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 “粉丝 ”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 不足为训 。 B上海电影集团张瑞芳的这番 耳食之言 立刻引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全场集体起立向这位电影前辈鼓掌致敬。 C大明不顾领导同事的多次提醒,无视车床的安全操作程序,终于导致了今天的 无妄之灾 。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 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 兵不血刃 ,最终以 3:0取得胜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 B耳食之言:只听
2、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贬义词,不合语境。C无妄之灾:平白无故受到损害。 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 古人常说一句话,那就是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 _。_。 _。 _。 _。 _。也就是说,商纣王时期,古人就已开始烧铅作粉,用于妇女美容化妆了。 这种搽粉的习惯至少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据墨子记载,粉是大禹时期就发现的 曹植在洛神赋中有: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这里的 “容 ”,就是
3、化妆、美容的意思 博物志记:纣烧铅作粉 这里的 “铅华 ”,是古代妇女搽在脸上用于增白的一种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这里的 容 ”承接上文的 “女为悦己者容 ”,据此排除 C、 D。 “这里的 铅华 ”照应了 中的 “铅华弗御 ”,所以排除 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 A剑潭村委会班子认为,在现代化形势下,财富的充足和可持续增长需要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 B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
4、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C美国警方公布了 “9 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航拍照片,这些极具震撼力的照片,让公众有机会感受从空中目击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一幕。 D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句式杂糅,最后一分句改为 “关键在于知识 ”或者 “知识起决定作用 ”。 B、搭配不当,前一分句改为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了巨大刺激 ”, “开拓 ”前加 “这一平台 ”。 D 成分残缺,在 “学风建设 ”后加 “等议题 ”。
5、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书 ”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 “书 ”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 “六书 ”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 “书 ”与 “金 ”、“石 ”与 “画 ”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 “写得好看 ”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 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
6、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 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
7、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 “书法家 ”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 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 “法书 ”,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 “书法 ”、 “书道 ”、
8、“书艺 ”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 “书法 ”。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 “尺牍素书,千里面目 ”。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 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小题 1】下列关于 “书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汉语中, “书 ”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 “六书 ”之 “书 ”,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 “书 ”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 “书 ”与
9、 “金 ”“石 ”“画 ”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 “书 ”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 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 “书 ”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10、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 “书法 ”是指书写的方法, “法书 ”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 “书法 ”。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 “书法家 ”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
11、所谓 “尺牍素书,千里面目 ”,也就是今人所谓 “见字如见其人 ”的意思。 D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说 “它们(指 “金 ”“石 ”“画 ”)同样因为影响深远 ”无中生有,也不是对“书 ”的表述。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原文是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 ,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 ”。
12、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文中说 “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并不是对其代表性的否定,而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确实有超过传世碑版的书法,只不过不为人所知了。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25分) 林巧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黄薇 李响 20世纪上半叶,职业女性崭露头角,却仍备受歧视。协和以开 放的心态接纳了女性,也为她们设置了一道不近人情的门坎:担任住院医生的女性,一旦结婚自动解聘,女护士如果结婚必须辞职。老协和的管理者坚信,一个女人不可能同时扮演贤妻良母和职业女性两
13、种角色。 也许,这既是门坎,也是考验。坚定的理想和虔诚的信仰,支撑老协和女医护人员以殉道者的姿态,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牺牲。她们大多终身未婚,将自己嫁给了医疗事业,她们是中国医疗史上的特蕾莎修女。 “万婴之母 ”林巧稚,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林巧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一是因为她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二是因为她亲手接生了 5 万多婴儿,虽然她自己从未有过孩子。每一个林巧稚亲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证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林巧稚的孩子。林巧稚说过: “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 林巧稚对待病人极为温柔耐心,难怪很多妇女千里迢迢赶到协和找林大夫。原协和医院副院长黄人健回忆说,她曾看到林大
