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虔 诚 /乾 坤贬 谪 /嫡 系 攒 钱 /人头 攒 动 B 储 存 /贮 藏 饯 别 /栈 道 勾 当 /勾 心斗角 C证 券 /眷 恋 馈 赠 /匮 乏 划 算 /整齐 划 一 D 悭 吝 /信 笺 鞭 笞 /怠 惰 着 实 /着 手成春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也有容易读错的字。其中, B项加点字读音依
2、次如下: ch/zh, jin/zhn, u/u。 A项加点字读音依次如下:qin, zh d, zn cun。 C 项加点字读音依次如下: qun/jun, ku, hu/hu。D项加点字读音依次如下: qin/jin, ch/di, zhu。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年财政收入不足 3亿元的贫困县,偏要 打肿脸充胖子 , 筹措 亿元巨资建造一个超级豪华的文化宫。尽管公众议论纷纷, 不赞一词 ,但当地的某些官 员却不以为意 ,依然我行我素,仅以 “有问题上级会查 ”来回应,这是对公众监督权的极大轻视。 A打肿脸
3、充胖子 B筹措 C不赞一词 D不以为意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 “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符该处语境。 “打肿脸充胖子 ”意思是要面子,硬撑着做力不能及的事。 “筹措 ”意思是设法弄到(款子、粮食等)。 “不以为意 ”的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央电视台 2013年春晚导演组,把多家地方电视台选送的歌手和节目加以重新组合润色,再进行选拔,这是开门办春晚的又一次创新。 B广东是人口流入大省,目前的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
4、所以异地高考方案在实施初期难以做到一步到位。 C在一些市场垄断的领域里,消费者强弱不一的维权意识,将会使他们应有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受到严重限制,甚至于完全不能享受。 D “岭南四大园林 ”之一的余荫山房以布局精细著称,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为表达对先祖的感恩,取 “余荫 ”作为园名。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病句辨识题 的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其中,A 项搭配不当; “歌手 ”与 “润色 ”搭配不当, “润色 ”可改为 “排练 ”。 C 项不合逻辑;“消费者强弱不一的维权意识 ”意在说维权意识强弱两个方面的影响,后文仅说消费者维权意识弱带来的影响,前后不对应,应把 “消费
5、者强弱不一的维权意识 ”改为 “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 ”。 D 项成分残缺,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 “余荫山房 ”,但它不能充当 “取名 ”的主语,应在 “为表达对先祖的感恩 ”或 “取 余荫 作为园名 ”前加上相应的主语。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 ,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美学理论所争论的问题之一,是画人容易还是画鬼容易。 。问题虽是从绘画方面提出的,其他艺术何尝不存在神与形的矛盾。 。艺术中的鬼虽是想象的产物,但虚构的依据仍然是人。 。 。这种虚中有实、富有真实感的形象,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 神鬼虽是一种依靠想象和幻想而虚构出来的形象,但
6、它的根据仍然离不开对人和鸟兽的具体特征的观察、体验、改造与综合 而神与形的矛盾,在创作上往往形成了再现与表现的矛盾 这一争论在今天看来不仅仍然具有学术意义,而且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它和 “照着葫芦画瓢 ”的再 现方法有根本性的差别 不论是描画印象中的人还是描画想象中的人或鬼,审美感受的深浅对于创作构思的得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文段以画人容易还是画鬼容易的争论谈艺术创作上再现与表现的关系,通过代词与连词的运用使论述环环相扣:第 句的 “这一争论 ”代前句提出的争论问题;第 句开头 “而神与形的矛盾 ”紧承上句的 “何尝不存在神与形的矛盾 ”;第 句的 “
