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 不相同 的一组是( 3分) A隔 阂 干 涸 噱 头戏 谑 一 应 俱全 应 接不暇 B 讣 告 卜 卦 卡 片关 卡 买 椟 还珠穷兵 黩 武 C河 畔 绊 倒 着 陆 着 凉螳臂 当 车安步 当 车 D 圈 套 圈 养 馅 饼 谄 媚功亏一 篑 振聋发 聩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隔阂干涸,均读 h,故
2、排除 A; B买椟还珠穷兵黩武,均读 d;故排除 B; D功亏一篑振聋发聩,二者均读 ku,故排除 D,所以选 C。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句是( 3分) A国内向民众介绍科学的工作,做得非常不够,多半科普文章 不忍卒读 ,作者没有扎实态度,而往往是投机取巧的居多。 B定风波一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这个特定时期的自我画像,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处困境而 安之若素 的精神面貌。 C果蔬汁真的那么神奇吗?对此,不少营养专家并 不以为然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顾中一在自己的微博上直呼:这是堪称教科书级的减肥错误示范。 D 耸人
3、听闻 不是好 “大 V”,越有影响力的人越需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避免对社会的负面引导,传播谣言损害了法律尊严,也侵犯了公众的合法权益。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首先要理解句子内容大意,然后根据成语的意思来判断是否符合句意来判断。 A不忍卒读: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与句意 “科普文章 ”不符。所以选 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凤凰网针对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的调查结果耐人寻味, 97 4的网民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导致其生性骄纵,目中无人。 B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
4、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这起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C从一个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国家,变成一个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发展中大国, 60年来,中国实现了令世界羡慕的 “美丽转身 ”。 D我们现在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走绿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面对国际环境所作出的战略选择,也是国内发展需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 “根本原因是由于 ”重复多余。 B成分残缺,无主语,可将 “经过 ”移至 “专家组 ”之后。D语序不当。应为 “这不仅是国内发展需求 ,也是中
5、国作为一个大国,面对国际环境所作出的战略选择。 ”所以选 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 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
6、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从语句的内容来看,主要围绕着 “科学与信念 ”来写, 提出了观点 “信念驱使我们 ”,故作为首句, 是对信念的解释说明,故作为第二句, 是从数学的特殊性来解释信念,由 “可是 ”可判断, 是对 的语意转折,所以排除ABD,选 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通讯,完成后面题。( 15分) 广东垃圾村村民回收废品致富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黄栋林)在作家余华的小说兄弟里,主人公李光头在县政府面前静坐示威时,以捡路人的报纸、瓶
7、罐换钱为生,他便顺势做起了废品生意,搭了茅棚、安了电话、装了电风扇,还嘲笑县长的工资不如自己雇的临时工。之后,李光头生意越做越大,最终成为大富豪。 在兴宁市水口镇, “现实版 ”李光头的故事早已在这里上演。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废品回收行业,已成为该镇两成 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水口镇的废品回收业是由井下村村民先做起来的。在该村,超过六成人从事过废品回收行业,大部分人靠此发了家,少数村民身家已过千万。 起步 挑糖箩,创业品尝艰辛 井下村现有 17个村民小组, 500多户 2600多人,人均不到三分田。改革开放初期,村里便开始有人靠收废品维系生活。 对于现任井下村支书兼村主任刘金祥来说, 1985
8、年第一次跟着大伯收废品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那时用扁担挑着两个 “糖箩担 ”,一头是糖,一头是小百货,一边走一边敲打着手中的铁皮,发出 “叮叮哆 ”的响声。小孩听到响声,便会拿着家里的牙膏皮、鸡毛、鸭毛等废品来换糖吃,口中还念着客家童谣: “叮叮哆,叮叮哆,苦瓜焖豆角! ”一些老人家则会拿胶鞋底等值钱一点的废品换些针线、皮筋等小百货。 刘金祥说,第一天收废品就赚了四块钱,这让他很是惊喜。当时,一名乡村教师的月均工资尚不足二十元。 因其薄本厚利,越来越多的井下村民干起了收废品的行当,脚步也越走越远 ,近处到兴城、梅县,远则至惠州、东莞。 井下村民刘志标现在是东莞一家废品回
9、收店的老板,回想起当年在外地做 “换糖人 ”的日子,他感慨良多。 “有一年大年三十我还在惠阳收 三把毛 ,看着别人家杀鸡宰鸭,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志标所说的 “三把毛 ”是指公鸡鸡冠顶上的毛,用于制作鸡毛掸子,过年时最容易收到。 创富 抢先机,获取行业高利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井下村的废品回收业进入黄金时期。彼时,以深圳为代表的一批珠三角城市加速发展,住宅、厂房纷纷拔地而起,容纳着全国各地涌来的人潮,而日新月异的城市每天也在产生着数量惊人的废旧物 品。此时,以井下村民为代表的兴宁水口人已经在深圳、东莞、惠州一带沿街收废品多年。在开发浪潮中,他们成功抢占了当地物资回收业的高地。 于是,当年的 “
