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8月测评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8月测评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8月测评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 8月测评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针 灸 /韭 菜 弥 漫 /奢 靡殷 实 /殷 红 拾 掇 /拾 级而上 B 穴 位 /戏 谑侵 略 /亲 家铁 锹 /悄 然 赡 养 /瞻 前顾后 C裙 裾 /拮 据峥 嵘 /诤 言 聒 噪 /恬 淡 着 装 /不 着 边际 D 绥 靖 /骨 髓缄 默 /信 笺 飞 镖 /剽 悍 裨 益 /稗 官野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ji、 m、 yn/yn、 sh/sh; B xu/xu、 qn/qng、 qio/qio、shn/zhn; C j、 zhn/zhn、
2、 u/tin、 zhu; D su/su、 jin、 bio/pio、b/bi。注意其中的多音字:殷,表颜色时念 yn,其余都念 yn;拾,只在 “拾级而上 ”中念 sh;亲,只在 “亲家 ”中念 qng;悄,只有在叠用是读平声;着,它的读音只有强记,从意义上区别反而增加负担。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些人把娱乐当职业, 焚膏继晷 ,夜以继日,昏天黑地,既荒废了事业,又累坏了身体,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B今年初,应汽车生活杂志蓝主编的约请,我每月为他们杂志写一篇关于交通文明的小短篇,虽说都属 管窥蠡测 之
3、作,几个月下来也有万言之多。 C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 浮光掠影 ,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D张老一生, 皓首穷经 ,甘坐冷板凳,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哲学、民俗学和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成绩斐然,令人敬佩。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属于使用对象不正确。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影或者指一种古代的计时工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焚膏继晷,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B项管窥蠡测比喻眼界狭小,见识短浅。 C项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D 项,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皓首穷经意思是一直到年老头白之
4、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10多年来,赵广军 “生命热线 ”累计志愿服务 5万多小时,接访求助个案14570例,帮助千千万万的失足青少年扶回正路。 B离开文化的浸润和文明修养的增强,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苍白和空虚,内心极度焦虑, 人际关系自然也就变得紧张了。 C各地要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新路子,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D根据社科院调查数据显示,事业单位人员的家庭幸福感指数最高,其次就是离退休人员,农民工的家庭幸福感指数最低。 答案: C 试题分析:
5、 A 不合逻辑,应是 “走回正路 ”。 B搭配不当,应为 “文明修养的提高 ”。D句式杂糅,应是 “根据社科院最新调查数据 ”或 “社科院最新调查数据显示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放在横线处,排序 最恰当的一项是 _有利于满足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精神需求。学术界应加大力度,深化研究,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新贡献。 确认伏羲的始祖地位,研究和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特别是龙文化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轨迹的深入研究 有益于团结和调动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情感 伏羲文化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是最具
6、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有利于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过程 唤起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敦宗睦族的赤子之 情,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提出观点。 紧接着谈伏羲文化的作用,注意领起句。 ,研究伏羲文化的意义,注意领起句、 “中华 ”“全球 ”的关系,以及与后面 “深化研究 ”的呼应关系。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5分) 伊丽莎白 泰勒:永远的传奇 陈一鸣 好莱坞著名影星伊丽莎白 泰勒离开人世一个星期后,在那个阴郁的午后,当我漫步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时,仍然看到在台历的
7、“星星 ”旁布满众多影迷献上的花环、花束和蜡烛。在这个小小的悼念台前,不时有过往的行人驻足,或拍照,或沉思,或祈祷 微风徐徐吹来,飘过缕缕花香,仿佛尚未走远的一代影后正回眸人间,再次投下嫣然的笑容 。 3月 23日清晨,饱受多种病痛折磨的泰勒安详地走完了 79年的人生旅程,在“天使之城 ”洛杉矶永归天国。年轻时被称为 “玉女 ”, 41岁后荣升 “玉婆 ”,泰勒的一生以参演 55部影片、两次奥斯卡封后,留下了 一个个影坛经典,更以 8场婚姻、 4度死里逃生,书写了一部令人惊叹不已的人生传奇。 泰勒的离去,标志着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总结。媒体铺天盖地地追忆这位 10岁便登上银幕的女星的生平。望着报纸
8、上从童星到老妇的一幅幅照片,似乎在看一部电影,那璀璨星光照耀下的情节,不是明星八卦,而是一位女性的青春、爱恨、奋斗,直至走向生命静湖时的脚步。 1932年泰勒生于伦敦,父母是移居英国的美国人。二战爆发后, 7岁的泰勒随父母回到美国。 泰勒并非电影表演科班出身,她在演艺事业上的成功依赖于天生丽质与对事业的满腔热忱。为了在银幕上塑 造一个个完美形象,她甚至不惜奉献自己的健康,以至年老时百病缠身,因 “活够了 ”而拒绝就医。当时她还是一名童星时,就曾因拍戏从马背摔下来,留下创伤。 27岁接拍青楼艳妓,她又险些因肺炎而断送性命,而正是这种对电影事业的奉献精神,打动了学院气息浓厚的奥斯卡奖评委,泰勒凭借
9、这部影片在 1961年首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如愿捧得了小金人。 6年后,她又以一部灵欲春宵,再次摘得影后桂冠。 清秀的眉宇,婀娜的身材,泰勒呈现给世人的形象是迷人的。然而在 “世界头号美人 ”的名号下,健康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她。 1953年,泰 勒赴丹麦旅行时突发心脏病,转年又摔断了腿,还曾因眼睛里戳进小钢片和患阑尾炎而动手术。 很难想象,几十年来,泰勒这棵 “好莱坞常青树 ”,竟然是在多次与死神檫肩而过,并经历了上百次手术后打造出来的。泰勒有一句自嘲语 “我进医院的次数,就像平常人搭出租车那样频繁 ”。 这仿佛为一朵娇艳欲滴的花儿,平添了风雨的背景,令人唏嘘 。 或许,事业上不服输的泰勒
