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安一中高三8月语文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
《2014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安一中高三8月语文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安一中高三8月语文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安一中高三 8月语文试卷与答案 B(带解析)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 ,而这三项论题,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 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 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也涉及到老庄 “道法自然 ”的哲理 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 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第 句必须接后面的 “而这三项论
2、题 ”,可排除 A、 B两项,如选择 D 项,虽说第 句可以和前面的句子构成转折关系,但第 句就没有着落了,故选 C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A最新出台的医疗保险政策最大限度的关注了工薪阶层的就医问题,很好地完善了医疗保险制度和医保专用资金的使用效率 。 B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临行前母亲的谆谆教诲却深深触动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C 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驱车 300多公里来到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D纪录片历史碎影以讲故事的
3、形式,讲述了十一个南方文人生命中富有包孕性的故事,展示了一部二十世纪南方文人的微型生活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 “完善了 效率 ”搭配不当; B项结构混乱,暗换主语,在 “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前加 “我的心 ”; D项歧义,可理解为 “十一个文人 ”或 “十一个故事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远离大陆,但是肩负着保卫祖国南海岛屿的重责,这些战士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却对此 甘之如饴 ,毫无怨言。 B曲阜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匀的黑色松花纹,观之 钟灵毓秀 ,触之滑腻温润。制作砚台,下墨利,发墨
4、好,久用不乏。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 翻云覆雨 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D贾平凹在 连篇累牍 地发表小说并取 得很大成绩之后,又开始散文创作,这些散文也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甘之如饴: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B项,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C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D 项,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恰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谈 人 朱 光 潜
5、世间事物最复杂、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 “懂得你自己 ”看做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有一句古谚: “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 ”魔鬼固诡诈多端,而仙子也缥缈难测。 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类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的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着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 “本能 ”。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还保留 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还需要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所以马
6、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并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古代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 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男婚 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活动。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 “食、色,性也 ”。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汉文 “美 ”字就起源于羊羹的味道
7、,中外都用 “趣味 ”来指 “审美力 ”。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 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都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因为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 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从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像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映像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
8、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等类,使它实现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选自谈美书简有删改) 【小题 1】关 于 “人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动物,人是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再由类人猿发展到原始人进而发展到文明人的。 B人是最难懂的。所以 “懂得你自己 ”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别人。 C在进化过程中,人的习性里还保留着一部分 “兽性 ”,还存在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其中, “兽性
9、”是心理学家所说的 “本能 ”。 D人的生活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 思的一项是( ) A艺术和美起源于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他们的起源并不是抽象概念。 B儒家说: “食、色,性也。 ”在 “食 ”和 “色 ”这两大人类本性的具体行为中便蕴藏着艺术的美。 C原始民族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 D西方有一句古谚: “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 ”这证明了人的性格是具有两面性的,
10、不能把人简单分类。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 ,而且还有心灵,所以,一旦人的各种感觉神经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脑里就会引起对外界事物的初步感性认识。 B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就能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因为古代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 C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有重要的作用。 D哲学和心理学把人们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答案: 【小题 1】 【小题 2】 D
11、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错在 “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人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引用古谚目的是证明人的复杂性,不在于 “把人简单分类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范围缩小, “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 ”错, “整个运动 ”应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伍连德:永远的防疫战士 慕景强 几年前,我还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工作。记得在校部图书馆和分子生物学馆
12、之间,矗立着一座半身人物石雕像。雕像不算高大,人物面容平和。由于座基周围有一个圆形的花坛,在花坛外流连的人们并不容易看清楚雕像的介绍信息。 有些来图书馆办事的人,看到雕像总会好奇地问一句: “这个人是谁呀? ”在场的老同事便会直言相告: “伍连德。 ”如果提问的人一脸茫然,老同事便会加一句: “哈医大的老校长。 ”提问的人多半依然一脸迷惑,然后若有所悟地走掉了。其实,这也多少体现了伍连德在当代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要说普通人,即便身在医疗卫生系统的人, 了解甚至知道伍连德的也为数甚少。 真实的伍连德是个什么样子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历史上没有伍连德,东北三省不会发展成现在这般模样;甚至可以
