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安一中高三8月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安一中高三8月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安一中高三8月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安一中高三 8月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动漫 ”是由两个词缩略结合产生的复合词,需要给予一个禁得起推敲和考证的解释,相关解释有人已经给出了数个,但又总是 出尔反尔 。 B 29日报道,韩国空军远程空对地导弹 “斯拉姆 -增敏( SLAM-ER) ”今年 6月进行发射训练时,因推进器问题坠毁。然而,韩国空军方面 5个月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 。 C在政府严禁大面积拆迁的情况下,某些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偷换概念, 剥茧抽丝 , “小片小片拆 ”“小片小片建 ”,到最后再连成一个整体。 D如果你是一位教师,
2、“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必然谬种流传,误人子弟;如果你是一位官员,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必然诬枉不正、贻害他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出尔反尔,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今指说了又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B秘而不宣: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C剥茧抽丝:指拨开茧子抽出丝来,比喻根据顺序寻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句中说的是将事物由原来的一个整体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可改为 “零敲碎打 ”; D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
3、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对于散文作家来说,超拔而自在的心态实在是太重要了。 _。 _。_, _。 _, _,才能真正进入艺术创造的境界。可是,这对于一个现时代的写作者来说,谈何容易 ! 只有具备自由、自在的心态 因为散文是与人的心性距离最近的一种文体 是人类精神与心灵 秘密最为自由的显现方式 这是回归文学本体,抵达人性深处的一个前提条件 具备不依附于社会功利的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超越世俗的固定眼光 作家自由丰富的心性发育程度、心灵自由的幅度,直接关系到散文作品的艺术魅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个语段强调的是 “超拔而自在的心态 ”对于散文作家的重要性。 中的 “只有 ”
4、要和横线后的关联词 “才能 ”呼应, “具备 ”表明 和 的语意关系密切; 阐述的对象都是 “散文 ”; 中的 “这 ”指示代词要理解它的指代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李满春指出,必须从法律上对个人和政府微博进行规制,防止出现一些滥用微博打击报复的现象。 B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 “制造型国家 ”向 “创造型国家 ”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C日本政府自从悍然宣布购买钓鱼岛以来,中国各地爱国民众以不同的方式对日本政府的丑恶行径予以强
5、烈的谴责和愤怒的声讨。 D为了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 ,各地方政府须继续 “给力 ”限购政策,切实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成分残缺,在 “自主创新 ”后加 “能力 ”; C偷换主语,将 “自从 提到 “日本政府 ”之前; D不合逻辑,应去掉 “不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
6、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 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
7、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 “熟悉 ”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 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 “有机的团结 ”,后者是 “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
8、,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 “习 ”字。 “学 ”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 “习 ”是陶炼, “不亦说乎 ”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 “习 ”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 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
9、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 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 “孝 ”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
10、的过程中,我们在 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 “土气 ”成了骂人的词汇, “乡 ”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小题 1】下列对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 ,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 “熟人 ”社会。 D无论是
11、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 “从俗即是从心 ”。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 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
12、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 “孝 ”,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 “土气 ”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答案: A 【小题 1】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中的 “孤立与隔膜 ”是就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
13、的,而并非指乡民个体之间。 C项, “分工合作 ”是 “法理 ”的社会的特点。 D项, “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是地方性的限制造成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 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原文内容是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现代社会的自由是法律保证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的自由比现代社会的自由容易获得。 B项,因为 “得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所以才说 “从俗即是从心 ”。 D项, “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14、 3】 试题分析: 原文说,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 “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拉加德:金融世界里的香奈尔 李卉 2011年 6月 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正式宣布,法国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长克里斯蒂娜 拉加德被选为该组织下一任总裁,任期将自 7 月 5 日开始,为期 5年。这也是 IMF自 1944年成立以来,诞生的首位女总裁。 “她就像是金融世界里的可可 香奈尔, ”英国 每日电讯报如此评价克里斯蒂娜 拉加