10、在感情的道路也一直在寻找,尽管伤痕累累,但始终跌倒再起,至死方休。在谈到自己的 “婚姻传奇 ”时,泰勒用及调侃又认真的语气说: “我只和我的丈夫睡过。 ” 从 20世纪 80年代起 ,泰勒逐渐淡出影坛,专注于慈善事业。 1991年,她创立了艾滋病研究基金会,帮助世人认识、战胜这一 “世纪瘟疫 ”。 1993年泰勒获得奥斯卡人道主义奖,这一奖项是授予那些为给电影事业带来信誉而做出人道主义努力的电影界人士的。 1989年,在美国十大艺术家大奖颁奖典礼上,泰勒在宣读乐坛巨星迈克尔 杰克逊的获奖理由时,将他称为 “真正的流行乐和摇滚乐天王 ”,杰克逊由此获得了 “流行天王 ”的称号,泰勒也与他成了忘年
11、交。后来,在杰克逊陷入丑闻缠身的低谷时,泰勒仍然与他保持着不变的友情。 “她对任何事情都充满激情,并且极富同情 心,包括对她的家庭、朋友,特别是抗击艾滋病的公益事业。她是个真正的传奇。 ”获悉泰勒病逝的消息后,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夫人南希 里根语调中充满了怀念。 泰勒离世时, 4个子女全部陪伴在身边。按照犹太教习俗,泰勒去世的次日便被安葬在洛杉矶 “森林草坪 ”公墓,与自己的父母永远相依。包括子孙在内的 50多名家庭成员参加了这个持续不到两小时的私人葬礼。 泰勒的家人号召影迷向泰勒的艾滋病研究基金会捐款,以此来表达对她的悼念。泰勒的儿子威尔丁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 “一个将人生活得淋漓尽致的非凡女性
12、,她的一生充满了激情、幽默和爱。 ” (选自新华文摘 2011年第 12期 ) 【小题 1】请分别指出文中 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 ( 1)微风徐徐吹来,飘过缕缕花香,仿佛尚未走远的一代影后正回眸人间,再次投下嫣然的笑容。( 2分) ( 2)这仿佛为一朵娇艳欲滴的花儿,平添了风雨的背景,令人唏嘘。( 2分) 【小题 2】文章选取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来抒写伊丽莎白 泰勒的传奇人生的?( 5分) 【小题 3】如何理解第 14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6分) 答案: 【小题 1】( 1)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由闻 到花香的嗅觉联想到看见
13、泰勒时视觉,形象地表达了泰勒的一生给人带来的美好与愉悦的享受,抒发了作者对泰勒的怀念与崇敬。( 2分) ( 2)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事理作比。泰勒一生病痛缠身,但正是这样更凸显了她生命的非凡,让人感慨万分,好比风雨之中的花朵,让人倍生怜惜和敬佩之情。( 2分) 【小题 2】文章选取了三个方面的材料来抒写伊丽莎白 泰勒的传奇人生: 美貌、奋斗造就一代影坛巨星; 病魔、婚变压不弯好莱坞常青树; 爱心、友情画出非凡的人生句号。 【小题 3】划线部分高度赞扬了伊丽莎白 泰勒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事业,乐观豁达,充满爱心的性格和人格魅力,表达了对伊丽莎白 泰勒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小题 1】 试题
14、分析:先准确指出所用修辞手法,再具体分析其运用,最后的效果要从两方面作答,一是艺术效果,二是在表达思想情感上的效果。 考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先要对全文内容进行梳理,对所写内容进行概括归类,找出选材的角度,再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一句是作为全文的结束的句子,要体会在全文结构及思想 内容上的总结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5分) 母亲 莫言 我 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
15、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 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
16、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 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17、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 去的!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
18、也严厉地批评了 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 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 1】理解文
19、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6分) (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小题 2】第 段中,画曲线句子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4 分) 【小题 3】本文题目为 “母亲 ”,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5分) 答案: 【小题 1】 ( 1)母亲不逃避困难 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 ()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
20、伟大。 【小题 2】照应前文 “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 ”,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小题 3】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 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 从 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两句话写
21、母亲,无疑是表现母亲的形象的。第一句一般的答案:可能就是 “乐观 ”,但要注意句子中还有 “愁容满面 ”“辛苦 ”等词语。第二句用的语言描写,不光是表现母亲的坚强,还有对家庭、子女的责任。不要遗漏了要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照应前 文,引出下文,反衬母亲的坚强,答出一点 2 分,二点 4 分,三点 5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分析和举例并重,一点 2分,二点 4分,三点 6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考点:探究文
22、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 坐小累,不得改京官。判铨欧阳修为之请,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充言: “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 ”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三年,拜
23、枢密副使。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为外臣,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 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 。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数十人。光亦以充可告语,与之书曰: “自新法之行,中外汹汹。民困于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觉悟,一变敝法。 ”充深思之,终不能用。王 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为所诎。 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 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东省 汕头 中高 测评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