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上学期 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一琴一鹤 、边走边看的徒步旅游是一种灵活自由、老少咸宜的旅游方式。它把锻炼身体与观光游览有机地结合起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B为了救出被埋在井下的矿工,连续几天他都在指挥救人,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一刻不得休息,他感到自己已经 心劳日拙 ,疲惫不堪。 C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 不瘟不火 ,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D面对紧张的第一第一轮复习,我们一定要有计划,有安排,
2、决不能 朝不虑夕 ,率性而为。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琴一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B 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此处褒贬失当。 C 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此处对象误用。 D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此处望文生义。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的划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3 月 14 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温家宝说
3、,我担任总理已经九年了,这些年过得不易,也不平凡。但我总觉得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许多事情没有办好,有不少遗憾。 我将坚守这个做人的原则,并把希望留给后人。 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 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好。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 到人民的谅解和宽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前后文之间传递的信息。 句是总说 , 是对 句的解说 , 中的 “这个原则 ”指 ,故 相连 , 必须放在最后 ,故答案:为 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
4、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随着西安首条轻轨线路 “大唐新干线 ”曲江观光轻轨已经竣工,市民年底可空中观看大雁塔。 B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农业产后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利益保障,是解决我国 “三农 ”问题的当务之急。 C俄罗斯富商议员克里莫夫以 260公里 /小时的时速在大道上行驶,结果与一棵大树亲密接触,险些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D 10月 22日中午,子午路十字西北角小寨西路上,路北一家单位的广告门头突然跌落,刚好砸中一名过路的带小孩女子,导致该女孩受伤。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句式杂糅 “随着 ”“已经 ”删除一个。 C、重复累赘改 “时速 ”为 “速度
5、”D、偷换概念 “该女孩 ”为 “该女子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
6、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 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 “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 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关于通识教育, l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 “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
7、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 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 柏拉图的话。前者说: “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 ”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 “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 ”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
8、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但在高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 珍视。 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统有三个系统:人统、事统、学统。置于首位的 “人统 ”,就是尊德性。他解释说: “人统,其中心是人。中国人说: 学者,所以学做人也。 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 ”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 “成功人士 ,而不喜欢去照看什么德性。 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而何时大学能成为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
9、尽 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够说大学精神的建立与养成。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 “轴心组织 ”。 (选自 2012年 6月看历史) 【小题 1】与 “大学精神 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 A大学的独立自由相当脆弱,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咄咄逼人的权力、巧言令色的功利和匍匐在地的庸俗。 B通识教育既要解决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和分 歧。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视通识,就会摧毁自由独立的生命。 C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大多
