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福建省安溪八中高一上学期 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 ,对红楼梦故事情节叙述错误的两项是( )( )( 5分) A宝玉说服贾母叫秦钟一起上学。 宝玉来看宝钗,宝玉要了金锁看。黛玉来了,见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黛玉借雪雁送手炉趁机奚落宝钗。(第八回) B贾瑞调戏凤姐不成,反遭算计,遂一病不起。一跛脚道人送来一面錾有 “风月宝鉴 ”四字的镜子嘱咐他只可照正面,不可照反面,三五日即可治愈。 (第十二回 ) C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凤姐协理。凤姐凭借敏锐干练,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杀
2、伐决断,令行禁止。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第十三回) D黛玉取笑湘云不成反被打趣。第二天宝玉又过来求湘云给他梳头。这令黛玉大为不满,对宝玉冷淡了一天。宝玉明白原因后烦恼不堪,当晚读庄子,提笔续写 “焚花散麝 ”一段文字。(第二十回) E宝玉与金钏儿说悄悄话被王夫人听见,金钏儿被王夫人打后羞愤投井自杀,贾环向贾政诬告此系宝玉逼奸不遂引起。同时,宝玉与 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二罪并发,宝玉因此挨打。宝玉挨打,引起大家关切,众人态度不一。(第三十三、三十四回) 答案: BD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3、 B项, “只可照正面,不可照反面 ”应是只可照反面,不可照正面; D项, “这令黛玉大为不满 ”应是袭人大为不满。所以选 BD。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函 封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 事之 沛公欲 王 关中 箕 踞以骂曰 沛公已去, 间 至军中 太子 迟 之 项伯杀人,臣 活 之 范增数 目 项王 越国以 鄙 远,君知其难也 阙秦以 利 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 名词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动词; 意动用法
4、; 使动用法。所以选 B。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秦王还柱 而 走今行 而 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不敢兴兵 以 拒大王侍医夏无且 以 其所奉药囊提轲 C固不如也, 且 为之奈何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D旦日飨士卒, 为 击破沛公军嘉 为 先言于秦王曰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为 ”,介词,替、给; A连词,表修饰关系 /连词,表转折关系; B连词,表目的关系 /介词,用、拿; C副词,将、将要 /副词,尚且。所以选 D。
5、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2分) 秦王必说见臣。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朝济而夕设版焉。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张良出,要项伯。 失其所与,不知。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 “说 ”通 “悦 ”, “倍 ”通 “背 ”, “卒 ”通 “猝 ”, “要 ”通 “邀 ”, “知 ”通 “智 ”, “反 ”通 “返 ”。 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加点词的读音 有两个错误
6、 的一组是( )( 2分) A 阙 ( ju)秦忤视 (w)以飨士卒 (xing)以药淬之 (cu) B卮酒 (zh)失其所与 (y)目眦尽裂 (c)逢 ( png)孙 C玉 (ju)参乘 (shng)共其乏困 (gng)夜缒而出 (zhu) D刀俎 (z)卒 (z)起不意,尽失其度 目 (chn)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f)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 A阙,应读 qu; B“眦 ”应读 z; C“共 ”读 gng; D卒,通假字,应读 c; “夫
7、”读 f。所以选 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每小题 1分,共 5分) ( 1)吾属今为之虏矣: ( 2)以其无礼于晋: ( 3)大王来何操: ( 4)欲呼张良与俱去: (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答案:( 1)被动句( 2)状 语后置( 3)宾语前置( 4)省略句:与 俱去( 5)定语后置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常见的文言句式一般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 1) “为 ”被 俘虏;( 2) “于晋 ”为状语后置句,正确的语序为 “以其于晋无礼 ”;以此类推。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8、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 0 5分,共 5分) ( 1)越国以 鄙 远: ( 2)吾 其 还也: ( 3) 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4)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 (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涕 曰: ( 6)少 假借 之: ( 7)素 善 留侯张良: ( 8)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 9) 再拜 献大王足下: ( 10)而燕国 见 陵之耻除矣: 答案:( 1)以 为边邑 ( 2)还是 ( 3)假如没有 ( 4)处境困窘 ( 5)眼泪 ( 6)原谅,宽容 ( 7)友善、交好、与 交好 ( 8)出使的人( 9)拜两次 ( 10)被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
