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安徽省定远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2届安徽省定远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安徽省定远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安徽省定远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 不绝如缕 。 B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 江河日下 ,诗意油然而上。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 投桃报李 、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 求全责备 ,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答案:
2、C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3分)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C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 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 D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吉祥( j) 棱角( l
3、ng) 狡黠( xi) 长吁短叹( x) B浸润( jn) 蓦然( m) 腈纶( qng) 残碑断碣( ji) C喟叹( ku) 愤慨( ki) 盥洗( gun) 呱呱坠地( gu) D阻挠( no) 女娲( w) 咯血( k) 戛然而止( ji)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 “天人观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 “见素抱朴 ”、 “回归自然 ”的 “顺天说 ”,二是荀子的 “制天命而用之 ”的 “制天说 ”,三是易传提出
4、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虽观点各有差异,但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易传在天人关系上提出了一系 列朴素而精辟的思想,主要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在今天,这些思想,特别是 “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 ”的思想依然对我们为人处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易传主张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首先要解决 “穷神知化 ”的问题。系辞上说: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深,指万物变化之神妙;几,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苗头。极深研几,即 “穷神知化 ”
5、。这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幽深不测,怎样的变化细微,都要穷研而知之。唯此 ,方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在当时就能提出 “穷神知化 ”的观点,对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 人既遵循自然法则,又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为此,易传又提出 “裁成辅相 ”说: “天地交泰。后(君)以财(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就是说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 “裁成辅相 ”的观点,既要求深刻地认识自然,又要求能动地协调自然,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易传认为人 生的理想应当
6、是与天地相合,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违 ”、 “不过 ”,讲究天人和谐,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传统的天人和谐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相统一,另一方面强调人的特殊性,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而人则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并能够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这些思想启示我们,人生要 “顺天 ”,才能实现天人和谐的 目标。 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向来主张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重视自
7、然资源的作用。自然资源是自然奉献给人类的珍贵礼物,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资源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格局、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直接间接地产生影响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自然资源包括一切具有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自然因素,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功用价值。除了具有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外,其功能和用途的多样性还决定了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森林所提供的防护 、救灾、净化、涵养水源等生态价值以及自然景观、珍稀物种、自然遗产等所体现的精神性价值等等。 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既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又
8、要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还要通过开展服务和流通经济,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 1】下列表述与原文有关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关于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思考,都有自己的 “天人观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现象。 B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几种 “天人观 ”,都普遍 认为天与人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虽然它们的观点都有所不同。 C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格局、对人类生存和生活产生影响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 D只要想办法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的存量,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就
