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 全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3分) ( ) A狭 隘 /谥 号 诧 异 /叱 咤 舟 楫 /作 揖 六艺经 传 /师道流 传 B 召 唤 /招 呼 跬 步 /鲑 鱼 驽 马 /奴 仆 贻 笑大方 /百战不 殆 C句 读 /读 书 炫 耀 /绚 丽 刹 那 /刹 车 间 不容发 /挑拨离 间 D骐 骥 /羽 翼戕 害 /杀 戮狙 击 /阻 止 锲 而不舍 /提纲 挈 领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
2、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项,读音分别为: i/sh、ru/nu、 j/y、 zhun/chun。 B项, “驽 马 /奴 仆 ”均读 n;其余读音分别为:zho/zho、 ku/gu、 y/di。故排除 B。 C项, “炫 耀 /绚 丽 ”均读 xun;其余读音分别为: du/d、 ch/sh、 jin/jin,故排除 C。 D项, “锲 而不舍 /提纲 挈领 ”qi;其余读音分别为: j/y、 qing/l、 j/z,故排除 D。所以选 A。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
3、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l)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 _。 (2)因此企业质量体系要适应企业的发展,要创新,要发展,要及时改进有关的要素,不能 _。 (3)吾观刘琦过於酒色, _, 现今面色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三国演义 52) A半途而废抱残守缺不可救药 B半途而废墨守成规病入膏肓 C浅尝辄止墨守成规病入膏肓 D浅尝辄止抱残守缺不可救药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力。半途而废:侧重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故不合语境;而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工夫深
4、入钻研。侧重浅,不深入,符合语境。抱残守缺,偏重不肯接受新事物;墨守陈规,偏重按老规矩办事,较为符合语境。不可救药,侧重药,强调无药、无办法,还指人的坏习惯、坏毛病严重到难以教育改正的程度,不合语境;病入膏肓,侧重病,比喻病情或事情严重程度,较为契合语境。所以选 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 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A社会 竞争越越激烈,人的心理压力也越越大,有相当部分高血压病的产生就是由于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诱发的。 B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 “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初见成效。 C语文学习的最
5、终目的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 D为杜绝以讨要工资为由的闹事事件不再发生,南京市信访局在及时解决问题后,促成相关部门出台了一条保障民工权益的新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 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句式杂糅,可改为 “有相当部分高血压病就是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诱发的 ”。 B 项,少 “的方针 ”这个宾语中心语; D项, “杜绝 不再 ” 双重否定不当。所以选 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对联,最适合
6、祝贺老师 70岁寿辰的一联是( 3分) ( ) A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联的知识,解答此题,要根据题干 “祝贺老师 70 岁寿辰 ”,仔细分析选项是否符合这一要求。可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理解, A 项,是挽联;B项, “古稀 ”指 “70岁 ”, “诲人不倦 ”扣住 “老师 ”; C项, “花甲 ”是 “60岁 ”; D项,是指 “从事教育工作近 70年 ”。所以选 B。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7、后面题。 国商张謇 1853年 7月 1日,张謇出生于江苏通州 (今南通 )海门常乐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后被称 “四先生 ”。张家世代务农,直到他的父亲张彭年时,才在务农之余兼营一个制糖的作坊。也许没有人想到,这个农家子弟将会成为名留青史的一代 “国商 ”。 张謇进入历史视野的身份是 弃官从商的中国实业先驱。这个 带有转折性的身份 蕴涵的内容很多。他在 40岁之前苦苦求取功名,坎坷非常,到 41岁才功成名就。张謇曾言: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1898年他守制结束,到北京销假,正值 “百日维新 ”,恩师翁同 被罢官。心知官场险恶难测的张謇,决心远离官场,走上实