9、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除了在平时学习课本时要注意多积累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答题时,要注意对一些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通假字等的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15分) 看电影 王 往 电影是一束光。 在乡村的夜晚,这束带着奇迹的光让黑暗生动起来,让贫穷富有起来,让寂寞欢腾起来。 有电影的夜晚,孩子们吃饭是潦草的。最怕的是发电机突然响起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丢下碗筷,搬个凳子就跑了,嘴角上粘着的饭粒,鼻子上的粘着玉米渣都顾不上擦一下。 银幕前的人越来越多了,放映员和村干部打着饱嗝出来了,
10、电影开始放映了! 是的,电影是一束光。当它投射到银幕上时,世界也就投射到了银幕上。 人们从电影上知道了村庄之外的另一些村庄,国家之外的 另一些国家。在另一些村庄里,人们劳作之余可以喝咖啡而不是喝水,在另一些国家人们庆贺胜利时就在大街上接吻。当然,人们也知道了世界上还有比自己生活得更差的地方,有些地方还有奴隶,有些地方战火不断。 人们全神贯注于银幕,忘了白天曾经和邻居为了一只鸡而大吵大骂,忘了家里的粮食可能支不到明天晚上。电影,将人们带到了一个梦里。 孩子们更专注于对情节的猜测。看到头戴贝蕾帽、手夹香烟的女人,他们就嚷起来: “特务! ”果然那个女人很快化装成了特务;紧张的音乐响起,树木一动不动
11、,他们立刻断定 “鬼子来了! ”果然,随着几把刺刀闪现, 日本兵猫着腰走向了八路军躲藏的柴垛 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叫小柿子的好奇心最重,他总想弄明白电影是怎么做成的。看一会儿电影,他就扭头朝放映机看去,他不明白那束光和胶片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束光就能带来一个故事。这些故事让他欢笑,让他流泪,让他对村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有一天晚上,电影散了,小柿子没有回家,和几个小伙伴模仿着电影里的故事,玩打土匪的游戏。他拿着木头枪,走进树丛,搜查 “土匪 ”。没走几步,就看到两个抱着接吻的人,男的是村里的欧亚,女的是葡萄,他的大姐。他悄悄退了出来。 就在小柿子回到路上时,看 到了他的父母拿着棍棒过来了。
12、 父母看到了小柿子,问他看到大姐葡萄没有,看到欧亚没有。 小柿摇摇头。小柿子从电影里知道,要是一男一女愿意在一块儿,一定是他们互相喜欢了。电影里,如果男的是坏人,他抱着女的,女的一定会打他,叫喊。大姐葡萄没有打欧亚,一定是喜欢欧亚的。他不愿意出卖他们。 又一天晚上,他去小河边捉萤火虫,听见一个女的在哭。他走过去一看,是大姐葡萄。葡萄不哭了,站起来,将一根绳子甩到了树杈上,掂起脚,打了一个扣子。 小柿子赶忙扑向葡萄。 小柿子说: “大姐,你可以叫欧亚带你走啊,走得远远的。 ” 小柿子又说: “电影里都是这样的,家里不同意男的和女的在一块儿,就可以去远方。 ” 葡萄把他紧紧地楼在胸前。葡萄说: “
13、小弟,你真聪明。 ” 多年以后,上高中的小柿子正为一笔学费发愁时,葡萄和欧亚带着孩子来了,葡萄给了小柿子一笔钱,对孩子说: “你喜欢看电影,叫小舅带你去吧。 ”小柿子对孩子说: “走,小舅带你去看电影。 ” 后来,小柿子进了电影学院,有机会了解了电影制作的一些程序。 “电影是什么? ”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在首次开讲时进行这样的设问,然后从所授专业的角度给出大同小异的答案:。 电影是什么呢? 窗帘拉上,书写 板上方垂下了银幕,教室进入了黑暗。 电影是一束光。小柿子在心里说。 (选自 2012年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文中所描绘的
14、环境是一个相对较为闭塞的早期的乡村,这里的人们思想愚昧落后,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多少感知。 B本文通过对小柿子和他姐姐葡萄的刻画,表达了人应解放思想,敢于追求梦想,才能摆脱困境,实现理想的观点。 C文中人们全神贯注于银幕,孩子们更专注于对情节的猜测等场景,表明了村里人们生活的单调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D本文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将小柿子姐弟以及同村的人们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E本文并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动人,而是采用大众场景与典型个体结合的方式来展开叙写,语言平实质朴,表现力丰富。 【小题 2】文中多次提及 “电影是一束光 ”,怎样理解这句话?( 4分) 【小题 3】请根
15、据文本内容,举例说明 “小柿子 ”的性格特点。( 6分) 答案:【小题 1】 AC 【小题 2】( 4分)答:表层含义是,当一束光束投射到银幕上时电影就开始播放了( 2分);深层的含义是,电影如一束光,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追求 幸福的生活( 2分)。 【小题 3】( 6分)答:小柿子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能认真观察和思考生活,如他总想弄明白电影是怎么做成的,思考着那束光和胶片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束光就能带来一个故事;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不盲从,当家里不同意姐姐葡萄和欧亚在一块儿,他支持姐姐并出主意说叫欧亚带姐姐私奔,像电影那样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当电影学院的老师告诉他们电影是什