10、换糖人 ”骑上了摩托车,开起了小店。刘志标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开店后利润变少,但废品数量增多了。 ” 刘志标们生意的好光景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 “那时每吨铁能赚 600多元,每吨纸也能净赚 400元,利润是现在的两三倍。 ”刘志标介绍说,铜线当时的利润率也高达 40%左右。在东莞,一些废品收购者还会打通内部关节,将整个工厂的废品全包下来,这种 “包厂 ”的方式利润则更加丰厚。 回 馈 修村道,一出手便十万 凭借废品回收这一特色产业,井下村民的财富积累迅速增加。 “逢年过节,兴宁唯一会塞车的地方就是井下村村道。 ”1 月 13日,刘金祥颇为自豪地说,电信、移动等公司每次搞促销都不去圩镇,而是
11、把摊位摆在井下村。几年前,有报道称井下村每户有两辆车 一辆轿车、一辆货车;而现在,一些不再做废品生意的人,则卖了货车将轿车升级。 “奔驰、宝马、雷克萨斯等品牌的轿车在村里穿梭已不稀奇。 ”刘金祥说。 富裕起来的村民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公益建设。刘金祥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村里的主干道十几年前就已经是六米宽的水泥路 ,全是村中老板捐资修建。 2005年,井下村把水泥路铺到了每户村民门口,甚至没人住的地方也通了水泥路。刘金祥笑着解释道,村民对祭祖很看重,村里干脆就把路铺到了许多祖坟前。 “山上路宽一米半,山下宽两米半,自然村道宽四米。 ”刘金祥说,村里修路都是 “先斩后奏 ”,即先修好路,再向村民公开账
12、目,发动人们集资。 “村民刘汉光一出手就是十万元 ”。刘金祥说。 转行 十年前,有人已谋新路 然而,伴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与竞争加剧,废品回收业的利润空间正逐渐被压缩。 1月 13日,在水口镇开废品回收店的一位薛姓老板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从 去年 7月开张至今,他只卖出了一批货。 “不知能不能赚到 1000块?现在搞废品回收很难赚钱了。 ”薛老板说。 作为改革开放后较早一批废品回收从业者,井下村民对行业利润的下降感受更为深刻。早在 2000年前后,井下村最富有的几家废品回收大户便纷纷转变经营方式,有的往废品回收的下游产业发展,开办了熔铁厂、五金厂,有的开了电子厂、工艺厂,还有人搞起了房地产。 而
13、对于刘志标这种经济实力尚不雄厚的废品收购者来说,转行并不容易。虽然几年来废品回收利润锐减让他对发展前景深感忧虑,但 “收废品没多少技术含量,对其它行业几乎没什么了解 ”的短板,让刘志标不知转到什么行业才好。 【小题 1】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这篇通讯的真实性的? (4分 ) 【小题 2】本文用了多个小标题,请分析这些小标题在文中的作用。 (5分 ) 【小题 3】这篇通讯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分 ) 答案: 【小题 1】从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引述人物的话突出真实性;二是用事实说话(举例子)突出真实性;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 【小题 2】 每一小标题都是该层次内容的概
14、括,使读者能迅速了解通讯的主要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几个小标题简洁明了地展示了兴宁市水口镇废品回收业 的发展历程。 使各层次之间能自然过渡。 四个小标题句式一致,富有韵昧,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 【小题 3】从事件的意义角度:引起人们对事件的关注,使人们了解废品回收业,促使人们思考废品回收行业发展前景。从人物的榜样作用:广东垃圾村村民回收废品致富,这种不畏艰辛、勤劳致富以及致富后不忘回馈社会的精神十分可贵,以及善于抓住商机,懂得变通,具有榜样作用。从记者报道的角度:鼓励普通劳动民众自力更生,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题 1】 试题分析:通讯的特点之一就是真实性,一般情况下,通讯的
15、真实性是通过时间、 引用人物的语言、准确的数据等来体现,所以分析时,可从文章中找到这些方面的语句进行概括即可。如 “有一年大年三十我还在惠阳收 三把毛 ,看着别人家杀鸡宰鸭,心里很不是滋味。 ”“不知能不能赚到 1000块?现在搞废品回收很难赚钱了。 ”薛老板说。 ”这些人物的语言,事例数字方面的运用突出了内容的真实性特点。 考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一般要从内容、结构、文体色彩方面作答,通过阅读内容可知,这些标题是对内容的概括,语言简洁,富有文学色彩,给人以韵味感。大 都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
16、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对于新闻价值的题,可从多个角度,如从新闻报道的事件本身、新闻报道的主人公形象、新闻报道的目的等角度来分析其社会价值。答题时,可根据这些角度,结合着通讯具体内容,来分析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作用。 考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美术 ”就是表现美的艺术, “术 ”指的是技巧,技巧是为表现 “美 ”而服务的,用笔的轻、重、疾、徐,用墨的浓、淡、干、 湿,用色的奇、实、华丽,等等,构成了美的因素。 中国画强调主观的肯定,要求主观地对物象进行删减和提炼,所以中国画并不提倡简
17、单的对象写生,忠实地记录对象,严格地按照科学的透视法作画,只在一定的时间从一定的视点来描绘对象;而是强调从主观感受出发。中国画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逻辑以及对自然的丰富的感受取舍对象,可以打破特定时空的限制,根据自己对对象的理解,根据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来组织画面,甚至可以把不同的视点、不同的空间所观察到的事物组合在一个画面中。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作品,总是以深厚的笔墨功底、完美的构图、磅礴的气势 、形神兼备的物象造型,使人产生共鸣,得到美的享受。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总能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和谐之美。 如宋代的王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千山万壑、重峦叠嶂、江湖水泽、烟波浩渺,其间布置之丰富和气势之雄伟
