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屈心而抑志兮, _; _ _,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 (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 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3)沉舟侧畔千帆过, _。今日听君歌一曲,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案: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眼下,国人普遍追求 “吃 ”“用 ”“送 ”奢侈,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开征奢侈税也许是合理调控消费的好办法。 B 2010年 11月 22日夜里,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岛发生严重踩踏
2、事件,造成378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的惨剧,来自现场的视屏怵目惊心。 C世博会还未开幕,从上海卢浦大桥、南浦大桥经过的市民就已被美轮美奂、风格迥异的各种展馆所倾倒。 D微博客写作的可能是 “心情留言板 ”或 “生活流水账 ”,也可能是精致的小品或曲尽其妙的 灵思,寓于其间的文学智慧和生命感悟最具审美的价值。 答案: 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莫泊桑最擅长的题材是他亲身参加过的普法战争、长达十年的小职员生涯和青少年时代在诺曼底故乡的生活, _。 _, _, _。_, _。 这些作品歌颂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 真实地反映了小职员的单调刻板的生活 这三种生活经历为他的短篇小说提
3、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 这些作品在艺术上各有特色,并不雷同 表现了农村的习俗和世态 犹如宝石上的各个校面,共同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A B C D 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打工文学 ”固然有作家、有作品,但它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种被指认的创作行为,而是一种试图做出指认的批评行为,这种批评属于 个更广大的社会意识过程。 B在国家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文艺没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正气、塑造民族灵魂、提升社会成员人格、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社会作用。 C上海世博会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上海 “11 15”特大火灾,却让我们不得不再去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 城市如
4、何让生活更安全。 D随着 “中国热 ”的持续升温,汉语在阿根廷普及程度日渐增强,不仅在学校有许多爱好者学习汉 语,在阿根廷的其他公众场合也经常可以听到阿根廷人讲中文。 答案: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每小题 3分)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 20世纪 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进入国人的生活,以英语缩写和表情符号为主的网络语言是最初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也开始了 “本土化 ”的历程。由最初描绘网民生活的汉字、汉语拼音形式,如大虾、 mm(美眉)等,以及各种数字谐音、寓意形式,如 88(拜拜),向多元化发展
5、。 关于网络语言的话题,已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热点。媒体持续而广泛的关注,反映了网络词语新陈代谢、不断丰富的发展态势,以及对现实生活影响程度的逐渐加深。 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网络语言热的出现并非坏事。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这既要 有一定的社会使用 “热度 ”,也要有学术研究的冷静思考。只有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正确看待发展中的事物,我们才能将它引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网络媒体业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具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媒体,传播方式的独特性使网络具有其他媒体难以比肩的特点,对其他媒体传播及其语言使用样式产生影响,实属正常。同时,网络媒体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也使
6、网络媒体不单单是新闻传播的工具,更是集信息传递、娱乐、游戏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交际平台。因此,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认为,应将大众传媒重新定义为 “发送和接收 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 ”。 网络传播过程中,键盘输入、屏幕阅读的非面对面的交际方式以及即时、快捷的交际特点,使之迥异于网络之外口耳相传或白纸黑字的 “传统 ”交际行为,这促使人们以最简洁的输入形式来应对快速的信息交流,进而寻求以缩略、替代、新造的形式来代替以往有词典规范的 “传统 ”表现形式,网络也由此成为汉语新词、新义产生的一个孵化器,也是新词语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pk”、 “粉丝 ”、 “山寨 ”等的流行就是典型的案例
7、。 网络传播的个性化、娱乐化特点,使网络语言少了些规范的自觉约束,而多了些个性张扬、特征鲜明的表 现形式,也使语言的 “游戏功能 ”在互联网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网络词语与通用语言的差异性和鲜活性,也使其成为社会各界与语言研究所持续关注的热点。 对此,我们的社会应秉承科学的精神,客观认识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使用问题,网络语言并非洪水猛兽,难以造成 “中文危机 ”、 “汉语危机 ”;我们的媒体应持严肃、负责的科学态度关注网络语言现象,避免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学术界应进一步加强网络语言及相关现象研究,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学术支持。 (摘编自汪磊网络语言热的冷思考) 【小题 1】下列关于 “网络语言