8、业之路, “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 ”,便在第二年辞职返乡,转而经商。中国士大夫阶层历以 “学而优则仕 ”为事业,经商曾经是中国读书人所不屑于选择的一条道路。弃官而从商,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对儒家传统的背离;但是经商之后的张謇又从没有放弃 “尧舜之治 ”、 “圣王之道 ”的儒家社会理想,作为商人的张謇甚至做了不少从商人的角度看并不十分正确的决定。 张謇生活的时代对商人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代。此时的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权利,国家的经济政策仍未走出小农时代的框架,即使是很微观的商业活动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处处受牵 制,也没有好的融资环境和渠道。张謇经历了许多艰苦,有许多感慨,对
9、后代说,这一代企业家的历程留下了许多启发。 虽然张謇从商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经营,却很少有人简单地把他称为 “商人 ”。这或许是因为他的政治和社会声望实在太耀眼了。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被称为 “绅商 ”。用今天的视角看,他应该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职业经理人兼公益家。 在 20世纪初整个中国处于浑噩茫然之中时,张謇几乎完全凭借自己和家族的力量在他的故乡南通建设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 重要的城市范本。当时的南通城就像一个试验田,张謇在这里培植他对美好社会的理想。而南通城也像是张謇的城堡,是他政治追求受挫后苦心经营的小王国。有人
10、看到过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 “唐家闸 ”三个字。一个弹丸小镇,因为一个叫张謇的人,进入了世界的视野。 【小题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张謇的 “带有转折性的身份 ”蕴涵了哪些内容?( 6分) 【小题 2】从文中看,张謇生活的时代对商人说有哪些艰难?( 6分) 【小题 3】从全文看,张謇被称为一代 “国商 ”的原因有哪些?( 6分) 答案:【小 题 1】 (1)体现了张謇对儒家传统的背离。 (2)经商之后的张謇依然坚持着儒家社会理想。 【小题 2】 (1)商人阶层的社会权利少。 (2)国家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商业发展。 (3)没有好的融资环境和渠道。
11、【小题 3】 (1)既从事经商事业,又坚持儒家社会理想。 (2)历经艰苦,给后代很多启发。 (3)有着耀眼的政治和社会声望 (或 “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 ”)。 (4)建设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市范本。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到张謇的 “带有转折性的身份 ”的相关语段,然后根据提示筛选出来整合概括即可。可根据答题区间第 段提取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先找到
12、答题区域,例如第 段第二句 “此时的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权利,国家的经济政策仍未走出小农时代的框架,即使是很微观的商业活动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处处受牵制,也没有好的融资环境和渠道。 ”,然后对该句分层提取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基础上,从文本中找到答题区间,然后找出能表现张謇一代 “国商 ”的信息,提取出来归纳概括即可。答题区间分布在 三段中,可根据张謇在经商与思想、人生经历、社会责任感、成就等角度提取关键词语即可。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
13、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故 乡 沈天鸿 我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看到了时间流逝的 痕迹,进入眼帘的人和事物,都因与我上一次保存在记忆里的印象有了一段距离而显得遥远,这使我有些恍惚,他们同我打招呼,说话的声音仿佛是从很远的地方通过一根电话线传,细小而飘忽。我的神情可能因此有些怪怪的,因为他们总是很注意地看我一眼或几眼,然后才匆匆走开。 他们知道他们已经变老了吗?我凝视着他们的脸或背影,看见时光之手不停地在他们身上抚摸 时光之手没有光,它投下的是阴影,正是这种抚摸使阴影进入生命,使生命逐渐失去光泽
14、。但他们对此显然毫无知觉,因为时间的长度还不够,距我上次回才几个月而已。而且,人总是很难看见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我也同样如此。 天气很好,风轻柔地吹着,带着傍山依水的故乡特有的那种我熟悉的气息。这唤起了蕴藏在我心中的亲切感,但仍然有些不对头,它吹在我身上产生的感觉总是夹杂着陌生与疏远。因为太熟悉了才陌生?似乎是这样,如果展现在我面前的不是故乡而是异地,我不会觉察到时间流逝的痕迹,也不会有现在这种感觉,因为本就是陌生的地方或者事物,足以制止陌生感觉的产生 异地本就是陌生的,有何陌生可言? 不变的是生活,不仅与我上一次回时相比毫无变化,与我许多年前回也毫无本质的不同。更换的总不是生活,而只是生