9、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 【小题 2】下列对易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易传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思想,其中的天人和谐的思想,对我们今人的为人处世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B只有深入、细致地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才能够通天下之志,才能够成天下之务。 C易传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违 ”、 “不过 ”,讲究天人和谐,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D易传中提出 “穷神知化 ”的观点,对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小题 3】下列对易传中的 “天人和谐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实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人必须要在了解自然规律的基
10、础之上顺应自然。 B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既要顺应自然,又要改造自然;人既不屈从于 自然,又不破坏自然。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人要参与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 C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达到天人和谐。逍遥游中的所说的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D人道应该效法自然之道,然而,这种效法又不是被动的,而是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 正如象传所说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D(变原文中的必要条件为充分条件。)
11、【小题 1】 C(原文是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小题 1】 C(庄子主张一味地顺应自然,强调人的无为。)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最后一张药方 立夏 习武镇人人习武,连姑娘家都会几手花拳绣腿,小娃娃也学着舞枪弄棒。却有一人例外,那人就是王小三。王小三是个外乡人,如果没有一手高超的医术和见人先露三分笑的巴结,不习武的王小三是绝无可能在习武镇站稳脚跟的,他跟习武镇的人实在是大不相同。 习武镇人高大健壮,王小三黑瘦干瘪;刁武镇人说话高亢激昂、中气十足,王小三却操一口绵绵软软、叽里咕噜的外乡话。习武镇人崇尚用拳 头说话,谁的拳头硬,就服谁。所以王小三越和善客气,越让习武镇的人看
12、不起。不过,习武镇及周边四邻八乡的人离不开王小三,他开的小三药店,专治跌打损伤,远近闻名。那些鼻青脸肿、断胳膊断腿的主儿,在王小三这儿开个药方,推拿敷药十天半个月,又能生龙活虎地出去打打杀杀。所以小三药店每日车马盈门,任他收费低廉,还是挡不住地成了习武镇数得出来的富户之一。 既是富户,就有人上门借钱。在习武镇借钱,靠的是拳脚上的功夫。邻镇的那几个小泼皮,只有几手皮毛功夫,在镇里的其他富户那儿借不到,专找王小三借。每次泼皮一开口,王小三立马把银 两奉上,绝无二话。镇上的人气不过,合计着要替王小三出头,刚一露话音,王小三就将一双手摇得跟拔浪鼓似的。邻居们顿时兴味索然,不再管他的闲事。渐渐地,习武镇
13、得健忘症的人多了,拿了药方,敷了药,却忘了带钱,事后还忘了还,王小三也不计较,下次见面,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那日凌晨,老街的榨油作坊突然失火,等到大家发现,火舌已吞噬了整个铺面,老板娘抱着她的小女儿困在后厅尖叫,人们越不过火墙,只能提着一桶桶的水泼上去,却于事无补。这时,只听对面小三药店的木门 “吱呀 ”一声,一个瘦小的人形呼地蹿过街面,一个鹞子翻身,灵巧 地跃上了临近的屋顶。不等人们回过神来,王小三已手提两人出现在屋顶,轻松落下。将她们放下后,他再次跃上屋顶,手劈脚踢,硬是将周围房子的椽条全部挪开,防止了火势的蔓延。 第二天,小三药店的门外大清早就齐刷刷站着那帮泼皮,他们是来还钱的,王
14、小三眯眯笑着收下了。他们却还不肯走,跪在地上把头瞌得咚咚响,求王小三收他们为徒,王小三决计不肯,把一双手摇得跟拔浪鼓似的。 初秋的天气渐渐有了凉意,习武镇来了一个陌生中年男子,一路打听来到小三药店。王小三一见此人,顿时面如死灰。那人并不说话,只伸手在墙上轻轻一按,墙上立刻出现五 个深深的指印。王小三也没说话,伸出手,在那指印上轻轻一抹,指印不见了,只看到一块凹进去的墙面。那人面色一沉,扭身就走,绝尘而去。王小三长舒一口气,依旧做他的药店掌柜,脸上的笑意却渐渐地浓了。 转眼又过了两年,一须髯皆白的老者寻到药店,叫一声习武镇人从没听到过的陌生名字。王小三呆了半晌,还是应了,走到老者面前,低头说:
15、“来吧。 ”老者在王小三肩膀上重重一拍,然后仰天长笑一声,摇摇晃晃走了。 王小三站在那儿,汗如雨下,面色却出奇地平静。 王小三从此一病不起。习武镇人络绎不绝地来看他,有血气方刚的,摩拳擦掌要王小三说 出老者是谁,他们练好武功帮他寻仇。王小三虚弱地摆着手: “是我犯大错在先啊!当时年少轻狂。苟且偷生这些年,足矣。 ”习武镇人哀哀叹息:“以后我们有了伤痛,又去哪里找你这么好的医生啊?! ”王小三手指药柜最上一格: “那里有一张药方,乃根治一切伤痛之良方,等我走了,你们拿出来看吧。 ”说完,便溘然而逝。 那张药方,一直被恭恭敬敬挂在习武镇的祠堂。据说,看过药方的人,从此很少有错筋动骨之伤。 【小题
16、1】小说前半部分,作者为什么极力叙写王小三对人的和善客气?请作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2】为什么说 “王小三站在那儿,汗如雨 下,面色却出奇地平静 ”?( 6分 【小题 3】试分析小说中王小三这一人物形象。 【小题 4】小说的题目 “最后一张药方 ”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并简要分析它的现实意义。 答案: 【小题 1】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极力写王小三对人的和善客气,让习武镇的人看不起,为后文叙写他的超人武功和因逃避仇家而隐姓埋名埋下伏笔。 (3分 )这样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了王小三这一形象的内涵。 (3分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与老者较量之后的王小三因受
17、重伤而疼痛至极,以致汗如雨下, (3分 )但是他却也为从此结束了躲避仇家的 生活,为自己年少轻狂犯下的大错终于有了结果而心境平静。( 3分) 【小题 1】王小三是一个武艺高强、医术高明的习武人。 (2分 )他善于悔过,勇于担当责任; (2分 )对人和善,遇事忍让; (1分 )乐于助人,能解人之困。 (1分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 “最后一张药方 ”是指医治人们心灵的处世良方:不崇尚武力,待人友善,以和为贵。 (3分 )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和睦相处,能够急人之困,勇于承担责任。 (4分 )(意思对即可 )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最后一张药方 ”是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安徽省 定远 中学 第三次 模拟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