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北省石家庄第一次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年河北省石家庄第一次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河北省石家庄第一次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河北省石家庄第一次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 5分) (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诗经中有两句谢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 ( 2)余於仆碑,。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子曰: “其身正,;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答案: (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静影沉璧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2)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不令而行 (每空 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共 5分 ) 选择题 下列每组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炮烙 /烙印着凉 /着陆自怨自艾 /方兴未艾 B处所 /处置腌渍 /腌 和衷共济 /和盘托出 C沦漪 /绮丽沽酒 /估计锥处囊中 /椎心泣血 D奢靡 /羁縻拘泥 /忸怩纷至沓来 /工作踏实 答案: A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春天如期而至,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本报诚邀社会 各界共同参与 “晚报植树节 ”活动,参与者将在省会绿化基地栽培各种树苗,为省会绿化添枝加叶。 B专家指出:肥胖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身;乱服减肥药,虽然
3、也可能减轻体重,但副作用很大,会使身体苗而不秀,有害身体健康。 C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人们往往会抱怨,抱怨学习压力,抱怨生活烦恼,抱怨环境喧闹 抱怨在我们的世界里蔚然成风,然而生活并不因抱怨而变好。 D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坊间传言辐射会污染海水,海水盐也会受到辐射污染,于是人们杯弓蛇影,我国许多地区发生了疯狂抢购碘盐的现象。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双汇瘦肉精事件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虽然双汇集团采取了货品下架等措施,但谁又敢确保这样的安全问题会不会再次出现呢? B 1月 27日中午,中国网坛一姐李娜在与现世界排名第一的丹麦美少女沃兹尼亚
4、奇的比赛中反败为胜,成为中国第一位打入 “大满贯 ”单打决赛的选手。 C东海市市长表示,针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 一些不大健康的因素,政府将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坚定不移地抑制投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D比赛中,残疾人运动员勇敢地将肢体的残缺暴露在观众面前,第一次观看残疾人比赛的健全观众有震撼,有深思,也有不忍,是难以名状的。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周而复始,这是生活的一个自然段落。 其中充盈着对生活的愿望、理想和心理祈求,积淀着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 年复一年的过年仪式,积累成过年习俗,形成年俗文化。 如果没有年,各个节就
5、群龙无首了。 如 果失去 “年 ”的概念,一切年俗文化也就失去了中心和灵魂。 年是大的自然段落,一年中分的若干小段落叫节,年是统率节的。 岁末年初的辞旧迎新始终是过年的主题,是年俗的核心。 A B C D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中国古代隐身术的传说,到哈利 波特的隐身斗篷,人类一直梦想 “隐形 ”。一些国家的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离这个 “梦想 ”越来越近。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研制出了一种薄膜式 “超级材料 ”或称 “特异介质材料 ”。这种材料克服了以往材料坚硬易碎的缺点,用单功能层的聚合物薄膜制成,是可实现隐形的超级