7、不论 ” 承上句的 “ 依据仍然是人 ”;第 句中的 “神鬼 ”即后一句中的 “这种虚中有实、富有真实感的形象 ”;第 句中的 “它 ”代上句的“这种虚中有实、富有真实感的形象 ”,这一句指出 “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和 “照着葫芦画瓢 ”的纯粹再现有区别,是对整个文段论述的小结,应放在最末。 考点:语言表达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容闳:睁眼看世界的 “草根 ”第一人 李响 1828 年 11 月,容闳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南屏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南屏小村,与被葡萄牙殖民者占领的澳门一水之隔,相距不到 4英里。当时,容
8、闳的哥哥进了私塾走 “正途 ”,家里实在没钱再供容闳,只好送 7岁的他去学杂费全免的澳门洋学堂。容闳上的是教会学校, 1840 年,容闳还因鸦片战争爆发一度辍学。 18岁那年,教会学校的布朗校长因身体原因要回美国,临行前他在班上说,想带走几名学 生赴美深造,如果有愿意的就站起来。当时是 1846年,美国立国仅仅 70年,如此年轻的异邦,远在大洋彼岸,十几岁的孩子哪敢未经父母同意去“送死 ”?良久的沉默之后,容闳站了起来。他想亲眼看看书本上那个精彩的新世界。 1850年,容闳在美国慈善组织资助下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四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他是耶鲁大学乃至所有美国大学里第一个中国毕业生,其画像至今悬挂
9、在耶鲁校园中。近代史学者雷颐评价,如果说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 “精英 ”阶层 “睁眼看世界 ”的先驱,那么容闳这个农家穷小子,就是第一个 “睁眼看世界 ”的 “草根 ”。 1855年,容闳学成回国。在香港,容闳结识了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族弟洪仁。但不久容闳发现太平天国远不是自己想象的理想国,他大失所望,落魄离开。 1863年秋,容闳到安庆拜见了曾国藩。此次相见,曾国藩断言: “以汝目光威棱,望而知为有胆识之人 ”。容闳早年立志要促成的官派留学生计划,现在终于有了位高权重者支持。于是,他向曾国藩陈述他的计划,果然获得首肯。曾国藩与李鸿章几次联名上奏同治皇帝, 1872年春得到批复后,任命容闳为
10、出洋副委员,主抓幼童选派和监督事务。 1872至 1875年间,一共有四批共 120名幼童出洋。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回国安排工作,现在看来简直是做梦也难得的美事,但当时没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洋鬼子的 “野蛮番邦 ”,并且一去就是 15年。容闳就从自己的老家香山和周边村县入手,挨家挨户动员。报名的幼童几乎没有一个是世家权贵之弟,大多出身寒微,也许只有这样的人家才 “豁得出去 ”。 幼童一到美国就如鱼得水,以惊人的速度克服语言障碍,成为各校中最优秀的学生。容闳采用了前卫的管理方式,让幼童两人一组分散居住在志愿报名的当地家庭,使孩子们感受到家庭温暖,并且更加迅速地融入美国社会。 然而,中美之间巨大的
11、文明落 差必然导致孩子们做出 “大逆不道 ”之举,他们脱了长袍马褂穿西装,胆子大的还剪了辫子,跟主人去教堂受洗信 “异教 ”,见了清廷留学生长官不行三跪九叩之礼。朝中保守派听说幼童在美被容闳纵容得 “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 ”,纷纷主张撤回留学生。 第一批幼童眼看就要大学毕业,现在撤回功亏一篑。几尽绝望的容闳在美国文化界、政界奔走求助。母校耶鲁大学的校长波特亲自起草信件致清政府总理衙门;容闳的一位牧师朋友谒见美国前总统格兰特,格兰特立即修书给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本心并不想断送留学项目,但保 守派的强势意见使他左右为难。恰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
12、案。 1881年 6月,奕 列举留学生四大罪状,上奏光绪撤回学生。当年 8月,近百名 “幼童 ”洒泪登船。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获得耶鲁学位,其余皆半途而废。 这些留学生回国初期因 “奇装异服 ”、 “不识礼仪 ”,饱受排挤和谴责,被随意发配到与所学专业根本不搭边的行业。所幸他们在外收获真才实学,且互相照应提携,若干年后,他们成长为转型中国的中坚力量。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民国开国总理唐绍仪, 交通总长梁敦彦,外交家欧阳庚,还有多名加入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殉国。容闳送出去的学生,归来后无论才干、见识、人品,都堪称一世俊杰。 (选自文史