18、令人惊叹。又如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卷,风动飘逸,给人一种强烈的形式美。画家用繁密的线条,表现了八十七个神态各异、各具个性的艺术形象,人物造型丰实、饱满,形式上具有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的整体美感。对于每一个人物、每一根线条,画家都刻意地使之统一于整体之中,人物众多,但不琐碎,丰富而富于变化的线 条很好地显现出黑、白、灰不同色度的对比,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关系。人物、道具的用线变化多样,使作品充满节奏,富有韵律,从而达到了和谐统一,取得了气象万千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作品,总是一个整体,是形式内容高度完美、和谐统一的体现。 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和谐统一的,艺术作品的美总比现实生活的美更
19、富有艺术感染力,它的特点就在于艺术形象是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在绘画上,不仅要求事物在比例方面和谐一致,而且要求在色彩、形式、整体效果方面配合得恰到好处。构图上要求相互关照,笔墨上要求刚柔相 济,色彩上要求丰富协调。这一切,都是为了体现作品的和谐之美。如果把大自然中的事物割裂开来孤立地画,或是杂乱无章地处理在一起,不统筹兼顾,只能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不可能使人领略到充满整体美、和谐美的艺术内涵。 任何艺术都不可能靠单调取胜,绘画艺术如此,其他艺术亦如此:小说中人物性格的矛盾和情节的跌宕起伏,构成整部小说的和谐美;交响乐中时而热烈时而抒情的旋律,营造出曲调的和谐美;戏剧中人物
20、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构成了情节的和谐美。一切艺术,总是以自己特有的形式,通过各自的艺术创造,使多种因素和谐统一,从而营造出 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和谐美是中国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高度完美的体现,是每一位中国画学者需要探讨的课题。对于画家来说,只有要求自己与自然、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智、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才能创作出充满和谐之美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画佳作。 【小题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美术要借助用笔的轻、重、疾、徐,用墨的浓、淡、干、湿,用色的奇、实、华丽等技巧来表现美。 B画家只要根据自己对对象的理解来组织画面,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特点的佳作。 C
21、作者认为,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和谐统一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艺术作品的美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D中国画不要求作品具有客观真实性,而是强调表现主观感,强调从主观感受出发。 E不仅仅是中国画,所有的艺术作品均需讲究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均需追求和谐之美。 【小题 2】下列不符合中国画 “强调从主观感受出发 ”这一点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千山万壑、江湖水泽、烟波浩渺,其间布置之丰富和气势之雄伟令人惊叹。 B吴道子创作的八十七神仙图卷,给人一种形式美,画家刻意将每一个人物、每一根线条统一于整体之中。 C黑龙江籍青年画家崔德林所绘的 “东北虎 ”,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曾将
22、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吓得摔倒在地。 D齐白石所画的虾腹部小腿少到只有 6只,眼睛由原来的两点变成两横,头胸的淡墨上加了一笔浓墨更显出白虾躯干的透明。 【小题 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如何在绘画上表现作品的和谐美?( 4分) 【小题 4】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中国画的特点。( 4分)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2】 C 【小题 3】 做到事物比例方面和 谐一致,色彩、形式、整体效果配合得恰到好处; 做到构图上相互关照,笔墨上刚柔相济,色彩上丰富协调。 【小题 4】 强调从主观出发,要求根据主观感受对物象进行删减和提炼; 强调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强调和谐美。 【小题 1】 试题分析:要从整体上
23、理解文意,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B项 “画家 ”“根据自己对对象的理解来组织画面 ”是中国画的特点,但并不能因此说这样创作出的作品都是佳作; D项 “中国画不要求作品具有客观的真实性 ”是无中生有,文章最后一段也指出中国画的和谐美同样要求 “主观与客观 ”“高度和谐统一 ”。所以选 B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文章找到与 “强调从主观感受出发 ”相关的语段,将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较,做出取舍。 C崔德林的画 “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 “而忠实地记录对象,严格地按照科学的透视法作画 ”,是中国画所不提倡的。所以选
24、 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文中多次提到绘画作品的和谐美,但集中论述是在第四段, “这一切,都是为了体现作品的和谐之美 ”是关键句。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第二段开始,几乎每段都含有答案:信息,一般要注意每段的开头一句。 答题时,可要按照段落内容分点归纳即可。如第二段, “中国画强调主观的肯定,要求主观地对物象进行删减和提炼,所以中国画并不提倡简单的对象写生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广东省 中学 上学 期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