6、材料,这意味着人类向实现哈利 波特隐形斗篷的幻想又迈出了一大步。 利用超级材料实现 “隐形 ”,是由英国两所大学的两名教授分别领导的研究小组独立研究的课题。 2006年 5月,伦哈特教授和潘德瑞教授等提出了利用特异介质材料改变光线传播方向从而实现隐形的理论,即 “变换光学理论 ”。物体之所以被人眼看见,是因其阻挡了直射的光线,令光线发 生了反射。如果我们制造一种隐形材料,让光线在其表面如流水绕过岩石般一滑而过,继续保持直线传播,那么,被隐形材料覆盖的物体就不会反射出肉眼所见的光来,也就 “隐形 ”了。海市蜃楼是自然界光线弯曲折射传播最好的例子。控制光线的折射路径是实现隐形的关键,而超级材料可以
7、实现。 超级材料是一种人工复合材料,其工作原理是阻断并引导光线。它是采用可控制折射率的新型人工电磁介质,来实现人工控制光沿弯曲路线行进。 除了英国两名教授外,美国杜克大学的大卫 R 史密斯教授在潘德瑞的理论发表几个月后,就首次成功地让一个直径 5 厘米的铜圆 环几乎无法被微波发现。今年 3月,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科学家团队成功实现三维物体隐形:实验使用一种叫 “径直激光平板刻录 ”的技术,改变了超级材料表面不同角度的折射率,使观看隐形效果的角度达到 60度。此外,美国波士顿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还通过黄金谐振涂层制作出了丝状材料的隐形斗篷。由于丝的特性,使得这种丝状超级材料在医学领域
8、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我国著名隐形材料专家陈焕阳教授说,变换光学给了隐形研究新的空间,它甚至还可以做得更多,这正是这个领域的迷人之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终极的隐形在原理上只能在很窄 的频段实现,所谓的宽频隐形,都需要以其隐形效果变弱为代价。目前,还没有出现能够在可见光范围内完全实现隐形的隐身斗篷。但超级材料的隐形功能已经受到各国军事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在医药、科技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人民日报 2010年 12月 15日,略有改动) 【小题 1】下列有关 “超级材料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超级材料是伦哈特教授和潘德瑞教授根据 “变换光学理论 ”,用单功能层的聚合物薄膜制成
9、的可实现隐形的材料。 B超级材料也称作 “特异介质材料 ”,是一种薄膜式的人工复合材料,具有柔韧的特征, 适合制作哈利 波特的隐身斗篷。 C超级材料采用可控制折射率的新型人工电磁介质,通过阻断并引导光线来实现人工控制光沿弯曲线路行进,从而达到隐形。 D这种材料具有隐形的功能,已经引起各国军事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在军事、医药、科技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小题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物体之所以被隐形,是光线在其表面如流水绕过岩石般一滑而过,继续保持直线传播,因而就不会被人们的肉眼看到。 B在英国两位教授的理论发表后,美国杜克大学的大卫 R 史密斯教授首次成功地让
10、一个直径 5厘米的铜圆环几乎无法被微波发现。 C德国的科学家团队使用一种叫 “径直激光平板刻录 ”的技术,改变了超级材料表面不同角度的折射率,成功实现三维物体隐形。 D从原理上讲,终极的只能在很窄的频段实现,频段越宽隐形效果越差,而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在可见光范围完全隐形的材料。 【小题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制造出了能够控制自然界光线折射路径的超级材料,使之弯曲折射传播,就可以根据观赏的需要使海市蜃楼随时出现。 B丝的特性是细长柔软易弯曲,通过黄金 谐振涂层制作出的隐形丝状医学材料,在治疗疾病方面使用更方便,会减轻病人的痛苦。 C隐性材料和隐性技术,在军事上可以实现
11、更好的隐蔽,能够有效地迷惑敌人,保护自己,战术意义重要,应用前景广阔。 D英美等国科学家已经在 “隐形 ”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实现终极 “隐形 ”的梦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了超级材料 ) 【小题 2】(程度错误, “几乎无法被发现 ”) 【小题 3】( A以偏概全 B无中生有 D绝对化) 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车 郭远辉 它不像一张犁,要用的时候,挂在背上,赶着牛就走;它不像一担箩筐或是一担土箕,平凡的可以到处乱放;它甚至不像绝大多数的农具,总是低着