13、参考 2012年第 7期,有删改) 【小题 1】联系全文,分点概述容闳在官派幼童留洋项目中做了哪些努力。( 4分) 【小题 2】作者详细记述官派幼童留洋项目的始末,这样写对表现传主有什么作用?( 5分) 【小题 3】容闳被称为中国 “睁眼看世界的 草根 第一人 ”,他的经历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案:【小题 1】( 4分) 向曾国藩陈述计划,获得位高权重者的支持。 挨家挨户动员自己老家和周边村县的幼童出洋留学。 当项目出现危机时在美国文化界、政界奔走求助。( 4分。一点 1分,两点 3分,三点 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2】( 5分) 通过具体事件的叙述,真实地表
14、现容闳作为中国留学事业先驱具有的胆识和做出的巨大努力。 通过充分肯定幼童留洋的意义和价值,凸显容闳开创此事业所产生的社会贡献。( 5分。一点 3分,两点 5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 6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容闳尽管出身贫寒,但胸怀报国之志,为促成官派留学计划而尽心尽力。 敢为天下先方能成就不凡。容闳年纪轻轻就敢 于远涉大洋彼岸,异邦求学,成为耶鲁大学乃至所有美国大学里第一个中国毕业生。 要获得发展就必须目光远大,放眼世界。容闳以及后来的詹天佑、吴仰曾、蔡绍基等一批较早 “睁眼看世界 ”的人都堪称一世俊杰,而国家的发展、强大需要更多这样的人,闭关自守只会落后挨打。 面对中西文明的差
15、异,应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如果仅以一己、一时、一国的成见看待外面的世界,往往误人误国。正因为清朝保守派的强势干涉和阻挠,幼童留洋项目最终半途而废。( 6分。一点 3分,两点 6分。如有其它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 要紧扣题目中 “容闳在官派幼童留学项目中 ”所作的贡献这一要求,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比如,容闳向曾国藩陈述计划,挨家挨户动员自己老家和周边村县的幼童出洋留学,当项目出现危机时在美国文化界、政界奔走求助,等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联系文本,分析在官派幼童留洋项目的过程中容闳
16、所作的贡献。比如文本真实地表现了容闳作为中国留学事业先驱具有的胆识和做出的巨大努力,并通过充分肯定幼童留洋的意义和价值,凸显了容闳开创此事业所产生的社会贡献。 考点:分析语言 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所谓 “启示 ”,其实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在文本中所反映出来的容闳的优秀品质。答题时不光要指出这种优秀品质,还要列举一些具体事例。比如,容闳尽管出身贫寒,但胸怀报国之志,为促成官派留学计划而尽心尽力。由此我们要学习他立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的雄心大志,等等。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
17、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天鹅之死 汪曾祺 “阿姨,月亮是白色的,跟 云的颜色一样。 ” “阿姨,天真蓝呀。 ” “蓝色的天,白色的月亮,月亮里有蓝色的云,真好看呀! ” “阿姨,树叶都落光了。树是紫色的。树干是紫色的。树枝也是紫色的。树上的风也是紫色的。真好看! ” “阿姨,你也好看! ” “我从前好看。 ” “不!你现在也好看。你的眼睛好看。你的脖子,你的肩,你的腰,你的手,都好看。你的腿好看。你的腿多长呀。阿姨,我们爱你! ” “小朋友,我也爱你们! ” “要上坡了,小朋友,小心! ” “哦!看见玉渊潭了! ” “玉渊潭的水真清呀! ” “阿姨,那是什么
18、?雪白雪白的,像花一样的发亮,一,二, 三,四。 ” 白蕤从心里发出一声惊呼: “是天鹅! ” “冬泳的叔叔,那是天鹅吗? ” “是的,小朋友。 ” “它们是怎么来的? ” “它们是自己飞来的。 ” “它们从哪儿飞来? ” “从很远很远的北方。 ” “是吗? 欢迎你,白天鹅! ” “欢迎你到我们这儿来作客! ” 天鹅在天上飞翔, 去寻找温暖的地方。 飞过了大兴安岭, 雪压的落叶松的密林里,闪动着鄂温克族狩猎队篝火的红光。 白蕤去看乌兰诺娃 ,去看天鹅。 大提琴的柔风托起了乌兰诺娃的双臂,钢琴的露珠从她的指尖流出。 她的柔弱的双臂伏下了。 又轻轻地挣扎着,抬起了脖颈。 钢琴流尽了最后的露滴,再也