10、数人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 “成功人士 ”,这冲击着大学精神之德性培育和自省。 D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 【小题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文章一至三自然段,从青年来到大学的目的入手,论述大学的要义是让青年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并概括了大学的三种精神。 B文章四至八自然段,从大学精神的自由、通识及德性三个方面,通过引证具体论述了 它们的内涵,及对于大学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九自然段,指出中国的大学现状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甚远,并呼吁早日建立和养成大学精神,让大学成为国家社会的 “轴心组织 ”。 D全文
11、首先阐述了大学的历史意义,再旁征博引论证了大学的三种精神,最后针对现实呼吁建成真正的大学。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己的思维。 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 D大学里的师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为了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原文 “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
12、者。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 ”,所以题中 “不重视 ”错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一至三自然段阐述的不是 “大学的历史意义 ”,而是 “大学的功能 ”。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B原文 “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 ”是选择关系。 C主宾倒置,原文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 ”。 D强加因果和把未然说成已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25分) 林巧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黄
13、薇 李响 20世纪上半叶,职业女性崭露头角,却仍备受歧视。协和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了女性,也为她们设置了一道不近人情的门坎:担任住院医生的女性,一旦结婚自动解聘,女护士如果结婚必须辞职。老协和的管理者坚信,一个女人不可能同时扮演贤妻良母和职业女性两种角色。 也许,这既是门坎,也是考验。坚定的理想和虔诚的信仰,支撑老协和女医护人员以殉道者的姿态,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牺牲。她们大多终身未婚,将自己嫁给了医疗事业,她们是中国医疗史上的特蕾莎修女。 “万婴之母 ”林巧稚,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林巧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一是因为她医术高明、医德 高尚,二是因为她亲手接生了 5 万多婴儿,虽然她自己从未有过孩子。每
14、一个林巧稚亲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证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林巧稚的孩子。林巧稚说过: “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 林巧稚对待病人极为温柔耐心,难怪很多妇女千里迢迢赶到协和找林大夫。原协和医院副院长黄人健回忆说,她曾看到林大夫掏出几十块钱给一个流产的贫穷妇女,让她买营养品。 “那时林大夫的工资是 300块,像这样资助病人的情况太常见了。 ” 1921 年协和医学院落成,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的林巧稚正是在这一年考入协和。1929年,林巧稚 毕业,入学时有 5个女生, 3人坚持到最后。林巧稚学业优异并热心公益,得以留校任职,她是协和第一个毕业留院的中国女生,也因此与协和医院签下
15、了不近人情的聘书。林巧稚怀着矛盾的心情接下这张光荣的聘书,也接下一纸枷锁。曾有说法认为林巧稚有过一段朦胧的恋爱,但随着她在医院表现出色,协和派她赴欧美考察深造,恋情也不了了之。林巧稚去美国进修时,也婉拒了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 1940 年林巧稚回国,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她又创了个纪录:协和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直到晚年病重、身体极为衰弱,林巧稚还坚持工作。家人和学生劝她休息, 她说: “上帝如果让我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那么,我存在的场所便是在医院病房,我存在的价值便是治病救人。 ”她虽然早已不是住院医师,但她要求值班医生和护士,只要病人出现问题,即使是半夜也要马上通知她,否则她会生气批评
16、。林巧稚曾说过, “我的惟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 ” 协和纯净如真空的环境,养成林巧稚单纯倔强的个性,她对政治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1949年,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北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给林巧稚送来一张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票,可以搭乘任何一次航班去任何一个城市,傅太太特别说: “这是多少人用金条换 不来的。 ”林巧稚谢绝了好意。她就要在协和守着她的病人。 随着协和 “收归国有 ”,一场轰轰烈烈的 “改造 ”运动展开,老协和知识分子首当其冲。林巧稚的社会威望和她的政治积极性反差强烈,理所当然是 “重点改造对象 ”。工作组派她的学生给她讲形势、谈理论,劝导她 “揭发美国人的文化侵略 ”。