12、头默不作声。它,是水车,但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车,说它是车,是农耕诗人给它戴上的一顶桂冠。它身上没有安装一个轮子,它不但不能载货驼物,反而每一次从农家到水塘去车水,都需要两个以上的人扛着去。可以说,它是我所见的所有农具中,做工最繁杂、力学原理和生产美学得到最充分融合的一件农具。它有说不完的话,唱不完的歌。 1980年,生产队将所有集体的生 产工具分到各农各户,全队只有五辆水车,每户人家都想要,队长只能以抓阄的形式来确定。母亲把机会让给别人,让大家先抓,留下最后一个阄给母亲。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她打开阄时,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 “水车 ”两个字,她自然高兴,但当她看到最想得到水车的李伯因为没有抓到阄
13、而神情无比沮丧时,母亲竟然将全队人视为神器的水车让给了李伯。 第二年开春时,母亲请来村里的老木匠罗秋生,为我家做一架水车。母亲把藏在老屋二楼上的一批准备盖新房的上好杉木料搬了下来,母亲说,水车是田喝水的碗,没有碗,田就会渴,经常口渴的田园,禾苗怎么能长得好 呢?罗木匠是一个做农具的能手,村里几乎所有的农具都是他和他和徒子徒孙们做的。一根根木讷、沉闷的木头,在他斧锯凿刨的作用下,重新活了过来。它随着一个家一起呼吸,一起生活。他用了足足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水车做了出来。崭新的水车静静在躺在晒谷场上,木香怡人。母亲望着它,脸上漾着笑意。 从此,这架水车被父亲和母亲扛着从一丘田走向另一丘田,从一方塘转
14、向另一方塘。在干旱的季节,在田地需要灌溉的时候,它总会挺身而出,把低处的水抬到高处,把远处的水拉到近处。很多次,在月朗星疏的夜晚,我跟着母亲在水车上散步,一高一矮的母子俩 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水车的轱辘,竭尽全力把池塘里的水抽进农田。我们踩得越快,水流就越大,踩着踩着,仿佛自己跑了起来,在茫茫的旷野里,水也跟着我们的脚跑了起来,从池塘出发,从水车幽深的身体流出,流向水沟,流向田畴,流向庄稼的血管。 舒婷的诗里写到: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每当读到这样的诗句,我的心里就会随着水车的转动而酸楚起来。现在看来,水车俨然成了落后生产力的代名词,可是又有谁注意到,水车从汉灵帝时华岚
15、造出雏形,到三国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提灌,至今已转动了 1700多年。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知疲惫地灌溉了一个民族。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抽水机的广泛使用,使水车悄然身退,母亲本想再修修这架老水车,但秋生师傅年事已高,早就收斧挂锯,马放南山了。五里八乡,再也没有人需要水车,也没有人会造水车了。母亲洗净水车身上的污泥和水草,郑重地将它收了起来,安放在老屋的楼上,与其它业已退休的农具堆放在一起,让它安享晚年。 每一次回故乡,我都会爬上楼,看看那架老水车,凝望中,母亲踩着水车时那吱嘎吱嘎的转动声又我在心里响了起来 【小题 1】文章开头,作者写到了其他农具和车,这样写 的目
16、的是什么?( 6分) 【小题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 1)一根根木讷、沉闷的木头,在他斧锯凿刨的作用下,重新活了过来。 ( 2)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知疲惫地灌溉了一个民族。 【小题 3】简析文章第四自然段的表现手法。( 6分) 【小题 4】文章结尾写道 “每一次回故乡,我都会爬上楼,看看那架老水车 ”,请结合全文简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 【小题 1】 将其它农具和水车进行比较,衬托水车的不平凡、精巧美妙。( 2分) 将车和水车进行比较,突出农民对水车的钟爱、赞美。( 2分)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 要描写的主体事物(引出下文)。( 2分)(意思对即可,共 6分)
17、 【小题 2】( 1)没有生命力的木料,经过加工,变成了和农家一起呼吸、劳作、生活的水车,成为家庭的一员,( 1分)暗含着对罗木匠高超技艺的赞美( 1分)。(共 2分,意思对即可) ( 2)千百年来,水车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灌溉,( 1分)养育了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分)(共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 1)拟人,如 “挺身而出 ”“抬到高处 ”“拉到近处 ”等,将水车人格化,形象地表现了水车的奉献精神。 ( 2)排比。 “流向水沟,流向田畴,流向庄稼的血 管 ”层次清晰地写出了水车灌溉庄稼时的重要作用,增强了语势。 ( 3)动作(或细节)描写。 “一高一矮的母子俩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河北省 石家庄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