14、夫掏出几十块钱给一个流产的贫穷妇女,让她买营养品。 “那时林大夫的工资是 300块,像这样资助病人的情况太常见了。 ” 1921 年协和医学院落成,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的林巧稚正是在这一年考入协和。1929年,林巧稚毕业,入学时有 5个女生, 3人 坚持到最后。林巧稚学业优异并热心公益,得以留校任职,她是协和第一个毕业留院的中国女生,也因此与协和医院签下了不近人情的聘书。林巧稚怀着矛盾的心情接下这张光荣的聘书,也接下一纸枷锁。曾有说法认为林巧稚有过一段朦胧的恋爱,但随着她在医院表现出色,协和派她赴欧美考察深造,恋情也不了了之。林巧稚去美国进修时,也婉拒了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 1940 年林巧
15、稚回国,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她又创了个纪录:协和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直到晚年病重、身体极为衰弱,林巧稚还坚持工作。家人和学生劝她休息,她说: “上帝如果让我继续生存 在这个世界上,那么,我存在的场所便是在医院病房,我存在的价值便是治病救人。 ”她虽然早已不是住院医师,但她要求值班医生和护士,只要病人出现问题,即使是半夜也要马上通知她,否则她会生气批评。林巧稚曾说过, “我的惟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 ” 协和纯净如真空的环境,养成林巧稚单纯倔强的个性,她对政治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1949年,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北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给林巧稚送来一张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票,可以搭乘任
16、何一次航班去任何一个城市,傅太太特别说: “这是多少人用金条换不来的。 ”林巧稚谢绝了好意。 她就要在协和守着她的病人。 随着协和 “收归国有 ”,一场轰轰烈烈的 “改造 ”运动展开,老协和知识分子首当其冲。林巧稚的社会威望和她的政治积极性反差强烈,理所当然是 “重点改造对象 ”。工作组派她的学生给她讲形势、谈理论,劝导她 “揭发美国人的文化侵略 ”。林巧稚想不通, “美国人办医学院帮我们培养人才,我的医术就是人家教的 ” 与共产党女干部的接触,让林巧稚对共产党人有了更多好感。有一天,一个穿灰色列宁服的妇女来协和挂号找林巧稚看病,林在问诊中了解到,这名患者1927年生过孩子,因为躲避国民党抓捕
17、不能在大医院就诊,孩子 夭折,自己也不能再生育,长征中又落下许多病根 后来她才知道,这位患者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林对她更增添了同情和敬佩。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夫人张洁清来协和生孩子的时候,林巧稚经常和她聊天,但并不知道张的身份。 林巧稚与周恩来夫妇、彭真全家的交往,使她对共产党人和新政府有了新的看法。她的 “思想动态 ”被工作组敏锐地捕捉到,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来到协和,亲自给林巧稚写了 100多页学习体会和思想小结。林巧稚在协和大会上代表教授发言,没有采用吴晗写的报告,她回顾自己在协和不问世事一心从医教书 30 年,现在她愿意 “打开协和的窗 子看祖国 ”。言辞朴实恳切,在场许多老协和人流下眼泪
18、。 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一些著名知识分子纷纷加入共产党。林巧稚对周恩来说,一个诚实的人不能欺骗组织,也不能欺骗自己。她是虔诚的基督徒,入党恐怕不便。周恩来宽慰她不必介意这个问题,在党外一样可以工作。 “文革 ”中,林巧稚推着四轮车给病人打针送药,清洗便盆,倒痰盂 这些工作她都做得一丝不苟,毕竟,她还没有离开协和,她说这已经是再幸运不过。“文革 ”结束后,林巧稚已近 80岁,体质逐渐衰弱。 1983年春,林巧稚病情恶化,陷入昏迷,她总是断断续续地喊: “快!快!拿 产钳来!产钳 ” 4 月 22日,林巧稚在协和的病床上走向人生终点。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 3万元人民币捐给医院托儿所,骨灰
19、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中。 (节选自 2012年文汇报)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A从厦门女子师范毕业后,林巧稚又考入协和医学院,在学习八年后留校任职。林巧稚在协和医院成功地创造了两个第一:第一个毕业留院的中国女生,第一个中国籍女主任。 B像林巧稚这样的老协和女医护人员凭借着对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大都终身未婚,像特蕾莎 修女一样以爱心坚持工作。 C协和医院能接纳女性医护工作者,在 20世纪上半叶已算是开明之举,所以它对住院女医生和女护士提出的工作就不许结婚的特殊要求虽不合情也是合理的。 D文中写道林巧稚与邓颖超、张洁清有意的交
20、往后,自己对共产党人有了好感,说明在被改造的过程中她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 E文革期间,林巧稚在协和医院里仍然一丝不苟地做着医护工作,说明她对医院和患者的感情没有因政治运动而改变。 【小题 2】林巧稚热爱自己的工作,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三条。 (6分 ) 【小题 3】单纯倔强的个性使得林巧稚对政 治一无所知又毫无兴趣,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 (6分 ) 【小题 4】林巧稚对政治毫无兴趣,可她却曾拒绝过美国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这是否矛盾?请结合传记谈谈你对林巧稚的理解和评价。 (8分 ) 答案: 【小题 1】 B, 3分; D, 2分; C, 1分 【小题 2】 从厦门女子师范毕业后坚持
21、考入协和医学院并能够坚持到毕业; 毕业后接受特殊的聘书条件献身医护工作; 在医院接生 5万多名婴儿(被誉为 “万婴之母 ”); 认真、耐心、富有爱心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在留学深造过程中曾拒绝外国医院的挽留; 不管个人遭遇到什么打击都与协和医院不离不弃(也可以答 “捐出存款给医院托儿所 ”) 【小题 3】 北平解放之际,林巧稚拒绝了傅作义夫人送与机票的好意; 协和医院被收归国有后,林巧稚成了重点改造对象,她想不通; 在协和医院大会上发言时她没有采用北京市副市长给自己写好的发言稿; 很多著名知识分子入党时,她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自己是基督徒不便入党。 【小题 4】不矛盾。( 1分)她留学深造为了提高医
22、疗水平,拒绝美 国芝加哥大学妇产科的挽留,是出自林巧稚对中国医疗事业的热爱;( 2分)对国家政局的变化和后来的政治运动以及政界人物,她的确不感兴趣,只是关心自己的医疗事业。( 3分)从传记中我们看到的林巧稚就是一位嫁给了协和医院的万婴之母。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对工作的坚定信念和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误解原文,牵强附会; D“有意的交往 ”错误; C“合理 ”,具体指合乎当时协和医院的要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和归纳概括题,首先要将文章划分层次,然后归纳 大意。 “林巧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 她就要在协和守着
23、她的病人 ”这部分内容即写其认真工作的。这些内容分别写了以下几个事件:她是 “万婴之母 ”,林巧稚对待病人极为温柔耐心,与协和医院签下了不近人情的聘书,直到晚年病重、身体极为衰弱,林巧稚还坚持工作,她对政治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也是一道信息筛选和归纳概括题,答题的区间为 “协和纯净如真空的环境 在党外一样可以工作 ”。主要事件有:北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给林巧稚送来一张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 票, 林巧稚谢绝了好意。她就要在协和守着她的病人林巧稚的社会威望和她的政治积极性反差强烈,理所当然是“重点改造对象 ”。林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陕西省 西安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第三次 质量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