15、德,“因为她们拥有一样的勇气、坚定和优雅。 ” 克里斯蒂娜 拉加德 1956年出生于法国的一个中产阶级之家,她在法国西部港口城市长大。拉加德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母亲则从事与古典文学出版相关的工作,拉加德是家里四个孩子中最年长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女孩。 17岁那年,拉加德父亲去世。但彪炳独立精神的母亲,并没让拉加德和她的三个弟弟感到末日来临。在参加完法国中学毕业会考后,拉加德得到一笔奖学金留学美国。拉加德后来说: “世界从那时向我敞开了大门。 ”她说: “这段经历让我更好地了解了美国 人,也让我了解了澳大利亚人、加纳人、丹麦人 ” 这段令人难忘的留学经历,开阔了拉加德的视野,也令她接纳了美国的社
16、会文化。从美国马里兰州一所女子学校毕业后,拉加德重回法国,入读巴黎第十大学法学院和法国政治研究学院,获得法学、政治学硕士学位。 拉加德的第一份实习工作起点挺高。 1973年,精通英语、法语的拉加德在当时的美国共和党议员、后成为美国国防部长的威廉 科恩办公室实习,负责为科恩在缅因州的法语选区回信,解答有关水门事件的问题。 1981年,年仅 25岁的拉加德加入大名鼎鼎的贝克 麦肯西国际律师事务所,并为其效 力长达 25 年,直至成为该事务所首位女性主席。其间,因在处理劳工、反垄断与企业收购等一系列法律事务上的突出成就,拉加德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职场飞跃:最初,拉加德加入的是该事务所的巴黎办事处;后来
17、,她一路升迁,调往事务所位于美国城市芝加哥的总部; 2004年, 43岁的拉加德成为该事务所全球战略委员会主席。 也正是那一年,拉加德获得华尔街日报 “欧洲商业女强人 ”称号。 2005年,拉加德的才干引起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的注意。德维尔潘邀请她入阁,担任法国政府部长级外贸代表,从此告别律师身份而步入政坛。 2007年 6月,萨科 齐改组内阁,拉加德成为法国首任女财长,一举打破 G8 经济体内无女性经济部长的历史。 拉加德的斡旋能力,在 G20财长峰会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时,德国反对创立欧元区的救援机制,中国反对 G20订立全球经济失衡指标,她都在中间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 拉加德在各国政策制
18、定者之间穿针引线、游刃有余。拉加德接掌法国财政事务之后,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降临,但她有惊无险地经受住考验。 2009年她被金融时报推为 “欧元区最佳财长 ”。在金融危机之后,她创建的 “欧洲金融稳定工具 ”,在应对主权债务危机时,及时有效地弥合了各方矛盾 ,也获得了欧洲同行的普遍认可。 现在,尘埃落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面临最严重的挑战,就是解决希腊的危机。虽然目前 IMF和欧盟给希腊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但因为涉及到希腊国内的经济政策,希腊政府当局也面临严重的反对派的罢工和抗议。 拉加德靠有尊严的沉默,度过了最初的风浪。如今她的形象极为独特,对于法国在国际社会的公信力有不可否认的重
19、要性。萨科齐的冲动和表现欲经常令欧洲的伙伴们火冒三丈,然而拉加德凭借她在法律工作中磨炼出的谈判技巧,使得各国在欧洲为债务危机寻求解决方案的关键时刻能够继续讨论。 这一点在法国 与德国的关系中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安格拉 默克尔努力克服互相厌恶的情绪之时, “拉加德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一位德国官员如是说, “她在国际谈判中促成妥协的能力被认为是一个很强的长处。 ” 拉加德将她娴熟的管理技巧和团队精神归功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她是家里四个子女中最年长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女孩;以及她选择的体育项目:花样游泳。“我无论是与兄弟们在一起时,还是在生活中,从不曾单独处事。 ”有一次,拉加
20、德这样说。 “在花样游泳里,你要做到完美地垂直,但同时还必须与其他人完美地协调。 ” 竞选期间,拉加德 曾经来到中国,她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将支持中国在 IMF获得更高的投票权,另外还会协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但她同时重申,首要任务仍然是处理好威胁希腊、葡萄牙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欧元债务危机。有一句话,体现了她一贯的战斗力, “我要像法网战中的李娜一样,充满信心。 ” ( 2011年第 9期人民文摘)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法国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长拉加德被称为 “金融界的可可 香奈儿 ”,是因为英国民众认为她们拥有同样的勇气、坚定和优雅。 B拉加德的
21、母亲在拉加德的人生中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在她的影响下,拉加德坚持完成自己的学业,留学美国,开阔了视野;重回法国,获得了法学、政治学硕士学位。 C加入国际律师事务所之后,她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职场上的飞跃,这也使得她能有机会在处理劳工、反垄断与企业收购等一系列法律事务上有突出表现。 D萨科奇已经让欧洲的伙伴们火冒三丈,但拉加德凭借出色的谈判技巧,使得债务危机问题得以解决,这足以看出她在维护法国在国际社会的公信力上的重要性。 E本文撷取拉加德人生中的若干片段,重点表现了她在经济领域中的卓越才干,进而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坚强、执著 、自信的精神。 【小题 2】拉加德最终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位女总裁有哪
22、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 【小题 3】文章最后一段对拉加德竞选期间访问中国的经历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6分) 答; _ 【小题 4】英国每日电讯评价拉加德拥有 “勇气、坚定和优雅 ”,你认为成就一番事业哪一 点更重要,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_ 答案: 【小题 1】 E, 3分; B, 2分; D, 1分 【小题 2】( 6分。答出三点即可)家庭影响:她彪炳独立的母亲,对她有重要的影响,支持她完成学业;她娴熟的管理技巧也是因为她是家中四个子女中最年长的一个。 学识丰厚:曾留学美国,开阔了视野,并接纳了美国社会文化;重回法国,入读法国第十大学法学
23、院和法国政治研究学院,获得了法学、政治学硕士学位。 成 就突出:在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时,她处理劳工、反垄断与企业收购等一系列法律事务,并获得一次又一次的升迁;进入法国内阁成为首位女财长,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并获得欧洲同行的普遍认可。 能力超群:拉加德的斡旋能力,在 G20财长峰会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各国存在分歧的情况下,她在中间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 【小题 3】( 6分)表现了拉加德在竞选期间对世界经济问题的关注,突出了拉加德一贯的战斗力,体现了她自信、坚定和勇敢的性格特点。( 4分)与第一段对拉加德的评价相照应,首尾呼应。(或:与上文就任之后首先解决希腊 危机相照应)。( 2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西省 抚州市 临安 中高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