13、说,没有伍连德,中国历史的轨迹也会改变许多。他为世人所知始于近一个世纪前那场骇人听闻的瘟疫。 1910 年 10 月 25 日,满洲里首发鼠疫,数月内波及 5 省 6 市,死亡达 6 万多人。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毙命。一时从城市到乡村,人们无不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当时有 “哈尔滨鼠疫死亡数千人,尸体泼油焚烧三天三夜 ”的记载。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为之震惊。清廷唯恐 日俄借机侵略,慌忙委任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很快,伍连德便探明传染病源来自于旱獭,并组织力量灭杀病源。为搞清病因病理,他在疫区亲手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为阻止呼吸传染,他设计并命令赶制了一种特殊
14、的加厚口罩,被后人称作 “伍氏口罩 ”;他以钦差大臣身份在疫区紧急征用学校、戏院、浴室,把它们改装成临时消毒所,又把庙宇和教堂改为急救医院 在回忆录中,他如此生动地描述自己的角色: “我扮演了庞大组织总司令的角色,对医生、警察、军人,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 ” 经过 3个月的艰苦工作,这场可怕的疫情方才告止 这是中 国有史以来第一例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大型瘟疫的记录。那年,伍连德 31岁。 之后的 1911年,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起我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于当年 4月在盛京(沈阳)召开国际鼠疫学术会议 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是近代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学术会议,出席会
15、议的有来自英、美、法等 11个国家的 34位著名鼠疫专家。伍连德在大会上做了关于东北鼠疫防治经验的学术报告,得到各国专家的高度评价,被冠以 “鼠疫斗士 ”的称号。 上世纪 20年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伍连德: “科学输入垂 50年,国中能以 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伍连德)博士一人而已。 ” 1879年,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 17岁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学士学位,后在英国疟疾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Ronald Ross门下学习。 1903年,他又前往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在俄裔细菌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Elie Metchnikoff 教授指导下研究破伤风。 24岁时,伍连德获
16、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 伍连德是我国首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创始人和领导人,先后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学校 20余所,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等 10余个学会,并创办了中华医学杂志。在他的倡议下,北平中央医院成功创办,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医院,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他曾在 1914年积极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派出的中国医学委员会进言,要求在北京地区建立一所现代化的医学教育机构。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成,伍连德为之倾注了不少心血。 对于预防医学,伍连德也有独到的见解。在 1928年给国民政府的建议中,他首先对国内公共卫生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在我国倡行公
17、共卫生的障碍、前景及办法进行了论说。他认为,对于医界中人,不能只一味地专注于治疗,更要注重 预防。他的观念即便现在提起,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也是在他的竭力推动下,我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 1960年,与瘟疫搏斗一生的科学家伍连德永远地安息了。回顾他的生前语录,其中鲜有豪言壮语,他只是这样总结道: “我觉得一个人择定了他的工作后就应该认真去做,千万不可敷衍因循。如果是本着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负责任。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科学家伍连德在医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他个人行事低调,不事张扬而陷入默默无闻的境地。 B在作者看来,伍连
18、德不仅 影响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发展的轨迹。 C 1910年 10月,中国东北地区发生了大型瘟疫,这一消息震惊了全国,清廷唯恐日俄借机侵略,慌忙委任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 D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兴办都与伍连德有关,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 北平中央医院就是在伍连德的倡议和支持下创办的。 E伍连德认为医界中人不仅要专注治疗,更要注重预防,他的 “防病重于治病 ”的观念指导现在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题 2】伍连德在回忆东北鼠疫防疫的经历曾说: “我扮演了庞大组织总司令的 角色,对医生、警察、军人,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 ”请结合传记内容,概括伍连德为东
19、北鼠疫事件所做的工作。( 6分) 答: 【小题 3】作者认为 “伍连德是永远的防疫战士 ”,请结合传记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6分) 答: 【小题 4】伍连德说: “我觉得一个人择定了他的工作后就应该认真去做,千万不可敷衍因循。如果是本着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负责任。 ”这段话对你有哪些启示?请联系结合传记内容和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8分) 答: 答案: 【小题 1】答 B给 3分,答 E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A、 D不给分。 【小题】( 6分) 临危受命,担任防疫全权总医官。 控明传染病源,并组织力量灭杀病源。 在疫区亲手实施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以查明病理病因
20、。 设计并命令赶制防疫用加厚口罩。 征用公共建筑,改建临时消毒所和急救医院。 从理论总结东北鼠疫防治经验,促进鼠疫防治的国际交流。(每点 1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6分) 正式从医之前,伍连德重点学习和研究了防疫相关知识。 回国后主导扑灭了我国东北地区的鼠疫。 建立中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 在国际鼠疫学术会议上介绍防疫经验,被誉为 “鼠疫斗士 ”。 提倡预防医学。 推动 收回海港检疫主权。(每答出一点给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启示( 4分)结合传遍内容和生活经历(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中 “个人行事低调,不事张扬 ”无中生有。 C项基本正确,但 “震惊全国
21、”理解不当,应是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为之震惊 ”。 D项中应是 “伍连德是我国首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 ”创始人,北平中央医院成功创办是伍连德的但是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的答案:在文中的第 6自然段,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本段,从中概括和归纳出主人公的做法。从 防疫组织、控制病原、查明病理、总结经验等等六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 “永远 ”和 “战士 ”两个关键词。 “永远 ”强调他的对于中国防疫事业的伟大意义; “战士 ”是强
22、调他对中国防疫事业贡献。需要学生找到相关的语段,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由启示和理解看法两个问题。谈启示要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要联系文章的内容来谈。谈理解看法时,要能联系 自身或社会生活来谈,要言之有物,既有对原文的阐释,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二者不可偏废。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两块面包 美 欧 亨利 玛莎小姐的面包小店开在街角处,店门前三步台阶,门上装着开门即叮咚作响的门铃。玛莎小姐今年四十岁,嘴里镶着两颗假牙,她心地
23、善良,银行里有二千美元的存款。许多结婚机会远不如玛莎小姐的人都已结了婚。 有一位顾客每周都要光顾她的小店两三次。玛莎开始对他产生了兴趣。这是一位中年男子,戴着眼镜,褐色的胡须修剪得十分整齐。他穿着一身旧衣服,有几处还打着补丁,虽然不修边幅,看上去却干净利索,彬彬有礼。他每次来总是买两只陈面包 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只,陈面包是五分钱两只 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要。 有一次,玛莎注意到他的手指上有块红褐色的色块。据此,她断定这位先生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他准是住在一座小阁楼上,画着画儿,嘴里啃着陈面包,心里大概在惦记着玛莎店里的种种美味。想到这儿,玛莎那颗善良的心不禁跳得更快了。 为 了证实自己对他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西省 抚州市 临安 中高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