南的化名。 “当一个穿绿背带裙的小姑娘从幕后走出来,演唱我的那支歌的时候,我忘记了自己在哪里了。我好像和歌声一起飞起来了,飘远 了 ” 他后来激动地回忆道,“这支歌曲和我在青岛听到那支曲子都是我的作品公开为社会接受、承认和肯定的开始。我更相信自己的音乐创作才华了 那些日子以后,我好长时间一直处于极端兴奋,甚至处在有些儿忘乎所以的心态之中 ” 中央音乐学院当时设在天津市。当年在北京的招生考场设在什刹海边的一处清代留下的庞大华丽的古建筑庭院 恭王府(今天的中国音乐学院)。 主考官,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系主任江定仙。 因
18、为光南的钢琴基础太差,而且其他的音乐艺术的系统教育也基本上是个空白;有的只是自己揣摩,凭借天赋和勤奋练出来的本 领。因此,在正规课程的考试面前,他几乎是一筹莫展了 和声课和视唱练耳课的考试成绩,实在叫光南自己脸红,基本上交了 “白卷 ”。只有基本乐理一课,考得还算像样些。他的直感告诉他,他已经在 “落榜 ”之列了。 但他能自谱乐曲,演唱京剧、川剧、越剧等七八种戏曲,又让主考官十分赞赏,这为他赢得了机会! 榜上无名那是 “铁板钉钉子 ” 硬碰硬的事了。公布的名单上,果然没有施光南。施光南闷闷不乐地窝在家里,他受到的打击太大了,他不知怎么办? “先准备考普通大学吧。 ”父母不时安慰道。 “可我爱的
19、只是音乐呀! ”儿子眼眶里噙满泪水。 “等以后再找机会吧。 ” 过了几天,喜从天降。施光南突然收到了中央音乐学院发来的一封信。 施光南同学: 由于你的音乐基础知识太差,你的考试没有达到录取要求,本科不能录取。但我们考虑到你在作曲方面有发展前途,且年纪小,建议吸收你到本院附中插班补习两年,不知你意见如何? 江定仙 年 月 日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天有眼,千里马遇到了伯乐!施光南来到天津,跨进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其后又顺利进入了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七年的心血汗水,为他后来的人生事业铺设了一条通往辉煌的音乐艺术殿堂的闪光大道 (人生断裂层 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傅溪鹏,有删改) 【小题
20、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都是( 5分) A施光南的名字是三部分的集合体,父亲之 “施 ”,母亲之 “光 ”,出生地重庆“南 ”山脚下。 B施光南喜欢小木马的原因有二:这是他五岁时儿童哥咏比赛二等奖的奖品;这只小木马做工十分精致,给人以 “飞 ”的感觉。 C施光南观看了北京市少年歌咏比赛获奖作品晚会,他作曲的懒惰的冬尼亚是晚会的表演节目之一,这让他十分兴奋。 D中央音乐学院招生考试时,因为他能自谱音乐,又会演唱七八种戏曲 ,所以公布的录取名单上没有他,但是爱惜人才的江定仙私下把他录取到了中央音乐学院。 E施光南在上中央音乐学院之前,没有接受音乐艺术的系统教育,有的只是自
21、己揣摩,凭借天赋和勤奋练出来的本领。 【小题 2】儿童时期的施光南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试简述之。 (6分 ) 【小题 3】中学时期让施光南相信自己音乐才华的事件有哪些? (6分 ) 【小题 4】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的人最终考取了中央音乐学,请结合材料探究一下从招考到录取的历程,说说他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8分 ) 答案:【小题 1】 A C 【小题 2】 机灵、聪明、极有音乐天赋。这可以从参加歌咏比赛得二等奖看出来。 爱好广泛,敢于尝试,画画,写小说等等都做了。 充满自信,自荐当 “三毛 ”,想当儿童演员呢。(学生很可能会忽视那 “小木马 ”那段,实际上从 “当三毛 ”这个细
22、节可以看出,仍是儿童阶段。) 【小题 3】 同学们喜欢并传唱他的民歌新作 2分; 他的懒惰的冬尼亚成为北京某晚会的节目 2分; 他在青岛时听到了自己他作的曲子。 2分。(在施光南的回忆中,隐藏了一个自信的事件。) 【小题 4】 展示最美好的一面。前面考试并不理想,可是他没有放弃,一直坚持 到自己擅长的内容,正是这个内容让他有了机会。 江定仙教授的慧眼识才,让他有机会离理想近了一步,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对理想的坚持。母亲是劝慰他,但他仍坚持了自己对音乐的选择。 对机会的把握,进入附中,并不等于就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但他做到了,说明他把握了机会。(每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做工
23、精致,给人以飞的感觉 ”不正确,无中生有; D只是录取到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 E在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时,接受了音乐教育。因为题目给出的时限是 “上中央音乐学院之前 ”。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江西省 新余 中高 第三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