19、没有声音了。 天鹅死了。 白蕤像是在一个梦里。 她的眼睛里都是泪水。 她的眼泪流进了她的梦。 天鹅在天上飞翔。 去寻找温暖的地方。 飞过了呼伦贝尔草原,草原一片白茫茫。 白蕤考进了芭蕾舞校。经过刻苦地训练,她的全身都变成了音乐。 她跳天鹅之死。 大提琴和钢琴的旋律吹动着她的肢体,她的手指和足尖都在想象。 天鹅在天上飞翔, 去寻找温暖的地方。 飞过太阳岛,飞过松花江。 飞过华北平原, 越冬的麦粒在松软的泥土里睡得正香。 “文化大革命 ”。中国的森林起了火了。 白蕤被打成了现行反革 命。因为她说: “天鹅之死就是美!乌兰诺娃就是美! ” 有人命令她跳天鹅之死。 “你不是说天鹅之死就是美吗?你给我跳
20、,跳一夜! ” 她跳天鹅之死。她羞耻。 她跳天鹅之死。她愤怒。 她跳天鹅之死。她摔倒了。 天鹅在天上飞翔, 在天上飞翔, 玉渊潭在月光下发亮。 “这儿真好呀!这儿的水不冻,这儿暖和,咱们就在这儿过冬,好吗? ” 四只天鹅翩然落在玉渊潭上。 白蕤转业了。她当了保育员。 自从玉渊潭来了天鹅,她隔两三天就带着孩子们去看一次。 孩子们对天鹅说: “天鹅天鹅你真美! ” “天鹅天鹅我爱你! ” 甲、乙两青年,带了一枝猎枪,偷偷走近玉渊潭。天已经黑了。 一声枪响,一只天鹅毙命。其余的三只,惊恐万状,一夜哀鸣。 天鹅还在吗? 在! 在那儿,在靠近南岸的水面上。 “天鹅天鹅你害怕吗? ” “天鹅天鹅你别怕!
21、” 湖岸上有好多人来看天鹅。 他们在议论。 “这些家伙,这么好看的东西,你打它干什么? ”“想吃天鹅肉。 ” “现在的人变坏了,变得心狠了!不知爱惜美好的东西了! ” 有人说,那一只也活不成。天鹅是非常恩爱的。死了一只,那一只就寻找一片结实的冰面,从高高的空中摔下来,把自己的胸脯在坚冰上 撞碎。 孩子们听着大人的议论,他们好像是懂了,又像是没有懂。他们对着湖面呼喊: “天鹅天鹅你在哪儿? ” “天鹅天鹅你快回来! ” 孩子们的眼睛里有泪。 他们的眼睛发光,像钻石。 他们的眼泪飞到天上,变成了天上的星。 写于一九八 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清晨 (选自汪曾祺作品精选,有删改) 【注】 乌兰诺娃:苏联著名
22、芭蕾舞演员,曾两次到访中国。 【小题 1】小说叙述了两个故事,请分别概括这两个故事的内容。( 4分) 【小题 2】小说中画线的文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说明。( 5分) 【小题 3】小说以 “天鹅之死 ”为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案:【小题 1】故事一:年轻美丽的白蕤热爱芭蕾舞,文革时受到迫害,后在玉渊潭做了幼儿保育员。故事二:四只美丽的白天鹅从遥远的北方飞到玉渊潭越冬,其中一只被两个偷猎的青年猎杀。( 4分。答对一个故事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2】 以充满童真的对话展现了玉渊潭的美丽风光,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意境。 通过新奇的想象,表现了孩子纯真美丽的心灵,与
23、后文青年猎杀天鹅的冷酷丑恶行径形成鲜明对比。 衬托女主人公白蕤的美丽。 与结尾孩子对美的呼唤构成呼应,突出主题。( 5分。答对一点 2分,答对两 点 4分,答对三点 5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 小说借美丽的天鹅飞来玉渊潭过冬,却死于捕猎青年枪口之下这件事,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美的摧残。 “天鹅之死 ”象征着芭蕾舞演员白蕤艺术生命的终结,小说通过叙述白蕤在 “文革 ”中遭受厄运、不能再登台表演的故事,表现了对那个摧残艺术美的时代的批判。 作者借 “天鹅之死 ”,呼唤人性的回归。无论是现实中还是舞台上的天鹅,他们的死都是对人性冷酷的控诉。( 6分。答对一点 3分,答对两点 6分。意思对即可。)
24、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一定要注意概括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删去其繁冗部分 ,分别写出年轻美丽的白蕤和四只美丽的白天鹅的个性特点和身世结局。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分析小说中画线文字的作用,可从其内容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对展开小说情节的作用两方面分析。此段文字在内容上,衬托了女主人公白蕤的美丽,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意境,表现了孩子纯真美丽的心灵,与后文青年猎杀天鹅的冷酷丑恶行径形成鲜明对比,与结尾孩子对美的呼唤构成呼应,突出了主题。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广东省 实验 中学 第一次 阶段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