8、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 思的一项是 A网络语言 “本土化 ”历程的最初形态还不多元,多是些描绘网民生活的汉字、汉语拼音形式和数字谐音、寓意形式。 B网络语言最早产生于外国,以英语缩写和表情符号为主要表现形式,是网络技术发展和网络媒体广泛传播的结果。 C网络语言具有强劲的发展态势,对此,社会普遍表现出或不安或焦虑的态度,甚而在潜意识里把它看成为洪水猛兽。 D网络语言在当今社会呈现出新陈代谢、不断丰富的发展态势,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现实生活,因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待网络语 言这一发展中的事物,我们不能以简单主观的态度去看待,因为那样做不利于将它引导
9、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B孤立地看网络媒体给其他媒体传播及其语言使用样式产生的影响,觉得异常;但联系网络媒体传播方式的独特性看,则实属正常。 C网络媒体是集信息传递、娱乐、游戏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交际平台,这是由其传播手段的巨大而独特的兼容性决定的。 D键盘输入、屏幕阅读的交际方式不同于网络之外口耳相传,而网络即时快捷的交际特点也明显优于白纸黑字的 “传统 ”交际行为。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人们以最简洁的输入形式来应对快速的信息交流,这使得网络传播过程具有了鲜明的交际方式和交际特点。 B人们为了应对快速的信息交流,寻求到缩略、替代、新造等语言表现形式,使得网络成
10、为汉语新词产生的孵化器。 C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传播更具娱乐化特点,这使语言的 “游戏功能 ”在互联网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D对于网络词语与通用语言的差异性和鲜活性,我们如果不能采取严肃、负责的科学态度,很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 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分) 我的徐州老乡、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把自己称 为 “苦学派 ”,穷一生的苦学来感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玄机,来描摹大干世界的神奇,来领略西方艺术的真谛,尽一生的实践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最终成就中国二十世纪别具一格、别具神韵的李家山水,成为画史留名的一代宗师。 有趣的是,钱穆先生也被学界称为 “苦学派
11、 ”,钱先生虽然没有像可染先生那样临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但他的 苦学似乎更贴切更苦涩。他幼时在乡村的油灯前面壁苦读。他以中学肄业的学历,逐步攀登中学、大学的讲坛,直至登上中国学术、世界讲坛的最高阶梯,那份苦心、苦功、苦情,凡人能知;他于陋室之中苦思 、苦想、苦恋,甚至经常为没有资料可查、没有书籍可读而苦恼,那份煎熬几人能晓。难得的是,先生从苦中读出了乐,读出了志,读出了字字珠玑。 钱穆一生执着于中国历史文化,为弘扬中华文化殚精竭虑。他始终坚定地认为,民族复兴、国运昌盛、社会和谐、人民乐业,必须依靠传统文化的力量,必须依靠民族精神的引导,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好的办法。这种认识,导致他对马克思主义有
12、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理论,不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东西,留在大陆接受这种理论的改造,必然要放弃先前的追求和主张,必然要放弃所持的民 族文化立场,这是他不愿面对和接受的。白璧微瑕,大师认识上的局限与直白,让我们看到了他率真的一面,为我们消解 遗憾找到了理由,也为我们解读他为何在大陆解放的前夜,而客居香港办学,最后客死台湾,找到了由头。 晚年的钱穆在怀旧与展望的时空里踽踽前行。和他同居一岛的余光中先生,早年以乡愁一诗名播海内外,他的 “乡愁 ”在煎熬了近半个世纪后,终于有了登上大陆化解离愁的机会。而那 “一湾浅浅的海峡 ”之于钱穆先生,却只能梦里神游,魂里飞渡,乡愁
13、至死未曾消融。他在八十忆双亲里,情真意笃,尽情怀恋和追忆早年时光;他在丙寅 新春看时局等文章里,情系大陆,为两岸和平统一助威呐喊;他在最后完成的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里,用毕生体悟,对 “天人合一 ”提出新解,认为 “天人合一 ”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认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趋,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 1990年 8月 30日 ,钱穆带着对故乡的依恋,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在台北无疾而终,享年 96岁。 1992年 1月 9日,钱穆的灵骨越过海峡,安葬在他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 苏州。 钱穆走了,他一生以历史人物为主要研究和著述对象,他最终也走进了这个不朽
14、的 队列里。他用一千多万个汉字为中国文化划出了一道羌丽的钱氏弧线,一步一步地到达了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化峰顶,他是继朱子之后,又一位可以跨越时代、可以名垂思想文化史河的集大成者。 历史是生活的老师,文化是生活的情人。在这个世界上,人跳不出历史,更离不开文化。长寿的即使如同钱穆,也终究要沉睡于地下,但沉睡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化作一把黄土,从此无声无息;有的则结成思想和精神的颗粒,在岁月的留痕上,镌刻着人类自我意识的一次次觉醒。 2005年我专程来到苏州吴县西山俞家渡,拜谒钱穆先生的墓地。在西南太湖的这片浩淼烟波里,那块风景秀丽的石坡地成为钱穆先生魂归大陆的最后归宿。站在写有 “无锡七房桥钱穆先生之墓
15、 ”的墓碑前,千言万语竞不知从何说起。那就对钱先生的坟冢深深地叩个头吧,在我弯下身子的一刹那,我看到,那条从坟冢曼延开去的小路,宛如一条铺满鲜花的神道,从二十世纪一直通向先秦诸子。 (取材于胡正良钱穆 一个历史世纪的文化背影)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钱穆先生的苦学,像国画大师李可染的苦学一样,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 “一代宗师 ”,令世人敬仰。 B钱先生以中学肄业的学历,直至登上世界讲坛的高峰,其苦可想而知,但他很少提起,可见其内敛沉潜。 C钱先生在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意义的误解,是大师思想认识上的 大局限,但也表现了他的率真。 D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河南省 信阳市 第二次 调研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