16、么后,他坚持自己生活得来的看法;是一个生活目标明确,并执着追求的人,他从小对电影产生了兴趣,想深入了解电影,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电影学院,完成了自己的 心愿。(答案:必须包括性格特点概括和举例两部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A项思想愚昧有误,村民的生活较为落后,但是思想并不愚昧,也通过电影稍微感知了外面的世界; C项 “向往 ”不对,电影让村民们了解了外面世界的苦与乐,开阔了视野,这也促使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们对外面的世界应是 “好奇 ”。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
17、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 ,抓住原文中 “这些故事让他欢笑,让他流泪,让他对村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就可品味出 “电影是一束光 ”的深层含义。一般来说先解释表面含义,然后再剖析深层含义。解答时既要注意挖掘内涵,又要分析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抓住第
18、 9段中 “在 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叫小柿子的好奇心最重,他总想弄明白电影是怎么做成的 ”,第 14段中 “大姐葡萄没有打欧亚,一定是喜欢欧亚的。他不愿意出卖他们 ”,第 18段中 “小柿子又说: 电影里都是这样的,家里不同意男的和女的在一块儿,就可以去远方 ”,第 21段中 “后来,小柿子进了电影学院,有机会了解了电影制作的一些程序 ”这些关键句子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共 6分)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 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19、: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论语 学而)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述而)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像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像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B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 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C孔子认为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和 “贫而乐,富而好礼 ”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的。前者只是庸俗的物
20、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D孔子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有所体会,达到认知。 【小题 2】从选段内容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什么要求?请简要分析。 (3分 )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3分)孔子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他认为,如果学生不能触类旁通,从已知的学习内容推知类似的东西,就不需要再教他什么了(教他再多的东西也是没有意义的)。 试题分析:第一问, C“前者只是物质追求 ”表述不正确,应是 “前者只限于对贫富本身的态度 ”。第二问,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意为 “你呀,已经可以和我谈诗了,因
21、为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为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可见他要求弟子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考译文: 子贡说: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 “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 “诗上说, 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 ,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 “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 孔子说: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
22、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 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 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5分) 子产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 “毁乡校,何如? ”子产曰: “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 “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 “愿, 吾爱之,不吾叛也。使
23、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 “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 “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福建省 安溪 中高 学期 10 质量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