17、林巧稚想不通, “美国人办医学院帮我们培养人才,我的医术就是人家教的 ” 与共产党女干部的接触,让林巧稚对共产党人有了更多好感。有一天,一个穿灰色列宁服的妇女来协和挂号找林巧稚看病,林在问诊中了解到,这名患者1927年生过孩子,因为躲避国民 党抓捕不能在大医院就诊,孩子夭折,自己也不能再生育,长征中又落下许多病根 后来她才知道,这位患者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林对她更增添了同情和敬佩。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夫人张洁清来协和生孩子的时候,林巧稚经常和她聊天,但并不知道张的身份。 林巧稚与周恩来夫妇、彭真全家的交往,使她对共产党人和新政府有了新的看法。她的 “思想动态 ”被工作组敏锐地捕捉到,北京市副市
18、长吴晗来到协和,亲自给林巧稚写了 100多页学习体会和思想小结。林巧稚在协和大会上代表教授发言,没有采用吴晗写的报告,她回顾自己在协和不问世事一心从医教书 30 年,现在她愿意 “打开协和的窗子看祖国 ”。言辞朴实恳切,在场许多老协和人流下眼泪。 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一些著名知识分子纷纷加入共产党。林巧稚对周恩来说,一个诚实的人不能欺骗组织,也不能欺骗自己。她是虔诚的基督徒,入党恐怕不便。周恩来宽慰她不必介意这个问题,在党外一样可以工作。 “文革 ”中,林巧稚推着四轮车给病人打针送药,清洗便盆,倒痰盂 这些工作她都做得一丝不苟,毕竟,她还没有离开协和,她说这已经是再幸运不过。“文革 ”结
19、束后,林巧稚已近 80岁,体质逐渐衰弱。 1983年春,林巧稚病情恶化,陷入昏迷,她总 是断断续续地喊: “快!快!拿产钳来!产钳 ” 4 月 22日,林巧稚在协和的病床上走向人生终点。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 3万元人民币捐给医院托儿所,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中。 (节选自 2012年文汇报)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协和医院能接纳女性医护工作者,在 20世纪上半叶已算是开明之举,所以它对住院女医生和女护士提出的工作就不许结婚的特殊要求虽不合情也是合理的。 B像林巧稚这样的老协和女医护人员凭借着对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大都终身
20、未婚, 像特蕾莎修女一样以爱心坚持工作。 C从厦门女子师范毕业后,林巧稚又考入协和医学院,在学习八年后留校任职。林巧稚在协和医院成功地创造了两个第一:第一个毕业留院的中国女生,第一个中国籍女主任。 D文中写道林巧稚与邓颖超、张洁清有意的交往后,自己对共产党人有了好感,说明在被改造的过程中她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 E文革期间,林巧稚在协和医院里仍然一丝不苟地做着医护工作,说明她对医院和患者的感情没有因政治运动而改变。 【小题 2】林巧稚热爱自己的工作,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三条。 (6分 ) 【小题 3】单纯倔 强的个性使得林巧稚对政治一无所知又毫无兴趣,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 (6分 ) 【
21、小题 4】林巧稚对政治毫无兴趣,可她却曾拒绝过美国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这是否矛盾?请结合传记谈谈你对林巧稚的理解和评价。 (8分 ) 答案: 【小题 1】 B, 3分; D, 2分; A, 1分 【小题 2】 从厦门女子师范毕业后坚持考入协和医学院并能够坚持到毕业; 毕业后接受特殊的聘书条件献身医护工作; 在医院接生 5万多名婴儿(被誉为 “万婴之母 ”); 认真、耐心、富有爱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在留学深造过程中曾拒绝外国医院的挽留; 不管个人遭遇到什么打击都与协和医院不离不弃(也可以答 “捐出存款给医院托儿所 ”) 【小题 3】 北平解放之际,林巧稚拒绝了傅作义夫人送与机票的好意; 协
22、和医院被收归国有后,林巧稚成了重点改造对象,她想不通; 在协和医院大会上发言时她没有采用北京市副市长给自己写好的发言稿; 很多著名知识分子入党时,她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自己是基督徒不便入党。 【小题 4】不矛盾。( 1分)她留学深造为了提高医疗水平,拒绝美 国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是出自林巧稚对中国医疗事业的热爱;( 2分)对国家政局的变化和后来的政治运动以及政界人物,她的确不感兴趣,只是关心自己的医疗事业。( 3分)从传记中我们看到的林巧稚就是一位嫁给了协和医院的万婴之母。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对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牵强附会,原文并没有谈到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D原文
23、“林巧稚与周恩来夫妇、彭真全家的交往,使她对共产党人和新政府有了新的看法。 ”由此可见, “有意的交往 ”错误; A原文“老协和的管理者坚信,一个女人不可能同时扮演贤妻良母和职业女性两 种角色 ”由此可见,所谓的 “合理 ”仅指合乎当时协和医院的要求和协和管理者的个人观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和归纳概括题,首先要将文章划分层次,然后归纳大意。 “林巧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 她就要在协和守着她的病人 ”这部分内容即写其认真工作的。这些内容分别写了以下几个事件:她是 “万婴之母 ”,林巧稚对待病人极为温柔耐心,与协和医院
24、签下了不近人情的聘书,直到晚年病重、身体极为衰弱,林巧稚还坚持工作,她对政治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考点:筛选并整 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也是一道信息筛选和归纳概括题,答题的区间为 “协和纯净如真空的环境 在党外一样可以工作 ”。主要事件有:北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给林巧稚送来一张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票, 林巧稚谢绝了好意。她就要在协和守着她的病人林巧稚的社会威望和她的政治积极性反差强烈,理所当然是“重点改造对象 ”。林巧稚在协和大会上代表教授发言,没有采用吴晗写的报告,她回顾自己在协和不问世事一心从医教书 30年,现在她愿意 “打开协和的窗子看祖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陕西省 西安 一中 国际合作 学校 高三上 学期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