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 11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3分) A贪脏枉法 战战兢兢 钟明鼎食 好高骛远 B病入膏肓 桑愚非晚 无稽之谈 人杰地灵 C交头结耳 口若悬河 气喘吁吁 高山流水 D颠沛流离 人才汇萃 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脏 -赃,明 -鸣; B愚 -榆; C 结 -接; D 汇 -荟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点评:本题的努力工作应放在平时,平时积极向课本、课外读物、社会、字典等学习汉字,建立错字纠错本,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经常巩固汉字识记成果。 下列各句中,没有
2、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 3分)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C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合逻辑或成分多余,删 “不足 ”、 “不当 ”; C、 “晚上来的 ”有歧义; D、成分残缺, “人生意义 ”前加 “对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点评:对于病句的修改,要注意六种常见的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
3、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些错误有些是词语出错,但大多数都是句子结构的问题,所以提炼出句子主干,理清句子结构才是硬道理。如果题干中有句意明确的要求,往往选项包括一项有歧义的语病,如 C项就是有歧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 3分) A人大代表指出,许多 “三 农 ”优惠政策是 干打雷不下雨 ,真正能落实的很少。 B这种人为获取职权,和亲兄弟计较时 锱铢必较 ,而宴请权贵则是挥霍千金,毫不吝啬。 C成克杰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们的人格可说是 不名一文 。 D很多人对自己的一些小毛病 不以为然 ,自认为不拘小节。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计较 ”与
4、“锱铢必较 ”重复; C、改成 “不值一文 ”; D、改成 “不以为意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点评:本题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其中 A项属于熟语, BCD属于成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积累成语的习惯,用一个小本子,积少成多,而 且要养成不轻易放过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成语的习惯,尤其能注意对一些出现习惯性误用情况的成语作整理和归纳,多阅读报刊杂志,留心这些方面的内容。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围 剿侥 幸 角 色 矫 正 B 菲 薄 诽 谤 斐 然土 匪 C镶 嵌 纤 夫 歉 意 忏 悔 D 孝 悌呼 啸 发 酵 生 肖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角色
5、ju 其余读 jio B:全部读 fi C:忏悔 chn 其余读 qin D:发酵 jio 孝悌 xio 呼啸 xio 生肖 xio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点评:本考点注意考查识记、辨别能力,一般不要求拼写,考查重点在声母、韵母的辨读上,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异形字和其它容易误读的字。复习时应以课本中 2500个常用字和次 1000个常用字为主。 现代文阅读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朱成玉 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6、。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 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们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路,而起点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了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
7、里的 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的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那个屋檐。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 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邻居家都很困难
8、;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着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 缓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这个世界, 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 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
9、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 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天冷了,它们一排排的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
10、单的一声叹息。 【小题 1】请指出 “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8 分) 【 小题 2】为什么说 “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 6分) 【小题 3】文中说 “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 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6分) 【小题 4】联系全文,指出 “落叶 ”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8分) 答案: 【小题 1】这里用了比喻( 2分),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
11、亲深深的感激。( 4分) 【小题 2】因为只有故乡,只有母亲的爱,才是永恒的归宿。 【小题 3】抒写了对母亲深情的怀 念,表达了作者对已经没有机会报答母爱的遗憾。(意思对即可) 【小题 4】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 “我 ”( 2分);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 2分)。 “落叶 ”是本文的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 ”很显然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比喻的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 “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 ” 强调母亲为了孩子费尽心血,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12、 点评:在分析文本表现手法时,要注意联系已有知识,比如各 种抒情方式、各种修辞手法、语言特点等,不仅要掌握这些手法,还要熟悉它们的效果。这些都需要平时善于积累,善于归纳。如比喻的修辞效果是生动形象;拟人的修辞效果是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夸张的修辞效果是增强感染力,创设意境等。 【小题 2】 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应结合句子所在的段落乃至全文, “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这两个否定句将房子、道路之于人的关系与母亲故乡之于人的关系做了对比,强调游子对故乡的怀念对母亲的眷恋。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点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首先要注意 从本句入手,了解本句所
13、在是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区间。然后要注意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和枝叶部分,尤其是枝叶部分。还要注意本句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想到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一段采用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 “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 ”这两个句子,用形象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对母亲的依恋,失去母爱的伤痛, “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 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这一句用假设复句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这种愿望的不 可实现,就越显示出我对母爱的怀念,对无法报答母爱恩情的愧疚。 考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点评:文章
14、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小题 4】 试题分析:落叶是全文的一个主导意象,它具有多重含义。它是游子形象的写照,是指四处漂泊、思念家乡亲人的 “我 ”,同时也是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的形象,全文以之为线索,将记忆中故乡的印象、母亲日渐衰老的印象、游子对母亲的 感恩以及无法报答遗憾、愧疚等种种感悟绾接到一起。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点评:要想把握住文章的总体思路,就应该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从归纳各段段意入手。给文章划分层次
15、,理清段与段之间以及一段之内各个句群或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是把握文章思路脉络的手段,也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的手段。如本题首要任务是要搞明白落叶是全文的线索。 文言文阅读 郑当时传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 ,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 ,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
16、内史。 庄为太史,诫门下: “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 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 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 属言,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 “吾闻 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请治行者何也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 ,多逋负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
17、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卒后家无余赀财。 (节选自史记 郑当时列传 ) 注 洗沐:指官员休假。 算:竹器。 推毂:推荐。 僦人:指承揽运输的人。 逋 负:拖欠款项。 【小题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 名 籍 名:称呼 的名字 B 存 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 行 行:辈,辈分 D庄 稍 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 【小题 2】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 脱张羽 于 厄,声闻梁楚之间。 B 其 慕长者,如恐不见 青,取之 于 蓝,而青于蓝。 燕畏赵, 其 势必不敢留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吉林省 汪清县 第六 中学 11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