15、 活中的人,甚至连那些长在田中的水稻,地里的玉米黄豆,也如同不曾更换 它们与十年五十年或者数百年前有什么不同? 而人虽然更换了,劳作的姿势以及身影,却不曾更换了。比如说我现在看见的那个剥玉米的老女人的姿势和神情,她投在下午的地上,鸡鸭在上面跑跑去,甚至很从容地将屎尿遗在其中的那个影子, 与在她之前生活过、剥过玉米的那些女人有什么不同? 玉米在她手上缓慢地旋转着,一柱金光从逐渐被剥开的包皮中长出,最后完全赤裸,像是被什么用牙齿细细地很小心地咬过,留下了极规则的牙痕。那是谁咬的呢?反正不会是人。也许是时间?很可能是的 ,人所食用的,都是已经被时间咀嚼过之物,只是人很少意识到罢了。现在,秋天下午的阳
16、光很温和地照耀在那根玉米上,玉米迸出的光更强烈了,照亮了那女人低着的脸,有些像波动的水光一样在那女人脸上闪烁,使那张憔悴而且苍老的脸竟然颇为光彩起。我有些惊讶,仔细想想,这并不完全是因为那金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那女人安详从容的神情。 一个剥玉米,睡下去就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醒的乡村老妇也能如此从容。 她此刻的眼里除了玉米,还能看见什么? 她看见我了,或者说是感觉到有个人走到她面前了,她本能地抬起头,看见这个走过的人是我,她 笑了一下,算是招呼,顺手将脚边那些剥下的枯萎的玉米包皮拢了拢,又低下头一如既往地剥她的玉米。 我有点惭愧,在故乡,我只是个闲人。 我抬头看了看天空,天空万里无云,阳光将天空
17、的深蓝淡成了浅浅的瓦蓝,风在天空中吹着,但看不到天空有被风吹动的迹象,也看不到流逝的时间在它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我的心情忽然轻松起,我认出了故乡 天空,是比地上的故乡更高也更真实的故乡。 (选自 2012年 1月散文 ) 【小题 1】文章第 节的两个问句,在文章内容表达上有何效果?( 4分) 【小题 2】文章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详细描写 “剥玉米的老女人 ”?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文章第 节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4】探究文章结尾 “我认出了故乡 天空,是比地上的 故乡 更高也更真实的 故乡 ”一句中两个加点 “故乡 ”的意蕴。( 6分) 答
18、案:【小题 1】( 4分) 表明由物到人的行文思路( 2分); 语意上呈递进关系( 1分); 激发读者的思考。( 1分) 【小题 2】( 6分) 从老女人的身上作者看到了从容、淡定;( 2分) 证明“更换的总不是生活,而只是生活中的人 ”这一观点;( 2分) 衬 托出 “我只是个闲人 ”( 2分) 【小题 3】( 4分) 写出天空晴空万里,一片瓦蓝,轻风吹拂之景;( 1分) 与上文 “天气很好,风轻柔地吹着 ”相呼应;( 1分) 承接上文写作者从地上转到天上的视角的转换;( 1分) 为下文作者的心情 “忽然轻松起来 ”作铺垫。( 1分) 【小题 4】( 6分) 地上的故乡是人们世代居住的地方,
19、天上的故乡是作者心中不变的寄托;( 2 分) 地上故乡发生巨大的变化,天上的故乡是永恒不变;( 2分) 地上故乡不变的是生活,变化的是人,天上的故乡是作者幻化出来的精神家园。(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 查设问在文章内容表达上的作用,解答此题,可根据设问的一般性作用(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分析作答,从内容上来看,通过问句,由物及人,行文思路自然过渡;在结构上,下文剥玉米的情节与上文剥玉米的老女人的姿势和神情具有递进关系;这种设问的手法,使情节曲折,自然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
20、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 ,结合着 “剥玉米的老女人 ”的形象特征,结合着第四段中作者的观点 “更换的总不是生活,而只是生活中的人 ”,从作者的写作目的角度组织答案:。从文章第 8段 “我有点惭愧,在故乡,我只是个闲人 ”可知,作者将自己与故乡的人进行对比,由此得出答案:。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景物描写的一般性作用,从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作答。由于第 9段的景物描写
21、处于文章的中间,所以要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情感,为下文做铺垫等角 度组织答案:。 “天空万里无云,阳光将天空的深蓝淡成了浅浅的瓦蓝 ”景物渲染了晴朗、明快的氛围,自然烘托出作者轻松的心情。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故乡蕴含的深意的探究题,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主旨及内容的基础上,联系文中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联系第 4段可知 “更换的总不是生活,而只是生活中的人 ”可知,地上的故乡是人们居住的地方;第 9段 “也看不到流逝的时间在它身上留下任何痕迹
22、 ”表 明天空中的故乡是作者精神的寄托。地上故乡的特点是人变,生活不变;天空的故乡特点是不变;故答题时,可结合着作者的精神世界组织答案:。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 “王佐材也。 ”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 引 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 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 “拔陵兵众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省 盐城市 中学 上学 期期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